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饑饉

鎖定
饑饉,漢語詞彙,拼音jī jǐn,釋義是災荒;指因為糧食歉收等引起的食物嚴重缺乏的狀況。
中文名
饑饉
拼    音
jī jǐn
釋    義
食物嚴重缺乏的狀況
詞    性
名詞

目錄

饑饉解釋

糧食歉收等引起的食物嚴重缺乏的狀況。

饑饉出處

1、《爾雅.釋天》:“谷不熟為飢,蔬不熟為饉。”
2、《詩·小雅·雲漢》:“天降喪亂,饑饉降臻。”
3、《詩·小雅·雨無正》:“浩浩昊天,不駿其德。降喪饑饉,斬伐四國。”
4、《管子.五輔》:“天時不祥,則有水旱;地道不宜,則有饑饉;人道不順,則有禍亂。”
5、《史記·貨殖列傳》:“地埶饒食,無饑饉之患。”
6、《晉書·李矩傳》:“時饑饉相仍,又多疫癘,矩垂心撫卹,百姓賴焉。”
7、宋·司馬光《苦雨》詩:“連年困饑饉,此際庶和熟。”
8、宋·蘇軾送孫勉》詩:“是時累饑饉,嘗苦盜賊變。”
9、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二回:袁氏連年喪敗,兵革疲於外,謀臣誅於內;兄弟讒隙,國分為二;加之饑饉並臻,天災人困:無問智愚,皆知土崩瓦解,此乃天滅袁氏之時也。
10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敝邑連歲饑饉,百姓流離。今冬稍稔,流亡者漸歸故里,僅能自給,不足以相濟也。”
11、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五十二回》:“況我家雖有預備,積儲幾倉,亦當未雨綢繆,要防自己饑饉。” [1] 
12、艾青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詩:“饑饉的大地,朝向陰暗的天,伸出乞援的顫抖着的兩臂。”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