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電視專題片

鎖定
電視專題片不是純新聞,它不要求時效性,而是追求歷史的、文化的和社會的價值;它兼容某些新聞的特性,但與新聞有着本體的不同。它的重要功能就是“對事實和對真實自然的人、人性的高度尊重與揭示”。因此它既不會取代其它電視藝術,也不會被其它電視藝術所取代,有着頑強的藝術生命力。
中文名
電視專題片
外文名
TV program
追    求
歷史的、文化的和社會的價值
特    點
紀實風格 講究藝術性
實    質
節目形態

電視專題片創作歷程

回顧我國電視專題片的創作歷程,我們不難看出她身上的時代烙印。而今的電視專題片已開始拒絕枯燥無味的敍事和亟其冗長的鏡頭,追求“可視性”、“節奏性”、“故事性”。這就需要對電視專題進行全方位的立體的策劃和包裝。

電視專題片策劃

專題策劃首先要精心選材。
其次,策劃還要從製片觀念上進行調整。
在創作時,一定要注意從觀念上找準定位。
專題片的策劃與包裝歸根到底要從創作的方式上尋求突破。

電視專題片製作要素

電視專題片策劃

1.選題:對選題的相關素材進行調查,蒐集有關資料,瞭解與此相關的話題,這樣一些科學性的調查,深度的思考,投入的表達,回報式的傳播。選好題是成功策劃必做得一門功課,該步驟直接影響到整片的效果。
2.目標受眾的定位:目標受眾就是該產品的目標消費者,我們做的這個廣告或專題片是為了給哪些人看,我們的目標受眾的觀看時間大概是什麼時間段,觀看習慣是什麼?這些是我們經過調查之後所作出的決定。
3.主體產品定位:其實就是將我們整個內容編排為一個總的主題作為宣傳對象,只有先確定主題,保障我們的主題具有營銷價值,這樣才能保障我們這個主題的宣傳價值和最終效果。
4.媒體的定位:就是要根據媒體所潛在的市場,確定自己的受眾,一方面要注意受眾羣體的空白點,開闢新的發展空間,另一方面要主題對受眾羣體進行新的分類重組,獲得新的發展天地。
5.內容定位:主要指欄目的宗旨,性質,文化板塊,地方特色等等。是立足於受眾需求和傳播目的而對媒體產品的決策
6.整個宣傳片的風格:風格的不同也會引起不同觀眾的欣賞,這就要求我們創作人員具有大膽的創作思路,尋求最能達到效果的一種表現方式,從而彰顯我們的宣傳個性。
7.宣傳推廣定位:電視專題片對於不同的觀眾來講會有不同的欣賞目的,有的是為了精神層面的利益,有的是為了文化的宣傳,。有的是為了實際利益的獲取。當然,不同的定位是會有不同的羣眾來觀賞,但是相對於哪類的受眾更關注這樣的宣傳片,這才是我們的宣傳價值,這樣會更好的獲取宣傳效果
8.拍攝方案的擬定:
在節目有了明確的策劃思想之後,要進行有的放矢的不待機採訪,也就是通常所説的踩點,為策劃提供真實的素材和資料,以確定節目拍攝的真實主體和切入角度,確定節目的表現層次和結構,塑造節目的個性,量化節目的人員、設備和資金投入,擬定給編導明確指向的拍攝大綱。

電視專題片創意與定位

1、突出生動性
片中的事件主題突出,場面既要自然,又要有氣勢、生動,
2、突出鮮明性
片中的觀點要鮮明,人物個性要突出。
3、強調對比性
片中對事物、人物的烘托,在對比方面要形象、生動,讓觀眾有參照物

電視專題片撰稿與語言

電視與其他媒體相比,最突出的是具有視覺和聽覺的雙重功能。因此,把握好電視語言——即專題片解説詞的“寫作”是至關重要的。一般地説,敍述的語言中都要設置高潮或合理安排“興奮點”,以達吸引觀眾的目的,這是“電視片語言”的關鍵所在。“興奮點”是語言的點睛之筆,是情感碰撞的結合點,讓觀眾由感官的認識進入理性的共鳴。

