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台寺,隨着歷史的發展,雲台庵成了周圍幾百裏進香拜佛的活動基地。傳説唐太宗李世民曾在雲台庵拜佛、避難。唐玄奘曾到雲台庵訪禪、修煉。
雲台寺,香火鼎盛、遠近聞名。到了清朝末年軍閥混戰,民不聊生,雲台寺香火時斷時續,一直到抗日戰爭爆發,最後一位僧人才離開雲台寺。抗日戰爭期間,冀南部隊的將領宋任窮、陳再道曾來雲台寺過夜,指揮抗日戰鬥。
雲台寺寺廟簡介
編輯
雲台寺全景(12張)
雲台寺始建年代
編輯雲台寺原有佔地面積約15-16公頃。原名普照庵,始建於東漢末年—建之開皇年間(公元581-600年)雲台上建立了寺廟,住上了僧人。取名:雲台庵,唐朝開元年間(713-741)改為雲台寺。高祖5年(622),玄奘東遊至此,從高僧尼曾研討“成實論”。當時雲台寺氣勢恢宏,工程浩大。
雲台寺主體建築
編輯雲台寺,建有南天門、大殿、二殿、三殿、藏經樓、鐘鼓二樓、七十二間廊房和三十多尊佛像‘四周圍遍植松柏。至今,民間尚有“雲台寺,蠍子山(其台基狀似蠍形),兩廂廊房七十二間”,“柏樹常青把雲穿,千山綠水有三殿。招來有人有千萬,求醫拜佛問平安”的歌謠流傳。雲台寺為唐代名剎,最盛時期,僧尼達200餘人,燕王歸北時毀於戰亂。
雲台寺再次重修
編輯宋代時期,廣修寺院,今寧晉縣境內,共建17座。元朝末年,爆發了紅巾軍起義,雲台寺被毀。明永樂年間再次重修清康熙七年寧晉縣發生強烈地震,雲台寺全部倒塌。
民國20-29年(1931-1940),柏房村民出資曾建正殿一間,以奉香火。抗日戰爭時期,宋任窮,陳再道等率八路軍過此地曾夜宿寺內。1956年雲台寺被拆毀,1988年佛教恢復活動。
雲台寺寺內住持
編輯上教下圓法師
雲台寺(4張)
佛陀教示人人皆有佛性,僧團奉行佛陀的教法,以紹隆佛種、教化眾生為己任;因為有僧團住世弘化,因而得以「續佛慧命」。
雲台寺佛教傳承
編輯如今寺院僧眾,每日精進修行,從不懈怠,他們以戒為師,以經典為師,聞思修行,真真實實的在修習佛法。如今寺院僧人從剛來時四人,現已發展到近30人,並重點培養年輕的僧才。教圓住持嚴格管理,僧人禁用手機,持金錢戒,僧眾和合,精進修行,道業日日增上,教圓法師放棄了在世界著名的佛學院修學閉關的機會,發願來續建寺院,讓本寺不僅要利益十方信眾,燒香祈福、廣種善根,更要建成一個七眾聞思修行的叢林。祈願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人民安樂。教圓法師嚴格管理。她來後寺內佛祖不斷顯現祥瑞,西方三聖瑞像也在法會上顯現。殊勝的因緣吸引了無數信眾,雲台寺名聲越來越大。
雲台寺(7張)
教圓法師為了寺院的發展和眾弟子修行得解脱而日夜操勞,短短的時間內寺院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許多人都在驚歎雲台寺發展的速度不可思議,因為殊勝的發心,因為有正法在,因而得到十方諸佛菩薩不共的加持!
[1]
雲台寺相關典故
編輯
雲台寺(24張)
最早的雲台是漢光武帝劉秀奠基的,到如今近兩千年的歷史。公元二三年十月,更始帝給了劉秀少數兵馬,到河北招撫河北郡縣.他在洛陽時,經常到洛南宮的雲台上觀測日、月、星、辰,觀測風、雲、雨、雪。通過在台上拜天神、日神,使將士們樹立刀槍不入的信念,鼓勵將士們的打仗勇氣,早日達到他統一天下稱帝的目的,因此修建雲台是他在河北實施軍事政治的重大舉措。劉秀又精通風水學問,他看到在“安上村”的西邊奠一雲台如山,前邊是一條東西走向的大河,東邊是一片湖泊,真是一處難得的風水寶地。於是公元二四年春,他在“安上村”駐營紮寨,發動了數萬軍民在“安上村”村西對雲台開始了奠基。
一層台的高度是一丈一尺,即一百一十寸(當時人的一乍為一尺),一百一十是個極限概念,表示最高,總的高度為三丈三尺(相當如今的八米左右),真的通了天,聳入雲,因此所奠基的土台叫雲台。雲台建好後,廣大將士求得了天神的賜福和保護,劉秀很快平息了各大豪強和農民起義軍的武裝勢力,公元二五年六月,劉秀在鄗,(河北柏鄉縣北)自立為皇帝,這就是漢光武帝。鄗、雲台,東西只隔二十多里,東西走向有一大河相通,並且又有一大道相連,在雲台前的這條大道上,又是漢軍練兵習武場所,劉家道由此而得名,一至延用於今。
老照片(2張)
雲台寺對外開放
編輯2011年4月23日,河北省寧晉縣雲台寺為尼泊爾式白塔舉行奠基儀式。
- 參考資料
-
- 1. 河北寧晉雲台寺 .河北寧晉雲台寺[引用日期2014-03-02]
- 2. 懷來縣境內崖壁現千年古石窟多層錯落太神奇 .河北新聞網[引用日期2015-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