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嘉應州

鎖定
嘉應州,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程鄉升格為直隸嘉應州,統領興寧長樂平遠、鎮平4 縣加上本屬的程鄉縣稱“嘉應五屬”,直屬廣東省轄。
嘉慶十二年(1807年)升嘉應州為嘉應府。嘉慶十七年復為嘉應州,仍領興寧、長樂、平遠、鎮平四縣。宣統三年(1911年),嘉應州複名梅州。民國3年(1914年)廢州府制,梅州改名梅縣。1988年1月,廣東實行市管縣體制梅縣地區改為梅州市,轄原興梅7縣及新劃縣級區梅江區,共7縣1區;1994年6月,興寧縣撤縣設市(縣級),梅州市轄梅江區、梅縣、平遠縣蕉嶺縣大埔縣豐順縣五華縣、興寧市(縣級)。 [1-2] 
2013年10月,經國務院正式批准同意梅州市撤銷梅縣,設立梅州市梅縣區。梅州市轄梅江區梅縣區大埔縣豐順縣五華縣平遠縣蕉嶺縣興寧市
嘉應州州治梅城歷為、府、州的治所之地,是粵東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3-4] 
中文名
嘉應州
外文名
Kayintschu
別    名
嘉應府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廣東省
下轄地區
梅江區梅縣區,五華,興寧平遠蕉嶺全境及豐順縣部分
方    言
梅州話 [5] 
今名稱
梅州 [6] 
設置時間
1733年
州    治
梅城(今梅江區 [4] 

嘉應州建制沿革

嘉應州,中國古代行政區劃名。清朝雍正十年(1732年)廣東總督鄂彌達向朝廷奏報,將惠州府興寧、長樂(今五華)二縣,潮州府程鄉平遠、鎮平(今蕉嶺)三縣,建置嘉應州,直隸廣東布政司,稱之為“嘉應五屬”,翌年三月準置,也就是説,嘉應州於清朝雍正十一年(1733年)正式設置。嘉慶十二年(1807)又升為嘉應府
嘉慶十七年又復為嘉應州,仍領程鄉(今梅江區、梅縣區)、興寧、長樂、平遠、鎮平五縣。嘉應州即是梅州市(含今梅江區梅縣區大埔縣豐順縣五華縣平遠縣蕉嶺縣興寧市)2區1市5縣的絕大部分地區。 [15-16] 

嘉應州建州始末

嘉應州及廣東省歷史地圖
嘉應州及廣東省歷史地圖(2張)
雍正十一年(即公元1733年),寇變頻仍,生靈塗炭。在呈亂局的情況下,梅州發展的腳步並沒有停下來。社會在進步,人口在增加。閩贛地區因“人稠地窄,米穀不敷”,客家先民紛紛向粵東遷來,“遷界令”造成沿海人口向內地擠壓,梅州如漏斗般接納着從四面八方匯流過來的人羣。譚元亨客都梅州》中説清初梅州人口已達百萬。然頻仍的寇變,使數十年的建設成就瞬間付之一炬,數千年的物質文化積累毀於一旦。加強統治力量,成立州級地方建制,迫在眉睫。 
鄂彌達滿洲正白旗人。雍正十年(1732年)代理廣東總督,兩年後正式就任,是大清第20位廣東總督。任上數年,兢兢業業,為世人所稱道。粵東地區長期以來的動盪局面也時時牽動着他的神經。經過充分調查論證,是年7月8日,他正式推出自己的行政區劃調整方案,這個方案就是《酌請改設州牧移駐遊擊等事疏》,連同其後上報的四疏,五個奏本就構成新州論證與規劃建設方案
關於設州的必要性。他在報告中説:惠州府管轄的興寧、長樂二縣,以及潮州府所屬的程鄉、平遠、鎮平三縣,“均離府治較遠。該管知府,既有鞭長莫及之虞。”完全有必要將這五個縣從原來的地區分離出來,新組建一個州。至於州治所在地認為應首選程鄉,因其很早以前就是州治所在地,況“又地處適中”。
關於治安部隊的組建。他建議在潮州鎮的管理下成立遊擊署(似今之公安局),他説:“程鄉縣,地處衝要,駐防城汛,無武職大員彈壓,請將潮州鎮標左營遊擊一員,移駐新州。”人數應在原駐軍221名的基礎上再增派100名,“以資防守”。至於興寧營都司(派出所)的管理權他認為應劃歸到潮州這邊來,“至惠州協屬之興寧,與該協相隔遼遠,似難兼顧,亦應與平、鎮營,俱隸潮州鎮統轄。”
關於文教科考。報告對程鄉的文風讚不絕口,他説:“程鄉一縣,蒙聖朝德教罩敷,文風極盛。每科鄉會,中式通省,各地罕出其右。”但每年“歲科取進生員僅一十五名”,這與其文化實力很不相稱。他建議改州後,要跟着將名額增加到20名,“以光文治”。
關於人事及州名。他請求知州、學正的印信由吏部儘快鑄刻。至於官員待遇,他認為“程鄉縣原列為中缺,今改為直隸州,轄興、長、平、鎮四縣,事務殷繁,應列為要缺。”負擔重壓力大了,公僕們理應享受“要缺”的較高待遇。新州的名稱,他建議用“嘉應”。
此名源於“嘉應橋”。話説紹興初年,大宋南渡,面對山河破碎,金人窮追不捨,趙構苦不堪言。忽聞梅州孔廟生芝,《論衡》雲:“士氣和故生芝。”“和”對於顛沛流離中的南宋王朝是多麼珍貴,一個多麼美好的預兆啊。高宗感動之餘,不忘叫史官載錄此事。淳熙年間,州人為紀念此事,便將城東所建小橋命名為“嘉應”。鄂彌達用此名之良苦用心在於:願其能給大清國帶來一個祥瑞和諧的大好局面,相信皇上也會龍顏大悦的。
這個方案是論證有力、設計嚴密、考慮周全、切實可行的,上級審批通過只是時間問題
雍正十一年,廣東布政司送呈的新行政區的籌組方案最終擺到了雍正皇帝的案頭上,這個勤奮的皇帝親自審閲了報告的全部內容,3月14日他圈閲硃批,並責成內閣開會討論。3月16日內閣成員奉旨依議,與會者決定批准所請,欽定州名為“嘉應”。這一天,標誌着嘉應直隸州的誕生。
經過一番準備,一場隆重的新州成立慶典在城外東校場舉行。中央政府代表宣讀關於批准設立新州的皇帝聖諭。省政府的代表向首任知州王元樞頒發了委任狀。現場檢閲了新組建的城防部隊的會操表演。隨後,全體與會人員赴社稷壇祭祀社稷之神,祈禱五穀豐登、風調雨順;到城隍廟祭祀城池之神,祈求地方安寧、商旅無憂;又到孔廟祭孔聖人,祈求人民幸福、文教昌盛。
離開中原故土許久的客家人終於投身到母親河梅江的懷抱。河流歷來被視作古代的“高速公路”,環視嘉應,以州城為中心,“五屬”盡通梅江。域內四隅,順琴江、寧江、程江、石窟河、松源河,無論你從哪個方向出發,都可乘舟而下,一兩日間直達州城。沿着這個路線赴州城,長樂、興寧人民免了翻山越嶺赴惠州的鞍馬勞頓之苦,平遠、鎮平和程鄉人民沒有了涉蓬辣險灘下潮州之虞。
嘉應州的成立,產生了一個地區,成為當時全國420多個府(直隸州散州)之一,成為在廣東政治版圖上始終佔據重要位置的地區,成為當代梅州市行政區域的雛形,成為一個人文向秀、欣欣向榮的地區。隨着對嘉應州歸屬感與認同感的加深,客家人的向心力凝聚力不斷增強,後來豐順、大埔兩縣的加盟,是這一力量作用的必然結果。 [7] 

