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碉樓

(一種特色中國民居建築)

鎖定
碉樓是一種特殊的中國民居建築,因形狀似碉堡而得名。在中國分佈具有很強的地域性。
中文名
碉樓
行政區類別
四川省,廣東省
地理位置
阿壩藏羌自治州,江門開平
電話區號
0837
郵政編碼
624000
車牌代碼
川U,粵J

碉樓開平碉樓

開平碉樓 開平碉樓
開平碉樓是廣府民居之一 [3]  。1855年至1867年隨着客家人的遷入,開平土地上爆發了一場本地人和客家人的恩怨鬥爭。當時開平本地人出海外經商、工作,積累了大量財富,他們帶着從海外積攢的財富回到家鄉。這些財富也招來了土匪的惦記,甚至直接上門搶劫。這時,原本要買地建房、光宗耀祖的華人華僑大多將房屋建成了“碉樓”樣式,保衞家族安全。其實碉樓原型在明朝就已出現,但興盛起來則是在20世紀20年代前後,據統計當時開平就有超過千座碉樓,鼎盛時期超過3000座。在那些動盪年代中,碉樓成為開平人的安全港,也是華人華僑衣錦還鄉的最好見證。 [2] 
據粗略統計,1912年至1930年間,開平較大的匪劫事件約有71宗,殺人百餘,擄耕牛210餘頭,掠奪其它財物無數,曾3次攻陷當時的縣城蒼城,連縣長朱建章也被擄去。 從民國元年(1912年)至民國十五年(1926年)這14年中,匪劫學校達8次,擄教師、學生百餘人。其中,民國十一年(1922年)12月眾匪夥劫赤坎地區開平中學時,被鷹村碉樓探照燈照射,四處鄉團及時截擊,截回校長及學生17人。此事轟動全縣,海外華僑聞訊也十分驚喜,覺得碉樓在防範匪患中起了作用,因此,在外節衣縮食,集資匯回家鄉建碉樓。後來,一些華僑為了家眷安全,財產不受損失,在回鄉建新屋時,紛紛建成各式各樣碉樓式的樓宇。
2001年06月25日,作為近現代重要史蹟及代表性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2007年,廣東“開平碉樓與村落”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35處世界遺產。中國由此誕生了首個華僑文化的世界遺產項目。

碉樓作用

開平碉樓融合了中國傳統鄉村建築文化與西北方建築文化的獨特建築藝術,為多層建築,高於一般的民居,比普通民居堅固厚實,窗比民居開口小,外設鐵板門窗。碉樓上部四角都建有突出懸、挑的全封閉或半封閉的角堡,可居高臨下還擊進村之敵。

碉樓特點

開平碉樓為多層建築遠遠高於一般的民居,便於居高臨下地防禦;碉樓的牆體比普通的民居厚實堅固,不怕匪盜鑿牆或火攻;碉樓的窗户比民居開口小,都有鐵柵和窗扇,外設鐵板窗門。碉樓上部的四角,一般都建有突出懸挑的全封閉或半封閉的角堡(俗稱“燕子窩”),角堡內開設了向前和向下的射擊孔,可以居高臨下地還擊進村之敵;同時,碉樓各層牆上開設有射擊孔,增加了樓內居民的攻擊點。
開平碉樓的上部造型最具表現力,人們着力運用外國建築中的穹頂、山花、柱式等建築元素大做文章,形成了千樓千面的建築式樣。根據上部造型可以將開平碉樓分為柱廊式、平台式、退台式、懸挑式、城堡式和混合式等多種式樣。這些不同的建築造型反映着樓主人的經濟實力、審美情趣和受外來建築文化影響的程度,是開平碉樓最引人入勝的地方。

