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青礞石

鎖定
青礞石,中藥名。為變質岩黑雲母片岩綠泥石化雲母碳酸鹽片岩。採挖後,除去雜石和泥沙。分佈於江蘇、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地。具有墜痰下氣平肝鎮驚之功效。常用於頑痰膠結,咳逆喘急,癲癇發狂,煩躁胸悶,驚風抽搐等病症的治療。
別    名
礞石
中藥名稱
青礞石
分佈區域
江蘇、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四川
採收時間
常年可採
用    量
丸散3~6g;煎湯10~15g
貯    藏
置乾燥處

青礞石性味

味甘、鹹,性平

青礞石歸經

歸肺、心、肝經。

青礞石功效

墜痰下氣,平肝鎮驚。

青礞石主治

用於頑痰膠結,咳逆喘急,癲癇發狂,煩躁胸悶,驚風抽搐等病症的治療。

青礞石相關配伍

1、治一切積,不問虛實冷熱酒食,遠年日久:青礞石二兩(研),滑石一兩(研),青黛半兩,輕粉三錢。上同研勻。每服一錢,麪湯調下,急以水漱口。未服藥前一日,先吃淡粥,至晚服藥;候次日晚未動,再服半錢,取下惡物,更以湯粥將息三二日,如是無積,藥隨大便下,並無所損忌,次日將息。(《普濟方礞石散)
2、治百日咳:青礞石27g,白礬9g,芒硝18g。共為細末,分30份,每次1份,每日3次。(《中藥大辭典》)

青礞石用法用量

多入丸散服,3~6g;煎湯10~15g,布包先煎

青礞石禁忌

脾胃虛弱及孕婦禁服。

青礞石炮製

青礞石採集加工

常年可採,採得後除淨雜石、泥土即可。

青礞石炮製方法

1、青礞石:除去雜石,砸成小塊。
2、煅青礞石:取淨青礞石,照明煅法煅至紅透。

青礞石生長環境

產於江蘇、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地。

青礞石藥材性狀

1、黑雲母片岩:主為鱗片狀或片狀集合體。呈不規則扁塊狀或長斜塊狀,無明顯稜角。褐黑色或綠黑色,具玻璃樣光澤。質軟,易碎,斷面呈較明顯的層片狀。碎粉主要為綠黑色鱗片(黑雲母),有似星點樣的閃光。氣微,味淡。
2、綠泥石化雲母碳酸鹽片岩:為鱗片狀或粒狀集合體。呈灰色或綠灰色,夾有銀色或淡黃色鱗片,具光澤。質松,易碎,粉末為灰綠色鱗片(綠泥石化雲母片)和顆粒(主為碳酸鹽),片狀者具星點樣閃光。遇稀鹽酸產生氣泡,加熱後泡沸激烈。氣微,味淡。

青礞石相關論述

本草經疏》:“礞石稟石中剛猛之性,體重而降,能消一切積聚痰結,消積滯,墜痰涎,誠為要藥。然而攻擊太過,性復沉墜,凡積滯結脾胃壯實者可用,如虛弱者忌之;小兒驚食積實熱,初發者可用,虛寒久病者忌之。如王隱君制滾痰丸,謂百病皆生於痰,不論虛實寒熱概用,殊為未妥。不知痰有二因,因於脾胃不能運化積滯生痰,或多食酒面濕熱之物,以致膠固稠粘,咯唾難出者用之,豁痰利竅,除熱泄結,應如桴鼓;因於陰虛火炎,煎熬津液,凝結為痰,或發熱聲啞,痰血雜出者,如誤投之,則陰氣愈虛,陽火反熾,痰熱未退而脾胃已為敗矣,可見前人立方不能無弊,是在後人善於簡擇耳。”
[1-2] 
參考資料
  • 1.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年
  • 2.    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大辭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