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培訓機構

鎖定
培訓機構,以提升能力、培養技能、學歷教育認證培訓等為目的的教育培訓機構需要有場地的要求及師資的要求,需要教育主管部門給予認證並且取得社會力量辦學資格方可營業,其培訓課程價格需要核算並報教育部門批准,增加課程或改變收費需要向教育部門申請並獲得批准後才可改變。
2018年3月16日,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記者會上表示,要堅定不移從5個方面推進減負,砍斷教師和培訓機構在教學方面的聯繫以及各類考試、考評、競賽成績和招生的聯繫。2018年9月,武漢市教育局,公佈2018年上半年校外培訓機構“白名單”“黑名單”。 [1-2] 
2018年11月22日,教育部開發的全國中小學生校外培訓機構管理服務平台即將上線,各地審批的全國中小學生校外培訓機構有望通過全國統一的互聯網平台實現聯網查詢。 [3] 
2021年11月1日消息,7月24日中辦、國辦印發《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意見要求“堅持從嚴治理,全面規範校外培訓行為”,對校外培訓機構的整治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據教育部最新監測數據顯示,線下學科類培訓機構的壓減率已經超過40% [8] 
中文名
培訓機構
目    的
學歷教育
性    質
商業培訓
區    別
教育形式

培訓機構培訓形式

2018年3月16日,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記者會上表示,要堅定不移從5個方面推進減負,砍斷教師和培訓機構在教學方面的聯繫以及各類考試、考評、競賽成績和招生的聯繫。 [2] 
他強調,減負關鍵要砍斷教師和培訓機構在教學方面的聯繫紐帶,“培訓機構可以搞各種培訓,但是不能搞超前教學、超綱教學”,還要割斷各類考試、考評、競賽成績和招生的聯繫,不能將其作為招生的憑據。此外,要通過綜合治理,建立起健康的教育秩序,構造風清氣正的教育生態。 [2] 

培訓機構技能培訓

正在接受技能培訓的人羣 正在接受技能培訓的人羣
教育培訓是勞工部門培養和考取上崗資格證為目的,所以登記機關是勞動部門,而且需要以不盈利或者少盈利為目的,主要是提供勞動部門的認證考試培訓,師資需要認證,收費需要認證。

培訓機構商業培訓

區別於以上的教育形式是因為,商業培訓的登記機關是工商局,在設置課題和訂立價格等方面比以上兩種形式簡單,但不可提供教育部門相關的學歷教育也不可以提供勞動部門的上崗認證教育培訓。

培訓機構課外輔導培訓

課外輔導是以中小學文化課輔導為主的培訓。

培訓機構招生

培訓市場很大,也很有前景,已經非常細分化,並且在很多地區,計算機培訓,英語培訓,已經把很多市場做爛,很多傳統的招生方法已經不適用。
據國誠招生策劃市場人員統計,每年有30%的培訓機構新增,也有30%的培訓機構倒閉。找到合適有效的推廣橋樑,成為培訓機構發展壯大的根本,俗稱生源。
如何解決生源,最根本的就是創造諮詢量。無論是媒體推廣渠道合作等目的都是為了增加曝光率,增加諮詢量。用傳統的招生手段已經無法滿足招生需求

培訓機構類型

從培訓行業競爭主體來説,由於其發展的歷史背景淵源和可把持、可利用的教育培訓資源、教育市場的不同,其市場開發運作模式也不盡相同,下面作一簡略的分析:
(1)政府部門下屬的行政事業單位或培訓中心
它們是國家各部委和地方政府下屬的行政事業單位,是培訓市場的新力量;
(2)各行業協會組織
國內的各行業協會組織最近幾年的發展速度迅猛,好比:中國企業家協會中國人力資源開發研究會等都在全國具有很高的影響力;
(3)高校專業院系與培訓公司
知名高校的專家學者一直是培訓市場中的熱點人物,是決定培訓質量的關鍵因素。因此,高校各院系利用自身的專家優勢,開設各種專業的培訓,具有核心的競爭優勢
(4)中國高層管理培訓機構類型劃分
海外商學院,其高層管理者培訓原汁原味;中國大型企業的大學、學院,如華潤集團的華潤大學以及海爾等都已經有自己的商學院,由企業的商學院做高管培訓;跨國公司的商學院,如惠普大學過去這些企業大學主要為公司內部培訓,向客户開放;
在中國,有很多職業教育集團,也就是職業培訓機構,他們一般都是辦學時間長,擁有自身的一套教材以及教學理念,這其中又分中外合資以及本土企業,中外合資的一般都是引進國外成熟的教育培訓理念,這些培訓機構一般都辦學時間都在5年以上,而且其機構基本遍佈全國,擁有雄厚的資源;
(6)國外的培訓機構在中國授權辦學考證
也就是所謂的“洋證書”,即國外一些著名的培訓機構在國內授權辦學招生,藉助國外的成熟技術和師資資源,體現西為中用的最佳組合,考“洋證書”逐漸也形成了一股熱潮,像AACTPACCACFA、CFP、雅思託福、託業、BEC 等,種類繁多,且大多都被國內的外資公司高度認可,成為職場人士升職加薪的籌碼;
(7)各地一些當地小培訓機構
因為如今沒有一個標準出台,因此在各地,有很多的小職業培訓機構。有的甚至還沒有資格證書,就租幾間教室就開始招生授課,這個對培訓學員沒有一點保障;
因此參加職業培訓的學員應該認真選擇培訓機構,一個好的培訓機構,將會影響一個人的一生職業生涯

