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響尾蛇屬

鎖定
響尾蛇屬(學名Crotalus)是蝰科 蝮亞科下的一個有毒蛇屬,全世界約有35種及多個亞種,分佈於美洲。響尾蛇是一類屬於響尾蛇屬及侏儒響尾蛇屬(學名Sistrurus)有毒的蛇。它們都在蝮亞科這類有毒蛇的分類之下。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有鱗目
亞    目
蛇亞目
蝰科
亞    科
蝮亞科
35種
中文名
響尾蛇

響尾蛇屬形態特徵

響尾蛇屬學名

現存已知約有35種響尾蛇及多個亞種。故名思義它們的尾巴末端上有響板,當它們受到威脅時會發出警號。另一的侏儒響尾蛇屬學名是來自拉丁化希臘文“發出響聲的尾巴”。

響尾蛇屬響環

東部菱斑響尾蛇 東部菱斑響尾蛇
響尾蛇的響環像一串乾燥的中空串珠,搖動時響環會互相摩擦震動空器發聲警告入侵者,剛孵出的幼響尾蛇尾部只有一個響環,響環會隨着一次又一次的脱皮慢慢增加,《聖卡塔里納島響尾蛇例外,它們的響環每脱一次皮就會少一節》響環越長串發出的聲音也就越大,這也表示這隻響尾蛇的年紀越大,而還沒有響環的幼響尾蛇因為無法發出警告聲音因此碰到入侵者都會毫無預警的發動攻擊。

響尾蛇屬生殖

大部份響尾蛇都在春天交配。它們都會生出幼蛇而非產卵。出生後的幼蛇已經能自立,故此母親不會留在幼蛇身邊。

響尾蛇屬獵物與獵食者

西部菱斑響尾蛇 西部菱斑響尾蛇
響尾蛇吃齧齒目及其他細小的動物(如兔),它們會以毒素快速壓制獵物,而非緊壓。這些毒素可以令獵物立即痳痹或死亡。響尾蛇會跟蹤未被毒素壓制及嘗試逃走的獵物。它們的攻擊距離可以達身體長度的三分之二。
王蛇、走鵑、豬及鷹都會吃響尾蛇。響尾蛇在美國西南部是一種獨特風味的食物,味道有點像雞或青蛙,口感則像鱷魚。

響尾蛇屬古生物學

聖卡特里納島響尾蛇 聖卡特里納島響尾蛇
已確認為響尾蛇的最早化石是在美國內布拉斯加州希奇科克縣發現,但確實年代則未能知悉。化石遺骸一般都包含有肋骨,這卻使確認的工作產生問題,因為差不多所有現今響尾蛇物種都有相同的脊骨特徵。一個已滅絕的物種稱為Croeus,其化石是在美國佛羅里達州西特拉斯縣發現,雖然與現今的東部菱背響尾蛇有很多共同的特徵,但體型卻大很多,長度超過12呎。一般來説,響尾蛇的化石紀錄都很有限,而確實的演化路線亦不太清楚。

響尾蛇屬安全辨識

角響尾蛇 角響尾蛇
不同種類的響尾蛇在體型、領地、斑紋及性情上有很大的差異。若響尾蛇不是被逼入窘境或是即時受到威脅,它們一般(不過亦未必一定)會嘗試逃走。往往響尾蛇都是在被驚嚇或憤怒下咬人,它們的攻擊距離約為其身長的三分之二及肉眼很難捕捉。它們攻擊時亦不需要把身體拉後。
最佳避免接觸響尾蛇的方法是保持觀察及避免可能的攻擊。遠足人士在有響尾蛇出沒的地區時應穿着長皮靴及皮褲,經常留意(特別是在石間)自己的步伐。響尾蛇有時會在小徑中央曬太陽,當遇見時須與它保持一定的距離讓它逃走。寵物亦應綁好避免不必要的驚嚇。

響尾蛇屬被響尾蛇咬

響尾蛇出生時已有可以注入毒素的尖牙,且能夠控制注入的份量。它們一般會向獵物注入整劑毒素,但有時在防禦時亦可能會注入較小劑量,甚至沒有劑量的毒素。受驚或受傷的響尾蛇則未必會如此。幼蛇雖然可能未必會像成年的蛇般注入相同劑量的毒素,但都足以令人死亡。任何被響尾蛇咬後都必須得到立即的危急及專業治療。

