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馬和驢的種間雜種)

鎖定
騾是哺乳綱奇蹄目馬科 [3]  馬屬 [4]  動物,由母馬和公驢交配所生,體形似馬,叫聲似驢;頸上緣毛,尾毛及耳長,介於馬和驢之間;頭部和尾部形狀又和驢相似,蹄小,結實,四肢強韌 [3]  。騾分為兩種,公驢配母馬所生後代叫馬騾,公馬配母驢所生後代叫驢騾 [5] 
騾分佈於中國、墨西哥、巴西、埃塞俄比亞等國 [6]  。耐寒性差,抗熱 [5]  ,耐粗飼,耐勞,適應性強 [3]  。騾的敏捷性和接受調教的馴服性比馬差,作騎乘使用不如馬,但由於力大耐勞,是較理想的馱用畜和車挽用畜,常用於國防馱役,也是家畜中重要的役畜。同時騾有較強的抗病力,對飼料利用率高,易於飼養管理,表現了較為明顯的雜交優勢 [10]  騾多以舍飼、農閒放牧為主;夏收復種等農忙季節,割草餵養或乾草餵養,並加喂精飼料;冬季舍飼以麥草,豆類草為主 [7]  。騾沒有生育能力,不能繁殖後代 [8]  。壽命一般為40-50年 [5] 
騾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其肉、蹄可入藥;味辛、苦,性温,有小寒,主治難產等症 [9] 騾由於力大耐勞,是較理想的馱用畜和車挽用畜,常用於國防馱役,也是家畜中重要的役畜 [10] 
中文名
別    名
騾子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哺乳綱
奇蹄目
馬科
馬屬
馬和驢的種間雜種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亞    目
馬型亞目
亞    綱
真獸亞綱
亞    科
馬亞科
特    點
盆骨不能開合,所以幾乎不能產子
出現時期
春秋戰國時代
分    類
馬騾、驢騾

動物學史

騾作為役畜的出現,遠晚於馬和驢。中國在2400~2500年前的春秋戰國時代雖已有騾,但當時被視為珍貴動物,只供王公貴戚玩賞用。至宋代尚不多見。明代以後方大量繁殖作為役畜。中國山東、陝西一帶產的大型騾在國際上享有盛名。1914~1916年間曾向英國輸出山東等地的大型騾供軍用。1985年世界共有騾1489.2萬匹。
騾一般指公驢和母馬雜交後所生的種間雜種。體型較大,像馬,叫聲似驢,耳長,鬃毛和尾毛則介於馬和驢之間,俗稱“馬騾”。蹄小,四肢筋腱強韌。不僅耐粗飼料、耐勞,抗病力及適應性強,而且挽力大並能持久。故適於拉車和馱物,騾極少有能繁殖後代的;如是公馬和母驢雜交後所生的種間雜種,體形似驢,故俗稱“驢騾”。 [1]  騾長得比驢大,又比強壯,它的力量表現在腰部。而它後面盆骨不能開合,所以不能產子。
騾的圖片(1) 騾的圖片(1)
騾的體型外貌,介於馬和驢之間,不算獨立物種。與馬比較,頭稍長而窄,耳長、頸短,鬣毛稀短,前胸窄,鬐甲低,腰部堅實有力。尻部短斜,尾毛上部短;有的個體後肢無附蟬,被毛多為騮、慄、黑色。馬騾與驢騾在外貌上相似,但容易分辯,一般地説驢騾的耳朵稍長,馬騾的耳朵稍短;驢騾的尾巴稍短,馬騾的尾巴稍長,有的驢騾由口角到眼下緣的距離比馬騾短,而眼距較寬;有的下唇較長,尾毛少,尾的上半部毛更短,運步輕快,蹄高似驢。它們的體格大小決定於雙親的體尺,但受母體影響較大。一般的騾體高150釐米左右,大型騾為150~170釐米。大型母馬或一般母馬用大型驢交配都能產生大型騾。養騾較多的國家有中國、墨西哥、巴西、埃塞俄比亞摩洛哥等。驢騾也以中國最多,而其他國家很少。

