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西安易俗社

鎖定
西安易俗社原名“陝西伶學社”,創辦於辛亥革命的第二年,即1912年,迄今一百多年的歷史,是世界藝壇三大古老的劇社之一。位於西安市關岳廟街(今西一路)坐南向北。
2006年,易俗社劇場被列為國家文物保護單位。2017年12月2日,西安易俗社入選第二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單。 [1] 
中文名
西安易俗社
原    名
陝西伶學社
創辦時間
辛亥革命的第二年,即1912年
地    址
西安市關岳廟街(西一路)
文    物
國家文物保護單位

西安易俗社簡介

原為“宜春原”,清末固原提督張志行(蒲城縣人)之子張少雲愛好二簧,購地建築室內劇場,以演二簧為主。民國五年(1916),軍閥陸建章督陝時整修,裝置了西安最早的轉枱,作為京劇演出場所。民國六年賣給易俗社,該社又對原舞台進行改造修葺。由當時陝西督軍陳樹藩書題“易俗社”牌名。“宜春園”始更名為“易俗社劇場”,成為陝西最早的現代化劇場之一。 劇場由前廳、觀眾廳(含樓座)、舞台、演員化妝室組成,磚木結構。設座席九百零四位.該劇場長期為陝西易俗社(今西安易俗社)固定演出場所。自其建成後秦腔正式進入劇場演出,三十年代的現代燈光佈景也首先在這裏出現.
2006年,易俗社劇場被列為國家文物保護單位。2017年12月2日,西安易俗社入選第二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單。 [1] 

西安易俗社活動

其創始人李桐軒,孫仁玉先生等是孫中山先生的同盟會會員,因以“移風易俗,輔助社會教育”為辦社宗旨,故改名“易俗社”,是我國最早把戲曲訓練、培養藝術人才、文化教育和演出實踐相結合的秦腔藝術團體。它首次在秦腔劇社內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劇本建設,僅80餘年,編寫的劇目達800多本。

西安易俗社成員

其中最著名的編創人員有:範紫東、孫仁玉、高培支、樓英傑等。它首次建立了文化、業務和訓練相結合的戲曲劇社。

西安易俗社成就

建社至今,招收培養了15期學生近千人,遍及西北各個秦腔劇團。如已故的秦腔表演藝術家劉毓中被譽為“秦腔鬚生泰斗”,王天民被譽為“西京梅蘭芳”,還有在觀眾中享有盛譽的孟遏雲、“秦腔皇后”肖若蘭等,健在的有陳妙華、張詠華、全巧民、伍敏中、郭葆華,還有中、青年演員如張保衞、宋百存、任炳漢、毛文德戴春榮、惠敏利、王科學、馮永安、李淑芳、薛學慧等,他們都在各自藝術生涯中形成了獨特的風格。深受觀眾喜愛。1924年魯迅來西安講學,多次觀看易俗社的演出,很受感動,給予高度評價,並親筆題增“古調獨談”匾額一幅,並將講學全部所得50元大洋捐贈易俗社,以資鼓勵。三十年代兩次赴北平演出,特別是“九一八”事變後,易俗社積極支持抗日戰爭和革命,1937年6月第二次赴北平演出了新編歷史劇《山河破碎》、《還我河山》等大型劇目。
五十年代,易俗社又先後到朝鮮慰問中國人民志願軍,到福建前線慰問中國人民解放軍,在秦腔藝術上大膽改革,刻意求新,編創上演的劇目不僅在全國屢屢獲獎,還被其它劇種移植上演。其中《三滴血》、《火焰駒》拍攝成兩部戲曲藝術片,《火焰駒》在長春拍攝期間,毛主席親臨攝影棚。1959年《三滴血》進京參加國慶10週年獻禮演出,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劉少奇、周恩來等人的接見。1979年《西安事變》赴京參演,在全國開創了用戲曲形式塑造總理等老一輩革命家感人形象的先河,並榮獲全國創作演出一等獎,1981年赴日本演出,受到日本觀眾的高度讚揚;1987年《卓文君》進京演出,戴春榮獲梅花獎;國慶40週年,中國唱片總公司評出有史以來第一批首屆《金唱片》,易俗社榜上有名;1995年在太原參加文化部舉辦的第二界“金三角”戲曲匯演,創作演出《日本女人關中漢》榮獲八項大獎;1996年全國梆子戲匯演我社演出的《三滴血》榮獲優秀劇目等六項大獎;1998年,又新編了電視戲曲小戲“鎮台唸書”、“醉打山門”、“司馬拜台”等,六次受中央電視台選播;其中《鍘美案》改編拍攝為中國五十集地方戲劇精品選,受到海內外的讚揚。同年,該社張保衞、任炳漢、惠敏利等同志有參加了西安市藝術團赴大韓民國訪問演出。在2000年的首屆“中國秦腔藝術節”上,我社創作演出的新編秦腔歷史劇《女使臣》獲得多項大獎;2001年我社根據陝西銅川市惠家溝村前村支書郭秀明的真實事蹟改編創作的新編秦腔現代戲《郭秀明》,演出場場爆滿,並被中央電視台多次循環播放。我社現有職工三百餘人,集秦腔藝術家和青年新秀於一堂,繼承探索振興秦腔。