嘉應州得名

梅州大部分地區在1733—1911年間稱為嘉應州,“嘉應”一詞早已烙在梅州客家人心中,成為聯絡海內外客家人的重要紐帶。
“嘉應”表祥瑞,也指南方龍神
據查,“嘉應”一詞,一表祥瑞,典出“休徵嘉應”成語,休:美好;徵:徵兆;嘉:美善;應:回報。詞意:吉利的徵兆,美好的回報。《漢書·平帝紀贊》:“休徵嘉應,頌聲並作”。二是赤龍神嘉應王尊稱,《淳熙·三山志》記載,北宋朝廷冊封天下龍王廟會所供奉龍王爵位,統一稱呼:“青龍神封廣仁王,赤龍神封嘉應王,黃龍神封孚惠王,白龍神封義濟王,黑龍神封靈澤王”。嘉應王傳統五行位主南方。
北宋大觀三年(1109年)“五龍”通令全國,客家地區拜五龍會的習俗或源於此。《宋史》載,政和六年(1116年)“梅州枯木生枝”;紹興十六年(1146年)“梅州孔子廟生芝”。據此,按時間推算,淳熙(1174—1189 年)年間,梅州文化公園內的嘉應橋命名,表祥瑞或龍神均有可能。
雍正皇帝對“嘉應”一詞情有獨鍾
嘉應州治設置之前,梅州地區沿革大致如下:南齊設置的程鄉縣,南漢乾和三年(945年)升為敬州,宋開寶四年(971年)敬州改為梅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廢梅州,復置程鄉縣隸屬廣東潮州府。據《雍正硃批諭旨》,雍正十年三月十九日(1732年),總督鄂彌達奏升程鄉為直隸州,統轄興寧長樂平遠、鎮平四縣,特奏明程鄉原屬 “梅州”,但不敢擅自作主,“恭請皇上欽定佳名”,但雍正卻移情獨衷“嘉應”,於雍正十一年(1733年)欽定為“嘉應州”,直至1911年由革命黨復改為梅州。
雍正確實對“嘉應”一詞情有獨鍾。康熙親征噶爾丹,雍正曾從徵掌正紅旗大營,正紅旗的旗幟恰好是赤龍旗。因曾奉旨在河南武陟黃河大堤,切身體念了黃河水患之害,雍正登基後馬上在此動工修建了歷代花錢最多、規格最高、建築最雄偉的龍王廟———“嘉應觀”。雍正皇帝欽賜御製匾額“嘉應觀”,顯然是要用赤龍神嘉應王的威神力來保國泰民安、風調雨順、政治穩定。“嘉應觀”鎮守中原淮黃諸河,若再設“嘉應州”安定南方,均正合雍正“聖意”。
故此,廣東最高長官鄂彌達奏升程鄉為直隸州並“恭請皇上欽定佳名”,無論是屬下揣摩迎合還是雍正親擬名定名,“聖意”應是關鍵。何況,其時粵東潮惠兩州府對梅地“鞭長莫及”,急需重設州治加強管理,也需借“赤龍神”佑民。
當時粵東出現嘉禾催生得名
嘉禾是生長奇異的禾,如雙穗禾,是吉祥的徵兆。《孫氏瑞應圖》稱:“嘉禾,五穀之長,盛德之精也”。《禮斗威儀》曰:“其政昇平,則嘉穀並生”。
《雍正硃批諭旨》顯示,廣東封疆大吏重視粵東的開發治理。雍正七年後,奏報粵東連年稻麥豐收,頻頻出現奇異嘉禾。雍正看後着實龍顏大悦, “休徵嘉應”成語硃批頻見,以君臣互勉,“嘉禾”是嘉應州得名的直接原因。
雍正七年三月初三日,廣東布政使司王士俊奏,皇上聖德感動天地,二三月間即系青黃不接之際,“所有粵東米價平減,二麥豐盛”。“惠潮二府種麥最多,更為茂盛”。雍正硃批:你們這些“守土之官”,果真能公正忠誠、恪守本分、勤於政事而感動上天護佑,“自當頻獲嘉應也”。“嘉應”之詞已特別點出。《廣東通志·卷七》載,雍正八年冬十月潮州知府申報:“潮州府程鄉縣產嘉禾,一莖四五穗盈畝”。
雍正十年九月初十署理廣東巡撫楊永斌奏,粵東自七月後至八月底“雨暢愈加順時,晚稻禾更為茂盛”,出現有“一莖至二十餘穗”的嘉禾。楊永斌不忘感聖恩説,這都是因為“皇上敬天勤民,重農務本”才能夠有此“休徵”(好徵兆)。雍正硃批則謙虛勉勵再鞭策一番:這全是你們臣子“忠誠任事,有以上感天和之所致”,與我無關。上天對你們的褒貶即是對我的褒貶,面對“休徵”嘉應,歡喜激動之時要更加警惕。
雍正十年十一月,楊永斌再奏粵東風調雨順,“嘉穀蕃昌,萬民歡悦”,晚稻收成好,各地米價僅“自五錢起至八錢零不等”。各縣送來的瑞祥之谷“自一莖雙穗以至七穗,一本自二穗以至一百二十九穗,自四五尺以及長至一丈一尺不等”。雍 正大喜,硃批:“不禁以手加額也”。 情不自禁而歡欣慶幸。因此,“嘉禾”是嘉應州得名的直接原因無疑。
《雍正硃批諭旨》顯示,嘉應州州名真正啓用是雍正十一年(1733年)十一月中旬。據《州志》,“雍正十一年三月十四日題,本月十六日(軍機處)奉旨依議,欽定州名為“嘉應”。 [6] 

