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馬克思主義地理學

鎖定
馬克思主義地理學主要圍繞着馬克思的著作《剩餘價值理論》(《資本論》第三卷)一書關於資本主義社會城鄉經濟區位分析等核心內容展開,涉及的內容特別廣泛,而且在與形形色色各種批評言論的論戰之後它本身也在不斷地調整之中,因此要概括出西方馬克思主義地理學的本質內容不是一件易事。 [1] 
中文名
馬克思主義人文地理學
外文名
The Marx doctrine
性    質
人文地理學
範    疇
6個
提出者
卡爾·馬克思

馬克思主義地理學主要內容

要概括出西方馬克思主義地理學的本質內容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因為它涉及的內容特別廣泛,而且在與形形色色各種批評言論的論戰之後它本身也在不斷地調整之中。但從大的框架來看,西方馬克思主義地理學的研究可以歸入下面幾個範疇
政治經濟學分析
政治經濟學的科學價值在於它把價值概念確認為資本主義經濟理論的基本概念。然而,古典政治經濟學未能把價值概念的社會和歷史基礎定位在特定的社會生產關係中。馬克思在《資本論》中發展了價值關係藉以在資本主義社會經濟再生產中表現的中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政治經濟學研究的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以及和它相適應的生產關係和交換關係” [2]  。廣義的政治經濟學研究的是“人類各種社會進行生產和交換並相應地進行產品分配的條件和形式的科學“ [3]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公開承認經濟學的階級性,並且自覺地站在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的立場上研究經濟理論。馬克思主義地理學派的政治經濟學分析是把資本主義的地理現象解釋成是在更廣闊社會背景下以政治和經濟為主的諸多關係和作用的結果。 [4] 
經濟危機的空間響應
概言之,政治經濟學分析認為資本的投入、積累和經濟危機在時間頻率上與區域經濟擴張和衰退的地理進程相吻合。經濟危機促使資本尋找空間轉移——用馬克思的話講,“資本的積累依賴“用時間消滅空間”的動力機制”(馬克思,1873)。這就是説資本和區域的聯繫強度是與生產、消費和再生產空間環境的週期性過程同步的。也就是説,資本主義的地理結構實際上是一場永遠充滿建設與破壞的過程。
經濟地理空間結構與區內生產狀況密切關聯,而生產的發展,又受其自身規律的制約。在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具有明顯的週期性,這種生產的週期性變化影響着區域經濟空間結構的變化。
區域中的生產開始於區域的投資。投資者關注的是生產過程如何,為此必選擇良好勞動力條件、市場條件和資源條件的區位,以使其投資的工廠在新的區域中能夠順利地運營,產生較多的利潤。如果一個工廠在該區域中經營成功(即不斷贏利),它或以一個成功企業保留下來,或被一個大公司(包括多國公司)所吸收;若是經營失敗,則使工廠倒閉或將其經營項目轉向另一地區。工業企業的成功與失敗,影響着區域的興起與衰退。非工業化與勞動力、資本、技術諸要素組織形式發生變化,而這種變化與資本主義社會、經濟危機是緊密相連的,帶來了工業和非工業增長的新地理格局和新生產效果。 [1] 
結構分析方法
結構分析方法(structural approach)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出現於應該地理學界。當時,地理學家面臨的問題主要是如何進行工廠關閉或生產單位的合理化調整的決策,而不是新工廠區位選擇的決策。傳統的區位分析方法顯得無能為力,於是結構主義分析方法便應運而生。
