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陳文勝

(湖南師範大學瀟湘學者特聘教授)

鎖定
陳文勝,現任湖南師範大學瀟湘學者特聘教授 [1] 湖南師範大學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院長,中國農村發展學會第八屆副會長 [3] 湖南省農村發展研究院理事長 [79] 
中文名
陳文勝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地
衡陽縣
畢業院校
武漢大學
學位/學歷
博士

陳文勝個人簡介

陳文勝,男,中共黨員,博士,衡陽縣金溪鎮人,湖南師範大學瀟湘學者特聘教授,湖南師範大學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院長,博士生導師,二級教授。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擔任中共中央農辦鄉村振興專家委員,中共湖南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三農工作專家組組長,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湖南省重大決策諮詢智囊團專家,湖南省扶貧領導小組專家諮詢委員,《中國鄉村發現》主編,香港中文大學訪問學者,入選湖南省“五個一批”人才,湖南省中國鄉村振興研究基地首席專家 [36] 長沙社科智庫領銜專家 [104] 張家界市桑植縣首席“三農”專家顧問 [105] 郴州市汝城縣鄉村振興首席專家 [108] 

陳文勝學術成果

主要從事三農問題研究,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3項 [80]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子課題1項,主持省社科基金重大項目2項、重點項目3項、一般項目15項,其他項目28項。出版學術獨著9部,合著9部,編著60多部。著作《論大國農業轉型》獲得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立項資助,被國家社科規劃辦列入2017年國家社科基金中華學術外譯項目,入選中宣部“絲路書香出版工程”項目,相繼被翻譯為英文、越南文和阿拉伯文。主編的《新型農民能力培養》叢書被新聞出版總署列入農家書屋重點推薦書目,涵蓋20多個省市自治區、取得發行60多萬套300多萬本的銷量,在全國同類讀物中的排行首位,對農民教育和提高農民素質產生了廣泛的影響。主持創辦的三農通俗理論讀物《中國鄉村發現》已經成為知名的三農品牌讀物,主辦的三農門户網站“中國鄉村發現網”榮獲2007年“中國農業網站100強”稱號。 [39] 
在《求是》、《政治學研究》、《中國農村經濟》、《中國農村觀察》、《人民日報》、《經濟日報》、《光明日報》等國家級報刊及其他省級以上報刊發表學術論文80餘篇,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新華文摘》、《人大複印資料》等國家級文摘類報刊轉載、摘錄20餘篇。撰寫的研究報告獲黨和國家領導人肯定性批示9人次(其中中央主要領導人批示一次)、省部領導肯定性批示57人次,13項成果進入省委省政府決策。
文章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轉載的有:《農民主體地位與鄉村治理現代化》《“兩型”社會建設中的“兩型”農業發展》《新農村建設進程中的現實困境》《破解新時期農村發展的中國難題》《論城鎮化進程中的村莊發展》《質疑中國三農問題研究的幾種傾向》《鄉村債務的社會公共危機研究》《新農村文化建設的戰略思考》《打破貨幣主導的社會流動》《社會管理創新必須推進城鄉一體化》。被《新華文摘》轉載的有:《城鎮化進程中鄉村文化觀念的變遷》《脱貧攻堅的戰略機遇與長效機制》;被人大複印資料轉載的有:《城鄉一體化進程中的社會管理創新研究》、《新農村建設從何處破題》,《社會管理創新必須推進城鄉一體化》。入選《中國經濟學年鑑》的有:《農村改革30年回顧與展望》入選《中國經濟學年鑑2009年》,《世界糧食危機下的中國糧食安全機遇與挑戰》入選《中國經濟學年鑑2009年》,《世界金融危機下的農民增收和農村扶貧》入選《中國經濟學年鑑2010年》,《新農村建設進程中的現實困境》入選《中國經濟學年鑑2011年》,《社會管理創新必須推進城鄉一體化》入選《中國經濟學年鑑2012年》。 [40] 