嘉應州歷史沿革

《輿地廣記》(北宋)載:“梅州春秋為七閩地,戰國屬越,秦屬南海,漢屬南越”。
南齊時期設置程鄉縣五代十國南漢乾和三年(945)即後晉開運二年,程鄉升為敬州,領程鄉縣。這是梅州州治設立的起始。
北宋開寶四年(971)因避宋太祖祖父趙敬之諱,改敬州為梅州。“梅州”的名稱即始於此。
北宋熙寧六年(1073)廢梅州復置程鄉縣,隸屬潮州。
北宋元豐五年(1082)復置梅州,領程鄉縣,屬廣南東路
南宋紹興六年(1136)廢梅州復設程鄉縣,隸屬潮州。
南宋紹興十四年又復置梅州,仍領程鄉縣,屬廣南東路
元至元十六年(1279),梅州升為梅州路總管府,至元二十三年,復降為梅州,領程鄉縣,屬江西行中書省廣東道宣尉使司。
元貞元年(1295),梅州隸屬潮州路延祐五年(1318),改直隸廣東道宣慰使司
明洪武二年(1369),廢梅州復置程鄉縣,屬廣東布政使司潮州府。
雍正十一年(1733),程鄉升格為直隸嘉應州,統領興寧、長樂、平遠、鎮平4縣加上本屬的程鄉縣稱“嘉應五屬”,直屬廣東省轄。
嘉慶十二年(1807)升嘉應州為嘉應府
嘉慶十七年復為嘉應州,仍領興寧、長樂、平遠、鎮平四縣。
宣統三年(1911),嘉應州複名梅州。
民國3年(1914)廢州府制,梅州改名梅縣。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49年10月設置興梅專區
1950年1月26日,設置興梅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轄梅縣區、興寧五華大埔、豐順、蕉嶺、平遠7縣;
1952年底,撤銷興梅專區,興梅7縣改隸粵東行政區
1956年2月,粵東行政區劃分為惠陽專區、汕頭專區,興梅7縣屬汕頭專區;
1965年7月,設立梅縣專區,原興梅7縣從汕頭專區分出,歸屬梅縣專區,後改為梅縣地區
1979年3月,原梅縣所轄之梅州鎮由區級升格為縣級稱梅州市,梅縣地區轄7縣1市;
1983年6月,梅州市與梅縣合併改為梅縣市,梅縣地區由所轄7縣1市改為6縣1市;
1988年1月,廣東實行市管縣體制,梅縣地區改為梅州市,轄原興梅7縣及新劃縣級區梅江區,共7縣1區;
1994年6月,興寧縣撤縣設市(縣級),梅州市轄梅江區、梅縣區、平遠縣、蕉嶺縣、大埔縣、豐順縣、五華縣,代管興寧市(縣級)。 [8] 
2013年10月,經國務院正式批准同意梅州市撤銷梅縣,從此梅縣結束了縣治,設立梅州市梅縣區。梅州市轄梅江區梅縣區大埔縣豐順縣五華縣平遠縣蕉嶺縣,代管興寧市(縣級) [4] 