碉樓分類

按建築材料來分
碉樓 碉樓
開平碉樓種類繁多,若從建築材料來分,可以分為四種:石樓、夯土樓、青磚樓、混凝土樓。
石樓主要分佈在低山丘陵地區,在當地又稱為“壘石樓”。牆體有的由加工規則的石材砌築而成,有的則是把天然石塊自由壘放,石塊之間填土粘接。開平現存石樓10座,佔碉樓總數的0.5﹪。
夯土樓分佈在丘陵地帶以赤水鎮、龍勝鎮為多。當地多將此種碉樓稱為“泥樓”或“黃泥樓”。雖經幾十年風雨浸蝕,仍十分堅固。現存100座,佔碉樓總數的5.5﹪。
磚樓主要分佈在丘陵和平原地區,所用的磚有三種:一是明朝土法燒製的紅磚,二是清朝和民國時期當地燒製的青磚,三是近代的紅磚。用早期土法燒製的紅磚砌築的碉樓,開平已很少見,迎龍樓早期所建部分,是極其珍貴的遺存。青磚碉樓包括內泥外青磚、內水泥外青磚和青磚砌築3種。少部分碉樓用近代的紅磚建造,在紅磚外面抹一層水泥。開平現存磚樓近249座,佔碉樓總數的13.6﹪。
碉樓 碉樓
混凝土樓主要分佈在平原丘陵地區,又稱“石屎樓”或“石米樓”,多建於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是華僑吸取世界各國建築不同特點設計建造的,造型最能體現中西合璧的建築特色。整座碉樓使用水泥(一般由英國進口,當時稱為“紅毛泥”)、砂、石子和鋼材建成,極為堅固耐用。由於當時的建築材料靠國外進口,造價較高,為節省材料,有的碉樓內面的樓層用木閣做成。開平現存混凝土樓1474座,在開平碉樓中數量最多,佔80.4﹪。
按使用用功能來分
●眾樓建在村後,由全村人家或若干户人家集資共同興建,每户分房一間,為臨時躲避土匪或洪水使用。其造型封閉、簡單,外部的裝飾少防衞性強。在三類碉樓中,眾樓出現最早,現存473座,約佔開平碉樓的26﹪。
●居樓也多建在村後,由富有人家獨資建造,它很好地結合了碉樓的防衞和居住兩大功能,樓體高大,空間較為開敞,生活設施比較完善,起居方便。居樓的造型比較多樣,美觀大方,外部裝飾性強,在滿足防禦功能的基礎上,追求建築的形式美,往往成為村落的標誌。居樓數量最多,現存1149座,在開平碉樓中約佔62%。
●更樓主要建在村口或村外山崗、河岸,高聳挺立,視野開闊,多配有探照燈和報警器,便於提前發現匪情,向各村預警,是周邊村落聯防需要的產物。更樓出現時間最晚,現存221座,約佔開平碉樓的12%。

