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颱風法茜

(2019年第15號颱風)

鎖定
強颱風法茜(英語:Severe Typhoon Faxai,國際編號:1915,聯合颱風警報中心:14W,日本氣象廳:令和元年房總半島颱風 [14]  )為2019年太平洋颱風季第15個被命名的風暴。“法茜”一名由老撾提供,是女士的名字 [1] 
颱風“法茜”於2019年9月5日15時許獲得日本氣象廳命名,9月7日2時許被中央氣象台升格為颱風,9月7日17時許被中央氣象台升格為強颱風,9月8日上午達到其巔峯強度,並於9月9日4時許在日本千葉縣千葉市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3級(40米/秒) [2-3]  ,最終於9月10日17時被中央氣象台停止編號 [4] 
颱風“法茜”給日本造成嚴重災害。截至2019年9月9日晚,“法茜”在日本已造成至少3人死亡、1人下落不明、60餘人受傷 [5]  。2019年10月9日發佈的一份報告中顯示,“法茜”給日本造成的經濟損失至少達到70億美元 [6] 
事後颱風“法茜”因嚴重致災被日本氣象廳向颱風委員會提出除名 [15]  ,並給予定名“令和元年房總半島颱風” [14]  。2021年4月30日,颱風“法茜”被颱風藍湖更替 [13] 
中文名
強颱風法茜
外文名
Severe Typhoon Faxai
國際編號
1915
JTWC編號
14W
起編日期
2019年9月2日 [16] 
停編日期
2019年9月11日 [16] 
CMA數據
強颱風(15級,50m/s) [16] 
JMA數據
颱風(85kt) [17] 
JTWC數據
四級颱風(115kt) [19] 
人員傷亡
至少3人死亡、1人失蹤、60餘人受傷
經濟損失
至少70億美元(2019年美元價值)
是否除名
[13] 
JMA定名
令和元年房總半島颱風 [14] 
替補名稱
藍湖(Nongfa) [13] 

颱風法茜命名由來

為避免颱風名稱的混亂,1997年11月25日-12月1日,有關國家和地區在香港舉行的世界氣象組織(簡稱WMO)颱風委員會第30次會議上決定規範颱風的命名,其中,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熱帶氣旋,採用具有亞洲風格的名字命名,其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一個命名錶,然後按照順序年復一年地循環重複使用。該命名錶共140個名字,由WMO所屬的亞太地區的14個成員國和地區提供 [7]  。其中“法茜”是由老撾提供的10個名字之一,是女士的名字 [1] 
事後颱風“法茜”因嚴重致災被日本氣象廳向颱風委員會提出除名 [15]  ,並給予定名“令和元年房總半島颱風” [14]  。2021年4月30日10時,經過中國氣象局、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香港天文台和台灣地區氣象部門協商,由ESCAP/WMO颱風委員會第53次屆會決議通過,並正式對外公佈:颱風藍湖更替颱風法茜 [13] 

颱風法茜發展過程

2019年8月29日19時許,一個熱帶擾動中途島以南的北太平洋洋麪上生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其擾動編號90W。隨後,該熱帶擾動逐漸向西偏北方向移動,強度緩慢加強。
8月30日3時許,日本氣象廳直接將其認定為熱帶低氣壓。當日20時許,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在24小時內形成為熱帶氣旋的機會給予“LOW”的評級。
2019年9月1日9時30分,熱帶擾動90W的雲圖 2019年9月1日9時30分,熱帶擾動90W的雲圖
9月1日4時許,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在24小時內形成為熱帶氣旋的機會提升為“MEDIUM”。當日17時許,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在24小時內形成為熱帶氣旋的機會進一步提升為“HIGH”,並同步發出熱帶氣旋形成警報(TCFA)。
2019年第15號颱風“法茜”路徑圖 2019年第15號颱風“法茜”路徑圖
9月2日3時許,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低壓,並給予其正式編號14W。當日15時許,日本氣象廳對其發佈一般警報(W)。當日20時許,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率先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
9月4日9時許,日本氣象廳對其發佈烈風警報(GW)。
9月5日15時許,該熱帶低壓西行至南鳥島附近海面,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給予其國際編號1915,並將其命名為法茜,隨後中央氣象台亦將其認定為熱帶風暴 [8]  。此時“法茜”正向西偏北轉西北方向移動,強度繼續加強。
9月6日14時許,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強熱帶風暴。當日17時許,中央氣象台亦將其升格為強熱帶風暴。
9月7日2時許,中央氣象台將其升格為颱風,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一級颱風。當日5時許,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颱風。當日14時許,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二級颱風。當日17時許,中央氣象台將其升格為強颱風。當日20時許,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三級颱風。
9月8日2時許,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四級颱風。此時“法茜”已在東京以南洋麪達到其巔峯強度,隨後其轉向偏北轉東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減弱。當日14時許,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降格為三級颱風。
“法茜”登陸日本時的雷達圖 “法茜”登陸日本時的雷達圖
9月9日2時許,“法茜”通過日本三浦半島,同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降格為二級颱風,隨後中央氣象台將其降格為颱風。當日4時許,“法茜”在日本千葉縣千葉市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3級(40m/s),中心最低氣壓為960百帕 [2-3]  。當日8時許,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降格為一級颱風。當日17時許,中央氣象台將其降格為強熱帶風暴。當日20時許,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強熱帶風暴。
9月10日2時許,中央氣象台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 [9]  。當日5時許,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發佈最後警報(FW)。當日8時許,聯合颱風警報中心認定其已轉化為温帶氣旋。當日11時許,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當日14時許,日本氣象廳亦認定其已轉化為温帶氣旋。當日17時,中央氣象台對其停止編號 [4] 