按照結構主義觀點,企業所有決策對經濟活動空間組織均會產生重要影響。區域決策只是企業所面臨的所有決策的一方面(且為不很重要的一方面)。區位決策理論是投資理論的一部分,而投資決策又是資本積累一般理論的一部分。現代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活動地理格局一方面反映了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影響,另一方面也作用於社會關係的演變。 [1] 
勞動地域分工理論
勞動地域分工理論源於前蘇聯經濟地理學思想。在西方學者中,馬西等人依據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實際,於20世紀80年代發表了十分有影響的成果,突出資本主義勞動地域分工所帶來的區域問題。馬西認為,經濟空間是相關經濟的社會關係差異和相互作用的產物。經濟地理學應該研究空間化的社會關係,研究勞動地域分工所引起的社會組織的空間形式,研究它們之間的控制與依賴關係。
在西方勞動地域分工研究中,多區位、多功能公司內的生產關係研究成果頗有新意。如果把公司分成三個層次:第一層次為起控制作用的公司總部;第二層次為管理機構;第三層次為管理單位。早期階段,三個層次位於同一區位。在勞動地域分工上,這些區域或為某種農業區(如產棉區)、礦業區(如產煤區),或為某類工業區如鋼鐵工業、造船工業等。區域特點為,資本擁有和控制均在該區內;區內具有不同的階級、社會羣體和職業結構;根據部門特點,當地社區反映了社會階級結構的一部分(如農民集聚區、工人集聚區等)。如果把社會生產作為一個整體,不同區域(如棉花加工區、煤城、製造業城鎮)以其不同的產業活動,在勞動地域分工中扮演不同的角色。
空間的社會性
空間是地理學最基本、最核心的概念之一。無論是在普通常識還是在學術領域的定義中,地理學的特點也常常都集中於“空間”概念上(Jonston,1985)。史密斯(Smith)於1981年指出:“地理學,包括所謂的馬克思主義地理學,將實踐的空間看做為一種相對自主的事物和領域,一種單獨的生存領域。”由於馬克思主義對實證主義的空間分析持批評態度,這也使得傳統區域地理研究所用的空間觀念受到了懷疑。馬克思主義地理學的理論不同意把空間概念僅僅等同於場或者容器,因為如果這樣會使地理學家一味去考察抽象的空間形式和進程,從而脱離產生這些空間形式和過程的具體社會背景。西方馬克思主義地理學者則稱持這種空間理論者為“空間崇拜者”(spatial fetishism)(Anderson,1973)。西方馬克思主義地理學對於空間的重構試圖超越物理進程提出空間的相對概念。
自然-環境關係
許多人誤認為馬克思很少談及自然和環境問題。事實上,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抨擊正是建立在對社會自然關係基礎之上的。馬克思主義認為,自然和社會並不是各自獨立的王國,相反它們之間有着基本的相互關係,即:通過社會勞動來實現自然社會統一。勞動不僅把自然存在的物質凝聚到社會商品之中,而且在改變自然形式的同時也改變了人類社會自己(馬克思,1887)。 [2] 
“西方馬克思主義者”在一定程度上揭露和批判了當代資本主義社會中人與自然關係的異化的實現以及生態危機的種種現象,並探索異化及危機的根源,將之與資本主義制度聯繫起來考察。他們認為,在當代資本主義社會中,自然並不被當作人與之和解、協調的對象,而是被當作控制或者統治的對象;技術手段被當作非人地掠奪自然的工具,這種技術同樣被用來對付人,成為對人的控制或統治的新形式,對自然的這種掠奪性態度產生了一系列的生態及社會問題。
人與自然的關係或矛盾是貫穿於人類社會發展始終的一種基本關係矛盾,隨着科技進步及科技應用的副作用,在當代這個矛盾更加突出。“西方馬克思主義者”尤其是“生態學馬克思主義者”注意到了這個問題。阿格爾闡釋了“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的生態危機理論以及擺脱危機的社會變革的戰略。他的中心論點是:“歷史的變化已使原本馬克思關於只屬於工業資本主義生產領域的危機理論失去效用。今天,危機的趨勢已經轉到消費領域,即生態危機取代了經濟危機