碉樓價值

開平碉樓與村落具有突出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一、它是中國鄉村主動接受外來文化的歷史見證
開平碉樓 開平碉樓
夯土樓分佈在丘陵地帶,以赤水鎮、龍勝鎮為多。當地的人多把此種碉樓稱為“泥樓”或“黃泥樓”。雖經幾十年風雨浸蝕,仍十分堅固。現存100座,佔碉樓總數的5.5﹪。
開平碉樓大規模興建的年代,正是中國傳統社會向近代社會過渡的階段。外來文化對傳統文化的衝擊方式各不相同,國內一些沿海大城市的西式建築,主要是被動接受的舶來品;而以開平為中心出現的碉樓羣,則是中國鄉村民眾主動接受西方建築藝術並與本土建築藝術融合的產物,充分體現了他們面對外國先進文化時的一種自信、開放、包容的心態。他們把自己的所見所聞,加上自己的審美情趣,融合在碉樓上,使之成為留置於故土的一片精神守望地。不同的旅居地、不同的審美觀,造就了開平碉樓的千姿百態。
二、它是中國鄉村移植外國建築藝術的集中展示
在開平建築中,彙集了外國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建築藝術。古希臘的柱廊、古羅馬的柱式、拱券和穹窿,歐洲中世紀的哥特式尖拱和伊斯蘭風格拱券、歐洲城堡構件、葡式建築中的騎樓、文藝復興時期和17世紀歐洲巴洛克風格的建築等在開平隨處可見。這些不同風格流派、不同宗教門類的建築元素在開平表現出極大的包容性,匯聚一地和諧共處,形成了一種新的綜合性很強的建築類型,表現出特有的藝術魅力。
三、它是中國華僑文化的傑出代表
開平碉樓 開平碉樓
開平碉樓
華僑是文化的傳播者。中外多種文化交融和碰撞是華僑文化發展的必然產物。它所帶來的文化衝突,廣泛觸及中國傳統社會的方方面面和各個階層。這也是世界移民文化的共同規律。這種文化的衝突和交融,在開平表現得極為外在化。隨便走到一座碉樓或民居都可以看到中外文化交融的痕跡。因此,開平碉樓與民居非常突出地體現了中國華僑文化的深刻性和普遍性。
四、它寄寓了中國人的傳統環境意識,是人與自然的完美結合
碉樓主要分佈在村後,與四周的竹林、村前的池塘、村口的榕樹,形成了根深葉茂、平安聚財、文化昌盛的和諧環境。點式的碉樓前面是成片低矮的民居,在平原地區宛如全村的靠山,滿足了村民需要安全保護的心理。開平碉樓成為僑鄉民眾構建和諧生存環境的重要手段。
造型
碉樓的下部形式都大致相同,只有大小、高低的區別。大的碉樓,每層相當於三開間,或更大;小碉樓,每層只相當於半開間。最高的碉樓是赤坎鄉的南樓高達七層,而矮的碉樓只有三層,比一般的樓房高不了多少。
碉樓的造型變化主要在於塔樓頂部。從開平現存的一千四百多座樓來看,樓頂建築的造型可以歸納為一百種,但比較美觀的有中國式屋項、中西混合式屋頂、古羅馬式山花頂、穹頂、美國城堡式屋頂、歐美別墅式房頂、庭院式陽台頂等形式。

碉樓台山碉樓

明遠樓 明遠樓
台山市的碉樓,具有僑鄉特色建築,它熔中西建築藝術於一爐,集防衞居住功能於一體,既深涵中國的傳統底藴,又飽載濃郁的歐美氣息,是特定時代特定地域多元文化碰撞交匯而成的歷史景觀,是一幅數量眾多,風格獨異。
千姿百態的建築藝術畫廊灰雕壁畫
台山碉樓主要由海外華僑捐資興建,這些洋樓.樓仔,以西式為主,因為僑鄉的華僑長期居住歐美,受到西方建築文化影響,所畫的圖紙西式色彩濃烈,一眼望去,樓頂是穹頂的樓不少,那是羅馬建築特色,而絕大多數在三樓或四樓都有飄出陽台,陽台無論是一面的還是二、三、四面的,都採用古希臘列柱式,柱間形成羅馬建築半圓拱窗子。有些樓屋內設弧型拱門,豎着兩條古希臘清秀的愛奧尼克式的圓柱,看上去頗有氣派,凸顯古羅馬式的建築設計理念,第三層陽台正面是混凝土結構的列柱式,8根圓柱構成7個廊窗,其中6個為圓拱形的,中間1個梯級形的;陽台側面左右也各有一個半圓拱形廊窗。正面山牆鐫刻着的圖案複雜而精緻,縮窄了的四樓平頂上再建一望亭,四方亭頂高突穹頂,聳立在果園中,猶如一名戴着鋼頭盔威風凜凜的戰將。樓的正面有三扇門,居中門豎着雙圓柱,側門被弧形圖案包圍着,既豪華又有氣勢;而牆體是採用紅磚砌成,牆上開着小方窗,這是中式的。樓第四層面的飄篷開着多個上寬下窄的槍眼,在瞭望亭上觀察到有敵臨樓下便可防衞。樓房觀賞價值很高,而又有很大的實用價值。這批洋樓,是僑鄉的特色樓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在國外賺了錢的華僑,帶回金錢和圖紙回故鄉,建起了反映他們居住地建築風格和風情,又溶入故鄉傳統建築藝術的,具防護與居住功能的“中西合璧”式碉樓。這些碉樓完好無損,只是大部分已無人居住,無人守護,一片蒼涼。也有的由村中公嘗(公共田產)收入或村人攤派自籌而建。這些碉樓一般三、四層,高的十層,牆有尺多厚,有黃泥拌石灰舂成的,有青磚或花崗岩石砌的,更多的是鋼筋水泥結構;每層的四邊牆上都開有槍眼。頂層普通四邊突出,形似陽台,“陽台”底也開有槍眼;四角築成瞭望台,甚至裝有探照燈。門窗不大而都用厚厚的鋼板做門,整座碉樓都異常牢固。台山市碉樓建築的全盛時期,有碉樓2000多座,遍佈台山的每個角落,現有1000多座,保留完好無損的626座。這些雄偉壯麗、建築風格獨特的碉樓,仍然默默地沉睡着,她神奇的面紗,露出她的美麗容顏.

