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門店管理

鎖定
門店是一種極具發展前景的新型業態,在門店購物已成為現代人快節奏生活的方式之一。門店的投資發展是一種見效比較快,但風險及投資成本較高的一種行業。但隨着商品經濟的到來,很多創業人士看好門店投資,如門店出售,門店出租,門店轉讓。門店要想獲得重大的回報,還是要看門店所在繁華位置程度。越繁華的地方,越被看好。
中文名
門店管理
外文名
Store Management
研究方向
經營管理
選址策略
門店一般要選擇有人流的地方

門店管理主要條件

作為一種新型業態,雖然門店將會有很大的發展,但在進入這一業態之前,我們必須瞭解它的入門條件,否則處於盲目狀態下的投資只能造成規劃的不合理和網點佈局的重複建設,浪費投資;同時急功近利經營定位不準,也會造成企業缺乏競爭力,使消費者的需求得不到充分滿足。
1. 從發達國家門店的發展經驗看,當人均GDP2000美元時,人們對食品需求的重點由品質轉至門店;3000美元時,開始出現門店;6000一7000美元時,門店進人快速發展期。
2. 從價格上看,門店商品的價格一般要比超級市場高20%左右,門店一般不採用降價促銷手段,毛利率較高。按一般消費規律看,只有當年家庭人均收入達到1000美元時,消費傾向開始向個性化和門化方向發展,人們才有可能願意多花20%的錢來購買這種門。
3. 從店址位置上看,商圈內必須要有理想的目標顧客。一般門店商圈半徑為500米,在方圓500米的範圍內至少應有2500一3000個商圈人口。
4. 從營業時間上看,門店要有24小時營業的能力且幾乎全年無休。
5. 從提供的服務速度上看,能夠使顧客在門商店的逗留時間平均只佔3一5分鐘左右。
由於在流動性的顧客中最能體現出門店目標顧客的購買方式—及時性、急需性和門性,因此門店在選址時,必須將顧客流量放在第一位。從城市具體情況看,在門店選址時,可考慮新建居民小區的周邊,但一定要開設在人流多的地方,即要有一定流量的流動性顧客羣支持。

門店管理門店的位置條件

1、商圈內有足夠的生活人口。一般情況下,商圈內應保證有3000人以上的生活人口存在(徒步5~7分鐘之內)。
2、靠近聚集人的場所。能聚集人的場所主要是指政府機構、影劇院、醫院、學校、遊覽地等。
3、靠近車站。車站主要指地鐵車站或者是公交車彙集、客流量大的公共汽車車站。
4、設在車站“迴歸動線”內。所謂“迴歸動線”是指上車與下車的客流必須經過門店門口的移動路線。
5、車流的動線多。車流的動線指車輛行走時的移動路線。如商店所在的位置車流的動線很多,門店的流動顧客就多。
6、附近有寫字樓。有寫字樓就會有客流。一般平均一個寫字樓內的人員可以帶來6個人的流量。
7、附近有單身宿舍或單身公寓。單身宿舍或單身公寓裏的居住者對門店消費的追求特別明顯。
8、月房租要在一天的銷售額之內。房租太高將阻礙門店的規模擴張。
9、競爭者較少。商圈內應儘量少或沒有競爭者。
10、店鋪的形狀規則。長方形或正方形的商場比較適合門店的經營,門商店的營業面積一般為100平方米,門商店的經營品種一般為2000~3000種。

門店管理經營定位

(一)經營特點
1、門性。門店能否滿足顧客即刻需求,這是門店最基本的經營定位。
2、緊急性。當客人突然來訪,家裏的食物、飲料、冰塊不夠,或是平常使用的調料、衞生用紙用完卻又忘記購買,須立即補充的。
3、非常温性。夏天需要冰鎮飲料,能立即消暑解渴;冬天需要熱騰騰的食物,如湯類、菜、咖啡、牛奶等,可立即加熱,立即食用。
4、少容量性。除少數平常須大量消費的商品,消費者會因價格原因而偏向去超市大量購買外,容量少、選擇多樣,或用完丟棄,不必儲存的商品都屬於少容量性商品。
5、消遣性。當無聊、寂寞時,想吃點零食等嗜好性食物。
(二) 商品定位
門店的商品結構,大致可分為食品、非食品和服務三大類,主要從顧客的門性與商店本身的有利性出發,經營消費量多,購買頻率高,品牌知名度高,銷售方法簡單,品質一致,附加價值高,競爭性高,毛利率高,季節性強及能按商圈內主要顧客羣的需要來進行商品組合的商品。這裏需要掌握商品組合的“廣度”與“深度”。所謂“廣度”是指關聯購買的方便性。
門店的商品廣度不可能像大型超市那樣包羅萬象,設計門店的商品廣度主要是能滿足顧客順便購買相關聯的商品,如麪包與果醬、黃油,咖啡與糖,牛奶等。深度是某一類(例如飲料類)的品項數很多,而其他類(例如食用油類)的品項數較少,則稱為飲料類的“深度”較強,從而能使顧客形成該門店飲料類品項齊全的印象。
1、食品類商品的結構定位。門店一般不出售生鮮畜產品和水產品,但食品至少佔全店銷售品項的50%以上。在對食品類商品結構的定位時應特別關注“速食品”和“飲料品”兩大類。常温性加工食品門店很難與超級市場相競爭,但非常温性的速食品和飲料品,不僅能適應門性需求,而且也是毛利率高、週轉快的商品,門店可作為重點開發。
2、非食品類商品結構的定位。非食品類商品的銷售金額佔門店總營業額的比重雖然不高,但品項多,構成了門店商品結構的一個重要方面。由於這類商品的保質期較長,一般經營者容易忽視對其數量的控制,或積壓,或缺貨。
3、服務性商品的結構定位。服務性商品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但在導入服務性商品時,要以“門性”與“有利性”相結合為標準,進行市場調研,評估需求的大小。像代收廣告、快遞信件、沖洗相片;影印、電話傳真、自動提款;信息提供、家庭生活諮詢等都是可以開發的項目。
4、不同商圈商品結構的定位。門商店在不同商圈的商品結構也應體現特色。如建在社區的門店與設在市中心的門店,其經營商品的結構就應有所不同。