陳文勝職務任免

2021年12月,中國農村發展學會會員代表大會決定:湖南師範大學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院長陳文勝任中國農村發展學會第八屆副會長。 [3] 
2022年6月,湖南省農村發展研究院召開第三屆理事會,選舉並通過了湖南省農村發展研究院新一屆理事會組成成員和行政機構成員,陳文勝擔任理事長。 [79] 

陳文勝人物履歷

1.工作簡歷。 [41] 
1992.06-1993.03湖南省衡陽縣秋塘鄉團委書記
1993.03-1994.03湖南省衡陽縣秋塘鄉黨委委員、組織委員
1994.03-1996.08湖南省衡陽縣西渡鄉黨委委員、企業辦主任
1996.08-1998.02湖南省衡陽縣金溪鎮宣統委員
1998.02-2001.01湖南省衡陽縣峴山鄉副鄉長
2001.01-2003.01湖南省衡陽縣三湖鎮黨委委員副書記、鎮長
2003.01-2005.11湖南省衡陽縣三湖鎮黨委書記
2005.11-2008.12湖南省社科院新農村研究中心副主任、秘書長,《中國鄉村發現》主編,香港中文大學訪問學者
2008.12-2010.07湖南省社科院工會主席
2010.6-2012.8 [44]  湖南省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
2010.07-2017.06湖南省社科院科研處處長,“湖南省城鄉一體化研究基地”首席專家、“湖南省新農村建設研究基地”首席專家
2017.06-2019.05湖南省社科院辦公室主任,兼任院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院長、院城鄉一體化研究智庫團隊首席專家。
2019.06至今任湖南師範大學瀟湘學者特聘教授、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院長、博士生導師,2020年7月聘任為二級教授,湖南省中國鄉村振興研究基地首席專家。
2.學術兼職。中國農村發展學會副會長,湖南省扶貧領導小組專家諮詢委員,湖南省重大決策諮詢智囊團專家,湖南省人民政府參事室特約研究員,中國國外農業經濟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縣鎮經濟交流促進會常務理事,湖南省農村財政研究會副會長,盤古智庫學術委員。
3.成果獲獎
(1)《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的脱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研究》獲湖南省第十五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2021年;
(2)《城鎮化進程中的鄉村發展研究》獲湖南省第十四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020年;
(3)論文《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國農業發展的戰略轉型》,獲中宣部中特理論優秀論文獎,2018年;
(4)專著《論大國農業轉型》獲湖南省第十三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2017年;
(5)研究報告《湖南城鄉一體化發展報告(2014~2015)》藍皮書,獲評第七屆全國優秀皮書報告獎一等獎,2015年;
(6)編著《新型農民能力培養》獲湖南省第十一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2012年;
(7)研究報告《關於推進縣域“四化兩型”建設的建議》獲湖南省委“三問”優秀建議二等獎,2011年。
4.主持的研究項目
(1)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兩型社會建設中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研究》(12FJY007),2012年,已結項;
(2)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城鎮化進程中的村莊社會變遷研究》(15BSH076),2015年,已結項;
(3)國家社科基金中華學術外譯項目《論大國農業轉型》(17WJY003) [45]  ,2017年立項;
(4)國家社科基金中華學術外譯項目《論中國鄉村變遷》 [46]  ,2021年立項;
(5)“十三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中國鄉村振興示範村》 [47]  ,2021年立項;
(6)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推進脱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研究》(22FKSB020) [80]  ,2022年立項;
(7)湖南省委、省政府委託課題《湖南以精細農業為特色的優質農副產品供應基地建設研究》(陳錫文主持,陳文勝執行主持),2016年,已結項;
(8)湖南省政府委託課題《湖南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基本思路與主要途徑研究》,2017年11月,已結項;
(9)湖南省扶貧領導小組委託課題《湖南省“十三五”脱貧攻堅規劃》,2017年6月,已結項;
(10)湖南省新農村建設領導小組委託課題《湖南省“百城千鎮萬村”新農村建設工程工作規劃》,2011年,已結項;
(11)湖南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委託課題《湖南省武陵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實施規劃》(扶貧攻堅部分),2013年,已結項;
(12)湖南省“十二五”規劃領導小組委託課題《湖南“十二五”現代農業發展戰略研究》,2009年,已結項;
(13)中共湖南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重大委託課題《我省貧困地區脱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研究》,2020年,在研;