颱風法茜颱風特點

颱風“法茜”具有路徑較罕見、影響範圍小但威力巨大的特點 [18] 
颱風“法茜”實時路徑圖 颱風“法茜”實時路徑圖
颱風“法茜”路徑較為罕見。雖然它的路徑是一個典型的拋物線,但一方面,它很可能穿過東京市中心;另一方面,它完全避開了守護關東平原的地勢較高的伊豆半島和房總半島,以刁鑽的角度鑽進相模灣。正因為此,“法茜”將成為關東平原罕見的“一手颱風” [18] 
颱風“法茜”登陸前周邊雷達與風速記錄 颱風“法茜”登陸前周邊雷達與風速記錄
颱風“法茜”的威力不可小覷,它屬於典型的“豆颱風”,即範圍較小但威力巨大的颱風。2006年登陸中國的超強颱風“桑美”就屬於這種颱風,它登陸時,蒼南等地遭嚴重破壞,最大陣風遠超17級;但100千米外基本上就沒有大風了。“法茜”的強度比“桑美”弱一些,但結構類似:它中心附近100千米以外基本無風,此時東京風平浪靜;但眼牆碰到的地方,風速幾乎全部打破歷史紀錄,有17級大風出現 [18] 
根據伊豆大島的實測結果,“法茜”的中心氣壓在950~960百帕之間,眼牆處降壓曲線明顯陡峭,説明其結構相當緊密。預計“法茜”將以強颱風上限強度掠過關東地區,可能成為2019年日本最強颱風與有氣象紀錄以來東京最強颱風之一,與2017年台風“天鴿”相當 [18] 

颱風法茜颱風影響

截至2019年9月9日7時,“法茜”已造成日本千葉縣至少10人受傷,多處建築被毀,千葉縣、神奈川縣約92萬户居民停電。
颱風“法茜”登陸千葉縣時,中心附近最大風速為40m/s,瞬間最大風速達57.5m/s,這是日本關東地區觀測到的有颱風統計以來的最強級別風力。靜岡縣伊豆市9月9日清晨的降雨量為每小時109毫米,24小時的降雨量超過440毫米 [10]  。“法茜”在伊豆羣島、千葉縣、羽田機場等地的風力級別均達到歷史最高,其中伊豆羣島的最大瞬間風速達到58.1m/s [5] 
截至9月9日10時30分,颱風已造成日本1人死亡、40人受傷。因強颱風來襲,東京多個鐵路公司已提前發佈停運公告。JR東日本公司運營的山手線、東海道線、總武線等線路的列車,從9月9日上午首班至8時的所有車次停運,給上班族通勤和學生上學帶來不便。東京多個車站在今日早高峯期間陷入混亂 [2] 
截至9月9日晚,“法茜”在日本已造成至少3人死亡、1人下落不明、60餘人受傷,約1.3萬名旅客滯留東京成田機場。受颱風影響,日本東部多條城軌線路停運,約227萬人出行受到影響。截至9月9日深夜,成田機場通往市內的鐵路、巴士依舊處於停運狀態。
“法茜”對日本的影響
“法茜”對日本的影響(4張)
在千葉縣、神奈川縣等地,大風將大量輸電塔吹倒,導致約92萬户居民斷電。東京電力公司表示無法在短時間內恢復全部供電。
此外,位於茨城縣的日本原子能研究開發機構的一座處於停運狀態的冷卻塔被強風吹倒。據日本媒體報道,事故沒有造成核泄漏,也沒有人員受傷。
同時,停泊在東京灣的許多船隻被吹離海岸,強颱風帶來的大雨還造成首都圈多處窪地和道路被淹 [5]  [11] 
2019年9月15日,日本防衞大臣河野太郎前往千葉縣,視察了自衞隊為居民提供洗澡、供水等援助活動的現場,這是河野就任防衞相後首次視察自衞隊活動現場 [12] 
2019年10月9日發佈的一份報告中顯示,“法茜”給日本造成的經濟損失至少達到70億美元 [6]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