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陳冠軍

(蘇州工藝美術行業協會玉雕專業委員會副會長)

鎖定
陳冠軍,1976年生,男,中國玉石雕刻大師蘇州市工藝美術行業協會玉雕專業委員會副會長,浙江省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單位會員。 [1] 
中文名
陳冠軍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日期
1976年
主要成就
“子岡杯”金獎,“天工獎”金獎
出生地
浙江
代表作品
《清明上河圖》
《八駿圖》
《福祿壽》《山西九景》等
職    務
蘇州市工藝美術行業協會玉雕專業委員會副會長
性    別

陳冠軍個人檔案

陳冠軍 陳冠軍
陳冠軍,1976年生於浙江上虞。17歲從事玉雕行業,與玉石結下了不解之緣。歷經十餘年的刻苦研究,傳承了明代宮廷大師陸子崗的作品;玉牌結合現代的審美觀點,以古老的設計,雕刻,拋光。作品擅長淺浮雕【明清子岡牌】雕刻風格,充分發揮以刀代筆的效果,採用平面減地之技法,玉牌雕刻頗有造詣。他的子崗牌在玉雕行業界首屈一指,堪稱一絕。 [2] 
在他對子岡牌形制刀法,內容深入的研究後,轉而開始了對傳統山水的深入。尤其將目光停駐於南宋小景山水所營造的氛圍上來,在優質的和田玉之上,陳冠軍打破傳統清代子岡牌行制上都已有牌頭的侷限,用簡單的明示線條作為裝飾,使整個牌子簡約寫意,更多的留白,更多的意藴。打破固有的程式和繁瑣的佈局,讓觀賞者欣賞玉雕更有發揮想象的空間,同時使每件玉雕作品都有自己的見解和意境,使玉的價值真正體現在玉雕作品中,而不是簡單的玉器上的工藝雕刻,做到了心、意、玉的全方位的融合。 [3] 
2017年1月4日授予第六屆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榮譽稱號 [4] 

陳冠軍獲獎經歷

作品《八駿圖》獲2010年蘇州市第三屆“子岡杯”玉雕精品展金獎,同年獲中國玉石雕刻作品“天工獎”銀獎
作品《清明上河圖》獲2011年蘇州市第四屆“子岡杯”玉雕精品展金獎、同年獲中國玉石雕刻作品“天工獎”銀獎
作品《福祿壽》獲2011年第三屆“良渚杯”玉石雕刻精品展金獎、2011中國玉石雕刻作品“天工獎”銅獎
作品《農耕圖》獲2012年“百花玉緣杯”中國玉石雕精品獎金獎
作品《漢宮春秋》獲2012年“子岡杯”金獎,同年獲中國玉石雕刻作品“天工獎”銀獎
作品《耕讀傳家》獲2012年南京“藝博杯”金獎,同年獲上海“神工獎“金獎
作品《西湖晴嵐》獲2012年“蘇藝杯“金獎,同年獲杭州“良渚杯”金獎,獲“百花玉緣杯”金獎
作品《姑蘇十景》獲2013年第六屆“子岡杯“玉雕精品展金獎,同年獲得“天工獎”金獎
作品《山西九景》獲2013年浙江省“良渚杯”玉石雕刻精品展金獎 [2] 
作品《漁樵耕讀》獲2014年“百花玉緣杯” 金獎

陳冠軍藝術風格

清明上河圖(節選部分)
清明上河圖(節選部分)(10張)
八百多年前,畫家張擇端創造了《清明上河圖》;今天,玉雕藝人陳冠軍首次用“子岡牌”的形式演繹了它,八百多人,六十多匹牲畜,三十多棟房屋樓宇……濃縮在方寸之間,大小適中,方圓得度,虛實相襯,疏密得當。《清明上河圖》 展現的是北宋時代汴京郊區和城內汴河兩岸的建築和民生。其豐富的思想內涵、獨特的審美視角、現實主義的表現手法,都使其在中國乃至世界繪畫史上被奉為經典之作。歷來臨摹者無數,刺繡、緙絲、石雕、磚雕等作品不斷問世,而唯獨沒有玉雕作品,於是陳冠軍有了“敢為天下先”的念頭。
靈感的火花只是一瞬,藝術的實踐足足花費了陳冠軍三個年頭。“子岡牌”的製作非常講究,有所謂“玉色不美不治,玉質不佳不治,玉性不好不治”之説。由16件子岡牌組成的套牌《清明上河圖》選料實屬難得,質地均一,潔白無瑕,可供陳冠軍將藝術表現全部集中在構圖和線條中,而不受色彩的制約。因為內容繁多,所以細節表現需要格外經得起推敲,在有限的平面上,作者以精細的手法,將景物、人物的層次清爽明晰的呈現,給人以繁而不亂的視覺體驗。 [5] 
陳冠軍採用“子岡牌”的嫺熟技藝,將《清明上河圖》中近景和遠景的透視關係把握準確,空間縱深感強烈,並將中國古典繪畫的技法精髓很好地傳承、嫁接到了玉雕藝術中。
陳冠軍作品 陳冠軍作品
陳冠軍創作的“子岡牌”保留了更多古典規則,在形制上更顯地道,很大程度上為“子岡文化”在當代的繼續發展注入了新鮮的生命力。