電視專題片細節與表現

人物專題片中可以沒有情節,但是不可以沒有細節。根據整體構思的需要安排適當的的細節,可以使人物顯得豐滿、完整,使人物生活的物質環境變得真切。一部專題片如有一兩處精彩的細節,使人過目不忘,引導人們由局部、片段的印象而引向整個片子的回憶。細節就是畫龍點"睛"。一般來説,電視專題片中的細節有畫面語言組成的細節和聽覺語言組成的細節。在創作專題片的過程中應注重細節的表現。

電視專題片拍攝與畫面

1 鏡頭運動最忌亂
電視與動畫、照片的主要區別之一就是鏡頭的運動。對鏡頭運動的主要要求就是平、穩、勻和定位,通過鏡頭的運動構成新的畫面,表達新的信息。
平:就是所拍攝畫面,構圖應該是平衡穩定,無論是靜物,還是運動的物體都應保持其水平線的平整一致。而當攝像機位作橫向移動時,保持機身的水平也是尤為重要的。
穩:這是對搖鏡頭的基本要求。通過搖鏡頭給觀眾一個被攝體或其背景不斷變化的相對穩定的視像。一般而言,搖鏡頭的速度應該是起幅落幅較慢,中間稍快。操作時要考慮到全片的節奏。
勻:這是對變焦距操作和推、拉攝像機的基本要求。此外在變焦距和勻速推拉攝像機的同時跟上焦點,保證被攝體的清晰也是保證畫面質量至關重要的。
定位:鏡頭的運動都存在着落幅畫面的定位問題。即推、拉、搖、移、跟、甩鏡頭時,最後一個畫面定在什麼位置。鏡頭運動都是為了説明一個問題或引入新的主體。因此在操作運動鏡頭時,攝像人員要做到心中有數,眼明手快,根據主題的要求把鏡頭定在相應的全景、中景或特寫等景別上,並且保持被攝主體始終在畫面的相應位置上。
2 色彩還原要真
在電視專題片中,彩色還原的好壞是每個攝製人員都關心的事情,也是衡量電視專題片質量的標準之一。在拍攝過程中,影響彩色還原的因素很多,室內、室外,清晨、黃昏,日光、燈光頻繁變化,這就要求攝製人員工作細心。

電視專題片現場與聲響

同期聲具有特殊的形象性,它與畫面的形象性是迥然不同的。電視專題片的拍攝中通過對現場聲音的真實紀錄,建立了聲音形象。這一聲音形象,拓寬了畫面空間的結構,渲染了畫面的熱烈氛圍,使畫面充滿活力和生機,使畫面所要表現的內容更加具體可感。而且往往起到一種畫外空間的效果,音有盡而意無窮。使畫面體現出一種意境美。通過同期聲,畫面所具有的時代性、民族性地域性可以得到充分的體現。因為同期聲形象所表達的在空間上,始終是現場的,在時間上,始終是現在時態。

電視專題片主持與播音

電視專題片不同於普通的電視新聞,也不同於電視娛樂和教學節目,它的製作精細,畫面講究,要使解説、音樂、畫面交相輝映,對播音員配音的要求就要更高、更嚴格,需做到以情帶聲、以聲傳情、聲請並茂。因為電視配音是對作品的一次藝術再加工、再創造,播音員必需把片中所表達的情感和內容傳達給觀眾。因此,播音員要想做到以情帶聲、以聲傳情、聲情並茂,理解稿件是非常關鍵的,而且在整個播音創作中佔有很大的比重,從層次、主題、背景到目的、重點、基調等都要經歷一個反覆揣摩的過程,這就需要播音員不僅要有較為紮實的播音基本功,有一定的播音技法,還要具有較高的藝術和文化修養,能充分領會作品的思想感情,並把自己的思維納入稿件作者思維的軌道,做到兩者一致,這樣才能用有聲語言準確而忠實地表達出稿件作者的思想感情,否則,就可能出現心不在焉、言不由衷、語言蒼白,使片子的思想內容大大弱化,難以達到聲畫和諧的統一。不論是風景片、藝術欣賞片還是人物事蹟片等都是感情凝聚的產物,播音員一定要藉助這個“情”字,併發揮自己積極而豐富的想象、聯想,把自身的整個思想感情都融入其中。

