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領林隼

鎖定
領林隼(學名:Micrastur semitorquatus),是隼科、林隼屬的鳥類。體長38-61釐米,體重584-820克。該物種具有三種形態變體:淺色、黃褐色和深色。背部呈深色,頸部和胸部呈白色。前兩者的脖子後面有一個淺色的項圈,這就是它們名字的由來。領林表現出性別尺寸二態性,雌性在許多方面都比雄性大得多,例如質量、喙、尾巴和翼弦的大小。二態性指數的平均值為9.5(中等大)。虹膜棕色、蠟膜暗綠色。喙黑色,腿黃色。
棲息在各種棲息地,從紅樹林、熱帶和雨林等潮濕地區到長廊森林和高大的次生林。會穿過植被的中下層,從一個棲息地飛到另一個棲息地跟蹤和追逐獵物。有時,會沿着地面追趕獵物,食物以鳥類、哺乳動物、爬行動物和兩棲動物為主,包括蜥蜴、蛇和昆蟲。分佈於阿根廷、巴西、哥倫比亞、厄瓜多爾、圭亞那、洪都拉斯、墨西哥、尼加拉瓜、巴拿馬、秘魯和委內瑞拉等國。
中文名
領林隼
拉丁學名
Micrastur semitorquatus
外文名
Collared Forest-falcon, Collared Forest Falcon, Collared Forest-Falcon
國際瀕危等級
無危(LC) [1]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鳥綱
隼形目
隼科
林隼屬
領林隼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亞    綱
今鳥亞綱
亞    種
2亞種 [2] 
命名者及年代
(Vieillot, 1817)

領林隼動物學史

領林隼的“屬”名"Micrastur"源自希臘詞根mikros=小,和現代拉丁語astur=蒼鷹。它的“種名”源自"semitorquatus"拉丁語詞根semi=half和torquatus=領子。 [3] 
領林隼最初被認為也包括巴氏林隼這一物種,但在阿馬登(Amadon)在1964年對雌性且未成熟的巴氏林隼進行描述後,這一結論被忽視。它們稱為不同的物種,此觀點一直保留至今。 [3] 

領林隼形態特徵

領林隼是林隼屬中最大的物種,具有多個階段的顏色和相當堅固的喙,在圈養條件下可以打破家養公雞的頭骨。它的尺寸為38-61釐米,體重584克(雄性)至820克(雌性)。該物種有棕色的虹膜、暗綠色的蠟和麪部皮膚、黑色的喙和黃色的腿。背部呈深色,頸部和胸部呈白色。前兩者的脖子後面有一個淺色的項圈,這就是它們名字的由來。雖然它的森林生活方式、圓形短翼、長尾巴和缺乏特有的喙齒表明它與鷹有親緣關係,但它與現在所處的隼科有一些形態上的聯繫,例如隼形目。換毛模式和頭骨的形態。領林表現出性別尺寸二態性,雌性在許多方面都比雄性大得多,例如質量、喙、尾巴和翼弦的大小。二態性指數的平均值為9.5(中等大)。 [3] 
該物種具有三種形態變體(形態):淺色、黃褐色和深色。
淺色:成鳥上體黑色,臉頰上有狹窄的黑色新月形,頸圈白色。下體白色,有深棕色和白色的條紋,上尾覆羽有白色斑點或條紋。它的尾巴是黑色的,有一個白色的尖端和五個白色條紋。
黃褐色:下體和頸領都是這種顏色黃褐色。
深色:身體主要是煙黑色,沒有頸領,臀部和腹部有白色條紋,尾部條紋是灰色而不是白色。
幼體上體棕黑色,頭冠和尾部黑色,尾部有棕色條紋,頸領深棕色,下體白色或淺黃色,有棕色條紋,上尾覆羽呈紅褐色或條紋。 [3] 