碉樓藏民高碉概況

碉樓 碉樓
道孚被稱為藏民居藝術博物館,這裏的房子基本是木石結構,下層石築,上層全木結構。西藏各個地方因自然條件不一,建房子的材料也不盡相同,像林芝、昌都包括道孚在內的地區盛產木材,流行全木或着半木結構的建築;拉薩和後藏地區建築主要是土、石和木材混合結構;而海拔平均在5000米以上的阿里地區,由於木材和石材相對比較匱乏,則主要採用了以土坯和石才為主,結合木材的建築樣式;藏北的牧區是帳篷。
道孚的藏民居橫截面看着似乎是個梯形,底部要大於頂部,原來這是藏民居最具代表性的碉房的特徵。外牆向內收縮,但內坡仍然是垂直的。上層房屋的建築方式,當地人稱之為“崩康”:除支撐系統為圓木立柱、橫樑外,其餘部分都是將圓木對剖,橫向放置,圓的那面朝外,平面向內;以一個開間為一個組合,轉角交界處做成凹凸榫,搭接咬合而成,層層重疊,直至達到所需的層高高度為止。半圓木上下之間作一些連接榫,以保證其整體性。其實就是建築學上的井榦式建築。藏民居冬暖夏涼,據説也是因為用“崩康”方式做成的房子牆壁厚實,可以達到保暖的作用。
在甘孜地區最具典型意義的民居建築除了這種“崩康”之外,還有高碉和節日期間的帳篷城。在道孚境內一個叫扎壩的地方。這裏據説是最後一片走婚部落,因為高碉的存在,這裏的走婚習俗也迥異於其他地方,被稱為是“飛檐走壁”的愛情,男生必須有本事徒手爬上幾層樓高的碉樓,才可能見到愛人。歷史上,大小金川一帶就有建碉的風俗,有高碉是男孩娶親的必要條件。
結構
高碉的類型,按照其所用主要材料來劃分,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用石塊壘砌的石碉。一類是用粘土夯築而成的土碉,這類碉主要分佈在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南一帶的得榮、鄉城、巴塘一帶,新龍,白玉,德格等地間而有之。
在甘孜、一般的碉都在二十米以上,最高的達五十米左右,猶如立地金剛。在外觀造型上亦有多樣。除四角碉外,還有三角、五角、六角、八角、十二角,甚至十三角。在城廂的蒲各頂(漢意為金城)寨,現只有一百八十一户人家,但“高碉”就有四十二座之多。其中一座與眾不同的高五十多米的巨型十三角碉,傳説是當地的土酋,為了顯示自己的財富,別出心裁而修建的。

碉樓丹巴碉樓

碉樓背景歷史

碉樓 碉樓
丹巴素有“千碉之國”的美稱,全縣現存古碉數量種類之多、建築之奇,堪稱全國之最,世界罕見。碉樓主要集中在河谷兩岸,尤以尤以梭坡、中路、蒲角頂三處的古石碉樓羣最為稠密壯觀,古碉保存完整,並與村寨民居相容一地。