(14)長沙市委、政府重大招標課題《長沙市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2019年,已結項;
(15)湖南省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城鄉融合發展視角下湖南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點、體制機制與政策創新研究》,(18ZWA02),2018年,已結項;
(16)湖南省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我省穩妥推進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擔保、轉讓的路徑與對策研究》(14WTA13),2014年,已結項;
(17)湖南省社科基金重點項目《湖南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與路徑研究》(16ZWB03),2016年,已結項;
(18)湖南省社科基金重點項目《湖南推進現代農業建設中經營主體培育與科技支撐體系研究》(12ZDB06),2012年,已結項;
(19)湖南省社科基金重點項目《世界糧食危機背景下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研究》(09ZDB06),2014年,已結項;
(21)湖南省社科基金課題《加快推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研究》(2010JD24),2010年,已結項;
(22)湖南省社科基金立項課題《農業科技創新加快湖南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研究》(12JD46),2012年,已結項;
(23)湖南省社科基金立項課題《湖南城鎮化推進中村莊變遷與治理創新研究》(15JD34),2015年,已結項;
(24)湖南省社科基金立項課題《以區域地標品牌為戰略調整湖南農業結構研究》(16JD40),2017年,已結項;
(25)湖南省社科基金立項課題《推進湖南農產品區域品牌建設研究》(17JD51),2017年,已結項;
(26)湖南省社科基金立項課題《習近平鄉村振興戰略與湖南實踐研究》(17ZWC14),2018年,已結項;
(27)湖南省社科基金立項課題《湖南農村公共產品供給決策的問題與對策》(07JD25),2008年,已結項。
5.服務社會項目代表性案例
(1)《衡陽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綱要》,該規劃已經被衡陽市人大通過正式發文。
(2)《湖南“十三五”脱貧攻堅規劃》,該成果被作為省政府文件(湘政函[2017]12號)下發全省實施。
(3)《湘江、珠江、贛江“三江”源頭環東江湖流域生態發展規劃》。該成果獲時任中央政治局常委批示;並獲得時任國家環保部副部長、常務副省長、副省長肯定性批示。被納入《湖南省“十三五”脱貧攻堅規劃》作為生態扶貧的重要內容,在2016年湖湘智庫研究“十大金策”表彰大會上,該成果榮獲2016年湖湘智庫研究“十大金策”。
(4)《綠色湖南發展綱要》,該成果進入湖南省委、省政府重大決策,成為湖南省委、省政府頒佈實施的文件(湘發[2012])9號文件下發全省實施。
(5)《長沙市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該規劃由長沙市委市政府於2018年12月頒佈實施。
(6)《懷化市“十三五”脱貧攻堅規劃》,由懷化市委、市政府頒佈實施。
(7)《郴州市美麗鄉村三年行動計劃》、《郴州市農業農村三農行動計劃》,由郴州市委,、郴州市政府頒佈實施。
(8)《資興市城鄉一體化規劃研究》,該成果2013年獲時任湖南省省長杜家毫批示,併成為湖南省縣域城鄉一體化的試點市,並以此為基礎申報成功獲批湖南省首批的國家新型城鎮化試點市。
(9)《湖南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基本思路與主要途徑研究》,由省政府委託研究,2018年4月10日省政府以《關於深入推進農業“百千萬”工程 促進產業興旺的意見》(湘政發[2018]3號)下發全省。
(10)《推進我省以精細農業為特色的優質農副產品供應基地建設的建議》。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重大委託課題,由中農辦原主任陳錫文擔任顧問,形成的最終成果通過了中農辦主任韓俊、國務院研究室黨組成員郭瑋、中央農辦農村一局局長趙陽、農業部經管司司長張紅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部部長葉興慶、農業部農研中心主任宋洪遠、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張曉山、中國農大副校長辛賢、中國人大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院長唐忠、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研究員方言等領導與專家的論證評審,獲中共湖南省委書記杜家毫、中農辦主任韓俊等領導批示。
(11)接受委託起草的兩個片區扶貧攻堅規劃,團隊接受委託起草的《湖南省武陵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實施規劃》(扶貧攻堅部分),成為湖南省武陵山片區扶貧攻堅的實施規劃;《湖南省羅霄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實施規劃》(扶貧攻堅部分),成為國家羅霄山片區扶貧的重要內容。
(12)《湖南省“百城千鎮萬村”新農村建設工程工作規劃》,該成果被省委新農村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作為文件下發全省。
(13)主持的《醴陵市西鄉片現代農業發展規劃》《嘉禾縣城鄉一體化發展示範縣規劃研究》《漢壽縣城鄉一體化發展示範縣規劃研究》《汝城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新化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等數十項規劃類課題研究,均被各地政府發文實施。 [42] 