領林隼近種區別

相似物種巴氏林隼的尾巴上有四個環,而不是六個,而且體型較小。未成熟的雙色鷹下身呈白色至紅褐色,腿較短,尾巴較短,無漸變,斑紋呈黃色。斑林隼體型較小,在灰色型,其下體完全被黑色斑紋遮擋。 [3] 
領林隼 領林隼
巴氏林隼 巴氏林隼
雙色鷹 雙色鷹
斑林隼 斑林隼

領林隼棲息環境

領林隼在哥倫比亞分佈於海拔1000米以下的整個太平洋斜坡,向東經該國北部至聖瑪爾塔內華達山脈西坡及馬格達萊納河中上游河谷。也在安第斯山脈以東,從博亞卡省北部到普圖馬約和亞馬遜。它的自然棲息地既有潮濕的叢林,也有乾燥的熱帶和亞熱帶森林。 [3] 
由於其獨特的形態,領林隼能夠棲息在各種棲息地,從紅樹林、熱帶和雨林等潮濕地區到長廊森林和高大的次生林。它們往往更喜歡灌木叢相對茂密的區域,並且可以更輕鬆地在其中移動和狩獵。它們的活動範圍從海平面到海拔2500米。 [3] 

領林隼生活習性

領林隼行為

領林隼具有適應在茂密的森林棲息地飛行的形態特徵——較短的圓形翅膀、長腿和尾巴——代表了與鷹物種趨同進化的一個例子。它是一種隱秘的鳥類,會穿過植被的中下層,從一個棲息地飛到另一個棲息地跟蹤和追逐獵物。有時,它沿着地面追趕獵物,並跟隨行軍蟻的行進,趁機捕捉在其路徑上受到驚嚇的獵物。它非常隱蔽,因此很難觀察到,除非黃昏時它棲息在突出的樹枝上並鳴叫。 [3] 
首先將自己隱藏在茂密的森林樹冠中捕獲獵物,然後飛行追擊,或者沿着森林地面奔跑和跳躍。人們認為,這種對動物的狩獵得益於它們特殊的聽覺,並有更明顯的面盤支持,這種情況也見於貓頭鷹。在茂密的森林地區追捕獵物時,靈活的尾羽也很有幫助。觀察到領林隼個體之間的狩獵技術存在差異。 [3] 

領林隼發聲

領林隼的叫聲被描述為一種獨特的、低沉的、幾乎像人類一樣的“ow”或“ahr”。在繁殖季節,每天早上日出前到上午都可以聽到這些聲音。聲音的低頻和它們交流的時間使得它們可以在茂密的森林樹冠中很遠的地方被聽到。人們認為它們的叫聲是為了劃定領地,因為繁殖時它們之間通常會保持一定的距離。 [3] 
雄性和雌性聽到的最典型的叫聲是一首由三到四個ow或ahr音符組成的八秒歌曲。有時,雌性可能會發出10秒的叫聲,其中包含10-30個更快的音符,在正常叫聲的過程中節奏逐漸加快。一開始,在一到三週大的時候,幼鳥會發出更多的沙石聲。然而,當它們接近羽翼豐滿時以及幾周後,這種情況會變成單音符ahr呼叫。 [3] 

領林隼食性

獵物種類繁多,以鳥類、哺乳動物、爬行動物和兩棲動物為主,包括蜥蜴、蛇和昆蟲。在領林隼的飲食中哺乳動物的比例最大佔46.2%。然後是鳥類佔34.5%,爬行類佔18.7%,兩棲類佔0.6%。獵物的重量範圍從較小的20克到非常大的2.7-3.2千克。食鳥包括孔雀、巨嘴鳥、巖鷗和斑點貓頭鷹。與其近親斑林隼的飲食比較表明,斑林隼的平均獵物重量是其10倍。由於領林隼比斑林隼大三倍,因此與另一種更大的猛禽進行比較可能會在飲食重疊方面更有趣。 [3] 

領林隼分佈範圍

分佈於阿根廷、伯利茲、玻利維亞、巴西、哥倫比亞、哥斯達黎加、厄瓜多爾、薩爾瓦多、法屬圭亞那、危地馬拉、圭亞那、洪都拉斯、墨西哥、尼加拉瓜、巴拿馬、巴拉圭、秘魯、蘇里南和委內瑞拉。 [1] 
領林隼分佈圖 領林隼分佈圖 [1]

