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陳曉非

鎖定
陳曉非,1958年2月出生於遼寧省本溪市,籍貫四川成都 [6]  ,地球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系講座教授、系主任 [7] 
陳曉非於1982年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系畢業;1985年獲得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碩士學位;1986年赴美國留學;1991年獲得美國南加州大學地球科學系博士學位,之後留校從事博士後研究,擔任研究助理;1996年回到中國擔任北京大學教授 [14]  ,同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1999年入選國家人事部百千萬人才工程;2005年擔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創新羣體”學術帶頭人;2008年進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工作;2009年至2014年擔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執行院長;201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1]  ;2016年9月擔任南方科技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系講座教授、系主任 [7] 
陳曉非長期從事地震波傳播和震源破裂動力學理論與數值模擬研究 [6] 
中文名
陳曉非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遼寧省本溪市
出生日期
1958年2月
畢業院校
美國南加州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201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性    別
籍    貫
四川成都

陳曉非人物經歷

1958年2月,陳曉非出生於遼寧省本溪市,籍貫四川成都。
陳曉非院士
1978年—1982年,就讀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系地球物理學專業,畢業並獲得學士學位。
1982年—1985年,就讀於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物理學專業,師從陳運泰院士,畢業並獲得碩士學位。
1985年3月—1985年12月,擔任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實習員。
1986年—1991年,就讀於美國南加州大學地球科學系地球物理學專業,師從地震學家KeiitiAki,畢業並獲得博士學位。
1986年6月—1991年12月,擔任美國南加州大學地球科學系研究助理。
1992年1月—1996年8月,在美國南加州大學地球科學系從事博士後研究,擔任研究助理(Research Associate)。
1996年1月—1996年3月,在日本廣島大學地球與行星科學系從事JSPS博士後研究。
1996年3月—1996年5月,擔任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訪問助理研究員(Visiting Assistant Researcher)。
1996年8月—1996年9月,擔任美國斯坦福大學地球物理學系訪問學者(Visiting Scholar)。
1996年9月—2008年5月,擔任北京大學教授,在此期間歷任:地球物理教研室主任,地球物理學系副主任,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副院長兼地球物理系主任,北京大學校學術委員會委員,理學部學術委員會委員 [14] 
1996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
1999年,入選國家人事部百千萬人才工程。
2005年,擔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創新羣體”學術帶頭人。
2008年6月—2016年8月,擔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教授 [1] 
2009年—2014年,擔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執行院長。
2015年12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2016年9月,擔任南方科技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系講座教授、系主任 [7] 

陳曉非主要成就

陳曉非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陳曉非提出了計算橫向非均勻層狀模型理論地震圖的廣義反射率方法;發展了模擬含任意起伏地形三維介質中地震波傳播過程的曲線網格有限差分算法;首次系統研究了自由表面對震源破裂動力學過程的影響,提出了“自由表面誘發超剪切破裂”的概念及其物理機制;首次系統計算並給出了地震破裂相圖,提出了地震斷層動力學破裂擴展的第三種形式:自停止破裂,為認識地震活動性規律提供了理論基礎 [6] 
  • 學術論著
根據2022年4月南方科技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系網站顯示,陳曉非先後發表論文200餘篇 [7] 
  • 承擔項目
根據2022年4月南方科技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系網站顯示,陳曉非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傑青項目、優秀創新羣體項目、重點項目、國際(地區)合作項目、重大項目課題以及科技部973項目課題等科研項目20餘項 [7] 

陳曉非人才培養

  • 教育思想
陳曉非認為,做科研需要一種“至善”的精神,一種對完美、極致境界孜孜不倦追求的精神。“從事科研工作,有時會有一個‘低效’的階段,看似是在‘磨蹭’,久久出不了成果。而這種‘低效’,很可能是科研工作者深入探究、精益求精的過程。” [8] 
  • 指導學生
根據2022年4月南方科技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系網站顯示,陳曉非先後培養70餘名博士和碩士 [7] 

陳曉非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授予單位
2006年
2007年
全國地震科技工作先進個人
中國地震局、科技部、國防科工委、中國科學院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聯合
2009年
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地球科學獎)
2015年1月
國際大地測量與地球物理學聯合會(IUGG)首批會士
國際大地測量與地球物理學聯合會 [2] 
2015年
銀質獎章(Silver Medal)
國際大地測量與地球物理學聯合會 [10] 
2015年
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11] 
2023年5月
2023年廣東“最美科技工作者” [15] 

陳曉非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2001年
地球物理學報》編委
2002年—2010年
教育部地球物理與地質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3] 
2004年
地震學報》編輯委員會副主編
2006年—2010年
教育部地球物理與地質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2008年
《Geophysical Journal International》Editor
2009年
《Earthquake Science》Associate Editor-in-Chief
2009年—2013年
第六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地球物理學與地質學學科評議組委員 [4] 
2011年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八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2012年
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副理事長 [12] 
2013年—2017年
教育部地球物理與地質學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 [5] 
2015年
第七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地球物理學與地質學學科評議組召集人
2015年
中國地震學會副理事長
2016年
國際大地測量與地球物理聯合會(IUGG)中國委員會副主席
2017年
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理事長 [9] 

國際地震學與地球內部物理學會(IASPEI)地震波傳播分委會委員

國際地震學與地球內部物理學會(IASPEI)中國委員會副主席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第七、八、十一屆評委

國家科技獎勵評審委員會委員

中國地震局第七屆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

中國地震學會第八屆理事會副理事長、常務理事

中國地震學會第六、七屆理事會常務理事

中國地震學會第五屆理事會理事

中國地震學會第六、七、八屆國際交流委員會委員

中國地震學會第五、六、七、八屆地殼深部探測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地震學會第八屆地震學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地震學會第六、七屆地震學專業委員會主任

中國地震學會第五屆地震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13] 

陳曉非人物評價

陳曉非是一位研究地球物理的學者,傾聽大地的心跳,把握地球的脈動,是他的長期研究領域。而俯下身,沉下心,平淡生活,專注學術,則是他未曾改變過的人生信念 [8] (南方科技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系評)
陳曉非在地震波傳播、震源破裂動力學以及強地面運動評估領域所做出了突出學術貢獻 [10]  。(國際大地測量與地球物理學聯合會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