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體(拼音:tǐ、tī),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 [11]  。“體”的繁體字寫作“體”,是形聲字,字形從骨為形,豊(lǐ)為聲。另有一個同形字“體”(bèn),義同“笨”。“體”的簡化字晚出,“體(體)”的本義指身體各部位,也指身體的某一部分。引申為本體、實體,又引申指文字的書寫形式或作品的體裁,還引申指體制。除以上意思之外,“體”還有體察、領會之義。體己也寫作梯己,即貼心的、親近的,體讀作tī。
中文名
拼    音
tǐ、tī
繁    體
部    首
五    筆
WSGG [1] 
倉    頡
ODM [1] 
鄭    碼
NFA [1] 
筆    順
撇、豎、橫、豎、撇、捺、橫
字    級
一級(編號:0770) [11] 
平水韻
上聲·八薺 [2] 
總筆畫
7(部首2,部首外5)
異體字
躰,骵、軆
統一碼
U+4F53 [1] 
結    構
左右結構
筆順編碼
3212341
注音字母
ㄊㄧˇ、ㄊㄧ
四角碼
2523₀
造字法
體:形聲字;體:會意字或形聲字

字源演變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3]
形聲字。體字繁體寫作“體”。就已有的出土的文字資料來看,“體”字最早見於戰國。它的初文有三種異體:體、軆和𦡊。楚系文字中,“體” (圖1)“𦡊”(圖2)並見;河北中山王厝器則作“軆”(圖3)。“體” “軆”“𦡊”都是形聲字,它們的聲旁相同,都是從“豊(lǐ)”表聲,形旁從骨、從身與從肉表義相通,都與人體有關。後世通用“體”。今“體”簡化為“體”,“體”是“體”的會意俗體字,大約出現於宋代前後。“體”從人從本,人之本即身體。
古書中還有一個同形字“體”,是“笨”的形聲俗體字,意為愚劣、粗笨,與“體(體)”非一字。 [3] 
“體(體)”的本義就是身體,是身體外部所能看見的各個部位(或器官)的總稱。“體”也指身體的一部分。例如《論語·微子》:“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因為人體是外部能看見的,推而廣之,由人體引申指事物的形態、形體。例如《易經·繫辭上》:“曲成萬物而不遺,通乎晝夜之道而知,故神無方而易無體。”又引申特指幾何學上具有長寬高的形體,長方體。
身體的各個部位是人的主要組成部分,所以引申指事物的主要部分、根本,例如《漢書·賈誼傳》:“曰安且治者,非愚則諛,皆非事實知治亂之體者也。”又引申指本質,本性,例如《呂氏春秋·情慾》:“萬物之形雖異,其情一體也。”明白事物的本質以後就可以和其他事物相區分,故而又引申指分,區分。例如《周禮·天官·冢宰》:“惟王建國,辨方正位,體國經野,高官分職,以民為極。”鄭玄注:“體猶分也。”
身體有一定的結構,故又引申指體統,即事物整體的規格、形式和規矩,例如漢張衡《西京賦》:“高祖創業,繼體承基。”又引申特指舞蹈的表演形式、文字的書寫形體、文章的體裁風格等,如“書體”“字體”“文體”等。
由身體又引申為親身,例如《後漢書·班彪傳下附班固》:“體行德本,正性也;逢吉丁辰,景命也。”又引申指體貼、體諒、體恤,例如《禮記·中庸》:“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曰:修身也,尊賢也,親親也,敬大臣也,體羣臣也,子庶民也,來百工也,柔遠人也,懷諸侯也。”
經過親身實踐,會對事物有所瞭解和親近,所以又引申指親近,聯結,例如《禮記·文王世子》:“公族朝於內朝,內親也,雖有貴者以齒,明父子也;外朝以官,體異姓也。” [19] 

