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首都師範大學科德學院

鎖定
首都師範大學科德學院(Kede College of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位於北京市,學院始建於2004年,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批准、由北京國融遠景投資有限公司舉辦的實施本科層次學歷教育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獨立學院)。 [1]  [5] 
2004,年位於位於北京市大興區成立首都師範大學科德學院。 [16-17]  2021年,學院變更舉辦者為“首都師範大學、北京國融遠景投資有限公司”。 [15] 
據2024年6月學校官網信息,學校主校區佔地近500畝,另自有1400餘畝實習實踐基地。 [18]  截至2023年4月,學校設有5個學院,開設29個本科專業,有在校生5000餘人。 [19] 
中文名
首都師範大學科德學院
外文名
Kede College of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簡    稱
首師大科德學院
創辦時間
2004年5月9日
辦學性質
獨立學院
學校類別
綜合
學校特色
普通本科高校
主管部門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
現任領導
院長:王萬良
黨委書記:徐振劍
本科專業
29個 [6] 
院系設置
5個學院
校    訓
科學致用、德業立身
地    址
北京市大興區榆垡鎮榆祥路10號
院校代碼
13629
知名校友
孔垂楠,陳鵬,田渤

首都師範大學科德學院歷史沿革

2004年學院經教育部批准成立。
2022年首都師範大學科德學院舉辦者由“首都師範大學、深圳樂天世紀投資有限公司”變更為“首都師範大學、北京國融遠景投資有限公司”。 [4] 
2024年3月6日,首都師範大學科德學院社會公益學院成立。 [23] 
校門 校門

首都師範大學科德學院辦學規模

首都師範大學科德學院院系專業

截至2023年4月,學校設有5個學院,開設29個本科專業。 [19] 
院系專業
院系名稱
專業名稱
藝術設計學院
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藝術設計學(建築景觀設計、新媒體藝術、展示設計與策劃)、書法學、藝術與科技、會展經濟與管理、學前教育
傳媒學院
廣播電視編導、錄音藝術、電影學(電影導演和製作)、播音與主持藝術、攝影
演藝學院
表演(影視表演)、表演(歌舞劇表演)、表演(社會舞蹈傳播)、表演(演出與製作)
國際文化學院
應用文理學院
--
信息來源: [3]  [7-9]  [11] 