陳文勝著作論文

陳文勝一、著作

1.《論大國農業轉型 [2]  ,社科文獻出版社,2014年
2.《新農村建設熱點難點着力點》,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2011年
4.《新型農民能力培養》叢書(《求職與創業》 [83] 《交往與禮儀》 [84] 《保護與維權》 [85] 《學習與發展》 [86] 《理財與消費》 [87]  ),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
5.《農民十萬個怎麼做》從書 《生產生活篇.》 [88] 《環境保護篇》 [89] 《權益維護篇》 [90] 《增收致富篇》 [91] 《技術信息篇》 [92]  ,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2013年
6.《新時期農村幹部培訓教材》叢書(《農村組織創新之策》《農村文化發展之謀》《農村人才開發之道》《農村幹部領導之術》《農村低碳發展之路》5部),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2012年
7.《論中國鄉村變遷》,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1年,獨著 [4] 
8.《中國農業何以強》 [81] 中國農業出版社,2023年,獨著 [82] 
9.《中國鄉村何以興》 [106] 中國農業出版社,2023年,獨著 [107] 
10.《大國小村》,湖南人民出版社,2021年,合著,第一作者 [5] 
11.《大國村莊的進路》,湖南師大出版社,2020年,獨著 [6] 
12.《論道大國“三農”》,中國農業出版社,2021年4月,主編 [7] 
13.《論大國農業轉型》英文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0年,獨著 [8] 
14.《中國鄉村振興示範村》叢書(10本) [103]  《花園村》 [93]  《振興村》 [94]  《郎德上寨》 [95]  《戰旗村》 [96]  《袁家村》 [97]  《景溪村》 [98]  《張莊村》 [99]  《大梨樹村》 [100]  《潯龍河村》 [101]  《中國鄉村振興示範村:十八洞村》 [102]  ,東北大學出版社,2021年5月,主編 [9] 
15. 新農民書架系列叢書(5本)《農民創業寶典》《農民理財寶典》《農民維權寶典》《農民學習寶典》《農民社交寶典》,安徽大學出版社,2015年,主編 [48] 
16.《鄉村振興藍皮書:湖南鄉村振興報告(2018)》,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8年,主編 [50] 
17.《鄉村振興藍皮書:湖南鄉村振興報告(2019-2020)》,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0年,主編 [51] 
18.《鄉村振興藍皮書:湖南鄉村振興報告(2021)》,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1年,主編 [52] 
19.《鄉村振興藍皮書:湖南鄉村振興報告(2022)》,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2年,主編 [61] 
20.湖南省縣域發展研究報告(2012)》,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主編 [53] 
21.《湖南省縣域發展研究報告(2013)》,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年,主編 [54] 
22.《湖南省縣域發展研究報告(2014)》,.湖南人民出版社,2014年,主編 [55] 
23.湖南藍皮書:湖南省城鄉一體化發展研究報告2012》,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主編 [59] 
24.《湖南藍皮書:湖南省城鄉發展一體化研究報告(2013)》,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年,主編 [60] 
25.《湖南藍皮書:湖南城鄉一體化發展報告(2014~2015)》,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年,主編 [56] 
26.《湖南藍皮書:湖南城鄉一體化發展報告(2016)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年,主編 [57] 
27.《湖南藍皮書:湖南城鄉一體化發展報告(2017)》,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7年,主編 [58] 
28.《湘村行動:湖南鄉村振興精選案例》,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22年,主編 [62] 