詳細釋義

拼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名詞
人或動物的全身,有時也指其中的一部分
body
《詩經·鄘風·相鼠》:“相鼠有體,人而無禮。”
《孟子·梁惠王上》:“為肥甘不足於口與?輕暖不足於體與?”
《國語·鄭語》:“和六律以聰耳,正七體以役心。”
巴金《〈序跋集〉序》:“不久就有朋友寫信來勸我注意身體。”
體態;體重;肉體;肢體;量體裁衣五體投地
事物的本身或整體
body;part
《易·繫辭下》:“陰陽合德,而剛柔有體。”
《儀禮·喪服》:“父子一體也,夫妻一體也,昆弟一體也。”
宋·秦觀《聖人繼天測靈論》:“天者,道也,而神為無體之體。”
物體;集體;渾然一體
事物的形態或形狀
shape
固體;氣體;液體;正方體
事物的規格、形式
specifications;
norm;
system;
style
《管子·五輔》:“義有七體。七體者何?曰:孝悌慈惠,以養親戚……和協輯睦,以備寇戎。凡此七者,義之體也。”
三國魏·曹丕《典論·論文》:“夫人善於自見,而文非一體,鮮能備善,是以各以所長相輕所短。”
南朝梁·沈約《齊故安陸昭王碑文》:“惟公……學遍書部,特善玄言,鞶帨之麗,篆籀之則,窮六義於懷抱,究八體於毫端。”
體制;體例;體統;文體;字體;草體
事物的準則、法則
specifications;
laws
《左傳·定公十五年》:“夫禮,死生存亡之體也。”
《北史·薛辯傳》:“為國之體,在於任寄。”
宋·葉適《上寧宗皇帝札子(永泰三年一)》:“臣聞治國以和為體,處事以平為極。”
身份;地位
宋·程大昌《演繁露續集·攝官奉使》:“本朝遣使而適外國,多越班攝官,加庶官、借從官之類,慮其體輕,而假借使重也。”
占卜時的兆象;卦象
omen
《尚書·金縢》:“公曰:‘體,王其罔害。’”孔傳:“如此兆體,王其無害。”
《詩經·衞風·氓》:“爾卜爾筮,體無咎言。”

一種語法範疇。表示動作的性質或關於該動作的開始、持續、完成或重複等方面的情況,但不涉及該動作發生的時間


動詞
親身經驗;設身處地為人着想

《禮記·中庸》:“體羣臣則士之報禮重。”
《莊子·應帝王》:“體盡無窮,而遊無朕。”
晉·潘岳《西征賦》:“憑高望之陽隈,體川陸之污隆。”
唐·吳兢《貞觀政要·君道》:“古者聖哲之主,皆亦近取諸身,故能遠體諸物。”
體會;體驗;體諒;體貼;體恤;身體力行
生長成形

《詩經·大雅·行葦》:“方苞方體,維葉泥泥。” 鄭玄箋:“體,成形也。”
《禮記·中庸》:“體物而不可遺。”

表現
show
《易·繫辭下》:“(陰陽合德,剛柔有體,)以體天地之撰。”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情采》:“故體情之制曰疏,逐文之篇愈甚。”

依據;根據
succeed
《禮記·喪服四制》:“(禮之大體,)體天地,法四時,則陰陽,順人情。”
《管子·君臣上》:“衣服緷絻,盡有法度,則君體法而立矣。”
晉·葛洪《抱朴子·明本》:“夫體道以匠物,寶物以長生者,黃·老是也。”

劃分;分解
divide;
dismember
《周禮·天官·序官》:“惟王建國,辨方正位,體國經野,設官分職。”
《孔子家語·問禮》:“體其犬豕牛羊。”
親近;貼近

《逸周書·本典》:“古之聖王,樂體其政。”
晉·袁宏《三國名臣序贊》:“君臣相體,若合符契。”
梁斌《紅旗譜》十八:“忠大伯説:‘那好嘛,早就該打倒,這個比坐官掙錢還體人心。’”

承繼;沿襲

晉·陸機《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賦詩》:“體輝重光,承規景數。”
南朝·陳徐陵《答諸求官人書》:“主上體成王之風,太傅弘周公之德。”
唐·元稹《鎮圭賦》:“國家備物繼周,垂衣體舜。”

實踐;履行
experience;
practise
《荀子·修身》:“體恭敬而心忠信,術禮義而情愛人。”
包含;容納
contain
漢·禰衡《鸚鵡賦》:“體金精之妙質,含火德之明輝。”
南朝梁·沈約《齊故安陸昭王碑文》:“公含辰象之秀德,體河嶽之上靈。”