響尾蛇屬毒性

大多數的響尾蛇的毒素都是具有破壞血液組織的功能,會大量侵蝕血液中的血小板,導致血液無法凝固產生嚴重內出血,但有的反而會讓血小板大增,讓主要血管中的血液凝成果凍狀,使得血液的流動受阻最後會因為血液阻塞而導致血管破裂,少數如小盾響尾蛇的毒液還包含了能攻擊神經系統的功能。

響尾蛇屬急救

當被咬後,很難去量度被注入的毒素份量。病徵及腫脹會很快出現,但亦有個案在過了幾小時才出現嚴重影響。任何被響尾蛇咬的情況都須當作是危害生命的緊急處理,並立即送往醫院由專業的醫生治療。
經驗的醫生一般會將表面變質評級,由0(沒有明顯毒素)至5級(危害生命的毒素份量)。級別反映了傷害及腫脹的情況及擴散速度。在嚴重的表面變質情況(4或5級),肢體近端亦可能出現徵狀,例如口唇發痳、暈眩、出血、嘔吐或休克。呼吸困難、痳痹、流口水及大量出血亦是常見徵狀。
快速的治療是很重要,一般都需要抗蛇毒素來阻止組織的破壞、神經影響及凝血病。大部份專家建議保持被咬位置水平在心臟以下,以阻止毒素經心臟漫延全身。未曾受訓的人不要嘗試切開傷口,這會使傷勢更為惡化。

響尾蛇屬下屬分類

響尾蛇屬包括:
黑尾響尾蛇 黑尾響尾蛇
阿爾瓦雷斯響尾蛇(Crotalus triseriatus)
奧特蘭響尾蛇(Crotaluslannomi)
草原響尾蛇(Crotalus viridis)
東部菱斑響尾蛇(Crotalus adamanteus)
多斑響尾蛇(Crotalus polystictus)
格雷羅響尾蛇(Crotalusericsmithi)
黑尾響尾蛇(Crotalus molossus)
紅菱斑響尾蛇(Crotalus ruber)
虎斑響尾蛇(Crotalus tigris)
灰黑響尾蛇(Crotaluspusillus)
角響尾蛇(Crotalus cerastes)
聖卡特里納島響尾蛇(Crotalus catalinensis)
西部響尾蛇 西部響尾蛇
克雷塔羅響尾蛇(Crotalus aquilus)
稜鼻響尾蛇(Crotalus willardi)
攣斑響尾蛇(Crotalus pricei)
米卻肯響尾蛇(Crotalustancitarensis)
莫雷洛斯響尾蛇(Crotalus transversus)
南美響尾蛇(Crotalus durissus)
女神響尾蛇(Crotalus enyo)
帕納明特響尾蛇(Crotalus stephensi)
小盾響尾蛇 小盾響尾蛇
史氏響尾蛇(Crotalusstejnegeri)
飾紋響尾蛇(Crotalus ornatus)
託託納克響尾蛇(Crotalus totonacus)
西北部響尾蛇(Crotalus culminatus)
西部菱斑響尾蛇(Crotalus atrox)
西部響尾蛇(Crotalus oreganus)
西海岸響尾蛇(Crotalus basiliscus)
木紋響尾蛇(Crotalus horridus)
多斑響尾蛇 多斑響尾蛇
小斑響尾蛇(Crotalus mitchellii)
小盾響尾蛇(Crotalus scutulatus)
亞利桑那響尾蛇(Crotalus cerberus)
尤卡坦響尾蛇(Crotalustzabcan)
山岩響尾蛇(Crotalus lepidus)
中介響尾蛇(Crotalusintermedius)
中美響尾蛇(Crotalus simus)

響尾蛇屬分佈範圍

分佈於北美地區(包括美國、加拿大、格陵蘭、百慕大羣島、聖皮埃爾和密克隆羣島。及墨西哥境內北美與中美洲之間的過渡地帶)、中美洲(地處北美與南美之間,包括危地馬拉、伯里茲、洪都拉斯、薩爾瓦多、尼加拉瓜、哥斯達黎加、巴拿馬、巴哈馬、古巴、海地、牙買加、多米尼加、安提瓜和巴布達、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聖盧西亞、巴巴多斯、格林納達、特立尼達與多巴哥等國家和地區)、南美洲(包括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圭亞那、蘇里南、厄瓜多爾、秘魯、玻利維亞、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烏拉圭以及馬爾維納斯羣島(也稱福克蘭羣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