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陳寄虛

鎖定
陳寄虛,原名陳毓廩,廣東梅州梅縣區丙村鎮東溪村人。1933年任中國國民黨駐泰國總支部執行委員。在抗戰時期,回國任職中央政府僑務委員會,並任漳州華僑接待所主任。
中文名
陳寄虛
別    名
陳毓廩
國    籍
廣東梅州梅縣區丙村鎮東溪村人
1933年任中國國民黨駐泰國總支部執行委員。 [1] 
陳寄虛,家名陳毓廩,廣東梅州梅縣區丙村鎮東溪村人。這裏位於丙村東北部的大山深處,與雁洋鎮三鄉毗鄰,山路崎嶇,山多田少。在清朝末年,當地百姓迫於生活壓力,沿着梅江水路,乘船到南洋謀生。十九世紀末,年青的陳寄虛也出洋謀生,漂洋過海到暹羅(泰國)從事黃金首飾加工業。
清末,革命思潮在包括嘉應州嶺東地區興起。在丙村三堡學堂,江柏堅、謝魯倩等人興辦新學,同時響應孫中山等革命黨人推翻封建帝制的革命,三堡學堂成為嘉應州革命運動的策源地之一。
江柏堅是與陳寄虛同村的文化人士,具有開明的革命思想。陳寄虛的堂兄陳寶訓也是著名的同盟會員。陳寶訓原是一位晚清秀才,家名陳毓緗,字迪予。陳寶訓早年跟隨丘逢甲、黃墨村等興辦新學,後來在汕頭與謝逸橋、梁千仞、林百舉等一起創辦嶺東同盟會的喉舌——《中華新報》,擔任報社總經理一職。不少丙村、西陽人士受到江柏堅、謝魯倩、陳迪予等人的影響先後加入同盟會,如郭典三、盧耕父、謝星喬、黃嵩南等人。
革命思潮同樣傳播到南洋的華僑社區,陳寄虛另一位堂兄陳百鵬也成為著名的同盟會員。陳百鵬,家名陳毓煥,在南洋荷屬巴達維亞經商,是當地華僑商會的會長。他在巴城出資創辦著名的《華鐸報》,成為南洋宣揚反清革命思想的華文報紙。由於他大力出資支持孫中山的革命活動,民國成立後,臨時大總統孫中山特地向其頒發《旌義狀》:
陳百鵬於中華民國開國之始,踴躍輸將,軍儲賴濟。特給予旌義狀,奕代後民,永多厥義。此旌。
臨時大總統孫文
中華民國元年三月初一日
陳百鵬支持的革命活動包括廣州黃花崗起義以及廣東北伐軍北伐行動,而這正是陳寄虛參與了的主要革命經歷。當年他受進步思想影響,在泰國加入同盟會後,響應號召回國參加起義行動。
由於年代久遠和歷史資料的流失,陳寄虛的孫子陳良波也不太清楚祖父參加起義的詳情,只從父輩瞭解到,祖父當時歸屬姚雨平領導的隊伍。據史料記載,在姚雨平的隊伍中,包括了林修明、黃嵩南、郭典三、謝星喬、王錫民等客家籍人士,由此可見姚雨平的起義分隊主要由客家籍人士組成。由於隊伍未能從胡毅生處及時領到武器,這支隊伍未能與黃興的隊伍同時發難攻打清軍據點,起義失敗後,大部分成員得以倖存下來。
陳寄虛從廣州潛回泰國不久,武昌起義爆發。他再次回國,參加廣東革命軍政府組織的北伐軍,在姚雨平的領導下北上南京。作為北伐軍華僑炸彈隊成員,陳寄虛參與廣東北伐軍擊敗張勳清軍的三次戰役,光復固鎮、宿州、徐州,捍衞新成立的共和國。
服務僑界,參加抗戰救亡活動
民國成立後,陳寄虛參加由同盟會改組的國民黨,並在1913年參加反對袁世凱的二次革命,失敗後逃往泰國曼谷,繼續從事工商業活動。
在泰國,陳寄虛熱心參加海外僑務活動,擔當僑界與祖國內地的聯絡工作。1933年,他曾以海外華僑代表的身份參加國民黨中央臨時代表大會。據團結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國民黨百年人物全書》,簡短記錄了有關陳寄虛的人生履歷:1933年,在任中國國民黨駐暹羅總支部執行委員。