西安易俗社重修新開

西安易俗社劇場,經歷了百年的蹉跎歲月,它是跨越了一個世紀的經典,是歷史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時至今日,這座百年古老劇場終於迎來了新生。隨着試營業的開幕,西安易俗社劇場將以新裝從2011年開始上演一個全新的時代經典。從清朝末年建成開始,經過護法運動、西安事變、抗日戰爭等戰火的洗禮,在魯迅、張學良、楊虎城、毛澤東、周恩來、習仲勳等歷史人物的好評中,易俗社走過了風風雨雨的一個世紀。百年來,易俗社劇場上演的一段段歲月詩畫,使享有“中國多種戲曲的鼻祖”之稱的秦腔被世人所熟知,使秦腔“中國戲曲活化石”的美譽傳播四方。
斗轉星移、歲月如梭,唱不盡的戲曲人生,演不完的悲歡離合。然而很少有人知道,易俗社劇場曾經歷了三度較大規模的整修才屹立至今。據介紹,第一次是在購買初期,劇場重新改建了舞台,因演出場景變換的需要設計安裝了轉枱,這在當時是絕無僅有的。第二次是上世紀60年代初,市政府撥專款重修劇場。第三次是1992年,市政府對易俗社劇場進行了改建。最大的變動是將原來的門樓移至劇場的西邊,使劇場矗立在西一路的街面上,讓人一眼就能看到這座古樸凝重的老式建築。
1983年,易俗社劇場被列為“西安市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3年,易俗社劇場被列為陝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2006年,易俗社劇場被列為國家文物保護單位。
2009年6月,西安秦腔劇院全面完成了事轉企改制工作,成立了西安秦腔劇院有限責任公司。公司以資本為紐帶,以市場為導向,與旅遊業緊密結合,大力開拓演出市場。2010年,在曲江新區管委會和曲江文化產業投資集團的大力支持下,西安秦腔劇院(曲江)有限責任公司又以重資對劇場進行了維護和翻新。百年古老劇場因此煥然蝶變,這隻蹁躚輕舞的蝴蝶燦然破繭新生。
重新修復的西安易俗社劇場擁有典型的明清建築風格,整棟建築古樸典雅、富麗華貴。走進劇場,那長方形的格子窗、屏風式的雕花大門、暗紅色的圓柱,高大的歇山屋頂、古樸尊貴的嵌地金磚……讓人感覺光陰迴轉,彷彿看到了當年那人潮湧動的演出場面。劇場兩側走廊的文化展訴説了這100年來發生的點點滴滴;陳舊的秦腔樂器彷彿在彈唱着曾經的那段歲月之歌。與此同時,通過動態的液晶展示屏所展示的照片,我們還可以感受到毛澤東、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與易俗社的秦腔情緣。
西安易俗社劇場具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藴,傾注着幾代三秦人的心血和感情。輝煌的過去註定了與眾不同的未來,匯聚瞭如此深厚的內涵,我們相信百年易俗社劇場將會為新時代演奏出全新的旋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