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馬降龍村落羣

鎖定
馬降龍村落羣位於開平市百合鎮百合墟東南面,東北距開平市區15公里,前有河,後靠山,村中竹林果園碉樓,共同組成一幅典型的中國農村風貌圖。
中文名
馬降龍村落羣
地理位置
開平市百合鎮百合墟東南面
人口數量
506人
户    數
171户

馬降龍村落羣自然環境

馬降龍村落羣 馬降龍村落羣
馬降龍村落羣的前面就是潭江河,從河上長長的橋上放眼望去,只見綠波盪漾的河面後面,接連着一大片碧翠欲滴的竹林,竹林後面,是黛青色的百足山。明媚的陽光下,馬降龍灰白色的碉樓,就在這片深的、淺的綠色中間隱現。
走進馬降龍村落羣,滿眼的綠意讓人格外清爽怡人:翠綠的樹木、碧綠的草地、葱綠的竹林、深綠的池塘。在醉人的綠意中,不時見到遍佈村前村後的各種果樹上掛滿了果實:
半黃半綠的芒果讓人口水直流,紫紅的荔枝壓彎了枝頭,寬大的香蕉葉下掛着綠月亮似的香蕉,綠中透紅的桃子格人誘人——果紅葉綠中,灰白古樸的房屋與碉樓靜靜佇立,藴籍百年滄桑的面容在沉靜不語中更加引人遐思。
其村後茂密的竹叢中,掩映着15座碉樓和廬,這些碉樓和廬造型別致,保存完好,與周圍民居、自然環境融為一體,登高遠眺近觀,疑為天上人間。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天祿樓,是民國十四年(1925年)由29户村民集資興建,為典型的眾樓。其餘14座樓也都建於20世紀二、三十年代,結合了西方先進的建築工藝,中西合璧,美輪美奐,像一顆顆珍珠散落在馬降龍村落的竹林中,不愧為令人震撼的建築藝術長廊。

馬降龍村落羣村落組成

馬降龍村落羣仍保存完好的有7座碉樓和8座西式別墅,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碉樓是永安村東頭的眾人樓——天祿樓。開平碉樓的興建主要是防匪防澇,天祿樓也不例外,而在那社會動亂,土匪出沒的年代,天祿樓曾是村人的“保護神”。
馬降龍村落羣 馬降龍村落羣
天祿樓是1925年由南安村29户村民為防土匪而集資12000多塊大洋興建的,樓高27米,共7層21米,為鋼筋混凝土結構。
第1至5層共有29個房間,每個集資户各有1間,當時每到傍晚,集資户男丁均入住樓裏以防匪盜綁架;第6層為公共活動空間,第7層為瞭望亭。登樓環顧,四周景色美不勝收。
天祿樓是一邊集資一邊建造的,該村旅居澳洲的黃琳德對建造天祿樓非常熱心,村人暫時未籌到錢,就由他先行墊付,然後慢慢償還。天祿樓房間股金是按層計算的,一層每間房間只需要400塊大洋,二層每間500塊大洋。最貴的是三層的房間,每間600塊大洋。天祿樓第三層的房間全歸黃琳德的親屬。
永安村的29户人家發現,那段時間土匪基本只抓男丁不抓女性。為避土匪,村人每天吃過晚飯,就會把家中的男丁送入天祿樓。
晚上10時,天祿樓的大門準時鎖上,直到第二天早上才開門,讓裏面的人出來下地幹活或者上學,因此,天祿樓又被人稱為“男人樓”。據悉,該村的人設想得很周到,在碉樓上鎖前,還會為在裏面過夜的人預先準備開水、餅乾等夜宵,樓裏還有人值班看更,一有匪情便敲響鑼報警。
此外,馬降龍碉樓在保護當地村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方面起了積極的作用。據記載,1963、1965、1968年開平發生3次大水災,洪水漫過民居屋頂,村民登上碉樓得以避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