嘉應州區劃變化

嘉應州區劃設置

清以前,梅州各縣行政區劃設置不盡相同。程鄉縣在唐代稱鄉、裏。全縣劃分為懷仁、光德、豐順、逢福、萬安、太平等6鄉。宋熙寧間改鄉、裏為都、保。元豐廢都、保而復鄉、裏。元代改鄉、裏為都、圖。宋、元代鄉里、都圖數多少無考。至明代改設廂、都制,附郭(即城內附城)為廂,野居(城外鄉村)為都,廂、都下為圖,圖下為裏。明初程鄉設3廂9都,下轄19圖、190裏,置平遠縣時,劃出義化、長田、石窟三都四圖,置鎮平縣時劃出松源之第二圖,龜漿之第二圖。置豐順縣時劃出萬安之第三圖第五里(即萬安都徑心、環清、建橋三堡 [9]  ),至清乾隆,全縣尚存3廂6都、13圖139裏。清乾隆改稱保、甲、約(有的亦稱社、卒、宮、村),嘉應本屬(程鄉縣)劃為36堡,下轄224個約或甲、社。
興寧縣明代分東南西北4廂,下轄171村。清代仍有4廂,但將村改為堡,共154堡。
五華縣在宋熙寧四年置長樂縣時,有廂、都設置,附城為廂,其外為都,廂、都再分為圖,以圖統鄉。全縣設1廂、3都(即清化、洑溪、琴江)、9圖(清化3圖、濮溪2圖,琴江4圖),下分52鄉。至明隆慶三年(1569),分為南、北2廂,3都依舊,以下分10圖、37鄉。清末2廂3都設置依舊,但都以下改設4樓、24約,下轄496村。
大埔縣在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有都、社設置,置清遠、灤洲2都,都以下設32社。清乾隆九年(1744)改社、甲設置,分為3社17甲,社甲為自主單元,不相統屬。
平遠縣在明嘉靖建置初至清初,均設都、圖、裏,全縣設4都、19圖,清順治十七年(1660)改為鄉、都、堡,設2鄉4都15堡,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廢都、堡,改設15鄉,嘉慶二十五年(1820)再改為4都、15鄉、195村。
蕉嶺縣在明崇禎六年(1633)割程鄉的龜漿二圖、松源二圖、平遠縣的石窟一圖、二圖置鎮平縣。建縣後,縣以下區劃為鄉、社制,全縣設12鄉、84社。清代沿用明制,鄉、社數與明代同。
清代各縣行政區劃設置如下
程鄉縣分36堡:西街、東街、西廂、東廂、水南、白土、羅衣、龍文(原名龍崗)、大立、小立、欖潭、柴黃、畲坑、扶貴、長灘、南口、錦屏(原名小乍)、河田、四都、瑤上、石坑(原名下)、李坑大坪石扇西陽(曾稱四場)、丙村(曾稱錦洲)、金盤、雁洋、鬆口、大竹、梅屏(原名下半圖)、嵩山隆文(原名龍牙)、堯塘、桃源、松源。
興寧縣設東、南、西、北四廂。東廂轄35堡,南廂轄36堡,西廂轄42堡,北廂轄41堡.共154堡。
五華縣設南、北二廂,清化、洑溪、琴江3都,東、南、西、北4樓,下轄496村。
大埔縣在清乾隆九年(1744)設清遠、灤洲二都,都以下設同仁、大麻、三河3社,蘭沙、古源、百侯、白寨、巖上、源高、大產、長富、石上、在城、永興、維新、保安、大寧、長治、永青、坪沙等17甲,社或甲以下設197村。
豐順縣在清末設豐政、藍田、萬安、清遠4都,都以下設豐一、豐二、豐三、藍九、藍十、萬三、附豐7圖,圖以下設38個鄉、社、堡。 [10] 
清嘉應州(梅縣三十六堡歌有二,其一為詩,其二調寄《憶江南》,均錄如下:
吾梅地處粵之東,山川人物俱鬱葱。
轄地號稱卅六堡,縣城又在羣堡中。
中南十二孰附廓,東街西街可尋常。
東廂已把東街連,西廂又把西街駁。
水南隔岸對兩廂,白土乃在水南旁。
羅衣已在白土背,龍文又比羅衣上。
龍文西為大小立,連得畲坑傍大江。
畲坑何故稱三堡?為有欖潭及柴黃。
中南十二數已足,且以上游十二續。
長灘南口近錦屏,扶貴泗都連大竹。
河田遠在城西南,瑤上緊與大坪銜。
石坑李坑在西北,石扇乃與蕉平兼。
下游十二從頭數,隆文嵩山近白渡。
錦洲金盤及雁洋,由來三堡稱饒富。
西陽一面接錦洲,一面又向金盤顧。
饒塘已在桃源後,松源又在桃源右。
梅城東北有梅屏,梅屏東北有鬆口。
數到鬆口功告成,問君還有其他否?
◎東街堡,地位接梅城。梅水南環如錦帶,東廂北傍似良朋。商店約千間。
注:東街堡現為梅江區金山街道轄區。
◎西街堡,古蹟是勾留。曾井有泉能治病,梅峯平地忽成丘。商業冠梅州。
注:西街堡現為梅江區城西街道轄區。
◎西街堡,跡剩百花洲。記得當年明月夜,輕歌妙舞遍江頭。好景惜難當。
注:這裏的百花洲是指江北南門商業廣場地帶。
◎東廂堡,有水號巴漳。瓜嶺旗山東北時,東山省立箇中藏。千佛塔留芳。
注:東廂堡位於梅江區金山街道和梅縣區城東境內。周溪源自石扇巴漳。
◎東廂堡,物產果何如?煙葉有人稱上品,瓦磚此地説行時。又善制牛皮。
◎西廂堡,地勢狹還長。物產石灰和竹蔗,教堂醫院在黃塘。險要説前方。
注:西廂堡位於梅江區城西街道和城北鎮轄區。
◎石扇堡,中有兩圩場。物產花生鹹菜好,石灰出自也相當。險要堡中藏。
◎水南堡,三面接梅江。物產豆蔴和米麥,算來還有蔗和糖。土地盡平陽。
注:水南堡位於梅江區江南街道轄區及三角鎮大壢村一帶。
◎白土堡,有嶂號黃沙。三角地中售百貨,清涼山下產名茶。避暑十分佳。
注:白土堡位於梅江區三角鎮轄區。
◎羅衣堡,圩市號長沙。船舶往來真似鯽,杉松長大好安家。竹筍味尤佳。
注:羅衣堡位於梅江區長沙鎮轄區,境內有羅衣塔
◎龍文堡,境內有三圩。柴炭暢銷饒利急,市場來盛且吹圩。近況問如何?
注:龍文堡位於梅縣區梅南鎮轄區。
◎河田堡,中有太各圩。全境天然分九甲,產來米豆頗豐腴。木炭也相宜。
注:河田堡和泗都堡現屬於梅縣區南口鎮的荷泗片。
◎大小立,東面接梅江。山脈西由興邑至,細流東與大江和。物產杉松多。
注:大小立堡現屬於梅縣區水車鎮
◎畲坑堡,險要扼梅江。水上交通多便利,市中商業也繁昌。物產李稱良。
◎畲坑堡,物產十分多。魚鱉蝦蟆隨處有,泥鰍黃鱔不愁無。百日有佳禾。
◎欖潭堡,境內頗多山。連得柴看成密友,抱來梅水作珠環。竹木產多般。
注:欖潭堡和下篇的柴黃堡現多屬於梅縣區畲江鎮
◎柴黃堡,梅縣最南端。南界興寧東界順,西濱梅水北濱潭。有路透湯坑
◎扶貴堡,新造鋼精橋。蔴、豆、蔗糖都算好。蒲湖水量又稱饒。灌溉不須愁。
注:扶貴堡和下篇的大竹堡現屬於梅縣區的扶大高新區。
◎大竹堡,中有大沙河。河口市場雖説小,堡中鍋廠尚稱多。民俗也平和。
◎錦屏堡,小乍是前身。化石有灰真潔白,瑤頭有市來繁興。山似錦屏名。
注:錦屏堡現屬於梅縣區南口鎮,即錦雞、雙橋、葵崗一帶。有部分屬程江鎮
◎泗都堡,圩以太平名。石子塘前流瀑布,堪誇數里尚聞聲。鍋廠在金坑。
◎長灘堡,境內貫梅江。畫碗石堪稱異產,程江水勢入西廂。煤礦也稱良。
注:長灘堡今分屬梅縣區程江鎮和扶大。部分今屬南口。
南口堡,要道透興長。南口水和程水合,伯公凹共堡名彰。米業又稱良。
原注:興長,興寧、長樂(五華)。
◎瑤上堡,南口緊相連。鹿子山榮滋味好,石灰柿餅價錢平。桐子也馳名。
注:瑤上堡現屬於梅縣區南口鎮。
◎大坪堡,程水自迴環。山有三台茶最好,薯田峯下有温泉。產以石灰名。
◎石坑堡,程水出其中。均和公塘圩頗盛,柿幹茶葉味真濃。鐵嶂勢何雄。
注:鐵嶂指境內的鐵山嶂
◎李坑堡,兩個大圩場。米豆茶油稱上產,黍名玉蜀也相當。程水貫中央。
注:李坑堡,今為梅縣區梅西鎮轄區。
◎西陽堡,西北傍梅江。宮市西圩同發達,木材仙草總精良。灘石似羊腸。
注:宮市指白宮市,即白宮;西圩指西陽圩。
◎錦洲堡,物產杉和松。商業逐年趨發達,居民五約頗熙豐。石似鄭均工。
注:錦洲堡現為梅縣區丙村鎮的一部分。在丙村境內梅江東岸。
◎金盤堡,地位在江西。錦雁東方為伴侶,小河北出自逶迤。南境頗平夷。
注:金盤堡現為梅縣區丙村鎮的一部分。在丙村境內梅江西岸。
◎雁洋堡,東部有陰那。五指峯前多異景,靈光寺裏有仙花。山上產名茶。
◎白渡堡,北可透蕉城。白渡圩臨河岸上,烏煤炭説價錢平。燒酒也聞名。
◎梅屏堡,北可透蕉城。塔子凹邊形勢險,石灰煤炭價錢平。汾水也聞名。
注:梅屏堡現為城東鎮的一部分。
◎隆文堡,平正是圩場。巖有龍牙藏佛窟,紙名黃白髮清光。產尚有松香
◎嵩山堡,村中上中下。全境地徑分四甲,高思水入小黃沙。北面界龍牙。
注:原文為梅嵩堡,一般稱嵩山堡,現為白渡鎮轄區。
◎松源堡,新老兩圩場。煙竹木稱三大產,松源溪在堡中央。峯市北邊上。
◎饒塘堡,中有永和圩。松木石灰都算好,松源河向北邊趨。十甲細分區。
◎桃源堡,物產杉茶松。銀子隘中稱險地,雞冠山上有雄風。王壽在其中。
注:饒塘堡、桃源堡現為桃堯鎮轄區。
◎鬆口堡,地位重吾梅。商旅往來舟若織,兵家爭戰骨成堆。寶塔也興衰。
◎鬆口堡,公路上梅松。土地肥沃民物阜,楊桃碧綠荔枝紅。教育著初中。
◎鬆口堡,江西有輪船。春季水深梅縣去,冬天水深鳳城穿。四季總平安。
注:鳳城是潮州的代稱。 [11] 

