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長安有狹邪行

(陸機詩作)

鎖定
《長安有狹邪行》是西晉陸機創作的一首詩。
作品名稱
《長安有狹邪行》
作    者
陸機
創作年代
西晉
文學體裁
五言詩

長安有狹邪行作品原文

長安有狹邪行
伊洛有歧路,歧路交朱輪。
輕蓋承華景,騰步躡飛塵
鳴玉樸儒,憑軾皆俊民。
烈心厲勁秋,麗服鮮芳春。
餘本倦遊客,豪彥多舊親。
傾蓋承芳訊,欲鳴當及晨。
守一不足矜,歧路良可遵
規行無曠跡,矩步豈逮人。
投足緒已爾,四時不必循。
將遂殊途軌,要子同歸津。

長安有狹邪行註釋

伊洛:亦作“伊雒”。伊水與洛水。兩水匯流,多連稱。亦指伊洛流域。
歧路:從大路上分出來的小路;錯誤的道路。岔路。
交:交匯。
朱輪:古代王侯顯貴所乘的車子。因用硃紅漆輪,故稱。借指祿至二千石之官。
輕蓋:輕柔的華蓋。指車蓋。借指輕車。
承:承接。
華景:華麗美好的景色。【漢典】日影,日光。
騰步:騰飛的腳步。【漢典】快步。
躡niè:踩,踏。
鳴玉:叮噹響的玉佩。
樸儒:樸實之儒士。【漢典】務實之士。
憑軾:依靠着車上橫木。坐車。
俊民:俊傑之民。賢人,才智傑出的人。
烈心:雄心;壯心。狠心。
厲:嚴厲。
勁秋:勁風之秋。指肅殺的寒秋。
鮮:光鮮。
餘:我。
倦遊:厭倦於行旅生涯或遊覽已倦。厭倦遊宦生涯。
豪彥:豪強才智之人。彥,有學識有德行的人。
傾蓋:車上的傘蓋靠在一起。初次相逢或訂交。
承:承接。承續。
芳訊:嘉言。對親友音問的美稱。欲鳴當及晨:想雞鳴也得等待早晨。
守一:亦作“守壹”。道家修養之術,謂專一精思以通神。
不足矜:不足以矜恃自誇。
歧路:從大路上分出來的小路;錯誤的道路。岔路。
良:誠然。的確。
規行:規矩行走。規矩行為。
曠跡:寬曠之行跡。遙遠的行跡。永久的行跡。
矩步:規矩的步伐。端方合度的行步姿態。形容舉動合乎規矩,一絲不苟。
逮人:趕上人。逮,逮及。
投足:踏步;舉步。落腳。棲身;投宿。
緒:端緒。頭緒。情緒。
已爾:罷了。
四時:四個時辰。四季。一日的朝、晝、夕、夜。
循:遵循。
將遂:將隨着。將追隨。
殊塗軌:不同的路途和軌跡。
要子:要你。
同歸津:同歸路。同歸一個渡口。

