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颱風巴威

(2020年第8號強颱風)

鎖定
強颱風巴威(英語:Severe Typhoon Bavi,國際編號:2008,聯合颱風警報中心:09W,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Igme)為2020年太平洋颱風季第8個被命名的風暴。“巴威”一名是由越南所提供,意為越南北部一山名 [1] 
颱風“巴威”的前身熱帶低壓被中央氣象台認定於2020年8月21日晚20時在台灣島以東洋麪生成 [5]  ,於8月22日獲得升格命名 [6]  。此後“巴威”繼續北上增強,於8月25日加強為強颱風 [7]  ,於8月27日8時30分前後在中朝交界附近的朝鮮平安北道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2級(35米/秒),中心最低氣壓970百帕 [2]  。最終於8月27日20時被中央氣象台停止編號 [3] 
颱風“巴威”令中央氣象台發佈了2020年首個颱風紅色預警信號 [26]  ,對中國、朝鮮等地造成一定強風雨影響。其與颱風美莎克颱風海神在兩週內先後北上影響中國東北地區,累計直接經濟損失128億元 [19] 
中文名
強颱風巴威
外文名
Severe Typhoon Bavi
國際編號
2008
起編日期
2020年8月21日
停編日期
2020年8月27日
JTWC數據
三級颱風(100kt)
CMA數據
強颱風(14級,45m/s,950hPa) [20] 
JMA數據
颱風(85kt,950hPa) [21] 
KMA數據
強颱風(45m/s,945hPa) [25] 
登陸地點
朝鮮平安北道沿海

颱風巴威命名由來

為避免颱風名稱的混亂,1997年11月25日-12月1日,有關國家和地區在香港舉行的世界氣象組織(簡稱WMO)颱風委員會第30次會議上決定規範颱風的命名,其中,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熱帶氣旋,採用具有亞洲風格的名字命名,其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一個命名錶,然後按照順序年復一年地循環重複使用。該命名錶共140個名字,由WMO所屬的亞太地區的14個成員國和地區提供。 [4]  其中“巴威”是越南提供的10個名字之一,意為越南北部一山名。 [1] 

颱風巴威發展過程

2020年8月15日21時許,日本氣象廳將位於關島東南方向上的熱帶系統認定為低壓區
8月17日13時許,該低壓區西行至關島西南,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其擾動編號90W。隨後該熱帶擾動繼續西行,移向菲律賓呂宋島以東洋麪。
8月19日18時許,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在24小時內形成為熱帶氣旋的機會給予“LOW”的評級。
8月20日14時許,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在24小時內形成為熱帶氣旋的機會提升為“MEDIUM”的評級。
8月21日6時許,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在24小時內形成為熱帶氣旋的機會進一步提升為“HIGH”的評級,並同步發出熱帶氣旋形成警報(TCFA)。當日9時許,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當日21時許,日本氣象廳對其發佈烈風警報(GW),中央氣象台亦將其認定為熱帶低壓, [5]  隨後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低壓,並給予其正式編號09W。當日晚間,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亦將其升格為熱帶低壓,並給予其當地名稱Igme。
8月22日9時許,中央氣象台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隨後,日本氣象廳亦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給予其國際編號2008,並將其命名為巴威。 [6] 
2020年第8號颱風“巴威”路徑圖 2020年第8號颱風“巴威”路徑圖
8月22日17時許,中央氣象台將其升格為強熱帶風暴。 [22] 
8月24日2時許,中央氣象台將其升格為颱風。 [22] 
2020年8月25日上午,“巴威”由颱風級加強為強颱風級,17時其中心位於東海北部海面上,距中朝交界偏南方約1070千米,就是北緯30.1度、東經125.3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4級(42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55百帕,七級風圈半徑150-250千米,十級風圈半徑100千米,十二級風圈半徑50千米。 [7] 
2020年8月26日6時,第8號颱風“巴威”(強颱風級)的中心26日早晨5時仍位於東海北部海面上,距中朝交界偏南方約890千米,就是北緯31.8度、東經124.6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4級(45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50百帕,七級風圈半徑150-250千米,十級風圈半徑100千米,十二級風圈半徑50千米。 [8] 
2020年8月27日8時30分前後,“巴威”在中朝交界附近的朝鮮平安北道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2級(35米/秒),中心最低氣壓970百帕:當日10時減弱為強熱帶風暴級,其中心仍位於朝鮮平安北道境內,就是北緯40.1度、東經124.8度,最大風力有10級(28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85百帕。 [2] 
2020年8月27日20時,中央氣象台對“巴威”停止編號。 [3] 
颱風“巴威”雲圖