副詞
親自
宋·蘇軾《奏為法外刺配罪人待罪狀》:“臣尋體訪得顏章、顏益系第一等豪户顏巽之子。”
-
體己】也作“梯己”。1.貼身的;親近的。2.私人積蓄。3.私下,私自
名詞
通“禮”,禮儀,習俗

南朝宋·鮑照《河清頌》:“體由學染,俗以教遷。”

(參考資料:《現代漢語詞典》 [12]  《漢語大字典》 [13] 

古籍訓釋

説文解字

【卷四】【骨部】他禮切(tǐ)
總十二屬也。從骨豊聲。 [4] 

説文解字注

“總十二屬也”注:十二屬許未詳言,今以人體及許書核之,首之屬有三:曰頂、曰面、曰頤;身之屬三:曰肩、曰脊、曰𡱂;手之屬三:曰厷、曰臂、曰手。足之屬三:曰股、曰脛、曰足。合《説文》全書求之,以十二者統之,皆此十二者所分屬也。
“從骨豊聲”注:他禮切,十五部。 [14] 

廣韻

他禮切,上薺透 ‖ 豊聲脂2部(tǐ)
體(體),體身也。又生也。他禮切。八。
蒲本切,上混並 ‖ 本聲文1部(bèn)
體,麤皃。又劣也。 [15] 

康熙字典

【子集中】【人部】 體;部外筆畫:5
《廣韻》蒲本切。《集韻》部本切,並盆上聲。劣也。
又麤貌。與笨同。《通雅》:輀車之夫曰體夫。唐懿宗鹹通十二年葬,同昌公主賜酒餅餤四十橐駝,以飤體夫。注:體,蒲本反。體夫,轝柩之夫。
俗書四體之體,省作體,誤。
【亥集上】【骨部】 體;部外筆畫:13
古文:𩪆
《唐韻》《正韻》他禮切。《集韻》《韻會》土禮切,並涕上聲。《説文》:總十二屬也。《釋名》:體,第也。骨肉毛血表裏大小相次第也。《廣韻》:四支也。《禮·中庸》:動乎四體。
又《易·文言》:君子體仁,足以長人。疏:體包仁道。
又《書·畢命》:辭尚體要。注:辭以理實為要。
又《詩·衞風》:爾卜爾筮,體無咎言。傳:體,兆卦之體。
又《詩·大雅》:方苞方體,維葉泥泥。箋:體,成形也。
又《周禮·天官》:體國經野。注:體,猶分也。
又《周禮·天官·內饔》:辨體名肉物。注:體名,脊脅臂臑之屬。
又《禮·文王世子》:外朝以官體異姓也。注:體,猶連結也。
又《禮·學記》:就賢體遠。注:體,猶親也。
又《禮·中庸》:體物而不可遺。注:猶生也。
又《禮·中庸》:體羣臣也。注:猶接納也。
又《左傳·昭二十年》:聲亦如味,一氣二體。疏:樂之動身體者,唯有舞耳。舞者有文武二體。
《廣韻》:俗作軆。《集韻》作躰。《增韻》俗作體,非。 [16]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上:U+4F53;下:U+9AD4) 字形對比(上:U+4F53;下:U+9AD4)

書寫提示

“體”字書寫演示 “體”字書寫演示
“亻”窄“本”寬,頂部“亻”低,底部“本”低。“亻”,兩筆在橫中線上方相接。“本”,橫在橫中線上方豎在豎中線右側;撇筆撇尖伸向“亻”下側,撇尖、捺腳持平。 [17] 

書法欣賞

音韻彙集

韻書集成

韻書
字頭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體(體)
體(體)
上聲
十一薺

開口呼
次清
他禮切
tʰiɛi
上聲
二十一混
合口呼
全濁
蒲本切
bʰuən
集韻
體(體)
體(體)
上聲
六止
開口呼
次清
天以切
tʰie
體(體)
體(體)
上聲
十一薺
開口呼
次清
土禮切
tʰiɛi
上聲
二十一混
合口呼
全濁
部本切
buən
禮部韻略
體(體)

上聲





他禮切

增韻
體(體)

上聲





他禮切

中原音韻
體(體)

