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韋粲

鎖定
韋粲(496年-549年),字長倩,京兆杜陵(今陝西省西安市)人。南朝梁大臣,車騎將軍韋睿的孫子,北徐州刺史韋放的兒子。 [1] 
韋粲出身自關中望族京兆韋氏,好學仗義,容貌俊偉。投靠晉安王蕭綱,歷任中兵參軍、太子步兵校尉、東宮領直、荊州諮議參軍、太子左衞率,襲爵永昌縣侯。領宮廷禁軍,與皇太子蕭綱(簡文帝)親密,身份顯貴 [14] 大同十一年(545年)徵通直散騎常侍,未拜,出為持節、都督衡州諸軍事、安遠將軍。太清二年(548年)任散騎常侍。
太清三年(549年),韋粲參與平定侯景之亂,兵敗戰死,時年五十四。梁簡文帝流涕曰:“社稷所寄,惟在韋公,如何不幸,先死行陣!”追贈韋粲為護軍將軍,諡號忠貞。 [2] 
全    名
韋粲
長倩
諡    號
忠貞
封    號
永昌縣侯
所處時代
南朝梁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京兆郡杜陵縣(今陝西省西安市
出生日期
496年
逝世日期
549年
主要成就
抵抗侯景
最高官職
衞率領直護軍將軍(贈官)

韋粲人物生平

韋粲,字長蒨(qiàn),有父風,好學仗氣,身長八尺,容貌甚偉。
初為雲麾將軍晉安王行參軍,俄署法曹,遷外兵參軍,兼中兵參軍。時潁川庾仲容、吳郡張率,前輩知名,與粲同府,並忘年交好。及晉安王遷鎮雍州,隨轉記室,兼中兵如故。王立為皇太子,粲遷步兵校尉,入為東宮領直,丁父憂去職。尋起為招遠將軍,復為領直。服闋,襲爵永昌縣侯,除安西將軍湘東王諮議參軍,累遷太子僕、左衞率,領直並如故。粲以舊恩,任寄綢密,雖居職屢徙,常留宿衞,頗擅威名,誕倨,不為時輩所平。右衞將軍朱異嘗於酒席厲色謂粲曰:“卿何得已作領軍面向人!”
中大同十一年,遷通直散騎常侍,未拜,出為持節、都督衡州諸軍事、安遠將軍、衡州刺史。皇太子出餞新亭,執韋粲手曰:“與卿不為久別。”太清元年,韋粲至州。無幾,便表解職。二年,徵為散騎常侍。還至廬陵,聞侯景作逆,便簡閲部下,得精卒五千,馬百匹,倍道赴援。至豫章,奉命報雲“賊已出橫江”,粲即就內史劉孝儀共謀之。孝儀曰:“必期如此,當有別敕。豈可輕信單使,妄相驚動,或恐不然。”時孝儀置酒,粲怒,以杯抵地曰:“賊已渡江,便逼宮闕,水陸俱斷,何暇有報;假令無敕,豈得自安?韋粲今日何情飲酒!”即馳馬出,部分將發,會江州刺史當陽公大心遣使要粲,粲乃馳往見大心曰:“上游蕃鎮,江州去京最近,殿下情計,實宜在前;但中流任重,當須應接,不可闕鎮。今直且張聲勢,移鎮湓城,遣偏將賜隨,於事便足。”大心然之,遣中兵柳昕帥兵二千人隨粲。粲悉留家累於江州,以輕舸就路。至南州,粲外弟司州刺史柳仲禮亦帥步騎萬餘人至橫江,粲即送糧仗贍給之,並散私金帛以賞其戰士。
先是,安北將軍鄱陽王蕭範亦自合肥遣西豫州刺史裴之高與其長子蕭嗣,帥江西之眾赴京師,屯於張公洲,待上流諸軍至。是時,之高遣船渡仲禮,與合軍進屯王遊苑。粲建議推柳仲禮為大都督,報下流眾軍。裴之高自以年位恥居其下,乃雲:“柳節下是州將,何須我復鞭板?”累日不決。粲乃抗言於眾曰:“今者同赴國難,義在除賊,所以推柳司州者,政以久捍邊疆,先為侯景所憚;且士馬精鋭,無出其前。若論位次,柳在粲下;語其年齒,亦少於粲,直以社稷之計,不得復論。今日形勢,貴在將和;若人心不同,大事去矣。裴公朝之舊齒,年德已隆,豈應復挾私情,以沮大計。粲請為諸君解釋之。”乃單舸至之高營,切讓之曰:“前諸將之議,豫州意所未同,即二宮危逼,猾寇滔天,臣子當戮力同心,豈可自相矛盾!豫州必欲立異,鋒鏑便有所歸。”之高垂泣曰:“吾荷國恩榮,自應帥先士卒,顧恨衰老,不能效命,企望柳使君共平凶逆,謂眾議已從,無俟老夫耳。若必有疑,當剖心相示。”於是諸將定議,仲禮方得進軍。
次新亭,賊列陣於中興寺,相持至晚,各解歸。是夜,仲禮入粲營,部分眾軍,旦日將戰,諸將各有據守,令粲頓青塘。青塘當石頭中路,粲慮柵壘未立,賊必爭之,頗以為憚,謂仲禮曰:“下官才非禦侮,直欲以身殉國。節下善量其宜,不可致有虧喪。”仲禮曰:“青塘立柵,迫近淮渚,欲以糧儲船乘盡就泊之,此是大事,非兄不可。若疑兵少,當更差軍相助。”乃使直閣將軍劉叔胤師助粲,帥所部水陸俱進。時值昏霧,軍人迷失道,比及青塘,夜已過半,壘柵至曉未合。景登禪靈寺門閣,望粲營未立,便率鋭卒來攻。軍副王長茂勸據柵待之,粲不從,令軍主鄭逸逆擊之,命劉叔胤以水軍截其後。叔胤畏懦不敢進,逸遂敗。賊乘勝入營,左右牽粲避賊,粲不動,猶叱子弟力戰,兵死略盡,遂見害,時年五十四。粲子尼及三弟助、警、構、從弟昂皆戰死,親戚死者數百人。賊傳粲首闕下,以示城內,太宗聞之流涕曰:“社稷所寄,惟在韋公,如何不幸,先死行陣。”詔贈護軍將軍。世祖平侯景,追諡忠貞。