外形特徵

騾是哺乳綱奇蹄目馬科馬屬動物。由母馬和公驢交配所生,體形似馬,叫聲似驢;頸上緣毛,尾毛及耳長,介於馬和驢之間;頭部和尾部形狀又和驢相似;厚實的頭,長的耳朵,稀薄的肢體,小狹窄的蹄,結實,四肢強韌,短小鬃毛缺席栗子(有角的成長)在裏面和尾巴無毛在根,騾子看似驢,在高度和身體,脖子形狀和外套均一和牙,看起來像馬。不過聽起來完全像驢或馬。反而,騾子與驢的是相似的聲音,而且有馬的嘶的特徵。有時,騾子抽泣。驢騾的特點當然是結合了較多驢的優點和一部分馬的優點,它不僅耐力很強,力量較大,食量還一般。還可使用30年左右,脾氣當然也不錯,性情温順而倔強。是馬生的叫馬騾,長的像馬,它的特點是:食量較大,力量很大,耐力還很強。性情急躁了點卻很聰明,還很能善解人意,不過只可惜僅僅能使用20年左右。 [3]  [4] 

生活習性

騾耐寒性差,抗熱 [5]  ,耐粗飼,耐勞,適應性強 [3]  。騾多以舍飼、農閒放牧為主;夏收復種等農忙季節,割草餵養或乾草餵養,並加喂精飼料;冬季舍飼以麥草,豆類草為主 [7] 

分佈範圍

騾分佈於中國、墨西哥、巴西、埃塞俄比亞等國。 [6] 

繁殖方式

雌雄鑑別

騾的圖片(4) 騾的圖片(4)
騾子是一種動物,有雌雄之分,但是沒有生育的能力,它是馬和驢交配產下的後代,分為驢騾和馬騾。公驢可以和母馬交配,生下的叫“馬騾”,如果是公馬和母驢交配,生下的叫“驢騾”,騾個大,具有驢的負重能力和抵抗能力,有馬的靈活性和奔跑能力,是非常好的役畜,但不能生育。驢騾個小,一般不如馬騾好,不能生育。公驢和母馬的基因更容易結合,所以大部分騾都是這樣雜交的。不過基因結合的幾率還是很小:有的馬用了6年時間才成功的交配並使驢子懷孕。公騾子和大部分母騾子生出來是沒有生殖能力。沒有生殖能力是因為染色體不成對(63個),生殖細胞無法進行正常的分裂(即減數分裂)。母騾有性功能,子宮可以懷胚胎,但是最困難的地方是使母騾懷孕。嚴格地説,公驢和母馬所產後代稱為馬騾(英文:mule);公馬和母驢所產後代稱為驢騾(英文:hinny)。
騾沒有生育能力,不能繁殖後代。壽命一般為40-50年。 [5]  [8] 

人工飼養

騾的圖片(5) 騾的圖片(5)
驢騾多用小型母驢,因而體格較小。但以關中驢或德州驢等大型母驢繁殖驢騾,則可產生大型驢騾。繁殖馬騾的受胎率為70~80%,而繁殖驢騾只有30%左右。公騾和公驢騾在外觀上雖可見正常的睾丸,但因精細胞不能形成有受精能力的精子,因而無繁殖力;然而性腺較發達,也能表現出旺盛的性慾,為了管理和使役上的方便,一般都行去勢。母騾受胎也非常困難。世界上有少數母騾與公馬或公驢交配受胎產仔的報道。中國也有少數實例。騾和驢騾的飼養管理大致與驢相同。重役時大型騾每日需精料2.0~2.5千克,飼(幹)草6.0千克左右,輕役時可適當減料。騾和驢騾一般從兩歲起就可用於輕役。普通騾馱載75~100千克可連續使役5天以上;短時間使役可馱100~125千克,日行35公里左右。在中國西南山區多用於馱運;西北、華北和東北等地區多用於挽曳。使役方法和作業量與馬基本相同。

