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颱風浪卡

(2020年第16號強熱帶風暴)

鎖定
強熱帶風暴浪卡(英語:Severe Tropical Storm Nangka,國際編號:2016,聯合颱風警報中心:18W,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Nika)為2020年太平洋颱風季第16個被命名的風暴。“浪卡”一名由馬來西亞提供,意為一種水果 [1] 
颱風“浪卡”於2020年10月12日15時許在南海中東部海域獲得命名,隨後向西偏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加強,並於10月13日19時20分許在中國海南省瓊海市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0級(25米/秒) [2]  ,登陸後其繼續西行,於10月14日18時20分在越南清化沿海再次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8級(18米/秒) [3]  ,最終於10月14日23時被中央氣象台停止編號 [4] 
受“浪卡”影響,一艘運砂船在廣東省湛江市羅鬥沙附近水域翻沉,截至10月14日4時許共造成2人死亡,仍有4人失聯 [5]  ;海南、香港等地均有人員受傷 [6-7] 
中文名
強熱帶風暴浪卡
外文名
Severe Tropical Storm Nangka
別    名
颱風浪卡
國際編號
2016
起編日期
2020年10月11日
停編日期
2020年10月14日
JTWC數據
熱帶風暴(50kt)
CMA數據
強熱帶風暴(10級,25m/s,988hPa) [26] 
JMA數據
熱帶風暴(45kt)
人員傷亡
2人死亡、4人失聯

颱風浪卡命名由來

為避免颱風名稱的混亂,1997年11月25日-12月1日,有關國家和地區在中國香港舉行的世界氣象組織(簡稱WMO)颱風委員會第30次會議上決定規範颱風的命名,其中,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熱帶氣旋,採用具有亞洲風格的名字命名,其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一個命名錶,然後按照順序年復一年地循環重複使用。該命名錶共140個名字,由WMO所屬的亞太地區的14個成員國和地區提供 [9]  。其中“浪卡”是馬來西亞提供的10個名字之一,意為一種水果 [1] 

颱風浪卡發展過程

2020年第16號颱風“浪卡”路徑圖 2020年第16號颱風“浪卡”路徑圖
2020年10月11日14時許,中央氣象台將位於南海中東部的熱帶系統認定為熱帶低壓 [10] 
10月12日8時許,中央氣象台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給予其國內編號2016 [11]  。當日15時許,日本氣象廳亦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給予其國際編號2016,並將其命名為浪卡 [12] 
10月13日19時20分許,颱風“浪卡”的中心在海南省瓊海市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0級(25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88百帕 [2] 
10月14日18時20分,颱風“浪卡”在越南清化沿海再次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8級(18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98百帕 [3]  。當日20時許,中央氣象台將其降格為熱帶低壓。當日23時,中央氣象台對其停止編號 [4] 
雲圖

颱風浪卡颱風特點

“浪卡”具有近海加強,路徑穩定,移速較快的特點 [13] 
路徑預報圖

颱風浪卡預報預警

中央部委
中央氣象台:2020年10月11日18時繼續發佈颱風藍色預警 [10]  ,10月12日18時發佈颱風黃色預警 [14]  ,10月14日6時發佈颱風藍色預警 [15] 
海南
海南省氣象局:10月11日17時10分繼續發佈颱風四級預警 [16]  ,10月12日7時啓動重大氣象災害(颱風)四級應急響應 [11]  ,10月12日12時30分變更颱風四級預警為颱風三級預警 [17]  ,10月14日6時30分將颱風二級預警降為颱風四級預警 [18] 
海南省三防總指揮部:從10月12日12時起將防汛防風Ⅳ級應急響應提升至防汛防風Ⅲ級應急響應 [19]  。從13日10時起,將防汛防風III級應急響應提升至防汛防風II級應急響應 [20] 
廣東
廣東省氣象局統計,截至10月13日16時,廣東省中南部市縣均已發佈颱風預警信號,其中湛江徐聞發佈了颱風黃色預警信號,珠江口及其西側的沿海20個縣區發佈了颱風藍色預警信號,30個縣區發佈了颱風白色預警信號 [21] 
香港
香港天文台:10月13日5時40分發出八號東北烈風或暴風信號,19時40分改發三號強風信號 [6] 
澳門
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10月13日7時30分發出8號風球 [22] 

