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開平華僑博物館

鎖定
開平華僑博物館坐落於廣東省開平縣三埠鎮長沙公園內,成立於1991年,隸屬於陽江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現已併入2018年成立的開平市博物館
該館由澳門開平同鄉聯誼會理事長鄧開捐贈。部門設置為三部一室:陳列部、保管部、安全保衞部、辦公室, 全館現有幹部職工8名。
中文名
開平華僑博物館
外文名
Kaiping Museum of Overseas Chinese
地    點
廣東省開平縣三埠鎮
竣工時間
1991年
開放時間
每天 8:00—21:00
館藏精品
孫中山先生獎給捐贈飛機華僑司徒管的“一等獎章”

開平華僑博物館建設背景

開平海外華僑、港澳台同胞60餘萬,遍佈世界各國和地區,華僑博物館所收藏的華僑文物共計467件。此外還收藏了一批革命文物、僑鄉出土文物、陶瓷、錢幣、青銅器等,館藏藏品總數達2446件。
建館以來,該館對開平縣華僑歷史文物和資料進行整理研究,撰寫了30多篇文章和資料在海內外報刊發表。其中:《開平僑眷獻出“保皇會”證章》、《譚錦雄獻出孫中山親筆題詞一幅》、《“航空救國紀念章”和“航空救國券”》、《世界龍岡組織發源於廣東開平》、《世界“溯源堂”源於開平水口鎮“溯源家塾”》、《開平碉樓建築與華僑》等文章的發表引起了海內外關注。開平發現明清青瓷碗窯和墨西哥銀元一文填補了開平歷史史料中從未有過有關瓷窯記載的空白,對研究開平古代手工業的發展和古代對外貿易方面的情況,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1989年,該館還編撰出版了《開平縣誌》。共25萬字,130餘幅照片。

開平華僑博物館發展歷史

博物館成立於1991年,隸屬於陽江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
現館址位於市區鴛鴦湖公園內“漠陽樓”,樓高五層。建築結構為鋼筋水泥三層平頂式樓房,佔地面積510平方米,建築面積430平方米。
2004年,我館成為廣東博物館陳列展覽協作交流網絡成員單位。

開平華僑博物館參觀信息

展館位置:
位於廣東省開平縣三埠鎮長沙公園內。 [1] 
開平市華僑博物館
開放時間:
該館全年開放。
每天 8:00—21:00。

開平華僑博物館作用價值

開平華僑博物館
開平華僑博物館(2張)
陽江市博物館是市政府下轄的公益性全民事業單位,承擔着全市文物、文化遺產徵集、保管、展覽和研究等工作任務。對廣大人民羣眾及青少年學生進行歷史唯物主義和愛國主義的教育,傳播科學文化知識,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館際文化交流及旅遊服務。豐富我館展覽內容的同時,也豐富了陽江人民的文化生活,我館每年接待觀眾達1萬餘人次,較好地擔當了宣傳陽江文化、中小學生第二課堂德育教育的職責和義務。 [2] 

開平華僑博物館重要活動

博物館陳列宣傳形式多樣,館內設有展廳3個(各有200平方米),分別佈置固定展覽《陽江社會發展史陳列》《陽江籍名家書畫展》對外開放。我館不定期與省博物館作展覽展品交流,舉辦過《絢麗華彩的廣彩瓷器展覽》、《魯迅生平事蹟圖片展覽》、《“勿忘歷史 警鐘長鳴”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0週年圖片展》、《廣東省自然保護區暨珍稀動物展》、《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設計方案模型展》等多個有影響的臨時展覽。

開平華僑博物館館藏文物

開平華僑博物館主要陳列平平縣華僑歷史文物,內容分出國辛酸、創業艱苦、愛國愛鄉三部分。展線長60米,展出文物300餘件,照片50幅。其中有:出國口述,開平華僑在海外艱苦創業用過的各種勞動工具、生活用具,孫中山先生寫給旅美開平籍華僑的題詞,孫中山先生獎給捐贈飛機有功的澳洲華僑司徒管先生的“一等獎章”,孫中山先生與美國芝加哥同盟會支部成員研究黃花崗起義失敗對策的合影照片,毛澤東主席給華僑領袖司徒美堂先生的親筆信。周恩來總理在萬隆會議期間接見萬隆中華總會副主席關崇簡先生的照片及關先生的其它珍貴遺物,何香凝送給印度僑領胡天賜的一幅虎畫,加拿大安省華僑抗日救國總會“抗日救國紀念章”和救國公債券,康有為在加拿大組織“保皇會”的銀質會員證章,華僑寄回家鄉的各國貨幣、印尼古木雕“女神”等各種生活用品和工藝品。

開平華僑博物館榮譽稱號

開平碉樓與村落申遺即將進行表決前夕,開平市華僑博物館獲“全國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是廣東省唯一獲此殊榮的單位;開平市碉樓研究所譚金花同志獲“全國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先進個人”榮譽稱號,是廣東省兩個先進個人之一。
國家人事部、文化部、文物局等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了全國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表彰大會,為在我國文物保護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117個先進單位和340個先進個人分別授予國家級和省部級獎勵,開平市的先進集體華僑博物館、先進個人譚金花均在國家級表彰之列。 [3-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