首都師範大學科德學院師資力量

截至2022年11月,共有教職工2510人,在1657名專任教師正高職稱人數380人,副高職稱人數669人,博士1049人,碩士488人。

首都師範大學科德學院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截至2022年11月,學院有北京市重點專業2個;北京市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4個。 [10]  [20] 
類別
名稱
北京市重點專業
藝術設計、環境設計
學生成績
1、藝術設計學院2004級學生洪肸、王明堯獲得全國華人學生設計最高獎項“金犢獎”,成為大陸地區獲獎者;
2、傳媒學院2006級學生高辰柱在“正保教育杯”第四屆全國ITAT教育工程就業技能大賽中榮獲“JAVA設計組”一等獎(全國僅6人);
3、演藝學院2006級學生戴傑華參加“首屆PIVD(青少年)國際大賽”榮獲聲樂(專業、青年組)金獎。
4、演藝學院2006級學生王雪被選拔為北京地區參賽選手代表,赴香港參加了由中國文化部藝術服務中心、中國國際文化藝術聯合會主辦的2010歌頌祖國大型演出活動——相約香港、走進澳門全國總決賽,以9.974的優異成績榮獲長笛專業A組獨奏金獎。
5、演藝學院2008級學生楊帆,在“2009年北京鋼琴音樂節”青年高級組音樂會演奏中,憑藉李斯特的《狩獵》榮獲優秀獎。
6、演藝學院2007級學生周穎傑參加“首屆香港國際歌劇比賽”榮獲優秀獎。
7、傳媒學院2007級學生蔣辰立榮獲2008年中國汽車模特大賽總決賽優秀獎。
8、傳媒學院2007級學生魏忠敏青獲嘉茂杯“五光十色”街舞大賽第二名。
9、傳媒學院2006級學生肖昆作品DV作品《永不消失的叫賣聲》獲2009年“上海大學生DV創作大賽”三等獎;“山花獎”提名獎。
10、藝術設計學院學生張崢、戴燕在CCTV塗鴉大賽中獲獎。
11、藝術設計學院2007級學生王慧玲的國畫作品《江南水鄉》入選2010年全國中國畫作品展。
12、藝術設計學院2005級平面設計專業學生蔣藝被歐洲頂級的藝術院校---倫敦藝術大學創意產品製作與設計專業錄取,成為倫敦藝術大學2009年招收的第一名中國籍學生。
13、該校街舞社團在北京市R.E.S大學生街舞挑戰賽中榮獲團體第三名。
14、藝術設計學院2007級曹瀟月、猶雲、王雪三位同學的作品在第三屆"東+西"大學生國際海報設計雙年展中獲獎。
15、考研、就業情況
學校十分重視學生考研、就業情況,積極廣泛地拓展就業渠道,鼓勵並引導學生考研。2009、2010年,該校共有75名學生被中國人民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知名高校錄取為碩士研究生。大量畢業生被中央電視台、北京電視台、中國工商銀行、華潤置地、國際廣播電台、中鐵勘察設計院等國內知名企事業單位錄用

首都師範大學科德學院校園環境

主校區佔地近500畝,另自有1400餘畝實習實踐基地。學校已建成數字化校園,擁有設施先進的實驗室、圖書館、運動場、劇場、體育館、實驗實訓中心,建築風格獨特,校園環境優美。

首都師範大學科德學院學術研究

首都師範大學科德學院科研平台

2022年3月,學院為學生搭建2個實踐拓展平台。 [21] 
平台
介紹
國際大學生微電影盛典
2012年4月,由科德學院發起,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銀川市人民政府、共青團北京市委員會、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中央新影集團、中國教育電視台、中國文化信息協會、首都師範大學科德學院聯合主辦,首都師範大學科德學院承辦的國際大學生微電影盛典正式啓動,至今已成功舉辦九屆。
無人機航拍大賽
2016年,科德學院在全國設立了“無人機航拍專業”,並在國際大學生微電影盛典裏增設了無人機航拍單元,科德學子取得了金雞百花電影節微電影展映單元及第五屆國際大學生微電影盛典航拍二等獎。2017年,科德學院聯合中國高校影視學會、中國影協電影攝影工作委員會等單位,舉辦“科德杯”全國大學生無人機航拍競賽,來自全國的近兩百所高校、6百餘名高校學子共同參與了第二屆“科德杯”全國無人機航拍競賽活動,成立了中國高校無人機航拍協作促進會。 [21] 

首都師範大學科德學院科研成果

截至2022年11月,學院累計承擔國家級、省部級等各類教改科研項目30餘項,編輯出版“十一五”應用型本科規劃教材20餘冊。學校自成立以來一直積極參與國家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建設,重視和鼓勵教師參加各級教學改革和科學研究工作,同時制定了相應的管理辦法和鼓勵政策,構築了四位一體的教學科研體系。在學校的大力推動和支持下,教學改革研究工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首都師範大學科德學院學術資源

截至2022年11月,共有各類圖書文獻1000萬餘冊(件),其中印刷型文獻298萬餘冊,電子圖書679萬餘冊。
圖書館 圖書館

首都師範大學科德學院合作交流

截至2022年級11月,學校與包括CCTV、中影集團、國展中心、國家大劇院、798藝術中心在內的眾多機構建立了合作關係,強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廣泛開展國際合作,已與美國、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韓國等國的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關係。學校已經實施的“3+1”和“1+3”人才培養模式,幾十名科德學子已經邁出國門,到國外高校學習。學校的國際化進程不斷深入。學校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為追求不同種類的藝術學科交叉融合,學校攜手中央戲劇學院中國傳媒大學北京電影學院中央美術學院等知名藝術院校成立“教育教學諮詢與督導委員會”,制定全新的人才培養方案,提高教學質量。
學生實習 學生實習