陳文勝二、論文

1.《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國農業發展的戰略轉型》,載《求是》2017年第03期,獨著
2.《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載《求是》2018年第6期,獨著
3.《城鄉一體化進程中的社會管理創新》,載《政治學研究》2013年第2期,第一作者
4.《世界糧食危機下的中國糧食安全機遇與挑戰》,載《中國社會科學內刊》2008年5月,獨著
5.《新農村建設進程中的現實困境》,載《中國農村經濟》2010年第5期,獨著
6.《論城鎮化進程中的村莊發展》,載《中國農村觀察》2014年3期,獨著
7.《以“三治”完善鄉村治理》,載《人民日報》2018年3月2日,獨著
8.《推動鄉村產業振興》,載《人民日報》2018年3月12日,獨著
9.《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個重要的突破口:推進農產品區域品牌建設》,載《人民日報》2017年6月12日,獨著
10.《系統看農業發展方式轉變與科技創新》,載《人民日報》2015年1月29日,獨著
11.《為鄉村振興提供內在動力》,載《人民日報》2019年5月13日,獨著 [11] 
12.《補齊農村人居環境短板》,載《人民日報》2019年9月10日,獨著 [12] 
13.《將疫情對“三農”影響降到最低》,載《人民日報》2020年05月11日,獨著 [14] 
14.《促進農業高質高效發展》,載《人民日報》2022年6月29日,獨著 [49] 
15.《整合資源促進城鄉融合發展》,載《經濟日報》2016年4月1日,第一作者
16.《把握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載《經濟日報》2016年10月22日,獨著
17.《推進三大變革實現鄉村振興》,載《經濟日報》 2018年6月14日,獨著
18.《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防範七個誤區》,載《經濟日報》 2018年6月21日,獨著
19.《釋放改革紅利推進農業現代化》,載《經濟日報》2019年1月16日,獨著 [13] 
20.《圍繞痛點難點發力促農民增收》,載《經濟日報》2020年7月13日,獨著
21.《合鄉並村改革切忌大躍進》,載《光明日報》2015年12月27日,獨著
22.《“兩型”發展是中國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的時代命題》,載《光明日報》2015年1月14日,獨著
23. 《國民經濟轉型必須從三農突破》,載《光明日報》2010年7月13日,獨著
24.《中國糧食安全的信心源自何處》,載《光明日報》2020年4月14日,獨著 [15] 
25.《縣域是中國改革與發展的主戰場》,載《光明日報》2014年8月2日,第一作者 [16] 
26.《穩妥推進農民住房財產權改革》,載《光明日報》2015年5月3日,第一作者 [17] 
27.《世界金融危機下的農民增收與扶貧》,載《中國農村經濟》2009年12期,第一作者 [10] 
28《農民主體地位與鄉村治理現代化》,載《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20年第5期,獨著 [63] 
29.《鄉村振興的資本、土地與制度邏輯》,載《華中師範大學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年1期,獨著 [18] 
30.《城鎮化進程中的鄉村變局與評判》,載《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17年1期,獨著 [19] 
31.《城鎮化進程中鄉村變遷的現實邏輯》,載《江淮論壇》2019年4期,獨著 [37] 
32.《論新時代鄉村文化興盛之路》,載 《江淮論壇》2021年第4期,第一作者 [66] 
33.《城鎮化進程中鄉村經濟發展的變遷》,載《浙江學刊》2019年3期,獨著 [20] 
34.《農業大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之路》,載《求索》2019年4期,獨著 [38] 
35.《城鎮化進程中鄉村文化觀念的變遷》,載《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年4期,獨著 [21] 