上聲
齊微

齊齒呼

次清

tʼi
中州音韻
體(體)

上聲
齊微





他裏切

洪武正韻
體(體)

上聲
三薺


次清
他禮切
t‘i
分韻撮要
體(體)
體(體)

陰上
第二威偉畏






(參考資料:漢典 [5-8] 

中上古音

時代
字頭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體(體)
高本漢系統

tʰl
iər
體(體)
王力系統
iei
體(體)
董同龢系統
ied
體(體)
周法高系統
er
體(體)
李方桂系統
hl
idx
西漢
體(體)



東漢
體(體)



體(體)


iəi
體(體)


iəi
南北朝
體(體)
宋北魏前期

iəi
體(體)
北魏後期北齊

iəi
體(體)
齊梁陳北周隋

iæi
隋唐
體(體)
高本漢系統

iei
隋唐
體(體)
王力系統

iei
王力系統

b
uən
體(體)
董同龢系統

iɛi
董同龢系統

uən
體(體)
周法高系統

iɛi
周法高系統

b
uən
體(體)
李方桂系統

th
iei
李方桂系統

b
uən
體(體)
陳新雄系統

iei
陳新雄系統

uən
(參考資料:漢典 [8-10]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聲母和韻母用國際音標標註;各方言點的字音以當地城區中老年人口音為依據,僅作參考
方言類別
方言點
聲母及韻母
調值
調類
備註
官話(北京官話)
北京
tʰi
214
上聲
未註明異讀原因
tʰi
55
陰平
官話(冀魯官話)
濟南
tʰi
55
上聲
未註明異讀原因
tʰi
213
陰平
官話(中原官話)
西安
tʰi
53
上聲

官話(西南官話)
武漢
tʰi
42
上聲

官話(西南官話)
成都
tʰi
53
上聲

官話(江淮官話)
合肥
tsʰɿ
24
上聲

官話(江淮官話)
揚州
tʰi
42
上聲

晉語
太原
tʰi
53
上聲

吳語
蘇州
tʰi
52
上聲

吳語
温州
tʰei
45
陰上

湘語
長沙
tʰi
41
上聲

湘語
雙峯
tʰi
31
上聲

贛語
南昌
tʰi
213
上聲

客家話
梅縣
tʰi
31
上聲

粵語
廣州
tʰɐi
35
陰上

粵語
陽江
tʰɐi
21
上聲

閩語(閩南片)
廈門
tʰe
51
上聲
文讀
tʰue
51
上聲
白讀
閩語(閩南片)
潮州
tʰi
53
陰上
文讀
tʰoi
53
陰上
白讀
閩語(閩東片)
福州
tʰɛ
31
上聲

閩語(閩北片)
建甌
tʰi
21
上聲

(參考資料:《漢語方音字彙》 [18] 
參考資料
  • 1.      .漢典[引用日期2018-08-13]
  • 2.      .搜韻網[引用日期2020-04-04]
  • 3.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瀋陽: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352
  • 4.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562
  • 5.    「體」上古音   .漢典[引用日期2020-04-04]
  • 6.    「體」韻書  .漢典[引用日期2020-04-04]
  • 7.    「體」(繁體)韻書  .漢典[引用日期2020-04-04]
  • 8.    「體」(繁體)上古音  .漢典[引用日期2020-04-04]
  • 9.    「體」中古音  .漢典[引用日期2020-04-04]
  • 10.    「體」(繁體)中古音  .漢典[引用日期2020-04-04]
  • 11.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3-09-26]
  • 12.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現代漢語詞典 第7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09:1283,1287
  • 13.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漢語大字典 第2版[M]: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2010.04:4708-4709
  • 14.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註譯本》編委會編.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注全譯本 第2卷[M]. 北京:中國書店, 2010.12:598
  • 15.    餘乃永校注. 新校互注宋本廣韻[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0.07:268,283
  • 16.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 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8.08:23,1446
  • 17.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編.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1:342-343
  • 18.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教研室編.漢語方音字彙(第二版重排本)[M].北京:語文出版社,2003.06:79
  • 19.    黨懷興,王輝主編.漢字基礎與常見使用問題辨析[M]: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2019.01:230-232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