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顧名思義

鎖定
顧名思義(拼音:gù míng sī yì)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於西晉·陳壽《三國志·魏書·王昶傳》。 [1] 
顧名思義(顧:看)指看到名稱就想到它的含義。連動式結構,在句中一般作分句。 [1]  [4] 
中文名
顧名思義
拼    音
gù míng sī yì
近義詞
望文生義
反義詞
斷章取義
出    處
《三國志·魏書·王昶傳》
注音字母
ㄍㄨˋ ㄇㄧㄥˊ ㄙ ㄧˋ
語法結構
連動式
語法屬性
作分句

顧名思義成語出處

西晉·陳壽《三國志·魏書·王昶傳》:“欲使汝曹立身行己,遵儒者之教,履道家之言,故以玄默沖虛為名,欲使汝曹顧名思義,不敢違越也。” [1]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顧名思義”。 [1] 

顧名思義成語典故

在上古時期,人們的名字一般都很樸實,如夏、商兩代留下的名人有孔甲、盤庚、外丙、武丁、小辛等,都以干支命名,這可能與當時重視時辰的觀念有關。隨着社會的進步,人的名字也越來越複雜,甚至代表了一個人立身處世的行為準則。因而,古人往往對名字的內涵慎重考慮。 [2]  [5] 
到了三國時候,有一個魏國人叫王昶,字文舒,太原晉陽人。在魏文帝時,他擔任過太子文學、中庶子、散騎侍郎、洛陽典農、兗州刺史等職。魏明帝繼位後,王昶被封為揚烈將軍,賜爵關內侯。他主張從實際情況出發,適當改革先人的律令,才能治理好國家,因此著《治論》二十餘篇。王昶為人正直,注重名節,反對浮華虛偽。王昶給兒子、侄子起名字時,都用含有謙虛樸實意義的字詞,體現儒家和道家的思想。 [2] 
王昶的侄子,起名叫王默,字處靜;王沈,字處道。他的兒子,起名王渾,字玄衝;王深,字道衝。王昶在給他的子侄的信中説:“為了使你們立身行事,一言一行,都符合儒家和道家的思想要求,所以我給你們起了含有深意的名字。希望你們看到自己的名字,就要想到它的深刻含義,從而修身養性,立身行事,在行動上不要有所違背。” [2] 
王昶的兒子、侄子,遵照王昶的要求,經常思考父輩所起的名字,深刻領會其含義,按照儒家思想要求,立身處世,積極進取,又不浮躁奢華,很受時人稱道。 [2] 

顧名思義成語寓意

姓名是人類社會最普遍的語言現象之一,也是一個人的終生識別符號。一個人從誕生那天起,名字就成為他生命的一部分。當他生命終結之時,名字並不隨之消失,人們或懷念他,或詛咒他,唸叨的還是他的名字。因而從某種意義上來説,個人的名字就是他生命的象徵,比生命更長久。所以中國人對姓名一事非常重視,宋代大文豪蘇東坡説:“世間唯名實不可欺。近代啓蒙思想家、北京大學首任校長嚴復説:“一名之立,旬月踟躅。”每一個姓名背後,都藴含着父母長輩的美好期望,每一個人也應該“顧名思義”立身處世,積極進取。 [3] 

顧名思義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顧名思義”(顧:看)指看到名稱就想到它的含義。連動式結構,在句中一般作分句。 [1]  [4] 
  • 運用示例
明·天然痴叟《石點頭》卷六:“大略詞家,要顧名思義。今夕在馴鴛沼上詠詩,並無鴛字人題,所以該罰。” [1] 
清·李漁《十二樓·歸正樓》三回:“就把‘歸正’二字做了道號,只當神道替他命名,也好顧名思義,省得又起邪心。 [1] 
清·王永彬《圍爐夜話》:“今人稱諸生曰秀才,稱貢生曰明經,稱舉人曰孝廉,為士者,當顧名思義也。” [6] 
魯迅兩地書》七七:“桂花蟬顧名思義,想是香味如桂花,或因桂花開時乃有,未詳。” [4] 
梁實秋《雅舍小品·爆竹》:“爆竹,顧名思義,是把一截竹竿放在火裏使之發出爆聲。
參考資料
  • 1.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編. 新華成語大詞典[M]. 北京:商務印書館, 2013.01:530
  • 2.    金士傑編. 中華成語故事集[M]. 延吉:延邊人民出版社, 1999.01:681
  • 3.    劉旭東著. 現代漢語研究[M]. 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8.01:50
  • 4.    顧名思義的解釋|顧名思義的意思|漢典“顧名思義”詞語的解釋  .漢典[引用日期2024-03-04]
  • 5.    陳士龍編著. 中華成語故事全集[M]. 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7.04:220
  • 6.    陳虎編;李如冰校注,國學經典藏書 圍爐夜話,吉林大學出版社,2021.0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