碉樓碉樓功能

碉樓與戰爭密切相關。丹巴的高碉大概可以分為四種;要隘碉、烽火碉、寨碉、家碉,尤以家碉、寨碉為多。還有用來求福保平安的風水碉,用於避邪祛祟的伏魔碉。修建在屋後的高碉與居住的樓房緊緊相連.屬於家用碉。家碉較為矮小,一般用作貯藏室,御防匪盜,遇有戰事,亦可防禦;寨碉則是保護村寨、部落和地區的戰爭工具。與城柵的功用相類似。又比城柵更靈活;要隘碉建築在要隘險道上,有許多則矗立在懸崖峭壁之上,用於防禦阻止敵入的進攻,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堅固工事;烽火碉則用於傳遞戰爭信息,也同時具有其他高碉的作戰功能。高碉居高臨下,俯視敵人,遠則箭射槍擊,近則滾木擂石,進可以攻,退可以守,敵人暴露在原野地之上,自己躲在堅碉之中,以逸待勞,以守待攻,侍機而動。丹巴的碉樓都有自己的名字和性別,性別是通過木樑的位置來區別,女性碉樓的木樑露在外面,時間長了會發黑,所以女性碉樓的樓身上有一道一道的黑色痕跡,而男性碉樓的木樑在內部,不外露,所以沒有痕跡。

碉樓結構外觀

古碉以泥土和石塊建造而成,外形美觀,牆體堅實。古碉大多與民居寨樓相依相連,也有單獨築立於平地、山谷之中的。古碉的外形,一般為高狀方柱體:有四角、五角到八角的,少數達十三角。高度一般不低於 10米,多在 30米左右,高者可達 50到 60米。
其碉樓形狀各異,層高六至十層,碉基結實,基寬越高越窄,碉體用片石砌成,砌藝精湛。這種碉樓是丹巴獨具特色的建築,在丹巴全縣都有分佈,主要集中在河谷兩岸。或三五個一羣,或獨立於山頭,碉與碉之間相互呼應,依山成勢;集中的地方,目力所及,數十座碉樓連綿起伏形成蔚為壯觀的碉樓羣。在眾多碉樓羣落中,尤以梭坡鄉境內碉樓羣最具特色。

碉樓碉樓選址

碉樓一般建於沿河谷高山或半坡有耕地和水源的地方,結合地形,利用有限的平台,純用石頭築成平頂。一般分成二層或三層,上層堆放糧食,中層住人,下層圈養牲畜,高二三丈,稱為“邛籠”;高的可有十三層,達十餘丈,稱為碉。碉樓原料為亂石,用泥土粘合,不弔線,不繪圖,全憑經驗,信手砌成。其壁面能達到光滑平整,不留縫隙,其堅固程度則可在川西這個地震多發區聳立數十年甚至數百年,經歷數次地震仍然巍然屹立,有的已偏倚卻不倒,有的彎曲為弓,自稱成風景。

碉樓香山碉樓

背景歷史
香山這批碉樓最初有三座,後來按八旗建制每旗八座,八八六十四,共計有67座,但《北京名勝古蹟辭典》記述是68座。另有人統計,當年上三旗每旗九座,下五旗每旗七座,八旗印房兩座和山下兩座,共計66座。至於是67座還是68、69座都有一定的理由。 [1] 

碉樓碉樓作用

這種碉樓並不是用來防守和瞭望,而是清乾隆年間用來訓練攻打四川大小金川用的道具和模型。乾隆十一年,大小金川的頭人莎羅奔不滿清廷的“改土歸流”政策,奮起反叛,並在當地修了許多堅固的石砌碉樓,易守難攻,清軍久攻不下,潰敗而歸。為此,乾隆下令在香山腳下模仿大小金川的碉樓,修了三座,稱為“梯子樓”,並組建了八旗兵的“特種部隊”雲梯健鋭營。這三座碉樓就成為訓練“雲梯健鋭營”的道具。
除原來為訓練“雲梯健鋭營”的三座外,分佈在八旗營房的碉樓是攻打大小金川戰役後象徵勝利而建,是紀念碑性質的建築。後建的碉樓,每八座有一座是內部空心,可以攀登,其餘七座則是實心的。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