電視專題片剪輯與製作

1、特技效果忌過濫
如今,非線形編輯在電視製作上的廣泛應用,大有取帶線形編輯的可能,用非線形編輯製作特技,真是易如反掌,得心應手。但是,特技如果運用得當,獨具匠心,無疑可以激發觀眾的欣賞情趣,增強觀眾的記憶。如果過多的濫用特技效果,不按需要,只圖新鮮,沒有經過深思熟慮就隨意加上特技,其結果只會使觀眾對電視片產生厭惡感和不信任感,尤其是科技電視節目,因遵循事物本身的特性去發展,過多過濫的特技只能適得其反。因此特技效果選用是寧缺勿濫,可用可不用的堅決不用;效果相同,其它手段能説明時,堅決不用;可用簡單特技説明的問題,堅決不用複雜的特技效果。
2、後期編輯忌“跳”
節目在編輯過程中產生的畫面跳動是觀眾難以忍受的。畫面的跳動有以下兩種情況。
(1)由於技術性原因引起的整幅畫面的跳動與不穩整幅畫面的跳動。這種解決辦法就是攝像時每次開機要留夠6秒以上預卷時間等。
(2)由於蒙太奇組接手法不當而引起的畫面情節的跳動。因此後期編輯人員應在充分理解編導創作意圖和中心內容的基礎上,進行創作。一般情況下儘量避免與特寫之間、運動鏡頭固定鏡頭之間,作相反運動的鏡頭之間,被攝體與機位景別相對固定的鏡頭之間進行硬性切換。
3、音樂效果聲要有新意
專題片中的音樂,效果聲是有生命的,是渲染主題思想的一個重要手法,音樂必須與節目的主題、節奏相吻合的。不同節奏的背景音樂加在相同內容的畫面上給人留下了不同的心理效果。音樂的起落、節奏、主題旋律選擇合適,將使電視片畫面內容相得益彰,錦上添花。
(1)音樂的選擇如無特別需要,應儘量避免使用流行歌曲的音樂。採用流行歌曲,歌曲的節奏、旋律、含意與內容往往格格不入,會分散觀眾的注意力,影響節目的效果。
(2)電視片背景音樂不要從頭到尾都是一個調。專題片中的音樂也應該與內容相適應,有起落、有平緩、有高潮、有間歇。音樂的節奏與旋律本身就包含有情緒、思想、寓意,所以決定音樂片斷的錄用和起止時間、段落是做好電視片配樂工作的基礎。
(3)背景音樂的音量選擇。一般而言,電視專題片中的音樂是不直接給觀眾傳遞信息的,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從視聽教材中獲得知識60%是取自於畫面,30%取自於解説。所以無論如何背景音樂的音量也不能超過解説音量。

電視專題片特點介紹

報道類紀實型的電視專題片,是電視深度報道最常用的節目形態。電視新聞專題片的基本特徵是新聞性較強,反映當前重大新聞事件或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和難點問題;有明顯紀實風格,不允外加虛假操作。但同時講究藝術性。電視新聞專題片與電視新聞一樣,強調報道詞與畫面的有機組合,是所謂“雙主體”的並重關係。

電視專題片分類

從風格上分,可分為紀實性專題片、寫意性專題片和寫意與寫實綜合的電視專題片。
從內容上分,包括:城市形象專題片、企業形象專題片和產品形象專題片。
從文體上分新聞性專題片、紀實性專題片、科普性專題片與廣告性專題片。

