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陳世驤

(中國文學家)

鎖定
陳世驤(1912年3月7日~1971年5月23日),字子龍,號石湘,祖籍河北灤縣 [1]  1912年3月7日生,幼承家學,後入北京大學主修英國文學,1932年獲文學學士 [1-3]  1936年起任北京大學和湖南大學講師。 [1]  1941年赴美深造,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專攻中西文學理論 [1-3] 
1945年起,陳世驤長期執教於伯克利加州大學(UC Berkeley)東方語文學系 [1]  ,先後任助理教授、副教授和教授,主講中國古典文學和中西比較文學,並協助籌建該校比較文學系。 [1-3]  1969-71年,曾邀請作家張愛玲任職於伯克利的“中國研究中心”、擔任高級研究員,研究中國一些特別用語及《紅樓夢》等。 [4-5] 
1971年5月23日,陳世驤教授因心臟病猝發逝世於加州伯克利。 [1-2] 
中文名
陳世驤 [2] 
外文名
Shih-Hsiang Chen [1] 
出生日期
1912年 [1] 
逝世日期
1971年5月23日 [1] 
畢業院校
北京大學 [1] 

目錄

陳世驤簡介

陳世驤(1912—1971),字子龍,號石湘

陳世驤修養

陳世驤既有紮實的國學根底和古詩學修養,又兼通西洋詩學及文藝理論,中西貫通,在當時屬鳳毛麟角。四十年代胡適主持北京大學時曾希望陳世驤返北大任教而未果。陳世驤逝世以後,1972年其門生楊牧編訂《陳世驤文存》交由台灣志文出版社出版。1998年遼寧教育出版社“欣晚有書庫”亦收錄此書。《陳世驤文存》是著名留美學者陳世驤唯一的中文論集。書前有哈佛大學楊聯升教授和哥倫比亞大學夏志清教授的序,書後有楊牧的《編輯報告》。附錄中有《與金庸論武俠小説書(兩通)》。書中收入論文七篇,演講稿三篇,其中《中國的抒情傳統》、《中國詩歌中的自然》、《原興:兼論中國文學特質》系從英文譯出。除了《法國唯在主義運動的哲學背景》發表於四十年代末,其他均作於五六十年代,從中可以窺見陳世驤的治學路向和至今仍感鷳獨到的學術見解。夏志清以為遺憾的是,陳世驤“千古文章未盡才”,雖然發表了一些文章,但是這些文章跟他肚子裏面的學問見解相比實在太微不足道。
《陳世驤文選》 《陳世驤文選》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