颱風浪卡颱風影響

海南
  • 海上交通
2020年10月12日下午,海口海事局發佈停航信息:受颱風“浪卡”影響,瓊州海峽風力10月13日白天起增大到陣風9級,所有客滾船於10月13日3時起全線停航,請各港航單位、船舶加強防範措施以策安全;當日下午海口新海港也發出停航通知,瓊州海峽航線於10月13日3時起全線停航,請司機、旅客掌握好自己的出發時間以免耽誤行程 [23] 
10月14日上午,海口新海港發佈復航通知,因瓊州海峽風力將減弱至8級,瓊州海峽海安航線於10月14日11時起恢復通航 [18] 
  • 陸地交通
10月12日下午,因受颱風“浪卡”影響,海南進出島旅客列車調整運行方案。具體如下:
  1. 10月11日哈爾濱西開Z111次運行至廣州終止,廣州—海口間Z111次停運,10月13日海口開Z112次改為10月14日廣州始發。
  2. 10月11日上海南開K511次運行至佛山終止,佛山—海口間K511次停運,10月13日海口開K512次改為10月14日廣州始發。
  3. 10月11日長春開Z385次運行至廣州終止,廣州—三亞間Z385次停運,10月13日三亞開Z386次改為廣州始發。
  4. 10月11日鄭州開K457次運行至湛江西終止,湛江西—海口間K457次停運,10月13日海口開K458次改為湛江西始發 [24] 
  • 空中交通
10月13日00:00-14日00:00,海口美蘭國際機場因颱風影響取消航班共103架次,14日將執行航班435架次,其中補班29架次。10月14日,海口美蘭國際機場表示該機場10月14日航班起降恢復正常 [18] 
  • 風雨影響
據監測,受“浪卡”和冷空氣共同影響,10月12日8時~14日6時,海南島東部、中部和西部內陸地區出現暴雨、局地大暴雨,其餘地區出現中到大雨、局地暴雨。據統計,海南有17個市縣117個鄉鎮(區)雨量超過50毫米,其中,瓊中、瓊海、文昌、定安和萬寧5個市縣共有17個鄉鎮(區)雨量超過100毫米,最大為瓊中縣中平鎮150.9毫米 [18] 
  • 人員傷亡
10月13日16時左右,受颱風“浪卡”影響,海南省海口市大同路萬國大都會附近一處人行道的一棵榕樹被大風連根拔起轟然倒下,一名騎電動車的女子恰好路過,不幸被大樹砸中並被壓在樹下。隨後該女子被附近市民救出,並因內臟破裂胸腔出血被送往海南醫學院附屬醫院搶救 [7] 
廣東
  • 風雨影響
10月13日,受颱風“浪卡”環流雲系影響,廣東省中南部沿海市縣由多雲或陰天轉雨,江門、中山、珠海、湛江徐聞出現中到大雨,且降水仍在持續。截至10月13日18時,錄得江門台山市赤溪鎮降雨43.7毫米、湛江徐聞縣前山鎮降雨36.5毫米、珠海金灣區紅旗鎮降雨32.9毫米 [21] 
廣東省氣象局表示,該省受颱風和弱冷空氣共同影響,沿海海面出現了7級至9級大風,陣風10級,其中,珠海黃茅洲單站錄得最大風速每秒29米,達11級;全省大部分市縣最高氣温較12日下降了2℃至4℃,部分市縣甚至下降了6℃ [21] 
  • 人員轉移
截至10月13日23時,廣東省共轉移危險區域人員11925名、上岸漁排人員4979名、回港漁船30080艘、關閉海濱景區和浴場69個 [5] 
  • 人員傷亡
據南海救助局10月14日通報,10月13日18時許,該局接到廣東省海上搜救中心信息,稱一艘名為“順安66”輪的運砂船在湛江徐聞羅鬥沙附近水域翻沉,船上10人遇險,請求救助 [5] 
南海救助局指派“南海救102”輪緊急趕赴現場搜救。10月13日21時03分,成功將海浪中救生艇上的4人救起,獲救人員生命體徵均正常。隨後救助人員分別在10月14日0時許、4時許從海面各找到1名漂流人員,2人經確認為遇險船船員,但均已無生命體徵 [5] 
隨着颱風影響減弱,其它更多救援力量陸續加入到對剩餘4名失聯船員的搜救行動中 [5] 
香港
風暴期間,香港有3人受傷到公立醫院急症室求診。香港民政事務總署開放22個臨時庇護中心,共109人入住 [6] 
澳門
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表示,在“浪卡”和東北季候風的共同效應下,澳門橋上、空曠地段及高地間中達8號風球風力下限。基於公眾安全考慮,氣象局於10月13日7時30分發出8號風球,民防行動中心同步啓動運作 [22] 
因懸掛8號風球,澳門的中、小、幼及特殊教育學校全日停課;所有海上客運及公共汽車停運,港珠澳大橋口岸穿梭巴士也暫停。9時,嘉樂庇總督大橋、友誼大橋、蓮花大橋和西灣大橋上層橋面關閉;3間摩卡角子機場也申請暫停營業 [22] 
交通事務局表示,因應8號風球,20個位於低窪地區的公共停車場於8時30分關閉,同時開放港珠澳大橋邊檢大樓西停車場,以及所有夜間停車區和臨時上落客貨區予市民停泊車輛,而多間博彩企業也開放3800個車位予市民免費使用 [22] 
民防行動中心表示,截至10月13日15時,共錄得9宗事故報告,沒有人員傷亡。另外,截至10月13日16時,4間避險中心共23人使用 [22] 
雲南
據云南省氣象台10月14日預報,受颱風“浪卡”外圍雲系影響,預計未來兩天,滇東南南部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滇西、滇南、滇中及滇西北伴有雷電、局地短時強降雨、大風等強對流天氣。
受強對流天氣影響,預計怒江北部、普洱西北部、文山東南部地質災害氣象風險等級為Ⅲ級(風險較高),可能出現滑坡、崩塌等地質災害 [25] 

颱風浪卡科研探測

2020年10月12日至14日,一些中國科學家攜帶無人機等設備,追隨颱風“浪卡”,進行了多次無人機觀測試驗 [8]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