嘉應州縣治設置

梅州最早建立縣治的是興寧。始於東晉咸和六年(331),名興寧縣。其範圍包括今之興寧、五華全境及龍川紫金的一部分。南朝齊武帝永明年間(483~493),興寧曾分設興寧、齊昌二縣;南朝梁武帝天監年間(502~519),又廢齊昌而併入興寧。興寧建縣後,先隸東官(莞)郡,後隸循州、惠州,直至清雍正十一年(1733)欽定嘉應直隸州,才改隸嘉應州。1994年,興寧撤縣設市(縣級),隸屬廣東省政府,由梅州市代管。
其次是大埔。於東晉義熙九年(413)建縣,名為義招縣,屬義安郡。其時客人已大批南遷,流民日眾,設治之前,已遍設流民營於境內,取名義招,含“以義招之”之意。大埔建縣後幾經變更。隋大業三年(607),改義招縣為萬川縣;唐武德四年(621),廢萬川縣併入海陽縣(今潮安);此後,歷宋、元及明前期,均為海陽縣光德鄉;明成化十三年(1477)立饒平縣,今大埔地域屬之,明嘉靖五年(1526),從饒平脱出重新成立縣治,定名為大埔縣。建縣後先後隸屬潮州、汕頭等,1965年起隸屬梅縣專署。
第三是梅縣。於南齊(479~502)時設置,名程鄉縣。縣境包括今之梅江區、梅縣、平遠縣、蕉嶺縣全部及豐順之一部,隸屬廣州義安郡。後晉開運二年(945),於程鄉置敬州。此後一直至1988年分設梅江區,梅縣均為州府所在地,其間建置沿革與州治同。
第四是五華。於北宋熙寧四年(1071)置縣,名長樂縣。其名長樂,系因西漢時南越王趙佗在今五華縣華城鎮修築長樂台而得。兩漢時,長樂為龍川地,至晉為興寧地。宋熙寧四年(1071),析興寧縣地分置興寧、長樂2縣,長樂縣轄今五華縣全境(縣治設雷公墩),屬循州。明洪武元年(1368),屬惠州;清雍正十一年(1733),改屬直隸嘉應州。民國3年(1914),因國內3縣同名,改名為五華縣。
第五是平遠。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以程鄉縣豪居都為基礎,劃福建省的武平和上杭、江西省的安遠廣東省惠州府的興寧4縣所轄之部分地域置平遠縣,縣治設豪居都(今仁居鎮),隸屬江西省贛州。嘉靖四十三年(1564),調整省界縣域,歸還福建省武平、上杭和江西省安遠縣所轄之地,將程鄉義化、長田、石窯及興寧縣原析之大信一里,仍組成平遠縣,改隸廣東潮州,縣治仍設在豪居都。清雍正十一年(1733),改隸嘉應州。
第六是蕉嶺。明崇禎六年(1633),析平遠縣的石窟一圖、二圖、程鄉縣之龜漿二圖、松源二圖置鎮平縣,縣治設在今蕉城鎮(明朝時稱懷仁裏,清朝時稱蕉陽鎮),隸屬廣東潮州。民國3年(1914),鎮平改名蕉嶺,系因河南省先有鎮平縣,為避免同名而改。清雍正十一年(1733),改隸嘉應州。
第七是豐順。清乾隆三年(1738),劃潮州海陽縣之豐政都、揭陽縣之藍田都、大埔縣之白芒社及嘉應州之建橋、環清、小溪等地建豐順縣,縣治設湯田(今豐良鎮),隸屬潮州。1958年12月,撤豐順縣併入大埔、揭陽2縣。1961年,恢復豐順縣,隸屬汕頭地區。1965年起,隸屬梅縣專署。
第八是梅江區。建於1988年,由梅州城區和城郊5個鄉鎮組建而成,屬梅州市直轄縣級區。 [17] 