電視專題片厚積

電視策劃首先是一種智力投入,策劃的前提是厚積。“電視策劃不僅僅是一兩個點子,而是許多個點的集合。它就象是一條貫穿節目始終的智慧線,在節目中承擔了思想引擎的作用“。電視策劃就是理論對實踐的支撐。沒有相關的知識的積累、人生閲歷,不瞭解電視媒體的特點和優勢,是難以勝任的。這就要求專題片的製作人員應當是一個多面手,他具備較高的思想文化素質、藝術審美能力,還要擅長計算機操作。這樣才能在節目的定位、創意、製作上進行大膽的嘗試與創新。

電視專題片採訪現場

採訪現場是掘取大量素材的地方,聲畫同步使電視專題具備了其他媒體無法比擬的魅力,所以應儘量採錄原生態的現場資源來突出真實感。比如一個火災現場,嘈雜的人聲,霹叭的爆響,撕心裂肺的呼救,比任何手段都能扣緊觀眾心絃。

電視專題片音樂語言

再有,音樂是高度形象化的情感符號,音樂語言的運用,是直接表達藝術思想的有效手段。一個鮮明的主題在文字淋漓的表述後,加以音樂的轟託,更會錦上添花。比如在《熱血忠魂李克誠》一片中,真實再現“九”一八事變”後,東北淪陷,抗日怒潮風起雲湧的場面時,配以著名的《松花江上》主題音樂,把人們帶到了那個沒齒難忘的悲慘年代,主題思想被渲染到了極至。

電視專題片歷史資料

歷史資料和空鏡頭的運用也是專題節目真實再現的一種手法。比如在採訪歷史人物的後期製作上,可以通過畫中畫等技巧把人物放到歷史影片中,縮短了時間差,使觀眾彷彿回到瞭如火如荼的戰爭年代;在表現貧困學生理想追求時,只安排他學習的鏡頭會很平淡,可如果用飛翔的大雁,來尋求一種寫意的境界,不僅豐富了作品的表現力,也深化和昇華了主題,給觀眾以想象的空間。

電視專題片電視製作軟件

電視製作軟件的強大功能支持,也為片子的製作提供廣闊的創作空間。比如,蒙太奇手法的巧妙運用,各種特技、濾鏡、漫畫、圖表、照片、字幕的恰當使用,使得片子可以精裁細剪,風光無限。
總之,電視片的策劃與包裝,是一個無限廣闊的空間,經過精心策劃包裝的專題片,就象一座完美的雕塑,立體的呈現在受眾面前。但是也應注意,電視策劃與包裝排斥人為的虛構但不否認創作者的藝術表現。這種藝術表現強調真實自然,它追求異彩紛呈,但不提倡光怪陸離;要求容量和深刻但拒絕繁冗和堆積。它不同於電影、電視劇、文學的表現手法,而象一面鏡子反映着真實的人文和環境。

