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陳曉雲

(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心理學系原教授)

鎖定
陳曉雲(1965年8月6日—2024年1月20日),籍貫甘肅臨洮,韓國首爾大學、莫斯科大學訪問學者,上海市浦江人才 [3]  ,生前是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心理學系教授。 [1] 
陳曉雲於1982年9月—1986年6月在西北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讀本科,畢業獲得學士學位,畢業後留校任教;1987年11月晉升為助教;1989年9月—1992年6月在西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研究所在職讀碩士研究生,畢業獲得碩士學位;1993年9月晉升為講師;1996年9月—1999年6月在華東師範大學心理學系在職讀博士研究生,畢業獲得博士學位;2000年5月—2003年6月在復旦大學理論經濟學博士後流動站從事博士後研究;2000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7月晉升為西北師範大學教育系副教授;2003年6月入職復旦大學社會學系,任副教授;2004年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心理學系恢復重建後,任職於心理學系,12月晉升為教授;2024年1月20日因病醫治無效,在上海逝世,享年59歲。 [1] 
陳曉雲長期從事社會福利心理與社會保障心理的研究。 [1] 
中文名
陳曉雲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65年8月6日
逝世日期
2024年1月20日
畢業院校
華東師範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學位/學歷
博士
政治面貌
中共黨員
籍    貫
甘肅臨洮

陳曉雲人物經歷

1965年8月6日,陳曉雲出生,早年在甘肅臨洮就讀小學和中學。
1982年9月—1986年6月,在西北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讀本科,畢業獲得學士學位,畢業後留校任教。
1987年11月,晉升為助教。
1989年9月—1992年6月,在西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研究所在職讀碩士研究生,畢業獲得碩士學位。
1993年9月,晉升為講師。
1996年9月—1999年6月,在華東師範大學心理學系在職讀博士研究生,畢業獲得博士學位。
2000年5月—2003年6月,在復旦大學理論經濟學博士後流動站從事博士後研究。
2000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7月,晉升為西北師範大學教育系副教授。
2003年6月,入職復旦大學社會學系,任副教授。
2004年,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心理學系恢復重建後,任職於心理學系。12月,晉升為教授。
2024年1月20日19時40分,因病醫治無效,在上海逝世,享年59歲;1月24日15:00,遺體告別儀式在上海寶山殯儀館懿德廳舉行。 [1] 

陳曉雲主要成就

陳曉雲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陳曉雲從事“幾何圖形推理能力”“消費心理和營銷觀念的轉變”方面的研究,研究方向為福利心理與國民幸福感、人力資源管理、職業技能開發。 [1-2] 
  • 學術論著
陳曉雲著有《就業行為管理》《經濟福利的心理保障》《國民福利心理評價研究》《工作與福利心理》等多部學術專著。 [1] 
出版時間
書名
出版社
2009年
復旦大學出版社 [2] 
代表性論文
1.Chen X. Y., & Im, T. (2009). The Basic Models, Characteristics, and Directions of Civil Service Reform in China: Based on Analysis of the Competence of the Civil Service[J].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14(2), 53-62.
2. Chen X. Y. (2009). The Mental Model and Social Integration of Floating Population[J]. Asia Research Network.VOL.6,No.2
3. Chen X. Y. (2009). The Changes on the Concept of Labor Legislation And Its Impact on Employment in China[J].YOUNGSAN LAW JOURNAL.VOL.6,No.1 [2] 
  • 科研項目
項目名稱
項目來源
幸福指數評價體系研究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
社會福利保障體系心理機制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科課題
幸福城市研究
上海市浦江人才項目
超大城市信息化服務戰略研究
上海市社科項目
公共服務資源公平配置研究
上海市人大課題
大學生數字化就業研究
上海市教育課題
俄羅斯社會保障制度轉型研究
國家留學基金委項目
中韓電子政府公共服務比較研究
韓國SK財團支持項目
參考資料來源: [2] 
  • 科研獎勵
截至2024年1月,陳曉雲獲得商務部“全國商務發展研究成果獎”,第十四屆“安子介國際貿易研究獎”,上海市人大常委會課題研究一等獎等十餘項,還獲得過甘肅省教育廳社會科學成果一等獎,蘭州市社會科學成果一等獎等獎項。 [1] 

陳曉雲人才培養

  • 教學工作
陳曉雲承擔了大量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學工作,主講管理心理學、幸福心理學、經濟心理學等課程。 [1-2] 
  • 培養成果
截至2024年1月,陳曉雲培養了十餘位研究生,其中多位研究生的畢業論文獲優秀成績,所指導的研究生畢業後,在政府部門、大型企事業單位和學校等機構任職,為中國和西北地區培養了一大批心理學人才。 [1] 
  • 主編教材
陳曉雲主編《經濟心理學》《管理心理學》等多部教材。 [1] 
出版時間
教材名稱
出版社
2018年
經濟科學出版社 [2] 
  • 培訓諮詢
陳曉雲曾為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楊浦區文化局等單位開展幸福心理培訓與諮詢服務。 [2] 

陳曉雲社會任職

任職時間
擔任職務
/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援助項目技術支持專家
/
上海市社會心理學會管理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
上海市管理心理學會副會長 [2] 
/
上海市總工會職工心理援助專家 [2] 
/
上海市總工會女職工委員會特聘專家
/
韓國國立首爾大學客座研究員
/
復旦大學應用心理學專業碩士項目教指委委員
參考資料來源: [1] 

陳曉雲人物評價

陳曉雲同志在西北師範大教育學系心理學專業工作期間,科研成果豐碩;教學能力和態度深受同事和同學的肯定和稱讚,深受學生歡迎和愛戴。她在福利心理與國民幸福感、人力資源管理、職業技能開發等領域裏,長期耕耘,做出了突出的貢獻,相關研究成果受到了學界關注並獲得了社會反響。陳曉雲教授忠誠教育事業,視教書育人為使命。她言傳身教,循循善誘,關愛學生,亦師亦友,深受學生愛戴,在復旦大學應用心理學專業碩士項目和學科建設中,做出了重要貢獻。陳曉雲教授為人真誠善良,與同事們相處十分融洽。她熱愛生活,性格堅強,樂觀向上。(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評) [1] 

陳曉雲人物爭議

  • 一稿兩投
2013年12月25日,復旦大學學術規範委員會接到舉報,認為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心理學系陳曉雲副教授涉嫌“一稿兩投”行為。經調查,(一)雖然陳曉雲的論文《信息失靈條件下的IPI促進就業模式》在《現代經濟探討》(2007年第6期)和《理論導刊》(2007年第6期)上一稿兩發是客觀事實,但據現有的證據材料,陳曉雲既沒有一稿兩投的主觀動機,也沒有一稿兩投的故意行為;(二)造成陳曉雲論文一稿兩發的責任主要在雜誌編輯部;(三)陳曉雲沒有利用一稿兩發獲取不正當利益;也不存在有關部門在其職稱晉升中有失察的問題;(四)陳曉雲已去函《現代經濟探討》編輯部,要求撤銷發表《信息失靈條件下的IPI促進就業模式》一文,今後陳曉雲不把刊登在《現代經濟探討》(2007年第6期)上的文章作為自己的學術成果使用。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