培訓機構相關問題

培訓機構相關報道

新華社鄭州2011年月10月10日專電 河南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10日公佈了省直民辦職業培訓機構的審查結果,明確指出河南省有21所職業培訓機構不再具備辦學資格,其中12家被依法終止辦學。
據《鄭州晚報》報道,經過綜合評定,鄭州大學工程技術培訓中心、河南豫興職業技能培訓中心等9家培訓機構,由於達不到中等職業教育對辦學資金和辦學規模的要求,其主辦方主動申請終止辦學。河南一鳴託亞職業技能培訓中心、鄭州郵區職業技能培訓中心等12所職業培訓機構被依法終止辦學,這12所被終止辦學的培訓機構中,還包括一些省直廳局和大學名下的技能培訓中心 [4] 
2022年,河北義務教育學科類培訓機構實現基本清零。 [9] 
第一:學歷教育或成人繼續教育
以學歷教育或成人繼續教育為目的的教育培訓機構需要有場地的要求及師資的要求,需要教育主管部門給於認證並且取得社會力量辦學資格方可營業,其培訓課程價格需要核算並報教育部門批准,增加課程或改變收費需要向教育部門申請並獲得批准後才可改變。
第二:技能教育培訓
技能教育培訓是勞工部門培養和考取上崗資格證為目的,所以登記機關是勞動部門,而且需要以不盈利或者少盈利為目的,主要是提供勞動部們的認證考試培訓,師資需要認證,收費需要認證。
第三:商業培訓
區別於以上兩種教育形式是因為,商業培訓的登記機關是工商局,所以商業培訓是以盈利為目的的商業機構,而且培訓課程是公司的商品,在設置課題和訂立價格等方面比以上兩種形式簡單,但不可提供教育部門相關的學歷教育也不可以提供勞動部們的上崗認證教育培訓。中國消費者協會發佈的2003年上半年全國投訴分析情況中,教育培訓行業位居投訴增幅的第二位,投訴比例比2002年同期增長了70.2%。對培訓質量的投訴佔了很大的份額。這從一個側面説明了培訓市場存在的問題。具體説,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市場混亂
有些培訓機構只重視臨時利益,教學質量差,“一錘子交易”現象嚴峻。一些既沒有標準化教材、課件及教學方法,又沒有正規教師,更沒有契合市場主流運用環境要求的試驗裝備的非法培訓機構大量繁殖,不僅搗亂了市場秩序,而且重大影響了培訓業的健康發展。
師資匱乏
富有本土特色尤其是充分了解企業培訓需求的教師非常缺少,這一點已成為制約高層次培訓發展的“瓶頸”。一些存在研發能力的培訓機構,開發出一個好的培訓項目後,一旦推向市場,未幾就會有跟隨者。但有心人會發現,這些追隨者所請的老師,與先行者所請的老師簡直沒有多大區別。有些高端培訓項目,也許全國也只有幾名老師能講。這種情況,往往增長了培訓機構的師資成本,制約了培訓機構的進一步發展。
課程僵化
有些培訓機構奉行“拿來主義”,課程照搬照抄,沒有自主開發的中心課程,本土案例少,缺乏針對性和系統性。
品牌弱勢
經行業專家粗略估計,全國培訓機構或許有10000家,其中北京有2000家,上海3300家,廣州1000家,但用户心目中值得信任的品牌培訓機構卻寥寥無幾。
行業亂象
培訓機構定性模糊違規設立。業內人士分析,頻繁發生的“跑路門”“倒閉門”背後,折射出教育培訓市場行業的諸多亂象。
亂象一:定性模糊違規設立。根據《北京市民辦非學歷教育培訓機構設置管理規定》,成立教育培訓機構需到教育行政部門申請註冊登記並設有一定門檻。但業內人士透露,業內慣常做法以教育諮詢公司或文化公司的名義向工商申請註冊,無需教育許可就能培訓營業。
亂象二:多頭管理實為無人管理。上海市教科院民辦教育研究所所長董聖足表示,一家培訓機構的運營涉及教育、民政、工商、財政、建設等政府部門與行業協會,但絕大多數培訓機構屬於超範圍經營,並未納入行政許可範圍。而教育部門又沒有對其經營行為加以干預的權力,於是就形成了監管盲區。
亂象三:預收高額天價學費。記者走訪了多家培訓機構後發現,其學費通常是跨年預支。家長常女士説:“根據培訓中心給出的報價一算,肯定是長期班划算,就這麼一報就是好幾萬元。”
亂象四:培訓班成“斂財”班。一些培訓機構開辦者抱着牟利斂財的動機,一旦經營不善,必然導致關門歇業的後果。“加盟培訓機構是一個短時間內聚財的好途徑。各地分公司都是獨立法人,出了問題宣佈破產就可以一走了之。”一名知情者説。 [5] 

