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雙色鷹

鎖定
雙色鷹(學名:Accipiter bicolor):是鷹形目、鷹科、鷹屬的鳥類。體長42釐米,翼展65-80釐米,體重204-454克。有多種形式的羽毛。成鳥上體從深灰色到灰黑色不等。頭頂顏色較深。黑色的尾巴有一個白色的尖端,飾有2或3條灰色、棕色或灰棕色的寬帶。大腿紅色,有時會被腹部的羽毛遮住。肛門區域白色,下體的其餘部分變化很大,或多或少有深色條紋。
棲息於森林、林地、次級森林、種植園和樹木繁茂的稀樹草原中。通常生活在海平面至海拔2500米的高度,但不會出現在海拔2,700米以上,例如安第斯山脈的最高部分。單獨或成對生活。主要以鳥類為食,但也吃小型哺乳動物、蜥蜴和大型昆蟲。原產於中美洲和南美洲,從墨西哥南部一直到烏拉圭和阿根廷西北部。
(概述圖參考來源: [5] 
中文名
雙色鷹
拉丁學名
Accipiter bicolor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鳥綱
亞    綱
今鳥亞綱
鷹形目
鷹科
亞    科
鷹亞科
鷹屬
雙色鷹
亞    種
4亞種 [1] 
命名者及年代
(Vieillot, 1817)
保護級別
無危(LC)IUCN標準 [2] 
外文名
Bicoloured Hawk

雙色鷹形態特徵

雙色鷹體長42釐米,翼展65-80釐米,體重204-454克。這個物種的描述非常複雜,因為有多種形式的羽毛。在成鳥中,上體從深灰色到灰黑色不等。頭頂顏色較深。黑色的尾巴有一個白色的尖端,飾有2或3條灰色、棕色或灰棕色的帶飾。腿部紅色,有時會被腹部的羽毛遮住。肛門區域白色,下體的其餘部分變化很大,或多或少有深色條紋。 [3] 
至少有三種形態:在從山脈北部到秘魯的種羣中,下體呈不同深淺的灰色,臉頰較深,下尾覆羽隱約有斑紋;在中東部的種羣(巴西、巴拉圭和阿根廷東北部),下側呈珍珠灰色或灰褐色,臉頰相同,頸背有項圈紋;在中西部(巴西南部、玻利維亞、巴拉圭西部和阿根廷西北部)的雙色鷹中,下體底面被赤褐色、白色或赤褐色的灰色陰影帶小白點,喉部和胸部肉桂紅色帶灰色。 [3] 
幼鷹的上體是棕色或棕黑色,兜帽顏色較深,有或多或少完整的淺色領圈。尾巴呈棕色,有3條灰色或淺棕色帶。和成鷹一樣,下體顏色變化很大,從純白色到肉桂色到奶油色。在北部的一些地區,它們沒有條紋,在其他地區(東部和西部),它們被大量條紋,包括大腿。 [3] 
成鳥虹膜橙色、橙紅色或黃綠色。腿以通常為黃色,有時為白色。 [3] 

雙色鷹棲息環境

雙色鷹生活在潮濕的熱帶森林中,但主要生活在森林邊緣,自然空地和村莊周圍或河流和湖泊附近。它們也出現在靠近開闊地帶的密集長廊森林、落葉樹的林區和樹木繁茂的熱帶草原中。它們能夠適應已經稀疏的林地、種植園甚至正在再生的地塊。 [3] 
這些鳥類主要出沒於熱帶平原,它們通常避開乾燥的森林,但有時也會訪問亞熱帶山丘。在委內瑞拉、哥倫比亞和更南部的阿根廷,它們甚至佔據了温帶山區和更乾旱的平原。 [3] 
雙色鷹通常生活在海平面至海拔2,000米高度之間,它們在委內瑞拉甚至可以達到海拔2,500米,在玻利維亞達到2,300米,在秘魯達到2,700米。在阿根廷西北部,它們經常上升到2,500米。 [3] 

雙色鷹生活習性

雙色鷹單獨或成對生活。它們有時會飆升到很高的高度,至少在築巢季節是這樣。這些鳥在整個分佈範圍內都是留鳥或最多遊蕩。在安第斯山脈明顯有高度運動。東部亞種(pileatus)對烏拉圭進行了一些入侵。 [3] 
除了在繁殖季節特別吵鬧的時候,雙色鷹是沉默的。 成對棲息的鳥會發出不和諧的“哇”聲,它們還會發出非常高亢的吠聲“keh keh keh ...”或“kow kow kow”。 在鳥巢附近,它們會發出“kek kek kek”的聲音,給人一種氣喘吁吁的印象。還可以聽到與鳥叫聲完全不同的喉音的咆哮聲。雄性在剛成年的亞成鳥附近會發出清晰、柔和的口哨聲。亞成鳥是徹頭徹尾沙啞的“keeeyaaa”。 [3] 
主要以鳥類為食,但也吃小型哺乳動物、蜥蜴和大型昆蟲。 在鳥類菜單中,特別發現了黑鸝畫眉嘲鶇科知更鳥和小型鴿子。雙色鷹大多從隱藏良好的棲息地伏擊獵殺,從灌木叢到樹冠的各個層次的植被。它們還通過從不同高度的樹葉中跳出並在每個棲息地短暫停留來在空中捕獵。雙色鷹進入果樹,嚇跑在那裏進食的鳥羣,然後追逐自己選擇的獵物。雙色鷹有時也成對狩獵。在巴西,雙色鷹有時會加入捲尾猴屬的隊伍,然後捕捉被捲尾猴嚇跑的昆蟲。 [3] 

雙色鷹分佈範圍

分佈於阿根廷、伯利茲、玻利維亞、巴西、智利、哥倫比亞、哥斯達黎加、厄瓜多爾、法屬圭亞那、危地馬拉、圭亞那、洪都拉斯、墨西哥、尼加拉瓜、巴拿馬、巴拉圭、秘魯、蘇里南、烏拉圭和委內瑞拉。 [2] 
雙色鷹分佈圖 雙色鷹分佈圖 [2]

雙色鷹繁殖方式

繁殖季節應地而異,在委內瑞拉和哥倫比亞是2月至4月或6月,在哥斯達黎加是旱季結束和雨季的開始,在危地馬拉是旱季中期。巢是用樹枝搭成的小杯形,直徑30-40釐米,內襯樹葉和苔蘚。巢被放置在森林中的一棵樹上,距地面12米的樹枝末端或附生植物叢中。每窩產卵1-4枚(熱帶地區少一點),孵化期持續33-37天。幼鳥在孵化後30-36天起飛。它們會在巢附近再呆2個月或更長時間。 [3] 

雙色鷹亞種分化

雙色鷹(4亞種)

中文名稱
學名
命名者及年代
1
雙色鷹指名亞種
Accipiter bicolor bicolor
(Vieillot, 1817)
2
雙色鷹墨西哥低地亞種
Accipiter bicolor fidens
Bangs & Noble, 1918
3
雙色鷹玻利維亞亞種
Accipiter bicolor guttifer
Hellmayr, 1917
4
雙色鷹東部亞種
Accipiter bicolor pileatus
(Temminck, 1823)
[1] 

雙色鷹保護現狀

雙色鷹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6年 ver3.1——無危(LC)。 [2] 

雙色鷹種羣現狀

雙色鷹在全球的物種數量估計為500,000-4,999,999只成熟個體(2019年)。趨勢論證:該物種正在經歷大規模的顯著下降,這可能是由於該範圍內的森林砍伐造成的(Tracewski等人,2016年)。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