首都師範大學科德學院學校文化

首都師範大學科德學院學校標識

  • 校徽
遵循“首都師範大學科德學院秉承首都師範大學嚴謹治學的優良傳統,緊跟世界科技、經濟、文化和教育發展趨勢,堅持以人為本、確保質量、突出特色和產學研一體化的辦學理念,試行寬口徑、厚基礎、重實踐的人才培養模式,努力為北京及全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培養高素質的應用型、複合型專門人才”的辦學指導思想,因此,其學院的標誌應能夠充分體現這一特色。1、圓形標誌設計代表全面、整體、綜合、團結。
2、藍白相間的顏色突出科技的含義,可用於學生色。紅白相間顏色沉穩,可用於教師色,或喜慶熱烈場合。
首都師範大學科德學院
3、標誌中“科德”兩漢字採用了篆書的設計,字形圓滿方正,既具有中國書法的韻味,展示高等學府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和人文底藴;使畫面疏密相間,形成標誌的視覺中心。
4、文字下面的“書”形和“CNU”縮寫英文的結合代表了科德學院“秉承首都師範大學的優良傳統”;“2004”為建院的歷史記錄,也是標誌的重要構成要素。
5、上下相呼應的行楷中文和端正的英文名稱組成了圓形,一目瞭然,與篆書的“科德”字體整體呼應,體現了民族性和國際性。 [2] 
校徽 校徽

首都師範大學科德學院精神文化

  • 校訓
科學致用、德業立身
校訓 校訓

首都師範大學科德學院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名譽院長兼總顧問
顧明遠 [12] 
黨委書記、常務副副院長
院長
黨委副書記、副院長
陳永俠 [13] 
副院長
周瑛 [13] 

首都師範大學科德學院校友情況

姓名
備註
陳鵬
中國內地青年導演 [24] 
張雪
創辦躍鈴國際傳媒 [25] 
賀敬涵
中央廣播電視總枱社教節目中心CCTV-12《熱線12》欄目當記者 [26] 

首都師範大學科德學院所獲榮譽

時間
獎項名稱
2008年
學校被“中國教育電視台”等六家媒體聯合評為“全國學生最信賴的十佳獨立學院”
2009年
學校榮列“2009全國獨立學院綜合實力20強”
2010年
在全國獨立學院表彰大會上被評為“全國先進獨立學院”
2010年
在“胡錦濤論人才強國戰略思想研討會暨思想道德先鋒榜授牌儀式”上,學校榮獲“思想道德先鋒榜”稱號
2011年
中國最具品牌價值獨立學院
2012年
中國最具品牌影響力獨立學院
2013年
中國最具領導力獨立學院
2014年
中國最具知名度獨立學院
2015年
新媒體經驗建設獎
2016年
魅力高校獎
2017年
“2017年度社會影響力獨立學院”稱號 [30] 
2019年
2018-2019年度國際化辦學典範高校
2019年
2019年度品牌影響力獨立院校
2020年
2019-2020年度國際化辦學典範高校
2020年
2020年度青教育盛典“教育科技創新學校”、“品牌影響力獨立學院”雙稱號
2021年
2021年度青教育盛典“科技創新學校”、“品牌影響力獨立學院”雙稱號 [14] 
2021年
榮膺“2021年度·國際化辦學獨立學院”榮譽稱號 [29] 
2022年12月
榮膺“2022年度綜合實力獨立學院”稱號 [22] 
2022年
“2022年度綜合實力獨立學院”稱號。 [28] 
2023年
“2023年度中國標杆型獨立學院”稱號 [27]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