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馬胃蠅

鎖定
馬胃蠅,是雙翅目胃蠅科胃蠅屬的昆蟲。 [4]  體中等大小,長9-18毫米;全身密佈黃褐色或黃白色的長絨毛,眼大有單眼;觸角細,在面溝內;觸角芒無毛,喙短,口器退化;胸有軟毛,小盾片大,缺後小盾片;翅大,亞前緣脈及徑脈各支均貼近前家脈,中脈向後伸展至後緣,有時向下彎曲,但從不向上;翅頂橫脈消失,腋瓣小形;腹部長而尖、卵形;雄蠅腹尖,雌蠅產卵管大而突出;幼中生活在寄主的胃裏。 [5] 
馬胃蠅分佈於中國西北、內蒙古地區,遍佈於世界各地。成蟲不寄生生活,也不採食,飛行緩慢。活動的季節多在5~9月份,8~9月份活動最盛。在自然界交配後,雄蟲即死亡,雌蟲則於炎熱的白天飛近馬體,產卵在被毛上,每根毛上附着一枚卵,每一雌蠅一生可產卵700枚左右;卵細長、淡黃色,經10~14日孵化;蛹期1~2個月,羽化成蠅。 [5] 
馬胃蠅在整個寄生階段均有致病作用,成蟲產卵時,騷擾馬令其不能安心採食和休息;寄生初期在口腔、舌部、咽喉部,引起局部水腫、炎症或潰瘍;幼蟲移入到胃、十二指腸,引起慢性胃腸炎或出血性胃腸炎,幼蟲還吸食血液,蟲體還有毒素作用;幼蟲排出體外時,還可引起直腸粘膜充血、發炎;幼蟲對肛門的刺激,可引起病馬摩擦尾部,引起尾根和肛門部擦傷、炎症。應在秋冬兩季進行預防性驅蟲;此外,注意每天刷洗馬體,搞好廄舍和環境衞生。 [5] 
中文學名
馬胃蠅
拉丁學名
Gastrophilus intestinalis
二名法
Gastrophilus intestinalis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亞    門
六足亞門
昆蟲綱
亞    綱
有翅亞綱
雙翅目
胃蠅科
胃蠅屬
馬胃蠅
體    長
9-18毫米

馬胃蠅形態特徵

胃蠅 胃蠅
馬胃蠅屬雙翅目胃蠅科,其幼蟲生活在寄主的胃裏。體中等大。長9-18毫米。全身密佈黃褐色或黃白色的長絨毛,強壯之蠅類。眼大有單眼。觸角細,在面溝內,觸角芒無毛。喙短,口器退化。胸有軟毛,小盾片大,缺後小盾片。翅大,亞前緣脈徑脈各支均貼近前緣脈,中脈向後伸展至後緣,有時向下彎曲,但從不向上,臀脈1A達翅緣;翅頂橫脈消失,腋瓣小形。腹部長而尖、卵形。雄蠅腹尖;雌蠅產卵管大而突出 [1] 

馬胃蠅生活習性

馬胃蠅生活史

馬胃蠅發育經卵、幼蟲、成蟲四個階段,每年完成一個生活週期。成蠅在馬前軀部位產卵,卵經1-2周孵化為1期幼蟲,被馬啃咬食入口腔,在粘膜下經3-4周蜕化為2期幼蟲,吞嚥入胃腸,以口鈎固着在粘膜上吸血生長,經9-10個月蜕化為3期幼蟲,至第二年春天自動脱離胃壁,隨糞便排出體外,在土壤中化蛹,經1-2個月羽化為成蠅。

馬胃蠅習性

成蟲不寄生生活,也不採食,在自然界交配後,雄蟲即死亡,雌蟲則於炎熱的白天飛近馬體,產卵與被毛上,每根毛上附着一枚卵,每一雌蠅一生可產卵700枚左右,爾後死亡。成蠅活動的季節多在5~9月份,8~9月份活動最盛。卵經5~10天或更久,孵化成第一期幼蟲,並逸出卵殼在皮膚上爬行,引起癢感,馬啃咬時被食入。一期幼蟲在口腔粘膜下或舌表層組織內寄生3~4周,蜕變為第二期幼蟲,移入胃內,在胃和十二指腸粘膜上寄生。約五週後,再次蜕變為第三期幼蟲,繼續在胃內寄生。到翌年春季發育成熟,自動脱離胃壁,隨糞便排出體外,在土中化,蛹期1~2個月,羽化成蠅。
幼蟲體長12至18毫米。圓筒形、前端稍尖,末端較前端大很多;有二對口鈎。體軀各節環生一二列短刺。幼蟲經常寄生於馬、驢、等家畜的消化道內,但也有寄生於犬、兔及人的胃內,故稱“胃蠅”。有時幼蟲侵入人的皮下,幼蟲在皮下造成曲折的隧道,在外表可以見到隆起的條紋。
馬胃蠅寄生於馬、驢、的胃中。成蟲外觀似蜜蜂。體長16-20毫米。飛行緩慢,產卵於馬的前腿、肩部、胸部及腹部等處的毛上。卵細長、淡黃色,經10~14日孵化。
幼蟲居於毛上,當馬舌舐取皮毛時,其細毛狀幼蟲由舌唇而傳入口中,由此侵入組織,以達於胃。常以堅硬的口鈎鈎附於胃壁,取得營養,在胃中經過夏秋冬季,到明春排出體外。蛹化於泥土中,經3~5周才羽化