嘉應州治所變遷

從南齊置縣,縣、州、府、專區、市治均在梅城。
隋朝,程鄉縣治在今西區更樓下。
宋代,梅州署在城內三桂坊(今梅城仲元東、西路銜接處以北)。
明洪武二年(1369年),廢梅州,程鄉縣縣治由更樓下遷於城內州署(梁伯聰梅縣風土二百詠》有云:“程鄉官署跡尋求,曾井東隅舊址留,隋代築成明徙位,土名猶自號更樓。”原詩注:“今更樓下葉屋側、朱屋背,仍存一牆,厚二尺餘,鄉人謂為舊程鄉縣之廢址雲”)。洪武十五年(1382年),建程鄉縣治於城內東南隅,後改建於城內西南隅。
清順治三年(1646年),縣署移建於北門原察院行署舊址。是年,縣署毀。順治十年(1653年)重建程鄉縣署於原州署舊址。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程鄉升為直隸嘉應州,以原程鄉縣署為州署(即今梅城仲元東、西路銜接處)。民國時期,梅縣縣政府駐地仍設於此。
建國後,1949年至1983年,梅縣人民政府駐地設於民國時期的梅縣縣政府駐地。1983年,梅縣市人民政府機關遷於梅城江南一路。 [12] 
附:縣、州名稱來歷考
梅縣從南齊建縣以來,先後有過程鄉、敬州、梅州、嘉應州、嘉應府、梅縣、梅縣市#縣、州、府、市名稱。其來歷考釋如下:
程鄉縣 南齊置縣時,名程鄉。據《光緒嘉應州志·沿革》引《方輿紀要》雲:“南齊置程鄉縣,時有程受·者,以信義行於鄉,因名,屬義安郡。”
敬州 南漢劉晟乾和三年,即後晉開運二年(945年),程鄉縣境設敬州。據北宋樂史太平寰宇記》注:“敬州或作恭州,非恭州,乃宋避廟諱而稱”(見《光緒嘉應州志》)。但因何取名敬州,尚無史料可考。
梅州 北宋開寶四年(971年),平廣南,滅南漢,因敬州的“敬”犯宋太祖趙匡胤的祖父趙敬之諱,改敬州為梅州(見樂史《太平寰宇記》、王象之輿地紀勝》),這是梅州一名使用之始。何以稱“梅州”?據《光緒嘉應州志·山川》載:“梅峯在城西門外(今西郊),五峯錯落,似梅花五片,故名,……梅峯、梅溪,此地山水,宋改敬州為梅州,本以山水得名。”
嘉應州 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三月,程鄉縣升為直隸嘉應州,欽定州名為嘉應。嘉應州之得名是因在梅城東門外(今梅州文化公園左側),於南宋淳熙年間(1174年--1189年)建有“嘉應橋”,因而得名。清《乾隆嘉應州志·橋渡》載:“雍正十一年升程鄉為直隸州,欽定州名嘉應,此橋(指嘉應橋)若先兆焉。”《光緒嘉應州志·序》:“秦開五嶺,東為揭陽,訖於南齊,肇有程鄉,曰敬曰梅,雄鎮一方,賜名嘉應,橋兆其祥。”
梅縣 民國元年(1912年),廢除州府制改稱梅縣。因北宋、南宋、元朝沿用過梅州之名,1911年11月,嘉應州光復,一度複名梅州,故廢州改縣時稱為梅縣。 [13-14] 