36.《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的鄉村教育研究》 ,載《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年5期,第一作者 [65]  。該文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22年第2期轉載 [64] 
37.《論鄉村振興與產業扶貧》,載《農村經濟》2019年9期,獨著 [22] 
38.《鄉村振興背景下鄉鎮治理現代轉型研究》 ,載《農村經濟》2022年第4期,第一作者 [68] 
39.《城鎮化進程中鄉村社會結構的變遷》,載《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20年2期,獨著 [23] 
40.《破解南方難題是中國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載《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22年第3期,獨著 [78] 
41.《脱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實現途徑》,載《貴州社會科學》2020年1期,獨著 [24] 
42.《論新發展階段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載《貴州社會科學》2022年第1期,第一作者 [67] 
43.《城鎮化進程中鄉村治理秩序的變遷》,載《浙江學刊》2020年05期,獨著 [25] 
44.《鄉村振興戰略目標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研究》,載《江西社會科學》2019年12期,獨著 [26] 
45.《中央一號文件的“三農”政策變遷與未來趨向》,載《農村經濟》2017年第8期,獨著 [27] 
46.《中國迎來了城鄉融合發展的新時代》,載《紅旗文稿》2018年第8期,獨著 [28] 
47.《脱貧攻堅的戰略機遇與長效機制研究》,載《求索》2017年6期,獨著 [29] 
48.《論中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着力點》,載《農村經濟》2016年11期,獨著 [30] 
49.《資源環境約束下中國農業發展的多目標轉型》,載《農村經濟》2014年12期,獨著 [31] 
50.《“兩型”農業:中國農業發展轉型的戰略方向》,載《求索》2014年9期,獨著 [32] 
51.《後農業税時代鄉鎮政府的職能定位研究》,載《農村經濟》2007年8期,獨著 [33] 
52.《鄉村債務的社會公共危機研究》,載《求索》2006年3期,獨著 [34] 
53.《China’s arable land wasting problem》,載《China Agricultural Economic Review》(SSCI與SCI雙檢索期刊)2021年第3期,獨著 [35] 
54.《農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需要防範的幾個風險》,載《湖南日報》理論版 2019年7月27日,獨著 [69] 
55.《加快建立農產品區域正面清單與負面清單》,載《湖南日報》理論版 2019年8月14日,獨著 [70] 
56.《疫情之下全面小康與鄉村振興的方向及重點》,載《湖南日報》理論版 2020年2月15日,獨著 [71] 
57.《牢牢把住接續推進脱貧攻堅到鄉村振興的關鍵與核心》,載《湖南日報》理論版2020年9月24日,獨著 [72] 
58.《進入向鄉村振興全面推進的新發展階段》 ,載《湖南日報》理論版2021年2月23日,獨著 [73] 
59.《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底線、主線與重點任務》 ,載《湖南日報》理論版2022年2月24日,獨著 [74] 
60.《構建農業農村現代化新格局》,載《新湘評論》2021年第5期,獨著 [75] 
61.《從黨的百年農村工作史中汲取推進鄉村振興的智慧力量》,載《新湘評論》2021年第14期,獨著 [76] 
62.《落實“大食物觀” 做優“一桌湖南飯”》,載 《新湘評論》2022年10期,獨著 [77]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