長安有狹邪行作品鑑賞

這一首詩鮮明地標誌着陸機思想的轉變,是研究陸機的重要材料。公元296年(元康六年),陸機參加了當時權貴賈謐所羅列的“二十四友”。賈謐是賈后的侄子,藉助賈后的淫威,懷有異心,他的組織二十四友,是有政治目的的。由於賈后專恣,賈謐權過人主,普遍引起了朝野的反感,因此二十四友自然受到正直人士的譴責,如閻纘上疏説:“世俗險薄,士無廉節,賈謐小兒,恃寵恣睢,而淺中弱植之徒,更相翕習,故世號魯公二十四友。……潘岳、繆徵等皆謐父黨,共相浮沈,人士羞之,聞其晏然,莫不為怪。今詔書暴揚其罪,並皆遣出,百姓鹹雲清當。臣獨謂非但嶽、徵,二十四友宜皆齊黜,以肅風教。”後來《晉書》為陸機列傳也以此為他的弱點,説他“好遊權門,與賈謐親善,以進趣獲譏。”其實二十四友的情況不可一概而論,他們各有自己的特殊情況,彼此之間並不一定有共同的政治利益,陸機最終死於二十四友中的牽秀王粹之讒,足以説明問題。
陸機出生於吳國高級士族家庭,其祖陸遜,父親陸抗都是吳國的扶持之將,其生死存亡即關係着一個國家的生死存亡。陸機生長於這樣的家庭中,從小飽受正統儒學教育,《晉書》本傳説他“服膺儒學,非禮勿動”。但是公元280年吳晉之間最後一場戰爭中,他所依賴的一切(國家、家族)都毀於一旦,從此個人的建功立業和重振家聲的重任便是他一切活動的中心內容。明白了他的思想背景,也就明白他為什麼會加入為士人不齒的二十四友。
帶着這樣的重負,陸機於公元289年太康末年)應詔北上洛陽,但他並沒有很快就能進入上流社會,從而一展建功立業的雄圖。赴洛伊始,他就感受到了晉人對吳人的歧視。晉武帝曾公開説:“蜀人服化,無攜貳之心;而吳人憨雎,屢作妖寇。”武帝的觀點,足以構成吳人仕宦的障礙了。到惠帝時,吳人仕宦的仍然很少。據陸機説:“至於荊、揚二州,户各數十萬,今揚州無郎,而荊州江南乃無一人為京城職者。”陸機的情況也如此。棲遲洛陽數年,不過為祭酒太子洗馬吳王郎中令而已,與他建功立業,振興家聲抱負的實現,相差太遠,此時已經三十六歲的他,不禁產生了“日歸功未建”(《猛虎行》)的焦躁。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陸機接到賈謐的邀請,成為其門下“二十四友”之一,他那“服膺儒學”的思想也開始了轉變,這首詩就是他轉變的心聲。
詩歌的前八句是一幅浮華交遊圖,寫出當日洛陽士人為功名富貴熱心交營的情狀。開首的“伊洛有歧路”,是實寫,也是寓寫。實寫浮華交遊的熙熙攘攘,寓寫則指人生的歧路上也擁擠不堪,這裏既有樸儒,也有俊民。他們駕着華麗的車子,穿着漂亮的衣服,車蓋映照日光,麗服鮮耀芳春,一個個激勵着競進之心,這種奔競不已的士風,頗令陸機困惑。“餘本倦遊客”的“倦”字,既指身體的疲憊,也指屢屢碰壁後內心的失望、倦累。想自己出身高貴,又懷蓋世才華,為什麼竟一直不能得意而施展抱負。作者沒有回答這個問題,卻借舊親之豪彥對自己的教導,來説明自己道路選擇的錯誤。從“傾蓋承芳訊”以下是“豪彥”的勸導,這勸導的前提是“欲鳴當及晨”,以雞及晨而鳴比喻人及時而仕。如何才能及時而仕——就是“守一不足矜,歧路良可遵”。守一指謹守正統的儒家教育,也就是下面所説的“規行”、“矩步”。時代已變,規行矩步者當然不會超越別人。如若及晨而鳴,只有奔競於歧路之上,尋找捷徑,《周易》説:“天下同歸而殊途”,不必一定走一條路,像四時季節的遞邅一樣,順序而來,實際上殊路亦可同歸,歧路也無妨,看那些樸儒、俊民都交馳在伊洛的歧路上了。“要子同歸津”是豪彥舊親對他的召喚。
值得注意的是,這裏雖託為豪彥的勸告,實際是陸機個人的思想變化,他的投身二十四友正是思想轉變後的行動,他也知道賈謐之門是歧路,不為正直人士所齒,但他又認為正義之路並不能達到“及晨”的目的,因此不足為矜。陸機把“歧路良可遵”與《周易》殊途同歸的思想聯在一起,從而在儒家經典中找到自己立身的依據,這種思想在其它詩文中一再出現,如《豪士賦序》:“夫立德之基有常,而建功之路不一”,《秋胡行》:“道雖一致,途有萬端”等,表明這已成為他後期行為的指導思想。這一切又都是他建功立業的抱負和重振家聲的重任所激勵。《樂府解題》説陸機這首詩“言世路險狹邪僻,正直之士所無措手足矣。”這種理解是錯誤的。 [1] 

長安有狹邪行作者簡介

陸機(261~303)西晉文學家。世稱“陸平原”,與其弟陸雲合稱“二陸”。陸機是西晉太康(280-289)、元康(291-299)年間聲譽最著的文學家,被後人譽為“太康之英”。就其創作實踐而言,他的詩歌“才高詞贍,舉體華美”(鍾嶸詩品》),注重藝術形式技巧,代表了太康文學的主要傾向;就其文學理論而言,他的《文賦》是中國文學理論發展史上第一篇系統的創作論,對後世的文學創作和理論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陸機的才能是多方面的。文學創作而外,他在史學、藝術方面也多所建樹。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