電視專題片包裝手段

真實是電視專題片 [1]  的生命,這裏所説的包裝,是在新聞成品的基礎上進行的進一步的技術處理,它的目的和作用不是改變事實,而是要使新聞作品中傳遞的事實更加醒目,更容易引起觀眾的收看興趣。也就是説,包裝不是對作品內部各種要素的包裝,而是對作品的成品的包裝。
實施拍攝手法包裝,豐富畫面的表現力
八字選題包裝法,即“欲、畫、人、情、事、新、美、深”。
欲:指對某一題材的最初感覺,能否觸動創作者的興奮點,引起較強烈的創作和拍攝慾望。只有觸動創作者的題材才能觸動觀眾。
畫:拍攝對象(包括現場環境)是否具有可視性。人們對外部世界的感受80%以上來自視覺。作為視聽藝術的專題片首先應考慮視覺效果,採用獨特的拍攝手法發揮電視畫面優勢,把畫面語言作為專題片的本體。
人:人物形象、氣質、口才、個性等方面是否有特色、有魅力。主人公選擇的準確與否直接影響一部專題片的成敗。
情:能否“出情”,引起觀眾的情感共鳴。以情抓住觀眾,成功大半在握。
事:有沒有故事,細節是否吸引人。敍述一個真實動人的故事給觀眾,強似塞給羣眾一部二三流的虛構電影故事片。
新:題材、角度、拍攝手法等是否新穎奇特。人無我有,人有我新。創新、突破應是藝術創作者永遠的追求。
美:是否給觀眾以某種審美愉悦。一部優秀的專題片必然是美的藝術品,或真實動人淨化心靈,或教人向善境界昇華,或意境優美令人神往。
深:是否有挖掘的潛力(具有思想意義和美學價值)。那種“小中見大、平凡中藴深意、一滴水見太陽”的題材最需要選擇者的慧眼去發現去拍攝。
根據這些準確選擇,緊緊抓住觀眾的“興奮點”和“共鳴點”,使用不同的拍攝手法,從而昇華其內涵,突出其主題,進而豐富畫面的表現力和感染力。
進行電視語言包裝,營造觀眾的興奮點
例如山東電視台拍攝的專題片《敬禮“老四團”》,開篇首先引用了沂蒙人民讚揚老四團的歌謠,由此把觀眾帶入那戰火紛飛的解放戰爭年代。隨後,又將場景轉換到老四團戰士的家中,繼而出現那一張張飽經風霜的老戰士的面部特寫。隨着解説詞的插入,給觀眾以強烈的視覺衝擊,整個專題片起伏跌宕,播出後引起很大的反響。
運用音樂包裝,豐富節目的感染力
運用音樂包裝專題片,已在電視節目中廣泛使用,有的甚至創作主題曲,藉以烘托氣氛,昇華主題。音樂的運用不是服從畫面,而是服從內容,優美的畫面不一定就要有優美的音樂,而應該根據內容的需要,用得恰到好處。真正起到深刻揭示事物或人物內在的品格、烘托情緒和情感的作用。例如專題片《為了人民的囑託》刻劃了一位身患癌症的檢察官,深入基層,為民伸冤,懲治腐敗,改變農村面貌的英模形象。臨別時,眾鄉親十里相送,難捨難離,當一位老人撲到這位檢察官懷中,熱淚橫流,嘴裏喊着”老張,你不能走!”的時候,音樂驟起,那激昂而深沉的旋律,伴隨着畫面裏那一雙雙期盼的淚眼,形成一種檢民同心,情深意長的濃厚氣氛。
加強其它細節的包裝,展現節目的整體美
細節包裝,主要包括聲音、特技、字幕、片頭片尾、暗轉等。初看起來,這些好象是細枝末節的小技巧,但對強化節目效果同樣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片頭片尾是一個專題片中不可缺少的整體,做得好了,可起到“意義指示”、“畫龍點睛”和“價值提升”的作用。特技,是電視專題片特有的包裝手段和包裝技巧,是運用電視畫面的特殊處理而達到的一種包裝效果。如,中央電視台記者曾在報道行人亂穿高速公路造成人員傷亡時,特地使用了慢動作重複了某行人被撞身亡的場面。由於慢動作的使用,使這條報道起到了非同尋常、凸顯本質的效果。再如,但特技包裝不可濫用,用得不準確,就會喧賓奪主。聲音包裝,一般是指一部專題片的配音或解説。用什麼樣的音調,用多快的語速,是高揚的還是低沉的,用男聲還是女聲,產生的包裝效果也不相同,但重要的是根據主題內容的需要而有所選擇,選擇得好了,可以錦上添花,使節目增加整體的美感。

電視專題片構思要求

電視專題製作工序比較複雜,包括標題擬製、畫面剪輯、音響合 [1]  成、字幕設計以及所有構成這些要素的子要素。在製作過程中,要本着形式為內容服務的宗旨,在“以視為主,以聽為輔”的原則指導下,協調和處理好畫面、同期聲、字幕,解説詞等方面的關係,使電視專題片諸要素及構成諸要素的子要素之間優勢互補,形成合力,共同為突出主題服務。只有電視專題片構思精巧、製作精良,才能製作出內容、形式俱佳的電視專題片。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