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爆發,日軍發動全面侵華戰爭。陳寄虛受泰國華僑的委託,回國參加“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會議。會議結束後,他即返回泰國參與組織成立“華僑抗日救國後援會”,以籌集捐款和物資支持中國國內的抗日戰爭。
陳寄虛還通過暹羅書報社,組織華僑青年回國參加抗戰,在那裏認識了後來他續絃的妻子張文玉。他帶領這批青年乘坐“海慶”輪迴國,抵達廣州向中國紅十字會報到。這批華僑青年作為救護隊員,主要從事戰地救援傷員的工作。
1937年底,當時保持中立的泰國政府,禁止國內華僑的抗日宣傳活動,陳寄虛等人遭到通緝和逮捕,後被驅逐出境。當時,陳寄虛因妻子已經病逝,只好帶着年幼的兒子陳龍秀輾轉回國。他將陳龍秀送回家鄉丙村,交由在鄉興學的堂兄陳寶民(毓緯)照顧,然後前往重慶中央政府僑務委員會報到。
1943年,為安置南洋淪陷後歸國的華僑,國民政府在福建漳州設置華僑接待所。陳寄虛擔任主任,負責難僑的登記和安置工作。當時的陳寄虛已經重新成立家庭,他與回國後流離各地從事救護工作的華僑女青年張文玉在重慶重逢。張文玉又名張玉瓊,出生於祖籍海南文昌的華僑橡膠園主家庭,共同的抗日理想,使他們克服年齡的差距走在一起,在姚雨平的證婚下結成伉儷。在此後兩年裏,陳寄虛在漳州這個位於抗戰前線的城市,同時也是著名的僑鄉,負責接待歸國華僑的工作,通過香港和緬甸兩條秘密線路,組織大量的愛國華僑回國參加抗日戰爭。
目前健在的九旬抗戰老兵陳注新(著秀)向記者回憶起當年在南京遇到陳寄虛的印象:“他當時在中央政府辦公大樓僑務委員會上班,對家鄉後輩的我非常謙和。”
在那次會面後不久,陳寄虛選擇告老還鄉,期望葉落歸根,在家鄉安度晚年。時代的鉅變導致他的願望落空,家境清貧的他在土改運動中遭到錯殺,直到1984年才獲得徹底的平反。 [2] 
1948年冬,在廣州的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陵園,一位年近花甲的老者帶着尚在沖齡的小兒子前往瞻拜先烈。在七十二烈士的墳前,老人語重心長地向兒子透露了37年前的一段往事——自己曾作為敢死隊員,參加“三·二九”廣州起義,由於所在的隊伍未能及時領取武器,錯過舉事的最佳時間,否則很可能已經和七十二烈士長眠在一起。
這位老人就是梅縣籍的同盟會員陳寄虛。三年後,隨着這位老人的離世,他的生平淹沒在歷史的煙塵中。只有小兒子陳龍秀牢牢記住父親當年的這席話,直到30多年後,泰國華僑公會年長僑領們簽名的一紙信函寄回國內,證明陳寄虛作為暹羅青年華僑回國參加辛亥革命以及廣東北伐軍的事蹟,才掀開蒙塵歷史的面紗。
記者日前在陳寄虛的家鄉採訪發現,陳寄虛在抗戰時期,回國任職中央政府僑務委員會,並任漳州華僑接待所主任,安置大批迴國的海外難僑,積極動員海外華僑支持抗戰救亡活動,依然是鮮為人知的故事,值得書上一筆。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