嘉應州人口民族

今梅州市屬各縣,在晉代以前先後有百越,畲瑤聚居,晉以後,因戰爭和社會動亂的影響,中原地區人民逐漸展轉南遷到此定居,與畲瑤雜住。唐宋之際,客主户口分列,以後融為一體。
隋代,人口稀少的興寧(轄今興寧、五華)、程鄉(轄今梅縣、梅江區、平遠、蕉嶺縣)、萬川(轄今大埔)等縣分屬龍川郡、義安郡,兩郡面積為52874平方公里,有7020户,每平方公里平均0.13户。
唐代,梅州各縣(分屬潮州、循州)共有13945户,每平方公里平均0.26户。其中程鄉縣約5500平方公里,1800户,每平方公里0.33户。據《大平寰宇記》載:唐開元年間(713~741),梅縣有1577户,其中主户1210户,客户367户。客户多數是來自中原的漢人。
宋初,已設置梅州,今梅州各縣分屬潮、循、梅三州。由於客户的遷入,土地得到開發,人口也隨之繁衍增多,三州已有134266户,每平方公里平均2.54户,其中程鄉縣在宋熙寧八年(1075)增至12372户(其中主户5824户,客户6548户),每平方公里2.25户。元初,閩、粵、贛義民抗元,程鄉縣畲族首領陳滿於元至正十一年(1351),在梅塘(今梅縣畲坑上墩一帶)率眾起義抗元,遭元招討使陳梅的屠殺,畲族人鋭減,少數倖存者改族改姓,畲瑤兩族逐步與漢族客家人融合。清代以後《程鄉縣誌》已沒有主、客户記載。
元末,梅、循、潮等地義民抗元,閩、粵、贛交界地,成為輾轉攻守的戰場,居民死亡極眾,餘則逃難流竄,故梅、循、潮人口鋭減。循州從宋代47192户減為1658户,程鄉縣從宋代12372户至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減為1686户。
明代,由於駐守廣東的元將何貞降明,梅州各地未受戰禍,明初又施行一些有利於生產發展的政策,使流散四周的人逐步迴歸,原住閩、贛邊區的客家人又不斷遷入,梅州人口猛增,尤以客家人為最。其中:程鄉縣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1686户6989人,至明嘉靖十一年(1532)增至38366人,141年增加4.49倍,年均遞增12.15‰。興寧縣明洪武二十四年,有人口2626口,到崇禎五年(1632)增至6064口,241年增加1.53倍,年均遞增3.48‰。五華縣明洪武二十四年3202丁口,到正德七年(1512)增至11299丁口,121年增加2.53倍,年均遞增7.70‰。大埔縣由明嘉靖五年36785人,到嘉靖三十一年增為41890人,26年增長13.88%,年均遞增5‰。
明末清初,由於戰亂及饑荒,興梅人口又鋭減。據各縣舊志記載:梅縣從明嘉靖十一年(1532)38366人(含平遠、蕉嶺),至清順治八年(1651),減為15764人(不含平遠,蕉嶺)。大埔縣明崇禎五年(1632)有41042人,至清康熙元年(1662)減為15012人,30年減少63.42%。五華縣明嘉靖元年有9203丁口,至清康熙二十五年,減為6460丁口,164年間減少29.81%。
清代中期,社會較為穩定,梅州有外地客家人遷入,人口迅速增長。嘉慶二十三年(1818)嘉應五屬總人口有725612人,其中梅縣150273人,興寧262316人,五華213545人,平遠、蕉嶺99478人。當時潮州屬大埔縣嘉慶七年102197人,豐順縣嘉慶二十三年61080人。即現梅州7縣在嘉慶七年至二十五年(1802~1820)期間共有888889人。每平方公里平均56.13人。
清代至民國,梅州各縣人口增長狀況:梅縣由順治八年(1651)15764人,到清末(約1910年)增至30萬人,259年間增長18.03倍,淨增284236人,年均遞增11.44‰;大埔縣由康熙元年(1662)15012人,到嘉慶七年(1802)增到102197人,140年間增長5.81倍,淨增87185人,年均遞增13.7‰;平遠縣由順治八年,2291人,到嘉慶二十四年(1819)增至9478人,168年間增長3.27倍,淨增7259人,年均遞增8.68‰;鎮平縣由明崇禎六年(1633)2144人,到民國2年(1913)增至76763人,280年間增長34.8倍,淨增74619人,年均遞增12.86‰;豐順縣由乾隆六年(1741)72054人,到宣統一年(1909)增至240000人,168年增長2.33倍,淨增167946人,年均遞增7.19‰;五華縣由清嘉慶二十三年213545人,至民國20年增至356638人,113年間增長67.01%,年均遞增4.55‰。 [18] 
清代及清以前梅州各縣人口表
表3—1
縣別
朝代年號
公元
户數
人(丁)口數
備註
梅縣
唐開元年間
713~741
1577主户1210客户367
-
《太平寰宇記》
梅縣
宋熙寧八年
1075
12372主户5824客户6548
-
《元豐九域志》
明洪武二十四年
1391
1686
6989人
清光緒《嘉應州志》
明正德七年
1512
2952
26201人
同上
明嘉靖十一年
1532
3099
38366人
同上
明崇禎八年
1635
1817
19647人
同上
清順治八年
1651
1824
15764人
同上
清嘉慶二十三年
1818
-
150273人
同上
清末
1911
-
30餘萬人
民國《梅縣概況》
興寧縣
元末
1368
1697
-
明正德《興寧縣誌》
明洪武二十四年
1391
722
2626口
同上
明正德七年
1512
1216
6214口
同上
明嘉靖十一年
1532
1033
4181口
明崇禎《興寧縣誌》
明崇禎五年
1632
1890
6064口
同上
清順治元年
1644
-
1813丁
清咸豐《興寧縣誌》
清康熙二十五年
1686
-
2091丁
同上
清雍正元年
1723
-
2113丁
同上
清乾隆元年
1736
-
2183丁
同上
清嘉慶二十三年
1818
-
262316口
《廣東通志》
五華縣
明洪武二十四年
1391
868
3202丁口
新《五華縣誌》
明正德七年
1512
-
11299丁口
同上
明嘉靖元年
1522
1709
9203丁口
同上
清康熙二十五年
1686
1639
6450丁口
同上
清嘉慶二十三年
1818
-
213545人
同上
大埔縣
明嘉靖十一年
1532
4819
38558口
清順治《潮州府志》
明嘉靖四十一年
1562
5216
41870口
同上
明萬曆二十年
1593
5232
41835口
清順治《大埔縣誌》
明萬曆四十年
1613
5244
41810口
同上
明崇楨五年
1632
5021
41042口
同上
清順治元年
1644
5024
15012口
清嘉慶《大埔縣誌》
清康熙四十年
1701
-
15016口
同上
清雍正四年
1726
-
15024口
同上
清嘉慶七年
1802
-
102197口
同上
豐順縣
清乾隆六年
1741
10123
72054人
清乾隆《豐順縣志》
清嘉慶二十三年
1818
-
61080人
清《廣東通志》
清宣統元年
1908
50000
240000人
民國《豐順縣志》
平遠縣
清順治八年
1651
-
2291人
新《平遠縣誌》
蕉嶺縣
明崇禎六年
1633
285
2144
新《蕉嶺縣誌》 [18] 