韋粲歷史評價

梁簡文帝:“社稷所寄,唯在韋公,如何不幸,先死行陣!” [16] 
《南史》:“少有父風,好學仗氣,身長八尺,容觀甚偉。” [16] 
《南北史演義》:“一門忠義,足表千秋。” [17] 

韋粲史籍記載

《梁書 卷四十三 列傳第三十七》 [10] 
《南史 卷五十八 列傳第四十八》 [11] 

韋粲親屬成員

祖父:韋睿,梁朝車騎將軍、侍中,贈開府儀同三司。
父親:韋放,梁朝北徐州刺史、督北徐州諸軍事、信武將軍。
兄弟:韋助、韋警、韋構,追贈中書侍郎。
兒子:韋尼,追贈中書郎。韋臧,字君理,尚書郎、太子洗馬、東宮領直,為侯景部下所害。

韋粲家族譜系

京兆杜陵韋氏(韋鍾一支)
韋鍾(前秦青州刺史、尚書) [4] 
韋華(後秦尚書左僕射、司徒) [3]  [12-13] 
韋玄(隱居京兆南山) [7] 
韋祖徵(宋光祿大夫) [5] 




韋祖歸(宋寧遠將軍長史)
韋纂(齊司徒記室、特進)


韋弘援(小逍遙公房先祖) [8] 
韋闡(通直郎)



韋睿(梁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6]  [9] 
韋放(梁信武將軍、持節、督北徐州諸軍事) [15] 
韋粲(梁散騎常侍、領直、太子左衞率) [2]  [14] 
韋臧(太子洗馬、東宮領直)
韋尼(梁贈中書郎)
韋諒(中錄事參軍兼記室) [6] 
韋助(侯景之亂戰死,贈中書郎)

韋警(侯景之亂戰死,贈中書郎)

韋構(侯景之亂戰死,贈中書郎)

韋正(梁給事黃門侍郎)
韋載(陳散騎常侍、太子右衞率) [9] 