颱風巴威預報預警

颱風巴威中國

  • 中央部委
2020年8月22日6時發佈熱帶低壓預報,8月22日10時發佈颱風藍色預警 [9]  ,8月23日10時發佈颱風黃色預警 [10]  ,8月25日18時發佈颱風橙色預警 [7]  ,8月26日18時發佈颱風紅色預警 [26]  。“巴威”將以每小時1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北偏西轉偏北方向移動,強度繼續加強,最強可達強颱風級(45-50米/秒,14-15級);26日上午將移入黃海南部,移速加快,強度有所減弱;27日上午將在遼寧東部到朝鮮西部一帶沿海登陸(颱風級,12-13級,33-38米/秒),登陸後轉為北偏東方向移動,逐漸變性為温帶氣旋。 [7] 
大風預報
8月22日8時至23日8時,巴士海峽、台灣以東洋麪、台灣海峽北部、東海南部、釣魚島附近海域、台灣島東部和北部沿海、福建中北部沿海和浙江沿海將有6至7級大風,其中,東海東南部的部分海域風力可達8至9級、陣風10至11級。
8月25日20時至26日20時,台灣以東洋麪、台灣海峽偏北海域、東海大部、黃海中部和南部以及釣魚島附近海域、福建東北部沿海、浙江沿海、長江口區、杭州灣、上海沿海、江蘇南部沿海、山東半島東部沿海將有6-8級大風,其中,東海北部、黃海中部和南部的部分海域風力有9-11級,颱風中心經過的附近海域風力可達12-15級,陣風16-17級。 [7] 
8月26日6時,中央部委繼續發佈颱風橙色預警。 [8] 
8月26日8時至27日8時,台灣以東洋麪、台灣海峽偏北海域、福建東北部沿海、釣魚島附近海域、浙江沿海、長江口區、杭州灣、上海沿海、江蘇南部沿海、東海大部、黃海大部、渤海、渤海海峽、山東半島東部及沿海、遼寧南部及沿海將有6-7級大風,其中,東海北部偏北海域、黃海中東部的部分海域、遼寧東部沿海、山東半島東部沿海風力有8-11級,颱風中心經過的附近海域風力可達12-15級,陣風16-17級。 [8] 
8月27日08時至28日08時,渤海、渤海海峽、黃海中北部以及黑龍江南部、吉林中南部、遼寧大部及沿海、山東半島及其沿海將有6-7級大風,陣風8-9級,其中,黃海北部和黃海中部偏北海域、遼寧南部及沿海、吉林西南部、山東半島東部沿海的風力有8-11級,颱風中心經過的附近海域或地區的風力可達11-12級,陣風13級。 [11] 
降水預報
8月22日8時至23日8時,台灣島大部、浙江東南部沿海和福建東南部的部分地區有大雨或暴雨,其中,台灣島南部局地有大暴雨(100至150毫米) [12] 
8月25日20時至26日20時,江蘇北部、山東中東部、遼寧東部有大到暴雨,其中,山東中部等地局地有大暴雨(100-150毫米)。 [7] 
8月26日8時至27日8時,吉林東南部、遼寧東部和西南部、河北東北部、山東中東部、江蘇中北部、安徽東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雨,其中,山東中部、遼寧東部等地局地有大暴雨(100~180毫米)。上述部分地區伴有短時強降水(最大小時降雨量20~50毫米,局地可超過60毫米),局地有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 [8] 
8月27日08時至28日08時,黑龍江中東部、吉林大部、遼寧東部、內蒙古東南部等地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雨,其中,黑龍江東南部、遼寧東部等地部分地區有大暴雨(100~150毫米)。上述部分地區伴有短時強降水(最大小時降雨量30~50毫米,局地可超過60毫米),局地有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 [11] 
  • 浙江
温州市氣象台:8月22日12時46分發布市區颱風藍色預警信號。 [13] 
台州海事部門:8月23日9時30分啓動Ⅳ級防颱警報。 [14] 
  • 山東
山東省氣象局:8月25日11時啓動重大氣象災害(颱風)Ⅲ級應急響應。 [15] 
  • 遼寧
遼寧省氣象局:8月26日20時11分發布颱風紅色預警。 [23] 
大連市氣象局:8月26日20時19分發布大連歷史上首次發佈的颱風紅色預警。 [23] 
  • 吉林
吉林省氣象局:8月25日11時10分調整重大氣象災害(暴雨)Ⅳ級應急響應為(颱風)Ⅲ級應急響應。 [16] 
  • 黑龍江
七台河市氣象局:8月25日22時前七台河市降水較為明顯,0時前後降水基本減弱結束,陣風6-7級,預計後續降水量普遍在20~25毫米。過程總降水量普遍在30~40毫米,局地50~60毫米。預計28日白天七台河市以多雲天氣為主,有分散性陣雨,陣風6級左右。市氣象台27日19時發佈。 [24] 

颱風巴威朝鮮

8月25日,朝鮮勞動黨召開第七屆中央委員會第十七次政治局擴大會議和第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政務局會議,會上就“國家抗台緊急對策問題”進行了討論。 [17] 

颱風巴威颱風影響

  • 農業
農業農村部8月29日發佈,颱風“巴威”已經停編,此次颱風過程對東北秋糧生產影響總體有限。 [18] 
農業農村部農情調度顯示,颱風“巴威”進入中國境內後持續時間短、強度弱,造成遼寧、吉林、黑龍江3省零星地塊玉米、水稻等農作物倒伏,沒有造成大範圍農田積水和大面積作物倒伏,受災面積明顯小於預期,對秋糧生產影響總體有限。 [18] 
同時,颱風帶來的降雨有效補充了土壤水分,防範了秋旱,也減輕了早霜風險,有利於秋糧作物灌漿和安全成熟。 [18] 
兩週內第8號颱風“巴威”、第9號颱風“美莎克”和第10號颱風“海神”先後北上影響東北地區,間隔時間短、影響區域高度重疊,造成東北地區半個月內平均降水量達170.1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3倍,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多。颱風帶來的降雨造成嫩江、松花江、黑龍江等主要江河長時間超警,大風造成黑龍江、吉林等地玉米等農作物大面積倒伏,直接經濟損失128億元。 [19] 
  • 防禦指南
1.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做好防颱風搶險應急工作。
2.相關水域水上作業和過往船舶應當回港避風,加固港口設施,防止船舶走錨、擱淺和碰撞。
3.停止室內外大型集會和高空等户外危險作業。
4.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風吹動的搭建物,人員切勿隨意外出,應儘可能待在防風安全的地方,確保老人小孩留在家中最安全的地方,危房人員及時轉移。當颱風中心經過時風力會減小或者靜止一段時間,切記強風將會突然吹襲,應當繼續留在安全處避風,危房人員及時轉移。
5.相關地區應當注意防範強降水可能引發的山洪、地質災害。 [7]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