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阿穆爾龍

鎖定
阿穆爾龍(學名Amurosaurus)是鴨嘴龍科賴氏龍亞科下的一個屬,生活於上白堊紀的東亞
中文名
阿穆爾龍
拉丁學名
Amurosaurus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蜥形綱
鳥臀目
鴨嘴龍科
阿穆爾龍屬
阿穆爾龍
分佈區域
俄羅斯,中國-黑龍江,歐洲,亞洲

阿穆爾龍生物學史

阿穆爾龍物種命名

阿穆爾龍復原圖 阿穆爾龍復原圖
1991年,俄羅斯古生物學家尤瑞·波奴特斯基(Yuri Bolotsky)及Sergei Kurzanov首先描述及命名這種恐龍名是由黑龍江的俄羅斯名字而來;黑龍江是位於俄羅斯及中國的邊界,是在發現這種恐龍的位置附近。此屬有一個,學名是“A. riabinini”,是為紀念俄羅斯古生物學家Anatoly Riabinin而命名,他是首位於1916年1917年在黑龍江地區發現恐龍化石的俄羅斯探險家。

阿穆爾龍生物化石

阿穆爾龍骨架 阿穆爾龍骨架
所有阿穆爾龍的化石都是從單一的骨牀發現,位於1984年俄羅斯遠東地區阿穆爾州布拉戈維申斯克市郊。這些化石是從Udurchukan地層中被發現,這是俄羅斯遠東及中國東北的察尕沿組的最古老地層。這個地層估計是屬於上白堊紀的麥斯特里希特階,距今約7400萬到6500萬年前。沉積物是形成自一條河流氾濫平原,該河流將化石運送了一段短距離,因此化石隨意沉積及脱落,但骨骼完好保存在骨牀中,包括易碎的頭顱骨。只有一少部份的骨牀被髮掘,而90%的化石是屬於賴氏龍亞科,如阿穆爾龍(但多是幼龍),而其他化石是屬於其他物種,例如鴨嘴龍科克貝洛斯龍獸腳亞目牙齒亦很豐富,在骨頭上有很多由獵食動物或食腐動物的牙齒痕跡。
阿穆爾龍的正模標本只包含一個上頜骨及一個齒骨,兩者都是同一個體的左邊。骨牀中還發現頭顱骨的其他部份及骨骼,都是屬於其他的個體。這些化石亦被描述,使得阿穆爾龍成為俄羅斯恐龍中,研究最為完整的。
阿穆爾龍的特徵是其頭顱骨有很多的獨有衍徵,或是獨特的特徵,例如在正面或側面呈S型的尺骨。其他已知的賴氏龍亞科的頭顱骨頂都有着空冠,雖然不清楚阿穆爾龍有否這個構造,但頭顱骨的結構似乎是支撐著一個類似的構造,所以可以估計阿穆爾龍也有着冠狀物。在2006年,阿穆爾龍的大部分特徵都被研究過,當時有一個分支系統學分析,將它分類為基礎賴氏龍亞科恐龍,比較青島龍及牙克煞龍更為衍化。
所有已知的原始賴氏龍亞科都是在亞洲,所以有理論認為賴氏龍亞科是源於亞洲,後來再分散橫渡白令海峽北美洲。賴氏龍亞科的兩個類別:副櫛龍族(如副櫛龍卡戎龍)及冠龍族(如冠龍日本龍)是後來演化而成的。由於兩類的成員都在北美洲及亞洲被發現,它們演化後必然有進一步的分散,但分散方向卻不清楚。

阿穆爾龍形態特徵

有着鴨嘴獸般的鼻端,及頭頂有一個空冠,但是還沒有被發現頭冠的化石。成年阿穆爾龍的化石很稀少,但估計最少有6米長。

阿穆爾龍生活習性

與其他賴氏龍亞科一樣,它主要是雙足的草食性恐龍

阿穆爾龍分佈範圍

生活在距今7400萬 - 6500萬年前的晚白堊世,被發現於俄羅斯,中國-黑龍江,歐洲,亞洲。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