生育記錄

作為種間雜種的騾子(包括公馬配母驢所生的駃騠和公驢配母馬所生的騾子),一般情況下是沒有生殖能力的。但古今中外卻不乏偶然見到能夠生駒的母騾和母駃騠,當然也就可以偶爾見到它們所生的回交一代即B1。我國古書中稱公馬配母騾所生的後代為駏,稱公驢配母騾所生的後代為驉。國內母騾生駒的典型例子是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畜牧研究院所宗恩澤等人進行了多年系統研究的報道,共計約13匹之多,此處不再詳述,現將國外母騾生駒的有關事例報道介紹如下,供國人蔘考。
騾的形態圖片
騾的形態圖片(8張)
國外記載最早的是俄國人夫.格.米申柯1888年翻譯的Herodot所寫一書——《九本書中的歷史故事》,公元前600年左右的巴比侖被波斯帝國圍困時,為了保證戰爭的食物供給,有一支由騾子組成的運輸隊,半路上一匹母騾子出人意料地生下了一匹馬駒。1992年,德國的《畜牧科技年鑑》中享澤勒(H.Henseler)在有關章節中寫道,1759年在愛庭根有一例由母馬所生的母騾生下一匹騾駒,但這匹騾駒在外貌上和馬駒極為相似。又寫道,1762年在巴倫西亞有一例安達魯母馬生的一匹母騾一生共生下6匹後代(B1),這些後代外貌與馬駒沒有任何差別。作者還報道了1873年在阿爾吉爾有一例由公馬配母騾生下了一匹後代。最值得注意的是,作者還報道了這樣一例,即:在特黎波里塔尼亞的一個實驗站上一匹叫“摩爾”的母騾子同阿拉伯種公馬交配生下兩匹外貌酷似馬駒的騾駒,後來又用公驢同“摩爾”交配,也生下了雙駒。不過這次生的雙駒從外貌看是典型的騾駒。

繁殖特徵

騾的圖片(6) 騾的圖片(6)
在1916年德國的《畜牧科技年鑑》中德尚布爾(P.Dechambre)曾報道,在法國布倫發現1匹由白色埃及公驢和阿拉伯母馬交配所生的母騾子先後共生5匹駒子(B1),其中3匹駒子是由柏伯爾公馬(北非一地方品種)所配而生,兩匹是由埃及公驢所配而生。前3匹渾名分別為“庫米爾”、“康斯坦丁”和“根普旁”,它們同馬的外貌無任何差別,並且均有生育能力。而後兩匹則是典型的騾子外貌而且無生育能力。德尚布爾在文章中還提到,遠在1898年,在印度也有母騾生駒的事例。1928年在遺傳學雜誌《JournalofHeredity》中格羅斯(A.R.Groth)報道,在美國德克薩斯州農學院有一匹名叫“奧爾德.拜克”的母騾子在1923年由一匹乘用型種公馬交配生下一匹公駒(B1),這匹駒子很像其父親,和馬的外貌沒有差別。值得注意的是,這匹由騾子所生的公駒成年後有正常的性功能,並且於1926年由它交配了兩匹母馬,其中一匹懷孕並生下了很像母馬體形外貌的馬駒(B2)。後來又配過幾匹母馬,再生了一匹公馬駒(B2)。其後代均有生殖能力。作者又寫道,還是“奧爾德.拜克”這匹母騾子在1919年曾用公驢交配生下了後代,但其外貌是典型的騾子,而且是不育的。1924年又一次用公驢進行了交配,雖已懷胎,但後來流產了。沃倫(A.Warren,1926)曾報道,1924年在南非一匹叫“弗斯”的母騾由公馬交配生下一駒,外貌與馬相同,該駒7年後一次發情中又同公馬交配懷孕並生一駒,其外貌與馬相比也無任何差異。安德森(W.S.Anderson)1939年在《遺傳學雜誌》上報道,一匹母騾同貝爾雪龍公馬交配生下一駒,該駒具有父親貝爾雪龍公馬的全部特徵,而不帶其外祖父——驢的任何特徵。
騾的圖片(7) 騾的圖片(7)
騾子生駒的國外報道還有不少。例如馬勒(Muller)曾報道,1903年非洲的艾斯坦茨發生一例騾子生駒的報道;Harveu曾報道,1913年在塞蒲魯斯島上有一匹母騾同公驢交配生了一匹公駒,遂年又發情配種(仍用公驢),又生了一匹母駒;Montpair曾報道,1923年在摩洛哥有匹母螺用乘用型柏伯爾公馬交配所生一駒,外貌相似其父親——柏伯爾馬;勞倫斯(Laurence)曾報道,1927年在美國內布拉斯加州有一匹母騾由公驢交配生下一駒;史密斯(H.Smith)曾報道,1939年在美國亞利桑納州有一匹母騾由公驢交配生下一駒,完全是其母親——騾子的模樣。從上述騾子生駒的事例中,似乎可以給人以下幾個印象:(1)作為種間雜種的騾子少數個體是具有生育能力的;(2)極少數可育的成年母騾子與公馬或公驢交配均可生下後代(B1);(3)當用公驢回交時所生B1不僅仍具有騾子典型外貌特徵,而且是不育的;(4)母騾用公馬回交時所生B1,不僅在體形外貌上都與馬完全相同,而且不論雌雄都是可育的,可以生下B2,B2則完全是馬的外貌和體格特徵;根據上述幾點,似乎證明安德森的迴歸理論。但要確證迴歸論,還有待於進行染色體組型分析