馬胃蠅地理分佈

我國西北、內蒙古為最常見;分佈於世界各地。

馬胃蠅病原

我國常見四種馬胃蠅,即腸胃蠅,紅尾胃蠅,獸胃蠅,煩擾胃蠅。四種胃蠅成蠅大小不一,顏色不同,但大體外形都似蜂,體長10毫米左右到15毫米左右,腹部顏色有黃色,白黑相間,黃黑相間等顏色的花紋。第三期幼蟲多呈紅色,個別黃色,長在12-21毫米之間,寬在6-9毫米之間,形似蠶蛹,分節明顯,每節有1-2列刺,幼蟲前端稍尖,有一對發達的前鈎,後端平齊,有一對後氣孔
致病作用與症狀:
1、成蠅騷擾作用:成蠅在馬身上產卵時,使馬精神不安,影響採食與休息。
2、機械刺激與破壞作用:第一期幼蟲在皮膚上時,引起瘙癢,在口腔內移行時,引起流涎,咳嗽打噴嚏,咀嚼困難,口腔粘膜水腫,炎症或潰瘍。第二期和第三期幼蟲在胃壁及腸壁寄生時,引起這些部位水腫,炎症和潰瘍,寄生多時,可堵塞這些起部位,引起嚴重的疝痛。
3、搶奪營養:幼蟲在體內大量吸食血液,造成貧血、消瘦。
4、毒素作用:由蟲體分泌或排泄毒素,進一步加重患馬的營養障礙。
症狀在寄生蟲體較少,膘形較好的馬錶現不明顯,主要表現一些消化機能紊亂。在寄生蟲體較多的馬,表現為消化不良,貧血,消瘦,甚至引起胃腸穿孔,胃腸堵塞,表現出疝痛症狀 [2] 

馬胃蠅危害

馬胃蠅在整個寄生階段均有致病作用:成蟲產卵時,騷擾馬令其不能安心採食和休息;寄生初期在口腔、舌部、咽喉部,引起局部水腫、炎症或潰瘍;幼蟲移行到胃、十二指腸,以其口前鈎深刺入粘膜,形成火山口狀損傷,引起慢性胃腸炎或出血性胃腸炎;幼蟲還吸食血液,蟲體還有毒素作用;幼蟲排出體外時,還可引起直腸粘膜充血、發炎;幼蟲對肛門的刺激,可引起病馬摩擦尾部,引起尾根和肛門部擦傷、炎症。
病馬錶現為食慾減退消化不良、貧血、週期性疝痛、多汗、消瘦、免役能力下降、嚴重的可因漸進性衰弱而死亡。

馬胃蠅診斷及防治

馬胃蠅診斷

根據患馬消瘦,消化機能紊亂,或有疝痛表現,結合流行病學情況進行判斷。確診需在口腔或皮膚上找到1期幼蟲,或在糞便中找到3期幼蟲。屍體剖檢在胃或腸找到幼蟲可確診。一般情況下都是用藥物進行驅治診斷。

馬胃蠅防治

應在秋冬兩季進行預防性驅蟲。對病馬,可用獸用精製敵百蟲每千克體重30~40毫克,一次投服;伊維菌素,按每千克體重0.2毫克皮下注射,也有一定效果。在幼蟲位寄生於口腔、或咽部時,可用5%敵百蟲豆油噴塗蟲體寄生部位,可殺死幼蟲。
此外,注意每天刷洗馬體,搞好廄舍和環境衞生,防蠅也很重要 [3] 
參考資料
  • 1.    邱漢輝編.家畜寄生蟲圖譜: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83.12:220-221
  • 2.    烏日娜,蘇經力.馬胃蠅病的診治[J].中國獸醫雜誌,2016,(第11期).
  • 3.    潘志高,吳宗友.馬匹突發馬胃蠅病的診治方式[J].大科技,2014,(第7期).
  • 4.    孔繁瑤主編,家畜寄生蟲學,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1997.09,第279頁
  • 5.    [科普中國]-馬胃蠅 · 科普中國網  .科普中國網[引用日期2023-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