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饕餮

(漢語詞語)

鎖定
饕餮,漢語詞語,讀音tāo tiè,意思是傳説中的一種兇惡貪食的野獸,古代鼎彝等銅器上面常用它的頭部形狀做裝飾,叫做饕餮紋 [1]  ;比喻兇惡貪婪的人;比喻貪吃的人;貪婪地吞食;相傳為堯舜時的四凶之一;複姓。
中文名
饕餮
外文名
A mythical ferocious animal
拼    音
tāo tiè
注    音
ㄊㄠ ㄊㄧㄝ ˋ

目錄

饕餮出處

呂氏春秋·先識》:“周鼎著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報更也。” [1] 
魏書·桓玄傳》:“取妾之僭,殆同六禮,乃使尚書僕射為媒人,長史為迎客,嬖媵饕餮,賀同長秋。”
清·唐孫華《發粟行》:“竟使官糈飫饕餮,詔書掛壁徒空文。”
章炳麟代議然否論》:“故令貪夫盈於朝列,饕餮貢於大庭。”
曹禺《北京人》第一幕:“而且他最講究吃,他是個有名的饕餮,精於品味食物的美惡。”
舊唐書·文苑傳下·劉蕡》:“居上無清惠之政,而有饕餮之害;居下無忠誠之節,而有奸欺之罪。”
唐·杜甫《麂》詩:“衣冠兼盜賊,饕餮用斯須。”
清·李漁《奈何天·夥醋》:“終不然闖席的任情饕餮,先來客反忍空枵。”
聶紺弩《略談魯迅先生的》:“而人類的惡鬼則高踞在這些活的屍骨,死的生命上饕餮着人肉的筵席。”
左傳·文公十八年》:“舜臣堯,賓於四門,流四凶族,渾敦、窮奇檮杌、饕餮,投諸四裔,以御螭魅。是以堯崩而天下如一,同心戴舜,以為天子,以其舉十六相,去四凶也。”
《呂氏春秋·恃君》:“鴈門之北,鷹隼、所鷙、須窺之國,饕餮、窮奇之地。”參見“四凶”。
南朝·梁·世祖賜武陵王紀姓饕餮氏。見《梁書·武陵王紀傳》。

饕餮解釋

饕餮紋 饕餮紋
1、傳説中的一種貪殘的怪物。古代鐘鼎彝器上多刻其頭部形狀以為裝飾。
2、比喻貪得無厭者,貪殘者。
3、特指貪食者。
4、比喻貪婪;貪殘。
5、貪婪地吞食。
6、相傳為堯舜時的四凶之一。
7、複姓。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