領林隼繁殖方式

領林隼築巢

領林隼利用大樹的空腔和木屑作為巢穴。所有這些都是非挖掘的築巢地點,通過腐爛或折斷的樹枝自然形成。沒有任何額外的東西被帶入巢中作為墊料或支撐物。入口和巢本身相當大,足以容納雌鳥的體型。此外,出於同樣的原因,較大的樹木(樹徑等於90釐米-314釐米)受到青睞。在這方面,墨西哥洋椿(Cedrela mexicana)似乎被選擇的頻率更高。該物種存在正選擇。觀察到可用作築巢地的其他樹種包括:洪都拉斯桃花心木(Swietenia macrophylla)、卡斯蒂略醉魚豆 (Lonchocarpus castilloi)、黃檳榔青(Spondias mombin)和人心果(Manilkara zapota)。事實證明,在活樹上築巢比在死樹上築巢要成功得多,後者大多不成功。大多數繁殖對在隨後的幾年中將使用相同的築巢地點。 [3] 

領林隼妊娠

求偶活動包括髮聲、搜索和守衞巢穴、交換獵物和交配,繁殖活動發生在1-3月的旱季。產卵期長達30天,在三月達到高峯。接下來,潛伏期持續約46-48天,由雌性承擔任務。與此同時,雄性提供了這一時期的所有食物。幼羽平均年齡為50天(孵化後)。此外,幼鳥們還要額外依賴父母6-11周。到了雛鳥期後期,母親才能夠離開巢穴去狩獵,父親不再是家庭唯一的食物提供者。此外,還有一些關於領林隼餵養不屬於自己的幼鳥的報道。人們對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情況和/或這種行為發生的頻率知之甚少。 [3] 

領林隼孵化

在哥倫比亞,5月份在馬格達萊納河上游河谷記錄到了處於繁殖狀態的個體。它在非常大的成熟樹木中的具有多個入口的洞穴中築巢,洞穴的高度在12-20米之間。產下2-3枚卵,卵呈深紅棕色,帶有棕褐色或深棕色的斑點。每窩卵尺寸較小,僅包含2個卵。卵的平均質量為53.4克(+/-2.6克)。孵化46天,幼鳥在孵化後的第46-50天獲得所有羽毛。當雌性狩獵時,雄性為幼鳥提供食物。在危地馬拉,人們發現雄鳥在幼鳥羽翼豐滿後會為其餵食一個月。此時,另一隻成年雄鳥“收養”了幼鳥,在幼鳥羽翼豐滿後4-14周內為其提供食物。 [3] 

領林隼育雛

雛鳥出生時覆蓋着絨毛,爪指甲白色,腿淺黃色,喙短而深,側面呈黃白色。幾天後,它們抬起頭,睜開眼睛。背部開始呈藍色,虹膜呈黑色,四個星期後會變成巧克力棕色。幾周後,如果受到打擾,幼鳥就能夠保護自己。到第六週,絨毛就會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幼年羽毛。然而,在翅膀和尾羽完全長出之前,就會開始長出羽毛。在接下來的幾周內,隨着雛鳥變得越來越大、越來越自信,它們將繼續遠離築巢地點。 [3] 

領林隼亞種分化

領林隼(2亞種)

中文名稱
學名
命名者及年代
1
領林隼厄瓜多爾亞種
Micrastur semitorquatus naso
(R. Lesson, 1842)
2
領林隼指名亞種
Micrastur semitorquatus semitorquatus
(Vieillot, 1817)
[2] 

領林隼保護現狀

領林隼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9年ver3.1——無危(LC)。 [1] 

領林隼種羣現狀

領林隼全球物種數量估計為500000-4999999只成熟個體(2019年)。該物種正在經歷適度的衰退(2019年)。一項遙感研究發現,三代繼範圍內的森林損失可能為9%(Tracewski等人,2016年);因此,該物種可能在三代內減少<20%。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