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俞銘璜

鎖定
俞銘璜(1916~1963年),筆名萃倉、頗之、丁大年等。江蘇如皋鮑家場人。著名文藝理論家。1935年秋,俞銘璜於如皋組織進步文藝團體“春泥社”,任社長.在《導報》開闢《春泥》副刊,任主編。此後,參加無錫國專、國民黨江蘇省學生暑期集訓總隊訓練。因在《永生》週刊發表《集訓散記》被捕,經營救獲釋。全國抗日戰爭時期,組織“春泥社劇團”,演出抗日劇目,鼓動抗日。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從事中共地下工作,並任中共蘇北臨時工委委員,泰縣縣委書記。1940年新四軍東進後,任中共蘇中區委宣傳部部長,華中工委宣傳部副部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共浙江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兼杭州市委宣傳部部長,蘇北區委宣傳部副部長,江蘇省委宣傳部部長、南京大學中文系主任,中共中央華東局宣傳部副部長。著有《新人生觀》《共產主義人生觀》《兩點論》等,收入《俞銘璜文集》。1963年12月13日在上海逝世,時年47歲。 [1] 
(概述圖來源 [5] 
出生日期
1916年
逝世日期
1963年12月13日
主要作品
《新人生觀》《共產主義人生觀》《兩點論》 [1] 
本    名
俞銘璜
筆    名
萃倉、頗之、丁大年

俞銘璜人物生平

少年時 ,他受到大革命和紅十四軍暴動的影響, 不滿國民黨反動統治 ,不滿封建剝削制度和國民黨的獨裁統治。1933年,還在如皋縣中讀書的17歲的俞銘璜與同學馬光曾、社會青年祝見山、梁明輝共同創辦了一個純文學副刊《春泥》,於1934年1月《如皋導報》第四版發刊。 [2] 
1934年,在南通中學讀高一的俞銘璜因組織抗日活動被迫輟學回到如皋。1935年秋,俞銘璜在中共地下黨員葉胥朝的支持下,發起組織進步文學團體“春泥社”,並擔任社長。1935年冬,葉胥朝又利用《皋報》社,創辦了“春泥圖書室”,引導“春泥社”成員學習馬列主義,從揭露黑暗、追求光明提高到把個人的命運和國家民族的命運緊密聯繫起來。 [2] 
1936年,俞銘璜、潘也如在“春泥社”成立秘密革命小組,成員有許家屯、吳安順、徐靜漁等,他們分頭到農村、工廠、學校進行革命活動。“西安事變”時,他們在南通組織遊行示威,展開“停止內戰,團結抗日”的宣傳。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俞銘璜邀約許元文、潘也如、沈絮等有志青年,離如北上找黨。“春泥社”立即創辦十日刊《救亡》和《民族解放》文學雜誌,同時在《皋報》上編《炮火》副刊,並組織“春泥劇團”。俞銘璜、沈序、許家屯等在如皋城鄉主演過《放下你的鞭子》《漢奸的子孫》等進步話劇。活動了近四年的“春泥社”團結了江海地區的一批熱血青年,引導他們紛紛走上了革命道路。 [2] 
1938年,同戴為然等人組織成立泰縣文化界抗戰工作團。1939年俞銘璜加入中國共產黨,從事中共地下工作,並任中共蘇北臨時工委委員、泰縣縣委書記。1940年新四軍東進後,任中共蘇中區委宣傳部部長,華中工委宣傳部副部長。 [1]  [7]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共浙江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兼杭州市委宣傳部部長,蘇北區委宣傳部副部長,江蘇省委宣傳部部長、中國語言文學系主任(1958-1961),中共中央華東局宣傳部副部長。著有《新人生觀》《共產主義人生觀》《兩點論》等,收入《俞銘璜文集》。1963年12月13日在上海逝世,時年47歲。 [1]  [3] 