陳冠軍獲獎作品

陳冠軍作品 陳冠軍作品
1.作品名稱:【八駿圖】
材質:和田籽料
規格:(單位:毫米) 60*120*10
創作時間: 2010年
獲獎時間:2010年
獲得2010年蘇州市第三屆“子岡杯”玉雕精品展金獎
2010年中國玉石雕刻作品“天工獎”銀獎
簡介:和田白玉籽料,細膩温婉。作品充分發揮以刀代筆的效用,刀刀現功力,雖雕刻深度低於30絲,但卻充分表現出姿態各異的八駿馬和景物的立體感,其清新淡雅、秀美婉約、精緻靈動溢於言表。 [2] 
陳冠軍作品【清明上河圖】 陳冠軍作品【清明上河圖】
2. 作品名稱:【清明上河圖
材質:和田籽料
規格:(單位:毫米) 120*1088*10
創作時間: 2011年
獲獎時間:2011年
獲得2011年蘇州市第四屆“子岡杯”玉雕精品展金獎
2011年中國玉石雕刻作品“天工獎”銀獎
簡介:作品仿摹北宋風俗畫《清明上河圖》圖景,將工筆之美與雕刻之藝融匯一體,題材雖不算新穎,但工藝絕佳,構圖把握精準,意境優美。 [6] 
3.作品名稱:【福祿壽】
材質:和田籽料
規格:(單位:毫米) 75*50*47
陳冠軍作品 陳冠軍作品
創作時間: 2011年
獲獎時間:2011年
獲得第三屆2011“良渚杯”玉石雕刻精品展
金獎2011年中國玉石雕刻作品“天工獎”銅獎
簡介:作品玉質細膩,油潤若凝脂,留皮雕作兩隻瑞獸,神態安詳寧和,回首凝望,身形安然,神獸寓意福祿壽,象徵着安康吉祥。
4.作品名稱:【農耕圖】
材質:和田籽料
農耕田園對牌
農耕田園對牌(2張)
規格(單位:毫米): 75*50*47
創作時間: 2012年
獲獎時間:2012年
獲2012年“子岡杯”金獎,
獲中國玉石雕刻作品“天工獎”銀獎
簡介:此作品用上等的白玉,通過精心挑選,設計製作而成。本作品。延續了明代宮廷琢玉大師陸子岡獨有的風格和刀法,充分發揮以刀代筆效用。採用平面減地之技法,並以蘇邦玉雕獨有的風格來展現清醒淡雅秀美婉約精緻靈動的體現古代勞動人民辛勤勞動的景象。 [5] 
5.作品名稱:【西湖晴嵐】
材質:和田白玉
尺寸:(單位:毫米)113 *5.5*1.3(一對)
西湖晴嵐 西湖晴嵐
創作時間:2012
獲獎時間:2012
獲得2012年“蘇藝杯”金獎,同年獲杭州“良渚杯”金獎,2013年獲“百花玉緣杯”金獎
簡介:作品採用和田白玉籽料,質地細密。作者採用子岡刀法,充分發揮以刀代筆的效用,刀刀現功力,以高浮雕的形式將西湖的景色刻畫的淋漓盡致。作品生動地再現了舊時西湖水鄉民居的閒逸的生活狀態。臨街枕河,柳浪聞鶯,樓台觀景等。構圖以焦點透視佈局,由近及遠,近景刻畫精細,遠景朦朧淡雅,層次分明之中立見做工之精緻細膩,讓人不由的感嘆“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6.作品名稱: 【姑蘇十景】
材質:和田籽料
規格(單位:毫米):77X89、94X94、91X62、76X96、122X59、79X84.5、97X68、75X95、96.5X74.5、92X92
姑蘇十景 姑蘇十景
創作時間: 2013年
簡介:【姑蘇十景】系列玉雕作品錯落起伏,轉承啓合,如一首雋永的詩,如一幅秀美的畫卷。巧妙融入了蘇州園林花窗形式,傳統子岡牌形制為之一變,古意中有新趣味。
依照吳門畫派青山綠水風格,雲淡風輕,山水相映,清新淡雅,超塵脱俗。採用傳統子岡牌的雕刻手法,以刀代筆,將雕刻的深淺呈現筆墨濃淡,遠山與近景相得益彰,人物、樹木、建築纖毫盡現,畫面感既疏闊,又細膩。變幻的花窗玉牌,猶如身在蘇州園林,信步在遊廊,走過花窗,景色一一呈現。每幅作品都配以詩詞,詩畫合一,意境悠遠。
【姑蘇十景】系列玉雕作品也是全國唯一以蘇州園林景觀為主題的系列作品。十景分別是:楓橋夜泊,天平萬葱,虎山橋月,蟠螭春色、玄墓曉鍾、虎丘夜月、天池石壁、石湖煙雨、胥江晚渡、靈巖積雪。 [7] 
《漁樵耕讀》
物緣心道 --(漁樵耕讀四玉牌解讀)
漁物----是技皆可成名天下,片技即足以自立天下。
樵緣----緣之所寄,一往而深。故人恩重,來燕於雕樑。逸士情深,託鳧雛於春水。樵于山澗,修緣自來。
耕心----士人有百折不回之真心,才有萬變不窮之妙用。
讀道----立業建功,事事要從實地着腳;講道修德,念念要從處處立基。
小小的四塊玉牌,藴含了立世四本的體會。人的成長需要勞作,獲取。人的際遇是變數和機會,人的心態要逐漸成熟,人的行為要以道德為本。此四本,化為漁樵耕讀寄託。以古意盎然的文人畫浮雕的方式,意境古雅悠長。 [8] 
漁樵耕讀 漁樵耕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