嘉應州政府機構設置

清代,嘉應州州署設知州1人,吏目1人,學正1人,知縣4人(長樂、興寧、平遠、鎮平各1人),教諭2人(興寧、長樂各1人),訓導4人(各縣1人),典史4人(各縣1人);設太平鄉、豐順鄉、十二都、十三都、水口、壩頭6個巡檢司,有巡檢6人。乾隆四年(1739),嘉應州州署添設州同知,駐鬆口,同治六年(1867)移至松源。嘉應州還曾設有程江驛(康熙十九年,即1680年撤銷)、欖潭驛(康熙六年撤銷),武寧驛(康熙八年撤銷),各驛有驛丞
知州,掌一州政令;同知、吏目輔助知州,分掌督糧、捕盜、海防、江防、清軍、撫苗、水利等事務;學正為州儒學官職,負責全州教育事務。
光緒三十一年(1905),嘉應州開辦警察,設巡警事務所,置所長1人。是年,清廷廢科舉、興學校,嘉應州開設學務公所。次年,撤銷學務公所,成立勸學公所,為地方教育行政機關
清朝嘉應州知州、嘉應府知府
王元樞 山東濟寧縣人,貢生,雍正十一年(1733)任知州(下同)。
李匡然 江西南昌人,進士,雍正十二年至乾隆三年(1734~1738)任。
李懷智 漢軍鑲黃旗人,乾隆六年(1741)到任。
林 寅 福建永春縣人,舉人,乾隆六年到任。
於 霈 四川閬中縣人,舉人,乾隆七年(1742)到任。
王者黼 安徽天長縣人,廩生,乾隆九年(1744)到任。
董承焻 江蘇武進縣人,乾隆十一年(1746)到任。
吳延元 漢軍正黃旗人,乾隆十二年(1747)到任。
王之正 通州(今北京市)人,舉人,乾隆十三年(1748)到任。
印光任 上海寶山縣人,廩生,乾隆十五年(1750)到任。
周懷濟 江蘇溧陽縣人,進士,乾隆十五年到任。
吳  乾隆十六年(1751)到任。
邱炳巖 乾隆十八年(1753)在任。
毛維錡 乾隆二十一年(1756)在任。
詹 昌 江西崇義縣人,進士,乾隆二十二年(1757)到任。
繆廷機 正白旗人,舉人,乾隆二十四年(1759)到任。
陳文焯 乾隆二十六年(1761)在任。
蔣龍昌 江蘇陽湖(今武進縣)人,貢生,乾隆二十七年(1762)到任。
周懷濟 乾隆三十三年(1768)再任。
陳景壎 乾隆三十四年(1769)在任。
蔣龍昌 乾隆三十六至三十七年(1771~1772)再任。
曾 萼 乾隆三十九至四十年(1774~1775)任。
通 恩 乾隆四十二年(1777)在任。
戴求仁 宛平(今北京市)人,進士,乾隆四十五年(1780)到任。
趙 康 同官(今陝西銅川市)人,貢生,乾隆四十三至四十八年(1778~1783)任。
韓 義 浙江會稽(今紹興縣)人,舉人,乾隆四十八每到任。
傅 巽 乾隆四十九至五十年(1784~1785)任。
戴求仁 乾隆五十一至五十四年(1786~1789)再任。
郭廷筠 乾隆五十六年(1791)在任。
李戴春 乾隆五十七年至五十八年(1792~1793)任。
彭人傑 江西廬陵(今吉安縣)人,監生,乾隆六十年(1795)到任。
邱桂山 乾隆六十年(1795)到任。
王 淦 嘉慶元年(1796)在任。
丁兆凱 嘉慶三年(1798)在任。
丁如玉 嘉慶四年(1799)在任。
嵇成閒 嘉慶六年(1801)在任。
吳敬權 嘉慶七至十年(1802~1805)在任。
李秉忠 嘉慶十二年(1807)在任。
王 衝 嘉慶十三年(1808)任知府(下同)。
普 (軼名)嘉慶十四年(1809)在任。
周 理 河南人,嘉慶十四年到任。
謝 濤 順天(今北京大興縣)人,嘉慶十七年(1812)到任知州(下同)。
吉 壽 鑲白旗蒲州人,嘉慶十八年(1813)到任。
劉廷楠 直隸獻縣(今河北獻縣)人,進士,嘉慶十九至二十年(1814~1815)任。
戴錫綸 嘉慶二十二年(1817)在任。
劉廷楠 嘉慶二十三年(1818)再任。
朱廷桂 嘉慶二十五年(1820)在任。
田文燾 河南固始人,舉人,道光元年(1821)到任,在任三年。
徐淮清 道光四年(1824)到任。
金錫鬯 浙江桐鄉人,舉人,道光六年(1826)到任,在任四年。
胡承光 道光十年(1830)在任,在任三年。
金錫鬯 道光十三年(1833)再任,在任三年。
韓鳳修 浙江蕭山人,進士,道光十六年(1836)在任。
吳思樹 道光十八年(1838)在任。
易長華 道光十九年(1839)在任。
汪元炳 道光二十一年(1841)在任。
倪 灃 浙江長興人,副貢,道光二十二年(1842)到任。
汪元丙 道光二十三年(1843)再任。
吳 均 浙江錢塘人,舉人,道光二十三年到任。
梁星源 陝西峽山人,舉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到任。
春 霖 道光二十六年(1846)在任。
餘士瑮 安徽鳳台人,進士,道光二十六年到任。
張應庚 道光二十六年(1848)到任。
文 晟 江西萍鄉人,舉人,道光二十八年至咸豐五年(1848~1855)任。
顧 駿 順天宛平(今北京豐台)人,進士,咸豐五年三月至五月任。
貼臨藻 山西應州人,拔貢,咸豐五年五月至八月代理。
王淳修 順天(今北京市)大興人,咸豐五年八月到八年(1858)二月任。
張邦泰 江西泰和人,舉人,咸豐八年二月至四月代理。
陳 昂 浙江義烏人,進士,咸豐八年四月至六月任。
文 晟 咸豐八年六月到九年(1859)二月再任。
汪 政 順天(今北京市)大興人,監生,咸豐九年二月至十月任。
薩 保 內蒙古鑲黃旗人,舉人,咸豐九年十月至同治三年(1864)八月任。
程培霖 安徽婺源人,舉人,同治三年八月至五年(1866)二月任。
楊有成 江蘇江寧人,吏員,同治五年二月至十月任。
周士俊 甘肅蘭州皋蘭人,進士,同治五年十月至七年(1868)二月任。
彭翰孫 江蘇長州(今屬蘇州市)人,副貢,同治七年二月至九年(1870)三月任。
張觀美 浙江建德人,副貢,同治九年三月至十年(1871)八月任。
嚴家疇 江蘇吳縣人,廕生,同治十年八月至十一年(1872)十一月任。
張日銜 浙江仁和(今屬杭州市)人,進士,同治十一年十一月至十二年(1873)六月任。
徐殿蘭 浙江武康(今屬德清)人,監生,同治十二年六月至七月護理。
張鶴齡 安徽桐城縣人,監生,同治十二年七月至十三年(1874)十一月任。
周士俊 同治十三年十一月至光緒三年(1877)二月再任。
李敦厚 四川樂山人,副貢,光緒三年二月至四年(1878)十月任。
嚴家疇 光緒四年十月至五年(1879)十一月再任。
姚克浚 浙江仁和(今屬杭州市)人。舉人,光緒五年十一月至八年(1882年)四月任。
陳善圻 湖南郴州人,副貢,光緒八年四月至十年(1884)七月任。
姚克浚 光緒十年七月至十三年(1887)三月再任。
金桂馨 江西高安縣人,進士,光緒十三年三月至十四年(1888)十月任。
劉清泰 山東濟寧人,監生,光緒十四年十月至十六年(1890)二月任。
吳宗焯 湖北鍾祥縣人,增貢生,光緒十六年二月至十九年(1893)十一月任。
蔣鳴慶
沈麟書
吳國章
關廣槐
周經櫆
李慶榮
鄒增祐 (以上7任知州,籍貫、任期不詳)
陳壽璚 福建人,宣統間(1909~1911)任。 [19]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