俞銘璜人物事蹟

俞銘璜與《毛澤東選集》
1945年7月蘇中出版社出版並公開發行了《毛澤東選集》(第一卷),俗稱蘇中版《毛選》。這在中國共產黨史上是繼《晉察冀日報》社出版《毛澤東選集》後的第二部《毛澤東選集》。
蘇中版《毛澤東選集》(第一卷)為小32開本,新五號字豎排,總計124頁,正文收入毛澤東文稿11篇,不足十萬字。書的封面採用套色印刷,從右到左橫排書名,中間印一幅毛澤東肖像。封面上的毛澤東大頭像是由編輯部工作人員楊涵同志繪製木刻製版的。書面右下角印有“Ⅰ”字﹐表示卷數,左下角從右到左印有“蘇中出版社”字樣。全書只有封面、扉頁﹑目錄、出版者等幾項非常簡單樸素的設計,沒有規範的版權頁應有的主編、責任編輯、責任校對﹑排印單位、印張等內容。封底印有“印數20000冊,定價抗幣6元”字樣。
這部《毛澤東選集》的出版發行,凝聚着時任蘇中區黨委宣傳部長俞銘璜同志的心血。
俞銘璜( 1916—1963),江蘇如皋人。少年時,他受到大革命和紅十四軍暴動的影響,不滿國民黨反動統治,1934年在如皋縣立初中(今江蘇省如皋中學)讀書時就約請好友祝見山、梁明暉、馬光曾﹐在中共如皋縣委委員葉胥朝同志的支持下﹐在《如皋導報》上編印《春泥》副刊。“春泥”取自龔自珍《己亥雜詩》名句“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俞銘璜當時説,取“春泥”之名,是希望生長之意。抗戰爆發﹐俞銘璜又和許元文主編《民族解放》十日刊,宣傳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鼓舞全民抗戰鬥志﹐組織青年從事革命鬥爭,積極投身抗日救亡運動。1937年秋俞銘璜邀約許元文、潘也如、沈絮等有志青年﹐離如北上找黨。1939年俞銘璜加入中國共產黨,長期從事黨的宣傳文教工作和理論研究工作﹐他特別努力於理論宣傳的通俗化﹐在解放前後﹐曾編寫出版《新人生觀》、《共產主義人生觀》、《共產主義講話》、《兩點論》等10餘種通俗理論讀物,宣傳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幫助幹部羣眾學習理論,教育青年一代。蘇皖抗日根據地人民推崇、讚譽他為“蘇中才子。”
為了奪取抗戰全面勝利,中共七大在延安召開。劉少奇同志在“七大”所作修改黨章報告中強調,“一切黨校和訓練班必須用毛澤東同志的著作作為基本教材,一切幹部必須系統地研究毛澤東同志的著作,一切黨報必須系統地宣傳毛澤東思想。為了適應一般黨員的水準,黨的宣傳部門應將毛澤東同志的重要著作編為通俗讀物。”為了宣傳﹑學習、研究毛澤東思想落實劉少奇同志的重要指示,時處全國19塊敵後抗日根據地南北兩端的蘇中和晉察冀黨委宣傳部長率先響應。晉察冀邊區黨報委員會書記兼《晉察冀日報》主編鄧拓、蘇中區黨委宣傳部長兼《蘇中報》黨政委員會副書記俞銘璜受命負責策劃《毛澤東選集》編選工作。《晉察冀日報社》和《蘇中報社》負責排版﹑出版﹑發行了各自編選的《毛澤東選集》,從而開始了編選和結集出版《毛澤東選集》這樣一件嶄新的工作。
蘇中版《毛澤東選集》第一卷是由俞銘璜策劃和主編的,責任編輯為杜諾,我為責任校對。書稿是俞銘璜在1944年下半年到1945年上半年編就的,並作好封面設計、開本﹑紙張﹑字體、排印進度要求後,交由剛組建的蘇中出版社編輯部負責人杜諾落實執行。蘇中報印刷所出版廠在江蘇寶應縣射陽湖鎮西北八里許的衝林村東頭一個緊靠蘆葦蕩的大廟裏,1945年7月公開發行。
蘇中出版社原擬出版《毛澤東選集》1—4卷,但由於形勢發展,只出了一卷就北撤山東﹐已編就的其他三卷書稿散佚,下落眾説紛紜,難以定論。
……
蘇中版《毛澤東選集》出版後﹐很快在新四軍和華中解放區掀起出版、學習和研究毛澤東思想的熱潮,在1945年7月至1947年4月不到兩年的時間裏,就編選、出版了蘇中版、華中新華書店版( 1946年4月)膠東新華書店版(1946年7月)、渤海新華書店版等各種版本的《毛澤東選集》。
(以上事蹟資料來源 [6] 
治天下靠筆桿子
俞銘璜同志工作很忙,但對徐雲景學習的督促從來沒有放鬆過。到杭州不久,就介紹他去機關文化學習班學習。當時機關文化學習班設在杭州鐵路小學裏,一星期上三個上午的課。有兩次他早晨工作忙,打來的早飯吃遲了,需要重熱,因此徐雲景沒有按時去上課。這事被他知道了後,嚴肅地對徐雲景説:“功課不能缺,早飯涼了我自己熱。”
為了培養徐雲景對學習的興趣,他特意給我買了一本《中國史話》:“這本書很好,讀了可以增長不少知識。”徐雲景細細地讀了兩遍,確實很有意思。後來他又借了一本《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給徐雲景讀,這是他第一次看長篇小説。書裏主人公保爾·柯察金的形象,給他很深的印象,我開始懂得,一個人活着,不應虛度年華,應該把寶貴的生命獻給偉大的革命事業。
幾個月後,首長又奉調到華東局工作。一天,他特意把徐雲景叫去説:“現在工農速成中學招生,我看你還是去學習吧。”“學習?我很高興,只怕學不好。”徐雲景説。“學習不是為了自己,把它當作黨的任務去完成,這樣就會學好了。”在他的關懷和鼓勵之下,徐雲景考進了工農速成中學,開始了正規化的學習生活。.
不久,俞銘璜又被調到南京任中共江蘇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1955年暑假,參加完高考之後,徐雲景特意去南京看望他。一見面他就笑着説:“我們的秀才回來了!”説得徐雲景很不好意思,慚愧地説:“人家用三年完成學習任務,而我花了四年。”“多個一年兩年不要緊,就是出了校門還要繼續學習嘛!”接着他問:“現在你怎麼打算?”徐雲景説:“我們這屆畢業生,多半不想升學,工作去了。我雖然參加了高考,但是不是學下去,還拿不定主意。”他思索了一下説:“如被錄取就讀下去,打天下靠槍桿子,治天下靠筆桿子。”接着他又補充説:“要建設一個強盛的社會主義新中國,中學文化水平是不夠用的,.非十年寒窗不可。我看大學考上就讀下去!”“讀下去”三個字他説得特別重。
1955年8月,徐雲景接到了南京大學錄取通知書。一到南京,徐雲景首先到首長家報到。他滿懷歡喜地連説;“好!好!我們家添了一個大學生了……”他的話像一股熱流,温暖了徐雲景的全身。
徐雲景文化根基淺,進入大學後,時時感到力不從心,有幾次還想打退堂鼓——退學。
有次他去首長家,被看出情緒有些低落,便問:“學習怎麼樣?”徐雲景説:“古今中外,不但多,而且都啃不動,不如工作來得痛快。”“是啊,讀書對你來説是比較困難些,不過書本上的東西,是死的,它逃不了,只要多聽,多看、多想、多問,久而久之終會搞得懂的。世上不困難的事是沒有的;世上不花力氣就能取得成功的事,也是沒有的。信心加耐心,困難總是能克服的,你説對嗎?”
是的,在他的教誨和鼓勵之下,徐雲景暗暗地下定決心:讀下去!
他的教導總是使人感到親切,使人信服;他批評了你,不但能讓你接受,而且會讓你高興。
(以上事蹟資料來源 [8] 

