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韓幹畫馬贊

鎖定
《韓幹畫馬贊》是宋代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篇雜贊小品。這篇散文是對韓幹繪畫作品的評述,內容高遠有意趣。前段幹練明潔的描述了畫中四馬的神姿妙態;後段展開聯想,以馬比人,使馬更加氣度非凡,並讚揚了一種熱愛自然、超塵脱俗的生活態度。全文用字精煉,造句尤有特色,前段多用四字短句,後段變以雜言,整散相間,富於節奏美,堪稱古代散體韻文的精品。
作品名稱
韓幹畫馬贊
作    者
蘇軾
創作年代
北宋
出    處
蘇軾文集
作品體裁
小品文

韓幹畫馬贊作品原文

韓幹畫馬贊
韓幹之馬四:其一在陸,驤首奮鬣,若有所望,頓足而長鳴;其一欲涉,尻高首下,擇所由濟,跔蹐而未成;其二在水,前者反顧,若以鼻語,後者不應,欲飲而留行
以為廄馬也,則前無羈絡,後無箠策;以為野馬也,則隅目聳耳,豐臆細尾,皆中度程,蕭然如賢大夫、貴公子,相與解帶脱帽,臨水而濯纓。遂欲高舉遠引,友麋鹿而終天年,則不可得矣;蓋優哉遊哉,聊以卒歲而無營 [1] 

韓幹畫馬贊註釋譯文

韓幹畫馬贊詞句註釋

⑴韓幹:唐代畫家,以畫馬著稱。
⑵驤(xiāng)首:昂起頭。奮鬣(liè):聳起、搖動鬃毛。
⑶尻(kāo)高首下:馬屁股撅起,頭低向水面,尻,臀部。
⑷擇所由濟:選擇渡河的地方。濟:渡河。
⑸跔蹐(jú jí):徘徊迂迴。
⑹留行:停止前進。
⑺廄馬:養在廄中供役使的馬。廄,馬棚。
⑻羈絡:馬籠頭。
⑼箠(chuí)策:馬鞭。
⑽隅目聳耳:謂眼睛稜角分明,雙耳挺立。隅目,眼眶稜角分明。一説斜着眼睛看。
⑾豐臆細尾:言豐滿的胸脯,細長的尾巴。
⑿皆中度程:全符合良馬的標準。度程,尺度,標準。
⒀“臨水”句:表明行為高潔,不與世俗同流合污。濯(zhuó)纓,洗滌帽帶。
⒁高舉遠引:高飛遠走。
⒂“友麋鹿”句:與麋鹿為友,享盡自然的壽命。意即迴歸自然。
⒃“蓋優哉”二句:語出《史記·孔子世家》:“優哉遊哉,維以卒歲。”優哉遊哉,悠閒的樣子。無營,無所求。營,經營、追求。 [1]  [2] 

韓幹畫馬贊白話譯文

韓幹所畫的馬有四匹:其中一匹在陸地上,頭高高地昂起來,正搖動着鬃毛,好像在看什麼東西似的,它頓頓腳,正高聲地長鳴;其中一匹想要過河,馬臀高高,馬頭在下,正在選擇渡河的地方,正在小步徘徊而沒渡成;其中二匹在水裏面了,前面那匹馬正在回頭看,好像是在用鼻子説話,而後面那匹馬卻不應答,似乎想喝水而留步不走。
如果把他們當作是飼養的馬匹的話,可是它們前面沒有馬籠頭罩住,後面沒有皮鞭鞭打。如果把它們當作是野外的馬匹的話,可是它們的眼睛有稜有角,耳朵豎得高高的,胸脯豐滿,馬尾細細的,都合乎良馬的標準。這些馬瀟灑得像賢大夫,像貴公子,紛紛寬衣解帶,脱下冠帽,靠近水流而在清洗帽帶—那般的高超脱俗。它們真想要昂首傲世,眺望遠方,和麋鹿為友而終享天年,又難以做到。它們就這樣從容不迫,閒適自得,姑且到老、到死而無所追求。

韓幹畫馬贊創作背景

韓幹,京兆(今陝西省西安市)人,唐代宮廷畫家,工於畫馬。《韓幹畫馬贊》是蘇軾為韓幹所畫駿馬寫的讚語。 [2] 