韋昂(侯景之亂戰死,贈員外散騎常侍)

韋鼎(陳太府卿,隋上儀同三司)

韋稜(梁光祿卿)


韋黯(梁太府卿、輕車將軍)


韋謙






(注:《梁書.卷十二》、《陳書.卷十八》另載有韋睿族弟韋愛一門,但未記載韋愛和韋睿共祖於何輩。從韋愛高祖父為韋廣來看,韋睿和韋愛至少在高祖輩已經分開。)
參考資料
  • 1.    資治通鑑 卷第一百六十二 梁紀十八  .國學原典[引用日期2017-08-29]
  • 2.    《梁書 卷四十三 列傳第三十七》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7-08-29]
  • 3.    《晉書·載記第十七》:京兆韋華、譙郡夏侯軌、始平龐眺等率襄陽流人一萬叛晉,奔於興。興引見東堂,謂華曰:“晉自南遷,承平已久,今政化風俗何如?”華曰:“晉主雖有南面之尊,無總御之實,宰輔執政,政出多門,權去公家,遂成習俗,刑網峻急,風俗奢宕。自桓温、謝安已後,未見寬猛之中。” 興大悦,拜華中書令。
  • 4.    《資治通鑑·晉紀·卷一百二》:“二月,秦以魏郡太守韋鍾為青州刺史。”《資治通鑑·晉紀·卷一百三》:“西燕主衝攻秦高陽愍公方於驪山,殺之,執秦尚書韋鍾,以其子謙為馮翊太守,使招集三輔之民。馮詡壘主邵安民等責謙曰:「君雍州望族,今乃從賊,與之為不忠不義,何面目以行於世乎?」謙以告鍾,鍾自殺,謙來奔。”
  • 5.    《梁書.卷十二.韋睿傳》:“伯父祖徵,宋末為光祿勳。” 《南史.卷三十八.柳元景傳》:“光祿大夫韋祖徵,州里宿德,世隆雖已貴重,每為之拜。”
  • 6.    《梁書.卷十二》,《南史.卷五十八》
  • 7.    《宋書.卷九十三.隱逸》
  • 8.    《新唐書·卷七十四·表第十四》:小逍遙公房出自東眷穆孫鍾。鍾生華,隨宋高祖度江居襄陽,生玄,以太尉掾召,不赴。二子:祖徵,光祿勳;祖歸,寧遠長史。祖歸三子:纂、闡、叡。纂,南齊司徒記室參軍 。曾孫弘援,至嗣立更號小逍遙公房
  • 9.    《陳書.卷十八》
  • 10.    《梁書 卷四十三 列傳第三十七》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1-04-13]
  • 11.    《南史 卷五十八 列傳第四十八》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1-04-13]
  • 12.    《晉書·載記第十八》:(姚)興遣其兼司徒韋華持節策拜縱為大都督、相國、蜀王,加九錫,備物典策一如魏、晉故事,承製封拜悉如王者之儀。
  • 13.    《十六國春秋卷五十九》:左僕射韋華聞之,謂河南太守慕容築曰:皇太子實有恭恵之徳,社稷之福也。
  • 14.    《南史.卷五十八》:粲以舊恩,任寄綢密,雖居職累徙,常留宿衞。 頗擅權誕倨,不為時輩所平。右衞朱異嘗於酒席厲色謂粲曰: “卿何得已作領軍面向人!”大同中,帝嘗不豫,一日暴劇, 皇太子以下併入侍疾,內外鹹雲帝崩。粲將率宮甲度台,微有喜色,問所由那不見辦長梯。以為大行幸前殿,須長梯以復也。 帝后聞之,怒曰:“韋粲願我死。” 有司奏推之,帝曰:“各為其主,不足推。” 故出為衡州刺史。皇太子出餞新亭,執粲手曰:“與卿不為久別。” 久之,帝復召還為散騎常侍。
  • 15.    卷二十八 列傳第二十二◎裴邃兄子之高 之平 之橫 夏侯亶弟夔 魚弘附 韋放-梁書(唐)姚思廉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1-11-14]
  • 16.    《南史·卷五十八·列傳第四十八》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4-02-20]
  • 17.    《南北史演義·第六十回》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4-02-20]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