生物學分析

既然遠緣雜交得到的騾子在一般情況下是不育的,為什麼還有騾子下崽呢?在任何生物體內,都存在着遺傳物質——染色體。在不同種的生物中,染色體的數目、形態、大小都不同。在體細胞內染色體是成雙存在的,每一條染色體都有一條和它的形態、大小、功能相同的另一條染色體,其中一條來自母體,一條來自父體。這兩種染色體稱為“同源染色體”。在形成精子或卵子之前,同源染色體進行配對,然後兩條同源染色體分別到兩個配子(精子或卵子)裏去,其中哪一條染色體到哪個配子裏去是完全隨機的,再通過精卵結合成為受精卵,由受精卵發育成為新個體。這樣發育成的新個體,它的染色體數目和它們的親體是一樣的。
騾的圖片(9) 騾的圖片(9)
如果是遠緣雜交,由於種間差異,染色體的數目、形態大小往往不相同。馬的染色體數是64條,驢的染色體數是62條,馬的卵子染色體數是32條,驢的精子染色體數是31條,通過精卵結合發育成的新個體——騾子的染色體數是63條。騾子性成熟以後,再形成精子或卵子時,每條染色體都沒有相對應的同源染色體進行配對,這樣每一條染色體分到哪個配子裏是隨機的,就可能有馬的1條染色體和驢的30條染色體形成一個配子,另一個是1條驢的染色體和馬的31條染色體形成一個配子;再由馬的2條染色體和驢的29條染色體形成一個配子,另一個是馬的3條染色體和驢的28條染色體形成一個配子……依此類推,這樣就可以產生2^32(接近429 500萬)個不同類型的配子。在這些配子中,只有配子裏的染色體完全來自於馬的,或來自於驢的,這樣的配子才有生育能力。
曾經在摩洛哥菲斯地區的一個灰白驢騾居然產下了一個“似驢非騾”的“小精靈”,並用母乳餵養自己的孩子。英國科學家通過採集了這對“神奇母子”和同羣其他牲畜的血樣,進行了多次的DNA檢測,最終確認了他們之間的母子關係,並測定出了“父親”是一頭黑色毛驢。 [2] 

區別方法

基本的區別
(1)耳朵: 馬的耳朵最小, 其次是騾子, 驢的耳朵最長了。
(2)尾巴: 馬的最長而且濃密,其次是騾子, 最後是驢子。站着來看的話, 馬的前半身比後半身稍微高一點, 騾子前後基本上一樣高。馬的脖子上鬃毛比較長, 騾子的很短, 一般是豎起來的。
(3)個頭: 驢子的個頭最小, 尾巴細, 最好辨認。馬的個頭最大, 耳朵小, 頸部毛長。騾子的個頭居中,耳朵也大, 臉部像驢, 尾巴像馬。
具體的區別
(1)尾: 馬尾過膝, 騾子否, 驢尾雖也到膝, 但是要小好多。
(2)耳: 馬耳長約男人的手一紮,騾子的比馬的長, 驢的比騾子的長。
(3)鬃: 馬鬃很長, 牆頭草般倒向一邊, 騾子亦倒但是要短許多, 驢的很短且不倒。
(4)色: 驢為黑色或灰色, 馬和騾子很少有此色。
(5) 唇: 驢嘴唇為白色(大都還有白眼圈), 馬和騾子否。
(6) 生育: 馬和驢均可生育, 並且兩者交配生育騾子, 但是騾子卻沒有生育能力。
(7) 個頭: 馬高大, 驢小, 騾子介於兩者之間。
(8) 稟性: 馬較温順, 驢暴躁(驢脾氣), 騾子介於其間, 馬和騾子均可騎, 驢是不讓人騎的; 老馬識途,往往不用馴化即可放開繮繩, 自己回家, 特別是趕馬車時, 車伕可睡於車上, 一覺醒來, 馬已到家。驢的繮繩是不敢有半點放鬆, 其會撒腿就跑,騾子介於其間。
(9) 發聲: 馬和騾子只會打響鼻,驢卻要啊啊啊叫個不停。 [2] 

