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陳開成

(清末民國曆史人物)

鎖定
陳開成(1895年—1947年),字石雲,出身於安徽石埭官宦名門世家,陳惟彥之女,張謇之媳,張孝若之妻。 [1-2] 
本    名
陳開成
石雲
所處時代
清末民國
出生地
安徽石埭
出生日期
1895年
逝世日期
1947年

陳開成人物生平

陳開成畢業於上海教會學校——啓明女中,麗質端姿,擅長英語,文采出眾。1915年11月與張謇之子張孝若結婚,兩人感情甚篤,為人知書達禮。她思想進步,支持革命,讓女兒參加抗日活動,解放戰爭期間,又冒着生命危險保護和營救過共產黨人和進步人士。
1945年8月,中共地下黨員王敏之,欲以張家作掩護開展地下鬥爭工作,陳開成識大體,顧大局,有愛國之心,不僅甘擔風險滿口答應,還提議“就作為我的內侄,改名陳克然……” 以掩護,這樣王敏之於8月18日住進了濠陽小築張家。后王敏之接到上級通知,為充實力量,準備調二三百名武裝人員入城,要找個隱蔽的地方,便與陳開成商量。陳又當即答應,提供空關的啓秀樓和馬家巷的一所房。
丈夫死後守貞如飴,精心教子,在兵荒馬亂下操持全家。 [2] 

陳開成親屬成員

父親
陳惟彥,字劭吾,以字行,為大理寺丞選二品存記道司軍機處,曾署貴州黎平府知府。 [1]  [3] 
公公
丈夫
張孝若,張謇獨生子,被譽為“民國四公子” 之一。1918年自美國遊學回國後,即倡議並幫助父親於1920年成立南通縣自治會。1920年,張孝若參與創建淮海實業銀行,任總經理。1922年6月,接政府特命赴10國考察實業。後將所見所聞整理成30萬字的《考察歐美日本十國實業報告書》,以《張孝若演説稿》出版。1924年4月,被政府任命為駐智利國全權公使。民國十五年(1926)六月十日,任為揚子江水道委員會會長。張孝若先後被選為南通大學校長、南通醫科大學校長、大生紗廠董事長、大達輪船公司總經理、淮南各鹽墾公司常務董事長、大陸報館董事等職。1935年10月,張孝若被槍殺,年僅38歲。
兒子
張融武,民國37年(1948年)底,融武知道大生企業在香港有空關住房,便攜家人去了香港。20世紀六七十年代受聘於香港電台,講解歷史故事,後為香港大學校長所賞識,聘為香港大學國文和國語教授,1984年在香港病逝。
張緒武,早在南通中學讀書時,就與中共地下黨有聯繫,是可靠的積極分子,利用自己在社會上的特殊地位和居住條件為黨工作。1950年5月,張緒武於南通紡織學院畢業,接受了來通招技術人員之聘去黑龍江省工作。後來,張緒武南歸,曾任江蘇省副省長,繼而又擔任全國人大法制委員會副主任、全國工商聯常務副主席、全國政協常委和社會法制委員會副主任等職。
女兒
張非武(1916年11月18日—),1937年投身愛國救亡運動,同年9月回到南通城裏,會同親友數人,自發組織起抗日救亡宣傳活動,並把小妹聰武也帶去演宣傳話劇。隨後隨軍北上,堅持抗日救國。1940年,57軍一名長官,掉轉槍口企圖打內戰,殘害進步青年。她以去西安受訓為名,離開部隊到了重慶。抗日戰爭勝利後,與丈夫及朋友在美國辦企業公司。
張柔武,抗日戰爭爆發時,柔武正在上海讀書。上海淪陷期間,英國人在上海英租界設有一處向全世界直播的“民主電台”,其中有一檔專門播放抗日救亡宣傳的文藝節目。因她是音樂學院的學生,歌唱得好,常常擔任該節目的女高音獨唱,唱《長城謠》《九一八小調》《鐵蹄下的歌女》《黃水謠》等抗日歌曲,通過歌聲控訴日本侵略者的罪惡。在滬期間,她還多次為中共地下黨人俞銘璜等遞送情報。張柔武回到南通後,主動交出田契,擁護土地改革;擁護黨對私營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積極參加公私合營,主動放棄定息;特別是將家傳的190多幅字畫和其他國內文物分別捐贈給了南通博物苑和上海博物館,連省政府的3萬元獎金也贈給了南通工藝研究所和蘇州刺繡研究所。她回到祖父張謇創辦的南通師範任音樂教師。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曾擔任中國致公黨省工委副主任委員、南通市政協副主席,現離休。
張聰武,1937年,參加抗日救亡宣傳,在進步話劇《放下你的鞭子》中飾演香姐。1938年平4月,隻身離家,參加蘇北抗日宣傳隊。在中秋夜,敵軍包圍小馬橋宣傳隊住所,聰武不幸犧牲在敵軍的槍口之下。解放後,聰武的骨灰被安葬於南通烈士陵園。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