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長安古琴藝術研究院

鎖定
陝西省長安古琴藝術研究院是隸屬於陝西省文化和旅遊廳 [5]  的專業古琴研究與傳承機構,秦派古琴藝術與古法斫琴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單位。下設辦公室、研究中心、培訓中心、古法斫琴中心、雅樂團、策劃部、宣傳部、財務部。
中文名
長安古琴藝術研究院
外文名
Chang'an Guqin Art
名譽院長
李仲唐
顧    問
江文湛 方立峯 馮希民
院    長
昭聞
院長昭聞 院長昭聞
2013年7月7日,陝西省長安古琴藝術研究院成立典禮在西安易俗社舉行。浙江音樂學院碩士生導師、西湖琴社社長、“浙派”古琴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徐君躍 [1] 梅庵派”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中國民族管絃樂學會古琴委員會常務理事劉善教等參加了成立典禮。 [2] 
港澳政協委員視察長安古琴藝術研究院 港澳政協委員視察長安古琴藝術研究院
古琴,亦稱瑤琴、玉琴、七絃琴,是中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在孔子時期就已盛行,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有四千餘年。古琴的彈奏法、記譜法、琴史、琴律、美學等方面早已形成獨立完整的體系,被稱作“琴學”。其內容精深博大,是中國傳統音樂的代表,也是反映中國哲學、歷史、文學的鏡子。
陝西省長安古琴藝術研究院
陝西省長安古琴藝術研究院(20張)
陝西古琴界泰斗、著名古琴教育家李仲唐在採訪中表示,陝西作為13朝古都,這裏的古琴藝術也有着悠久的歷史,但現在對古琴藝術的重視程度與其歷史意義是不相稱的。古琴藝術研究院早在20年前就已經開始着手準備,經歷多重磨難,在今天才得以正式成立。古琴藝術研究院的成立標誌着陝西古琴進入自我覺醒時期, 創作與研究登上了一個新的台階,這將有利於“長安琴學”的交流、研究與創作。古琴藝術研究院成立後,將在推動古琴傳統曲目傳承的同時,積極鼓勵具有“長安琴學”特色的曲目創作與交流,重振“長安琴學”。 [3] 
長安古琴藝術是發源於商周時代,由經周秦漢唐至明清等朝代流傳,具有眾多的代表性琴家與代表曲目,並具有典型的長安地域特性的以古琴演奏為主的音樂藝術。它包括了由長安地域範圍的歷代琴人創作的古琴曲譜和演奏的傳統代表性琴曲;包括了具有長安地方音樂特性的相關古琴曲目及描寫長安地域故事和人物的古琴曲譜;也包括了產生於長安並對後世具有深遠影響的琴學論著。它在中國古琴藝術大家庭中不僅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且是中國古琴藝術主要的發源源頭。
陝西省長安古琴藝術研究院近年來在古琴藝術的起源,秦派古琴藝術等方面挖掘、整理、研究取得重大進展,在全國古琴專業研究中處於領先地位,是秦派古琴藝術與古法斫琴兩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項目保護單位,是全省古琴藝術水平考級組織實施單位,旗下擁有桃園琴館、有鄰琴館、素行琴館等專業古琴培訓機構,古琴廠古法制作的古琴享譽全國,供不應求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