下級分類

騾屬哺乳類奇蹄目動物。從生理特徵上分“馬騾”與“驢騾”兩種。“馬騾”,是雄驢和雌馬交配所產的雜種。“驢騾”,是雄馬和雌驢交配所產的雜種。騾,頭大耳大,身體比驢大,近似於馬。四肢長而強壯,蹄狹小。體力比驢強,性情温順活潑,壽命比馬和驢都長,抗病力、耐力以及適應環境的性能都很強,常用來拉車和馱載,這應該屬雜種優勢。騾沒有生殖能力。由公驢和母馬所生又稱為馬騾,反過來則稱為驢騾。馬騾力大無比,是馬和驢遠遠不可相及的,而驢騾則善於奔跑,也是驢所無法比擬的。 [2] 

主要價值

藥用價值

騾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其肉、蹄可入藥,味辛、苦,性温,有小寒,主治難產等症 [9] 

役畜

騾的敏捷性和接受調教的馴服性比馬差,作騎乘使用不如馬,但由於力大耐勞,是較理想的馱用畜和車挽用畜,常用於國防馱役,也是家畜中重要的役畜。同時騾有較強的抗病力,對飼料利用率高,易於飼養管理,表現了較為明顯的雜交優勢 [10] 
騾的圖片(3) 騾的圖片(3)
騾子對於人類而言,是有很大的貢獻的。在某些邊遠山區特別是交通不發達的地區,騾子更是大顯身手,它吃苦耐勞,默默無聞,從古至今,騾子一直是憨厚老實的代名詞。然而,騾子也有缺點。它自身不能繁殖,還有就是脾氣太犟不太聽話,就為這它的一生免不了要遭受皮肉之苦。如何把它培育成既能吃苦耐勞,又聽話好使的騾子,我們的老祖宗們也費盡了心血,還必須不停的將馬和驢雜交。如何將騾子的優良性能一代一代的流傳下來,並且讓它能夠好好的為人民服務,這也是已知很重要的研究課題。
參考資料
  • 1.    中國中學教學百科全書 生物卷  .中國知網.1990-12[引用日期2017-04-04]
  • 2.    淺談驢、馬、騾之間的聯繫與區別  .中國知網.2016-07-15[引用日期2017-04-04]
  • 3.    張寶忠等編寫,幼兒園教師手冊 常識,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04,第114頁
  • 4.    孫斌主編;洛浦縣誌編纂委員會編,洛浦縣誌,新疆美術攝影出版社,2001.10,第211、212頁
  • 5.    高元濤;王豔秋;劉佳編著,家畜家禽,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09.10,第40頁
  • 6.    孫鴻烈主編;《中國資源科學百科全書》編輯委員會編輯,中國資源科學百科全書,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石油大學出版社,2000.03,第702頁
  • 7.    田富忠,天水市畜牧獸醫志,甘肅文化出版社,2013.12,第333頁
  • 8.    王國忠主編;丁正民編撰,少年自然百科辭典 生物,生理衞生,少年兒童出版社,1986.12,第603頁
  • 9.    謝文英編著,本草綱目速查圖典,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03,第335頁
  • 10.    楚雄彝族自治州畜牧業局編,楚雄彝族自治州畜牧志,,1990.09,第5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