馬克思主義地理學主要理論

資本主義空間生產理論
馬克思的資本主義空間生產理論揭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如何生產了城市空間組織和空間形式,以及城市空間形式又如何促進生產方式所依賴的統治關係的再生產, 從而破除城市意識形態
“空間從來就是政治的和策略的反應物,空間的生產類似於任何種類的商品生產。” ——卡爾·馬克思 [2] 
基本觀點:城市不僅僅是勞動力再生產的物質建築環境,實際上也是資本主義自身發展的載體。城市作為一種空間形式,既是資本主義關係的產物,也是資本主義關係的再生產者,城市空間正是時、空、人、物的流轉及其背後權力架構之組織與管理規劃, 所有的資本主義關係通過城市空間組織作為載體而實現了再生產。
城市空間的資本殖民化:空間作為一個整體,作為生產資料進入現代(壟斷化)資本主義生產模式,被利用來生產剩餘價值。資本將空間本身轉化為一種商品。資本主義從一種以工業為基礎的生產方式逐步轉變至一種以城市為基礎的新興式壟斷資本主義生產。政府在空間中的角色是籌建者和管理者。
國家將空間用於社會控制,以維護其階級統治的經濟基礎。國家或資本投資是按土地的抽象維度特徵——大小、寬度、地方和位置、利潤來考慮空間的,是“抽象空間”。 [2] 
資本主義空間生產的基本矛盾
空間生產過程中的基本矛盾是抽象空間和社會空間的矛盾。
在壟斷資本主義時期具體體現為剝削空間資本以謀取利潤的資本要求與消費空間的人的社會需要的矛盾。
本質:資本主義生產條件下交換價值與使用價值的矛盾。
資本主義社會下的資本的兩級循環:
a/第一循環【產業活動】僱傭勞動力,購買原料,生產商品出售,獲剩餘價值,再投資
b/第二循環【地產投資】 購買土地,開發出售,得到貨幣地租,攫取剩餘價值,再購買土地
中心地與邊緣的政治鬥爭的主要表現: A資本主義日益增長的空間擴張B日常生活分散到邊緣,社會凝聚力減弱C政治權力集中化的同時,文化統治被削弱D中心地所分佈的職權越來越受到邊緣的挑戰。 [2] 
城市革命理論
馬克思的城市革命理論認為,城市在歷史上成為一個能動力量,工業化服從於城市化需要,滿足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需求。
城市問題的核心就是空間生產過程中的基本矛盾是剝削空間以謀取利潤的資本要求與消費空間的人的社會需要之間的矛盾。
城市空間的生產和不斷擴張本身必定逐漸轉變為現代資本主義生產,這所引發的變遷就是“城市革命”,好比從農業生產轉向工業生產的工業革命。城市空間的組織成為資本主義社會整個系統平衡或崩潰的支點。 [2] 
城市區位理論
區位是指某一事物與其他事物的空間關係。
城市區位是指城市與外部自然的、社會的和經濟的事物之間所構成的空間關係。
1.城市的自然地理區位—影響是相對穩定的。
2.城市的經濟地理區位—不是一成不變的。
3.城市的政治文化地理區位—含政治中心、政策、外交。 [2] 
城市土地利用理論
概念:指在城市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人們把土地作為生產和生活資本,根據自然屬性和經濟屬性加以改造、利用和保護的全過程。
功能:反映出城市佈局的基本形態和城市功能的地域差異。
影響因素:
(1)自然地理條件(2)歷史文化因素
(3)經濟發展水平(4)交通運輸狀況 [2] 
城市地租理論
馬克思主義人文地理學認為,城市地租理論認為影響城市地域結構的因素:
城市每塊土地用於何類資本活動取決於各種活動願付出貨幣地租的高低。經濟(主要因素)(地租)、社會、歷史、政策、宗教等。 [4] 
中心地理論
基本概念:中心地服務範圍門檻
中心地理論 中心地理論
基本理論:
(1)城鎮是周圍鄉村的中心地
(3)城鎮空間分佈有一定規律
(受制於商業因素、行政因素和交通運輸因素)
(4)高級中心地包容低級中心地,高級服務範圍覆蓋低級服務範圍,從而構成層次分明空間網絡系統。 [4] 
資本城市化理論
與鄉村相比,城市具有人口和產業活動密集,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高、交通運輸和信息交流相對發達的特點。 [2] 
馬克思資本城市化理論認為城市的本質是社會制度下的人造環境。資本主義條件下,城市人造環境的生產和創建過程是在資本控制和作用下的結果,是資本本身發展需要創建一種適應其生產目的的人文物質景觀的後果。 [2] 
人造環境是為了資本積累為了剝削勞動力而生產和創建的,資本主義下的城市空間生產過程也承載了資本主義生產中的矛盾。資本主義下的城市過程是資本積累階級鬥爭二者互動的過程。 [4] 
資本主義的城市化是資本的城市化。城市是資本積累和循環的空間結點。
城市化的經濟動力學原則:
資本城市化理論 資本城市化理論
資本積累、資本流通、 資本循環、資本增值
資本第一循環的矛盾與城市過程:工業資本生產的基本矛盾:資本過度積累形成的過度積累危機 。
資本第二循環矛盾與城市化過程
A 第一循環中工業生產面臨回報率下降時,資本轉向第二循環,投資於人造環境的生產 。
B 城市人造環境為第一循環中過度積累的資本提供投渠道和機會(為第一循環矛盾提供出口)
C 金融機構的信用系統和國家的協調幹預克服投資不足,使第一循環向第二循環平穩完成 。 [4] 
“城市人造環境的形成和發展是工業資本利潤無情驅動和支配的結果,資本家按自己的意願創建城市人文物質景觀。”——馬克思
2 資本第三循環矛盾與城市化過程
A 第二循環中也由於資本過度積累的趨勢而使投資機會很快飽和;
B 第三循環向科學、技術以及與勞動力再生產有關的健康、教育等投入;
C 第三循環同樣並沒有消除過度積累的趨勢與世界體系理論結合。 [1] 
城市組織理論
1、城市被置於層級全球金融系統中,城市之間的全球連接有助於定 義世界體系的結果,這導致了邊緣國家城市的多種問題。
2、城市是固定的,資本超越城市在全球範圍內自由移動;核心:國家的生產資本邊緣國家城市轉移。
3、邊緣國家城市的過度城市化問題、非正式就業問題,補貼核心國際的正式經濟中的低工資工人,邊緣國家的剩餘價值流向核心國家。 [1] 
相關研究書籍書影 相關研究書籍書影
4、邊緣國家城市的首位城市問題,使得城市體系呈現典型的兩極分化,極端的依附性導致首位城市與其腹地地區難以得到整合性的發展,成為新殖民主義在殖民地的“吸附泵”,邊緣國家的資源向上流入發達國家的核心城市,由此國際經濟和政治 的依附關係影響了世界城市的格局 。 [2] 