培訓機構注意事項

同時提醒各位家長在選擇培訓機構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請選擇正規的教育培訓機構。正規教育培訓機構須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學校辦學許可證》、《工商營業執照》或《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證書》等證照,並在培訓場所醒目位置懸掛民辦培訓學校辦學公示牌。公示牌內須含有辦學許可證、法人登記證書、收費標準、教師信息、經審核備案的培訓方案及“十個嚴禁承諾書等內容,接受社會監督。家長在交費前可及時瞭解相關信息。
二、請遠離非法的教育培訓機構。市場上有二類非法培訓機構:一類是未經教育行政部門審批私自設立的;一類是雖經工商部門登記但僅可進行教育諮詢服務的。這些非法培訓機構由於未經教育行政部門審批,缺乏政府相關部門的監管,一旦產生經濟糾紛、安全事故等,維權無從保障。因此家長們務必引起高度重視,避免自身權益受損。
三、機構簽訂培訓服務協議。通過簽訂協議,明確雙方權利義務,包括培訓的目標、內容、時間、師資、收費、退費、違約責任和爭議解決方式等事宜。
四、請注意幾個細節。一是培訓機構的辦學場地、設施設備等是否符合安全、消防、衞生、環保等規定;二是培訓機構教師應具有相應的教師資格證教練員證、藝體輔導員證等從業人員資格證書;三是機構應在收費後出具國家規定的票據,並且一次性收費不能超過三個月。
五、請客觀理性看待校外培訓。學業要成長,關鍵在於讓孩子專注學校課堂教學,養成獨立思考獨立學習的能力。家長要理性看待孩子校外培訓的作用,應以滿足孩子個性發展需要為出發點,理性選擇校外培訓。不能脱離孩子實際,盲目跟風從眾。
六、在家長理性選擇校外培訓機構的同時,校外培訓機構也應該加強行業自律,貫徹落實教育行政部門對校外培訓機構的要求:
(一)嚴禁無證無照辦學。
(二)嚴禁使用存在安全隱患的場所辦學。
(三)嚴禁與中小學校聯合辦學。
(四)嚴禁聘用中小學校在職教師任職。
(五)嚴禁違規進行招生宣傳。
(六)嚴禁超範圍開展培訓。
(七)嚴禁開展“超綱教學”“提前教學”和“強化應試”培訓。
(八)嚴禁組織學科類等級考試和競賽。
(九)嚴禁違規收費。
(十)嚴禁擅自變更辦學地址。 [6] 

培訓機構機構的比較

培訓公司與培訓中心
培訓中心是一個單一方向的培訓機構,例如電腦培訓中心就是培訓電腦的,不可以超出經營的範圍,駕駛的培訓中心也是隻可以學車,不可以提供其他的培訓項目,而培訓公司則可以根據其營業執照的許可範圍例如管理人員培訓,可向管理人員提供必要的培訓,所以不同點是培訓中心是單一經營項目,而培訓公司是隻對提供對象有劃分並不對培訓項目有限制。
培訓公司與培訓學校
培訓學校更多是以學歷教育為目的,所以一個培訓學校的好壞看考取學歷的比例、就業的比例,而培訓公司是以單純的顧客滿意為目的,只要客户覺得值得、認可就可以了。
培訓學校與培訓中心
這兩者之間的差別非常明顯,培訓學校是以學歷為目的的,而培訓中心則以考試通過或者達標為目的,一個注重的是文憑,一個注重的是證書。

