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阿爾貝特·威廉·海因裏希

鎖定
阿爾貝特‧威廉‧海因裏希(Albert Wilhelm Heinrich,1862年8月14日~1929年4月20日經常稱為海因裏希親王(Prinz Heinrich))德國將領。 [1] 
中文名
阿爾貝特‧威廉‧海因裏希
外文名
德語:Heinrich von Preußen
國    籍
德國
出生日期
1862年8月14日
逝世日期
1929年4月20日
職    業
海軍上將
出生地
柏林
信    仰
路德宗
父    親
腓特烈三世
母    親
腓特烈皇后
哥    哥
威廉二世

阿爾貝特·威廉·海因裏希人物經歷

阿爾貝特·威廉·海因裏希是德國皇帝腓特烈三世的第三個孩子,威廉二世皇帝的弟弟,生於柏林,他的母親是英國公主維多利亞(維多利亞女王的長女)。
海因裏希親王一家 海因裏希親王一家
海因裏希親王在15歲時起便成為了德國海軍軍官(當然只是名譽性質的)不過逐漸他出眾的能力和熱情贏得了貴族和海軍的認可。1878年~1880年,海因裏希親王進行了一次環球旅行。1882年~1884年和1903年,他又兩度訪問美國。1914年他訪問了南美。由於他的社交技巧,海因裏希親王在所有訪問過的地方都受到公眾的歡迎。1888年和姨表妹黑森和萊茵大公國伊雷妮公主結婚。
1880年,海因裏希進入德國海軍服役,很快獲得晉升,1901年已被提升為海軍上將。1906年,海因裏希親王被任命為現役戰列艦艦隊司令。但1909年海軍部長阿爾弗雷德·馮·提爾皮茨海軍元帥的海軍擴建計劃提出後,海因裏希親王便辭去了遠洋艦隊司令的職務,調任海軍總監查長,同時威廉二世提升他為海軍元帥。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海因裏希成為波羅的海艦隊的最高指揮官。他堅決反對提爾皮茨海軍元帥的海軍戰略,建議佔領丹麥,已獲得北海更多的控制權。在俄國退出大戰之後,波羅的海艦隊沒有了任務,海因裏希結束了他的軍旅生涯。
在德國於一戰中失敗、君主制被推翻後,海因裏希親王攜家人到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隱居。他在那裏度過了晚年,和父親一樣死於喉癌。享年66歲。

阿爾貝特·威廉·海因裏希中國之旅

1897年11月,山東曹州府鉅野縣張莊的鄉民聯合“大刀會”,殺死了兩名德籍傳教士。威廉二世以此為藉口,一方面要求清政府立即緝拿嚴辦禍首,以鉅款賠償損失;另方面命令駐紮在上海吳淞口的德國東亞艦隊開往山東強佔了膠州灣(後德國將該地改名為青島)。12月,中德膠州灣談判進入了關鍵階段。威廉二世為了向清政府施壓,爭取談判桌上的籌碼,任命皇弟海因裏希親王為帝國第二艦隊司令,率領巡洋艦“奧古斯特皇后”號、裝甲艦“格菲翁”號和“德意志”號前往中國膠州灣。艦隊出發之前,威廉二世親自為海因裏希親王壯行,要求艦隊在英國的港口停泊時,專程拜訪外祖母維多利亞女皇,以贏取英國的支持,告誡海因裏希艦隊要展現出德國的軍事實力,強調對清政府要用“鐵拳”,不能手下留情。
海因裏希親王的艦隊一行於第二年的3月初駛進了中國境內,8日停靠在香港。清政府得知德國大軍壓境,惶惶不可終日,被迫與德國簽訂了“租借”膠州灣及其附近島嶼和陸岸的《膠澳租界條約》,租期99年,並且依要求把山東全境作為其勢力範圍。其實,艦隊之所以停靠在香港,是因為在中途“德意志”號發生了機器故障,不得不逗留在香港進行秘密維修。維修需要四個星期的時間,因此海因裏希親王便決定利用這段時間訪問、遊覽周邊的通商口岸。
汕頭開放為通商口岸後不久,德國就在此設置了駐汕頭的領事館。3月23日,海因裏希親王乘坐“格菲翁”號訪問了汕頭。在這之前,他已經先後訪問了香港、廣州等地。軍艦還沒到達之前,地方官員早已經在碼頭等候。軍艦靠岸後,官員們先行上艦拜訪了海因裏希親王。隨後,在他踏上德國領事館的碼頭時又組織人員列隊歡迎。晚上,在德國領事館裏舉行了盛大的歡迎宴會。到了第二天上午,海因裏希親王沒有選擇進入汕頭城區遊覽,而是直接離開了汕頭。由於他只是訪問了駐汕的領事館,最後匆匆離開,沒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因此當時的報紙都沒有相關的報道。
汕頭之行後,海因裏希親王的艦隊在香港停留了差不多半個月後,啓航北上。此次北上他還在北京紫禁城拜訪了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後來好事者將此事與這年北京所發生的政治事件相結合,戲謔擬成一副對聯:
恭親王去,德親王來,見新鬼應思故鬼;
夏同龢興,翁同龢敗,願貴人莫學常人。
這一年,碰巧恭親王奕訢病逝,成了“死鬼”,“洋鬼子”海因裏希親王來中國;貴(州)人夏同龢高中新科狀元,常(熟)人翁同龢推動“戊戌變法”,被慈禧驅逐回籍,免去了軍機大臣、户部尚書等職務。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