馬克思主義地理學總結

馬克思主義創始人早在《共產黨宣言》中就將地理學與革命理論結論在一起:地理大發現為新興的資產階級開闢了新的活動地方,使正在“垂死的”資本主義社會內部的革命因素迅速發展。然而他們一定不會想到竟然會有一大批資產階級的社會理論家試圖“巧妙”地利用馬克思主義思想的框架和分析方法來解決資本主義社會自己的地理問題。但是我們必須認識到,所謂資產階級社會理論對馬克思主義的關注,不過是在西方知識界出現的挽救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諸多努力之一。
當然我們應當承認:馬克思主義地理學的一些觀點已經從形式上接近了馬克思主義對於地理環境的認識,例如,有人提出了人們可以能動地“創造自然”,而不是把人和自然決然地割裂開來;另外也有人嘗試從政治經濟學的角度探討資本主義世界的地理空間格局形成與發展過程;甚至有人主張用革命的行動消滅資本主義空間格局上留下的陰影。從這些側面説明了馬克思主義作為洞察資本主義世界運動規律的社會理論的科學性,也可以稱得上是馬克思主義革命理論第二戰場上的勝利。
然而也有人擔心:“西方地理學出現的人本主義思潮結構主義思潮,前者力圖以人的價值、人的自由取代地理學規律的客觀性,後者專注於社會問題,有脱離地理學主旨的危險。”甚至有人斷然認為:西方人文地理學的一個學派“馬克思主義地理學”絕不是馬克思主義地理學。
中國的改革與開放已經進行了30年,“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區明顯地富裕起來”,社會極化產生和區域差異擴大,中國的地理學家能否從馬克思主義以及西方馬克思主義地理學中汲取有效營養來建立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地理學呢?因為西方馬克思主義地理學者儘管表現了對剝削歧視階層的同情,但他們作為資產階級的一部分絕不會真正為受剝削、受歧視階層創立革命理論和鼓勵革命行動,至多隻是希望權力當局通過政策和法規的改變對統治手段加以改良來平息或減緩日益激烈的資本主義社會中的階級矛盾民族衝突 [5] 
參考資料
  • 1.    《人文地理學》教材編寫組.面向21世紀教材·人文地理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
  • 2.    卡爾·馬克思.資本論.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2014年
  • 3.    恩格斯.反杜林論.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
  • 4.    《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地理》編寫組.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地理·選修四(城鄉規劃).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年
  • 5.    顧朝林,于濤方,李平,等.人文地理學流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