培訓機構立法維權

2014年12月,京城早教培訓機構無徵兆關門停課,涉及學費近千萬元。明明被侵權,家長卻維權無門,陷入了“無人應”“無人管”的境地。是機構違規,還是監管缺位?頻繁發生的“跑路門”“倒閉門”背後,教育培訓市場亂象到底誰之過?
■ 案例
一節課未上 萬元學費“蒸發”
2014年11月1日16時左右,北京的吳女士像往常一樣帶着4歲的兒子來到海淀區翠微路凱德Mall四層的創藝寶貝早教中心諮詢上課事宜,卻發現鐵門緊閉,門上多了一紙告示,稱“因內部整頓暫停營業”。剛預付過2萬元學費的吳女士不相信“被跑路”,找到物業管理人員才被告知,前一天還在營業的早教中心已經人去樓空。
經估算,像吳女士這樣預支完學費、孩子一節課都沒有上過的家長有15名,上過課但仍有大部分課程未上的學員近400名,涉及金額近千萬元。
2013年11月,有15年曆史的上海易思教育老闆捲款出走;2014年10月,廣州旭日教育培訓負責人攜款跑路;同年11月,常青藤教育培訓部分門店關停……
觀點
缺乏監管 培訓市場待規範
迎合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急切心態,教育培訓市場的“蛋糕”越做越大,然而由於缺乏監管、約束,因而風險巨大。如何規範教育培訓市場?如何約束培訓機構經營活動
中國消費者協會專家顧問邱寶昌説:“預付費式消費與培訓機構破產跑路有直接關係,因此解決預付費消費問題能預防並緩解此類事件的發生。”
董聖足建議,首先應從立法上明確解決教育培訓機構的准入問題,將其納入行政許可範圍,加強對其的管理和規範;其二,對培訓類學校做好分類,明確哪一類機構受制於哪一個部門,並在教育部門、人力社保部門、工商部門之間建立起聯動機制;其三,形成可靠持久的監督保障制度,重點做好信息披露、風險防控,可在企業經營過程中引入“風險預警機制”和“緊急干預機制”。 [5] 

培訓機構專項督查

2018年5月9日至15日,教育部、民政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派出七個督查組,赴華北地區東北地區華東地區華中地區華南地區、西南地區、西北地區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專項督查,覆蓋全國31個省份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同時,教育部從直屬機關抽調32名處級幹部,為每省分派一名聯絡員,指導督促日常工作,專項督查期間,聯絡員與相關省份見面對接。
這次專項督查的重點任務為:聽取省級教育行政、民政、市場監管等部門工作彙報,瞭解各地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工作的政策亮點、典型經驗和做法,取得成效以及面臨的困難;結合各省彙報的典型經驗做法,赴培訓機構、中小學校進行實地調研,全面深入瞭解各地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工作情況;明察暗訪相結合,安排一定時間進行暗訪或媒體自由採訪,通過不打招呼隨機抽查校外培訓機構,暗訪學生、家長等方式,客觀真實地瞭解校外培訓機構治理情況。部分中央媒體、教育媒體參與專項督查工作。 [7] 
2018年9月,武漢市教育局,公佈2018年上半年校外培訓機構“白名單”“黑名單”。
武漢市培訓市場主體共有10000餘個,包括460多個教育部門審批的文化教育培訓機構、200多個勞動人社部門審批的職業技能培訓機構、8000多個工商部門直接登記註冊的教育類企業,以及未經任何部門審批登記的“無證無照”培訓機構,約1600個。
2018年5月中旬,武漢啓動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建立校外培訓機構“白名單”“黑名單”是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經各區教育部門上半年摸排,武漢市公佈了辦學行為規範的“有證有照”校外培訓機構“白名單”,和完全不具備辦學資質的“無證無照”校外培訓機構“黑名單”。
武漢市一些大型校外培訓機構,如武漢明心教育培訓中心江漢區慧泉培訓學校、江漢區荊楚教育培訓學校等列入“白名單”,也有一些校外培訓機構,如位於江岸區中原大廈23樓的信諾教育被列入“黑名單”。
武漢市教育局有關人士表示,本名單為各區初步摸排結果,歡迎社會各界和廣大羣眾進行監督。對今後摸排出的校外培訓機構,武漢將在下一輪公告中予以公佈。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