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陳潤生

(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生物信息學家)

鎖定
陳潤生,1941年6月18日出生,天津人,生物信息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1-2] 
陳潤生於1959年9月—1964年7月就讀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物物理系;1964年5月任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1978年1月—1980年1月在吉林大學理論化學進修班學習 [3]  ;2007年11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14年7月當選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 [1-2] 
陳潤生主要從事生物信息學研究。 [1] 
中文名
陳潤生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天津
出生日期
1941年6月18日
畢業院校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200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2014年當選為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

陳潤生人物經歷

1941年6月18日,陳潤生出生於天津 [4] 
1959年9月—1964年7月,就讀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物物理系。
1964年5月,任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1978年1月—1980年1月,在吉林大學理論化學進修班學習。 [3] 
198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5] 
1984年8月—1984年11月,到香港浸會大學生物系做訪問學者。 [3] 
1985年6月—1987年8月,到德國紐倫堡大學理論化學系做訪問學者,獲得洪堡獎學金在德國紐倫堡大學從事量子生物學研究。 [3] 
1995年9月—1995年12月,到香港中文大學做訪問學者。
1996年6月—1996年8月,到德國紐倫堡大學做訪問學者。
1996年9月—1996年10月,到日本東京大學筑波大學做訪問學者。
1996年12月—1997年2月,到香港中文大學做訪問學者。
1997年8月—1998年3月,到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做訪問學者。
2000年6月—2000年12月,到美國哈佛大學生物統計系做訪問學者。
2001年1月—2001年5月,到日本大阪大學蛋白質研究所做訪問學者。
2002年7月—2002年9月,到台灣中研院理論科學中心做訪問學者。
2004年9月—2004年10月,到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做訪問學者。 [3] 
2007年11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2014年7月,當選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 [1-2] 
陳潤生相關照片

陳潤生主要成就

陳潤生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陳潤生曾參加中國第一個完整基因組泉生熱袍菌B4基因組序列的組裝和基因標識,曾參加人類基因組1%和水稻基因組工作草圖的研究;構建了收錄非編碼RNA及其基因的數據庫NONCODE,以及收錄非編碼RNA與其它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數據庫NPInter。 [2] 
陳潤生課題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於:利用生物信息學手段並結合實驗室多年積累的RNA組學技術,深入開展在腫瘤發生、發展以及幹細胞重編程過程中長非編碼RNA的系統發現和功能機制研究;非編碼RNA數據庫(NONCODE)、非編碼RNA與各種生物大分子(DNA、RNA及蛋白質)相互作用數據庫(NPInter)以及其它專家數據庫的構建與升級;RNA研究新技術、新方法;長非編碼RNA翻譯複雜性的理論與功能機制研究;着絲粒及組成型異染色質建成過程中長非編碼RNA的功能與調控機制研究;小鼠早期胚胎髮育過程中長非編碼RNA的功能與調控機制研究。 [2] 
  • 科研項目
項目名稱
角色
項目級別
時間
幹細胞功能相關的新非編碼RNA的發現與功能研究
主持
部委級
2010年6月—2015年6月
非編碼RNA及其基因的系統發現和雙色網絡構建
主持
國家級
2009年1月—2013年8月
非編碼RNA調控機制、生物大分子間相互作用與功能相關的生物信息學技術研究
參與
國家級
2012年1月—2015年6月
紫外誘導的DNA損傷應答中長非編碼RNA的作用研究
主持
國家級
2016年1月—2020年12月
參考資料來源: [3] 
  • 學術論著
據2022年9月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網站顯示,陳潤生共發表SCI學術論文300餘篇。 [2] 
發表時間
書名
出版社
角色
2012年3月
基因的故事—解讀生命的密碼
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第1作者
參考資料來源: [3] 
  • 科研成果獎勵
獲獎時間
項目
獎項
2008年
中國人羣高血壓和冠心病遺傳資源的收集和利用及易感基因研究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2013年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第一完成人)
2014年
基因的故事—解讀生命的密碼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參考資料來源: [3] 
  • 學術交流
1996年—2021年11月,陳潤生在國際學術會議上共作大會報告及分組會報告二十餘次。由於其在基因組信息學領域的早期工作,1996年9月29日至10月3日在日本筑波召開的第十五屆國際科學技術數據委員會(CODATA)大會上應邀作“KotaniMemorialLecture”。 [2] 
  • 獲得專利
2016年,陳潤生以第1作者身份獲得外觀設計專利“BioCircos.js多層次生物數據交互式可視化”,專利號:2016SR030193。 [3] 

陳潤生人才培養

  • 教授課程
陳潤生教授課程“生物信息學”。 [3] 
  • 學生指導
姓名
級別
專業
已指導學生
李蔚、王月蘭、楊燦珠、楊劍、李彪、姜廣奮、宣震宇、齊震、張治華、張勇、石寶晨、黃文濤、王金華、張卓、李防震、王寧、宋超、李紹娟、白寶豔、朱小蓬、劉濤、王潔、何厚勝
博士研究生
生物物理學
倪瑞鋒
碩士研究生
細胞生物學
何航、何順民、何丹丹、張博、郭向前、張鵬、陳貝貝、王雲飛、陳晶晶、董博、肖騰飛、許德榮、邱爽、郭昱、孫玉、範珍、陳小偉、危貴峯、劉麗輝、袁姣、羅華夏、陳佳慧、嶽海燕、吳薇
博士研究生
生物信息學
陳蘭、盧宏超
博士研究生
計算機系統結構
蔡倫
博士研究生
計算機軟件與理論
藥青
碩士研究生
生物物理學
譚餘良、楊新玲
博士研究生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趙國光
博士研究生
計算機應用技術
劉薇
碩士研究生
生物信息學
康悦、張寶
碩士研究生
生物工程
現指導學生
黃瀚晨、郝亞靜、崔亞、王東鵬、張麗麗、吳樹恆
博士研究生
生物信息學
牛儀偉、滕學奕
碩士研究生
生物信息學
吳爾重
碩士研究生
細胞生物學
劉子陽
碩士研究生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數據統計截至2022年9月,參考資料來源: [3] 
  • 科研態度
陳潤生認為,科研需要創造力,不照本宣科,要思考,提出科學問題,否則沒什麼意思,歷史不會記錄你,創新最重要。 [5] 

陳潤生榮譽表彰

獲得時間
榮譽
1996年
“小谷正雄”獎(“KotaniPrize”,生物領域)
2007年
中國科學院院士
2008年
2012年
2014年
歐亞科學院院士
參考資料來源: [2-3] 

陳潤生社會任職

任職時間
職務
1990年1月1日—2016年6月22日
《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學進展》常務主編 [3] 

中國科學院核酸生物學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

國際數據庫組織(CODATA)生物大分子專業組委員

國際純粹及應用物理學會(IUPAP)生物信息學專業委員會委員

參考資料來源: [1-2] 

陳潤生人物評價

陳潤生是中國非編碼RNA研究領域最著名的科學家之一,更是一位科普事業的積極參與者。(大連市科學技術協會評) [4] 
80多歲的陳潤生聲音依然洪亮、高亢、有力,讓人聽得明白、透徹。陳潤生院士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他的聲音如“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春雨般富有感染力。(《國科大》雜誌2021年第四期評)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