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阿掖山

鎖定
阿掖山是日照嵐山城市規劃區內的一個風景山,嵐山城區規劃的特色就是“山在城中,城圍山轉,綠樹紅瓦,碧海藍天”。這裏所説的山就是阿掖山。
中文名
阿掖山
類    型
風景山
地    址
山東省日照市
主海拔
314米

阿掖山地理環境

阿掖山東臨黃海,總面積15平方公里,主峯老爺頂海拔314米,山以“臨海霧氣常昏如夜”得的名,這裏峯巒疊嶂,雲霧繚繞,怪石幽谷,冠與羣山。自古就是“疊嶂矗霄真如畫,天成景色即蓬瀛”的美稱。
阿掖山

阿掖山景點特色

阿掖山美,美在有豐富的林草植被和碧綠如茵的松林,山上松林湧動,綠波漫卷,陣陣松香沁人心脾,令人浮想聯翩;春夏之際,山坡上蒿草青青,野菊、貓頭鷹、黃金雀等森林衞士忠實的保護着這片綠色的海洋,難怪有人驚奇:山上見不道松毛蟲!到是我們在城市中很花、蒲公英、旱蓮草、仙鶴草、白頭翁野百合等名貴藥材漫山遍野,爭芳鬥豔。成羣結隊的灰喜鵲、大山雀杜鵑難見到的蒼鷹、白鶴等珍惜鳥類在這裏悠然自得的棲息。山、林、鳥、水在這裏相依相存,休慼與共,構成一方青山巍巍,綠水悠悠,自然和諧、天人和一的生態樂園。

阿掖山景點景觀

阿掖山不僅山水美,而且景物美,全境共有七大景觀。
1、筆山:位於阿掖山主峯南側,以“兩峯爭出,形如筆,故名”。筆山以山石美而見長,兩峯南有一高20多米的駝峯石,從山下向上看,似一駱駝引頸長鳴,笑傲東海。
2、熬頭山、飛來石:為阿掖山南峯巔。《安東衞志》記雲;“頂有峯墩,墩兵見旗鼓於其上”。自古就是軍事上的信號台。因山頂有巨形怪石如海龜狀而的名。其巔峯東側有一巨石孤立,碩大無比,曰“飛來石”。
3、老爺頂觀日出:為阿掖山主峯,其石“巍峨峭拔,紱繞如椅望”。立於其上,向東可觀日出扶桑,飄渺三島(即前三島),南視“秦山(海州灣內——島嶼)海市”為佳景,令人歎絕。夜眺景色更佳,北望日照港十萬噸級碼頭如龍卧波;南望嵐山港燈火輝煌,燦若繁星;遠望連雲港巨輪穿梭,燈火通明,一山觀三港,唯有此處。
4、陳僧洞:阿掖山主峯北側有一天然洞穴,説大,數十人可同時坐卧,説小,七、八個人可依壁小憩。《安東衞志》在:“陳僧,元時煉丹於阿掖山之沿,後破壁而出,今洞以陳僧而名”。此洞又稱“仙人洞”。
5、水簾洞:位於阿掖山主峯西南山腰,洞闊13 米,高3米,深6米,內有一石坑,一縷山泉由此湧出,常年不斷,自明代以來遊人至此題詩刻石,洞壁上今存石刻達15處之多,如“洞天”、“玉漏洞月去”、“仗劍山岩際,今朝豪興多”、“清流浴石,勝北山河”等等。
6、觀雲院:也稱上寺,位於阿掖山主峯東側,建於公元1264年,後毀於戰火,現存遺址,玉納內便生金銀花,春夏之交,山花爛漫,滿院飄香。
7、卧佛院:也稱下寺,位於阿掖山峯北側山下,唐代興建,距今約1100多年,幾經損毀,於清康熙年間重建,後於“文化大革命”期間拆毀。寺內有兩株千年懷抱三子銀杏樹,一株需三人合抱,另一株需四人和抱,一株高30米,一株高28米,蒼翠茂盛,世為罕見。卧佛寺為古代名剎,傳説很多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不少題詩,如清代詩人宋琬的詩:“僧房山鳥棲,松際孤煙凝。薄暮投石牀,闌干醉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