韓幹畫馬贊作品鑑賞

韓幹畫馬贊整體賞析

文章起筆細緻描述:馬有四匹,神態各異。有的昂首長鳴,有的下水探路,有的回頭反顧,有的原地駐步。“驤首奮鬣”是狀馬奮然欲奔的動態。“頓足而長鳴”是摹其聲。“尻高首下”系繪馬下河去探路之狀。“跔蹐”是寫具體的探水的樣子。“反顧”系回頭看同伴。“若似鼻語”是揣摩其心理語言。“不應”為不答應。“留行”為停止不走。這一自然段的描寫很有講究:四匹馬,一分為二,前兩匹分寫,後兩匹合寫;前者勾勒動態,後者則狀靜態;前者在岸邊陸地,後者卻在水裏;動者顯其剛烈不羈的風骨,靜者現其文靜而細謹的性情。動靜結合,高低相宜,前後有致,形象對比鮮明,構圖錯落疏朗,頗有戰國議論散文縱橫捭閩,繁筆鋪排的遺風。
第二自然段延展思維,推測議論馬的性質,提煉文眼。是“廄馬”還是“野馬”,問而不答,引人深思。這是對第一自然段所狀馬之形神的拓展,也是議論時所必需的鋪墊。“皆中度程”,點破其符合良馬的標準,一語收來,初步點染出旨意:這種野性尚未脱盡的廄馬,其實就是久處官場、意欲歸隱,卻又擺不脱仕宦羈絆的人。其後,作者進一步敍議發掘,説它們那種瀟灑自得的樣子,就像品德高尚的士大夫和貴公子,一同解開衣帶,脱下帽子,在河邊洗滌被污染的帽纓,何等愜意啊!“友麝鹿”,意思是説要辭官歸隱,寄情山水。可是,要歸隱何其難哉!蘇軾在《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就曾表達過這樣的憂慮:“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這就是當時作者矛盾複雜的內心世界的寫照。既然左右為難,那就不管它功名利祿、譭譽得失,只管悠閒自得、逍遙自在地打發日子吧。其亂中尋靜,忙裏偷閒,超然物外,與世無爭的曠達態度鮮明地顯露了出來。該段以議為主,以敍為輔,議得精當,敍得扼要。引用“濯纓”的典故,説明一旦跳出官場的快樂自得的神情,豐富了寓意,突出了主題。
這篇文章不足一百五十字,篇幅異常精短,卻展示了一個豐富的心理世界和複雜的生活理念,折射出一個特定歷史時期的人文背景,容量着實大。文章由馬及人,以人比馬,兩層推進,既寫出了馬的瀟灑自得,又寫出了人的清高閒雅,文脈遷延,皆歷歷可見;馬人相喻,委婉明意,隱顯兼用,意趣濃郁,既無直露之感,又無晦澀之嫌,表現出作者謀篇構意的匠心。寫馬,主要採用先敍後議法,其實也是十分藝術的説明法;寫人,則敍議交融;而對馬的讚賞,對政治社會的厭惡,對自由生活的嚮往以及對現實生活無奈的感情無不充溢於字裏行間。全文用字極其精煉,造句尤有特色,第一段多用四字短句,第二段變以雜言,整散相間,富於節奏美,堪稱古代散體韻文的精品。 [2]  [3] 

韓幹畫馬贊名家點評

中國民航學院社會科學部副教授崔承運《蘇軾散文選集》:韓幹畫馬,擺脱了“螭體龍形”的陳舊畫法,着重描繪馬的風采神態,在畫史上獨成一格。這篇贊文,針對韓幹的一幅畫加以評述,散中有韻,旨趣高遠,讀來耐人咀嚼。前段用洗練的文字再現畫中四馬的神姿妙態,形象生動,栩栩如生。後段展開聯想,以馬比人,不僅使馬顯得更加氣度非凡,而且着重地讚揚了一種熱愛自然、超塵脱俗的生活態度。 [1] 

韓幹畫馬贊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宋代文學家。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宋仁宗年號,1056—1063)進士。曾上書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後因作詩諷刺新法而下御史獄,貶黃州。宋哲宗時任翰林學士,曾出知杭州、潁州,官至禮部尚書。後又貶謫惠州、儋州。多惠政。卒後南宋追諡文忠。學識淵博,喜獎勵後進。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其文縱橫恣肆,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並稱“蘇辛”。又工書畫。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 [4] 
參考資料
  • 1.    崔承運 選注.蘇軾散文選集.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4:199-200
  • 2.    陳振鵬 章培恆.古文鑑賞辭典(下).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7:1401-1402
  • 3.    楊振中.走進文言文.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2012:162
  • 4.    繆鉞 等.宋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1472-1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