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馬佐平

鎖定
馬佐平(1945年11月—2021年5月),出生於甘肅省蘭州市,微納電子專家,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中國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IEEE Fellow,耶魯大學Raymond John Wean講座教授 [9]  [12] 
馬佐平於1968年從台灣大學電機系畢業後赴美國留學 [7]  ;1974年從美國耶魯大學博士畢業後,進入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系統產品部工作;1977年進入耶魯大學電機系工作,先後擔任副教授、教授 [10]  ;1991年至1995年擔任耶魯大學電機系主任;1999年至2016年擔任耶魯大學電機系微電子中心共同主任;2002年擔任耶魯大學Raymond John Wean講座教授;2003年當選為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2005年至2014年擔任北京大學—耶魯大學微電子及納米技術聯合研究中心共同主任;2008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4]  ;2012年當選為第29屆中國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 [5] 
馬佐平的研究領域集中在半導體、積體電路和前緣記憶儲存科技,以及電晶體材料及器件物理方面 [4] 
中文名
馬佐平
外文名
Tso - Ping Ma
國    籍
美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中國甘肅省蘭州市
出生日期
1945年11月
逝世日期
2021年5月
畢業院校
美國耶魯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1994年入選IEEE Fellow
2003年當選為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
2009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2012年當選為中國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
原    籍
中國浙江省東陽市

馬佐平人物生平

馬佐平
馬佐平(11張)
1945年11月,馬佐平出生於中國甘肅省蘭州市,原籍浙江省東陽市 [1] 
1949年,四歲時隨父母到了台灣 [8] 
1968年,從台灣大學電機系畢業,此後赴美國留學。
1971年,從美國耶魯大學畢業,獲得碩士學位。
1974年,從美國耶魯大學畢業,獲得博士學位。
1974年—1975年,擔任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系統產品部高級副工程師。
1975年—1977年,擔任IBM系統產品部正工程師。
1977年—1985年,擔任耶魯大學電機系及應用物理系副教授。
1983年,擔任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訪問員。
1985年,晉升為教授。
1988年—1991年,擔任耶魯大學電機系代理系主任。
1991年—1995年,擔任耶魯大學電機系主任。
1994年,入選IEEE Fellow。 [12] 
1999年—2016年,擔任耶魯大學電機系微電子中心共同主任。
2000年—2007年,擔任耶魯大學電機系主任。
2002年7月,擔任耶魯大學Raymond John Wean講座教授。
2003年,當選為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
2005年—2014年,擔任北京大學—耶魯大學微電子及納米技術聯合研究中心共同主任 [5] 
2009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5] 
2012年,當選為第29屆中國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 [5] 
2021年5月,在美國因病去世,享年77歲 [12] 

馬佐平主要成就

馬佐平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馬佐平於1970年始在做超薄(~4納米)柵氧化硅研究中指出隧穿電流對MOS特性的重要影響,發現了輻射效應或熱載子效應所產生的界面陷阱與在界面附近的應變分佈有直接的關聯,而據此提出一個“柵誘導的應變分佈”模式來解釋實驗的結果,推出在柵氧化硅內摻入極小量的諸如氟、氯或氮等雜質來促成應變的弛豫以降低輻射或熱載子效應的方法。發現了一個在經歷輻照MOS內的界面陷阱的轉型現象,並隨後對此做了系統的研究。他最先提出用氮化硅(Si3N4)做MOS柵介質以取代二氧化硅(SiO2)的概念並首先用實驗證明其可行性,推動了引入用更高介電常數的柵介質的理念,進而推展未來的MOS科技。Intel、IBM等公司宣佈量產High-k Gate Dielectrics的芯片, 正式實踐了馬佐平早期理念。他的研究小組創先使用“非彈性電子隧道譜”(IETS)的方法來探測超薄高介電常數的介質內的微結構、微缺陷及雜質 [4] 

馬佐平人才培養

  • 指導學生
根據2021年4月中國科學院網站顯示,馬佐平在耶魯大學培養了大批華裔微電子科技專家,其中40多位中國學生在他指導下獲得博士學位 [4] 
  • 合作交流
根據2021年4月中國科學院網站顯示,馬佐平從1993年以來,幾乎每年都回國,多次到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山東大學天津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廈門大學等科研機構和大學講學 [4] 
1994年至2000年間,馬佐平研究小組與中國科學院新疆物理所的輻射效應小組密切合作,促使中國科學院新疆物理所成為中國的半導體器件的輻射效應中心之一。2002年到2005年,與清華大學共同研發製造先進的閃存器件。2005年,馬佐平與北大微電子學研究院王陽元共同成立了北京大學—耶魯大學微電子及納米技術聯合研究中心,合作研討微電子及納米電子領域的最先進的科學課題 [4] 
  • 教育成果獎勵
馬佐平兩次得BFGoodrich之全美國大學生髮明人指導教授獎(1993年,1998年) [5] 

馬佐平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授予單位
1991
美國洋基創新獎(Yankee Ingenuity Award)
/
1994
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會士(IEEE Fellow)
1998
Paul Rappaport獎
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電子器件社(IEEE Electron Device Society)
2003年
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
美國國家工程院
2005年
安德魯·葛洛夫大獎(Andrew Grove)
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
2006年
大學研究大獎(首位華人)
美國半導體工業協會(Semiconductor Industry Association) [11] 
2008年
美國康乃迪克科技獎牌(Connecticut Medal of Technology)
/
2009年
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中國科學院
2012年
中國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
中國台灣“中央研究院” [12] 
2014年
台灣大學傑出校友獎
2016年
台灣交通大學榮譽博士學位
2017年
東陽驕傲
首屆世界東陽人發展大會 [13] 
2018年
美國華人科技協會傑出成就獎
美國華人科技協會

馬佐平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1998年
中國科學院新疆物理所名譽教授、天津大學名譽教授、台灣交通大學名譽教授、北京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名譽客座教授、復旦大學名譽顧問教授 [5] 
2001年—2011年
2001年—2014年
2003年—2006年
台灣工業研究院納米科技顧問委員會委員
/
福建省信息產業專家委員會委員
/
/
蘇州工業園區微電子業首席顧問
/
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息產業部十五、十一五規劃顧問 [2-3] 

馬佐平人物評價

馬佐平對金屬/氧化物/半導體(MOS)的科學認知及技術發展,尤其是在MOS柵介質 (包括高介電常數的柵介質)的科技領域做出重要貢獻 [4] (中國科學院評)
馬佐平專注於科學研究並取得卓越成就,他對科學的貢獻享譽全世界 [13] (中共東陽市委統戰部、東陽市鄉賢聯誼總會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