俞銘璜個人作品

代表作:《新人生觀》《共產主義人生觀》《兩點論》等
《新人生觀》是他的代表作,一部馬列主義通俗化的讀物,是他集學者與革命者於一身的標誌。這部著作植根於底藴豐厚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建樹,又融匯作者參加革命的豐富實踐,聯繫實際,深入淺出,因而首次出版就深受歡迎,5年內印行5版。 [2] 
《俞銘璜文集》 《俞銘璜文集》
以上代表作均收錄於《俞銘璜文集》(1981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俞銘璜親屬關係

妻子:沈序 [4] 
長子:俞膠東 [5] 
次子:俞繼璜 [5] 

俞銘璜後世紀念

俞銘璜、沈序舊居 俞銘璜、沈序舊居 [4]
俞銘璜、沈序舊居位於如皋市林梓鎮初級中學內。
俞銘璜(1916—1963) ,江蘇如皋人。1934年秋,在如皋組織進步文藝團體春泥社,並在《如皋導報》開闢《舂泥》副刊。1935年參與發起南通一二·九運動後,組織進步青年從事革命活動。1937年秋北上,在豫南第五戰區抗敵青年團加入中國共產黨。1939年重新入黨。曾從事黨的秘密工作與地方黨組織的建設工作,長期在黨的理論宣傳和文化教育戰線擔任領導工作,曾任中共蘇中區委宣傳部長,江蘇省委宣傳部長,南京大學中文系主任,華東局宣傳部副部長等。著有《新人生觀》.《共產主義人生觀》.《兩點論》、《命銘球文集》等10餘部理論文藝書籍。
沈序(1919—1957),女,江蘇如皋人,俞銘璜之妻。1934年,在南通女師讀書時參加左翼作家聯盟所屬的新民劇社。1935年,參加進步文藝團體春泥社,參與發起南通一二·九運動。1936年春加入中國共產黨。1938年參加第五戰區抗敵青年團,重新入黨。1940年後,在蘇中解放區從事區黨務,羣眾工作和學校教育工作。1954年後,曾在江蘇省婦聯,文聯、中蘇友協工作。譯有蘇俄長篇小説《快腳鹿》《湟朵奇卡》等書。
1936年至1937年期間,俞銘璜夫婦曾在林梓鎮俞銘璜岳父家居住過一段時日。該房屋佔地96平方米,是一座青磚小瓦的平房,保存較好。 [4] 
參考資料
  • 1.    中國新四軍和華中抗日根據地研究會編. 人物辭典 下 新四軍和華中抗日根據地[M]. 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16:795-796
  • 2.    如皋籍著名文藝理論家俞銘璜:少年俊彥 蘇中才子  .江蘇文明網.2014-11-26[引用日期2022-10-07]
  • 3.    院慶專題  .南京大學校慶網[引用日期2022-10-08]
  • 4.    中共江蘇省委黨史工作辦公室編. 江蘇省革命遺址通覽 中[M]. 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 2014:77
  • 5.    俞銘璜:編寫紅書,彪炳史冊  .如皋日報雲報網[引用日期2022-10-08]
  • 6.    周巖, 馮際虞. 俞銘璜與《毛澤東選集》[J]. 縱橫, 2006(1):2.
  • 7.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江蘇省揚州市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編. 揚州郊區文史 第11輯[M]. 1992:3
  • 8.    徐雲景.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憶俞銘璜同志二三事[J]. 世紀風采, 2006(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