門店管理發展戰略

門店雖然店鋪環境有了較大改觀,經營品種也大大增加,但門商品仍然缺乏,大多數門店,其經營的商品和服務的方式與超級市場相差無幾,在試圖與超市相抗衡中,忽視了門商店的自身特色。儘管它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但如果其組織、經營與管理不善,缺乏長遠的發展戰略,不能“滿足立即需求”這一經營定位,並從商品、時間、空間上去滿足特定消費者在特定情況下的特殊需求,就不能有良好的生存發展空間。
1. 注重知識管理
知識管理是指在門店的組織中建構一個量化與質化的知識系統,讓組織中的資訊與知識,通過獲得、創造、分享、整合、記錄、存取、更新、創新等過程,不斷地回饋到知識系統內,形成永不間斷的積累。知識管理就是將人力資源的不同方面及信息技術、市場分析乃至企業的經營戰略協調統一起來,共同為企業的發展服務,從而產生整體大於局部之和的經營效果。知識管理的主要內容,有收集、篩選、整理和分析信息,跟蹤最新的科技動態企業外部環境的調研,企業經營戰略的研討與制定。積極開發適應市場需求的新產品,擴大市場佔有率,贏得更多的生存和發展壯大的機會。
知識管理強調企業形象、企業品牌、知識產權等無形資產。因為隨着時代的發展,門店的競爭能力不僅取決於設備、資金的投人,而更主要來自對無形資產的有效開發和管理。知識管理的主要職能就是為智慧資本創造良好環境,並大力加以培育,即充分承認人在知識經濟中的獨特作用,將“人”作為資源來開發,並進行有效的人力資源管理,贏得更多的生存和發展壯大的機會。
2. 大力發展門店的特許經營
門店是最適合採用特許經營的零售業態,其優勢在於能合理配置資源,信息溝通迅速準確,融資方便及能取得規模效益。
合理配置資源
特許經營可以實現包括資本資源、人力資源和知識資源資源合理配置。從資本資源看,在特許經營系統中,特許者無需通過資本投人來建立店鋪,擴大自己的經營規模,需要做的僅僅是根據特許經營協議中有關條款的規定,為受許者提供各種技術支持和服務,特許權授可以被反覆利用,利用一次便可以擴大一次規模。同時能獲得更多的利潤,實現低成本、低風險的快速擴張。
特許經營可以實現人力資源的有效配置。在特許經營中,由於加盟者本身就是加盟企業的所有者管理者,因此他們的切身利益與加盟企業的經營業績緊密相關。為此,必定會以熱情、責任心經營好加盟企業。而特許者可以將主要的精力放在整個特許經營系統的發展戰略、營銷計劃、產品的研究與開發上,做到各司其職,各負其責。
特許經營可以實現知識資源的有效配置。管理模式、品牌、專利、商標、市場營銷經驗均屬知識資源的範疇。只要加入一個適於自己發展的特許經營系統,便可以達到借梯登樓、借雞下蛋的目的。既可以充分享用特許者的品牌優勢,按其統一的經營模式經營,又可以共享知識資源,減少獨自投資辦企業的風險。
信息溝通迅速準確
現代企業誰擁有充分可靠的信息,誰就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爭得一席之地。特許連鎖企業的網點廣泛,深入消費第一線,企業可以利用龐大的信息網絡和先進的微機管理系統,快速準確地收集、加工、處理信息,為企業全面瞭解市場,作出正確的決策,提高在競爭中取勝的機率。
融資優勢
獨立經營中最為棘手的莫過於資金的籌集。企業很可能因資金不足而喪失良機,或因資金週轉不靈難以求得銀行的貸款而陷於困境。特許經營,由於企業規模大,信譽好,比一般企業更容易獲得銀行信貸資金,總部對於財力弱的加盟企業,可以通過與融資機關協商,採取連帶擔保方式,使加盟店獲得擔保。
規模效益
能用特許經營方式把眾多的小店鋪組織起來,便能使小店鋪變為“小巨人”,既能充分發揮小店鋪分佈面廣、貼近居民生活的優勢,又能降低各種費用開支,形成規模效益。首先,各加盟店鋪必須到總部指定的供應商那裏進貨,可以獲得較多的折扣和優惠條件。其次,直接進貨,減少了中間環節,與供應商穩定的關係又大大節省了談判的費用;特許經營實行統一的經營管理模式,降低了管理費用;各加盟企業享受總公司開發的高附加值的商品,減少了技術開發費用。總之,特許連鎖經營可以以低廉的價格及規模經濟的優勢,形成強大的市場購買力,從而獲取壟斷地位。

門店管理信息化

必要性:
1.信息化時代服裝行業特性需要
2.承諾完美服務的需要
3.門店靈活管理需要
4.企業持續發展需要
優缺點:
能夠幫助改善效率,提高人效。
不利用老年運營者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