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長孫儉

鎖定
長孫儉(492~569年) [6]  ,字慶明,恆州高柳縣(今山西省陽高縣)人,鮮卑族。北魏到北周時期大臣,北平宣王長孫嵩五世孫,太常卿長孫戫的兒子。 [1] 
魁梧嚴肅,方正清廉。北魏時期, [2]  起家員外散騎侍郎,參謀平定關隴起義宇文泰治理夏州時,以為錄事參軍,頗為器重。 [1]  出為荊州刺史,清正率下,教化治民。 [3]  徵授大行台尚書、相府司馬,累遷侍中、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右僕射。進獻攻取江陵之策,授大將軍,進爵昌寧郡公,賜姓拓拔氏。
北周建立後,歷任柱國大將軍、浦襄陝三州刺史、夏陝二州總管。天和三年(568年12月19日),去世,時年七十八,獲贈太保、涼州刺史、鄶國公,諡號為文。
別    名
拓跋儉
慶明
所處時代
北周
民族族羣
鮮卑
出生地
河南洛陽
出生日期
492年
逝世日期
569年
主要成就
治理荊州、夏州和夏州 攻取江陵
本    名
長孫儉
官    職
柱國大將軍 荊夏陝二州總管
封    爵
昌寧郡公-鄶國公
諡    號
追    封
涼州刺史

長孫儉人物生平

長孫儉早年經歷

其先世為拔拔氏(拓跋氏分支),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改鮮卑姓名為漢姓,遂改為長孫氏。
長孫儉年少時行為品行端正無邪,有操守和高潔的品行,身材高大魁梧,神情嚴肅,即使在內室,也是整日保持恭敬莊重的態度,生性謹慎不胡亂與人結交,只要不是和自己有共同志向的人,即使是王公貴族登門拜訪,他也不會見。孝昌年間,起家員外散騎侍郎的職務,跟隨爾朱天光平定關隴起義。
賀拔嶽被殺害,宇文泰親赴平涼,凡是與制定謀劃國家大事有關的事情,長孫儉都參與其間。當時西夏州還未歸屬朝廷。而東魏派遣(任命)許和為刺史,長孫儉用誠信和大義招納他,許和於是率部歸順朝廷。朝廷就讓長孫儉擔任西夏州的刺史,統一管理三夏州的事務。 [1] 

長孫儉治理荊州

大統六年(540年),荊州的襄陽剛剛歸附西魏,宇文泰表彰長孫儉的功勞,對他讚許有加,認為應該將東南重任交付於他。授予他荊州刺史、東南道行台僕射的官職。長孫儉部屬鄭縣縣令泉璨被老百姓所告,經過調查審問,證實泉璨確實有罪。長孫儉就召集所有的官僚部屬對他們説:“這樣的事情發生是因為刺史教導的不夠明確,是我的過錯,並非是泉璨之錯誤。”於是就在廳堂前,肉袒謝罪,來懲罰自己,放過了泉璨,不去追問他的罪責。於是他管轄的地區整飭有法度,沒有人違法亂紀。魏文帝親下詔書慰問他。荊州蠻夷之地,那裏舊有的風俗,晚輩不尊敬長輩。長孫儉反覆地規勸開導,民風民俗大為改觀。百姓都致力於農桑,閒暇時還兼習武功,所以邊境太平無事,百姓安居樂業。當地的官吏和百姓上表朝廷請求為長孫儉建造清德樓,立碑刻頌功德,朝廷商議之後,答應了這個請求。在荊州任職七年。
大統九年(543年),授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
長孫儉曾經與眾王公大臣在太祖面前侍坐談話。等到告退的時候,宇文泰對身邊的人説:“(長孫儉)這個人舉止文雅,我每次和他説話,都嚴正恭敬,擔心有所失誤。”
大統十二年(546年),宇文泰將他召回任大行台尚書,兼相府司馬,並將他名字改為儉,字慶明。 [3] 

長孫儉功勳卓著

大統十三年(547年),加開府
大統十四年(548年),除尚書右僕射,加侍中,進驃騎大將軍
長孫儉墓誌 長孫儉墓誌
大統十五年(549年),長孫儉再次被任命為東南道行台僕射,都督十五州諸軍事,荊州刺史,十一月,與開府楊忠率兵擊敗梁柳仲禮,攻克隨郡,將柳仲禮長史馬岫包圍於安陸。大統十六年(550年)春正月,柳仲禮率軍來援安陸,楊忠、長孫儉與之戰於漴頭,大破之,柳仲禮被擒,馬岫在安陸投降,長孫儉增加都督東南道三十六州諸軍事。
大統十八年(551年),梁元帝蕭繹在江陵繼承帝位,對外表現敦厚,於鄰國和睦,對內心懷不軌的圖謀。長孫儉暗地裏密報宇文泰,陳述攻取的謀略。於是朝廷徵召長孫儉入朝,宇文泰詳細地詢問他的計劃和打算,應答從容,宇文泰聽後,對他的看法非常認同,於是對長孫儉説:“正向你所説的,我奪取江漢太晚了。”於是命長孫儉返回荊州,秘密準備。
西魏恭帝元年(554年),與燕國公於謹等出兵江陵,攻下江陵後,由長孫儉鎮守,因為長孫儉是最早的出謀劃策者,於是賞賜他奴婢三百人。
恭帝二年(555年),進爵懷州昌寧郡公,授大將軍。
恭帝三年(556年),移鎮荊州,授總管荊襄等五十二州諸軍事、行荊州刺史,增邑萬户。
北周建立(557年)後二月,楚國公趙貴等人圖謀誅殺權臣宇文護,長孫儉長子長孫僧衍參預其事,事情敗露後,長孫儉受連坐被判處以死刑,宇文護以其功臣,免罪授小冢宰 [4] 
保定二年(562年),任浦州(治今重慶萬州)刺史,檢校六防諸軍事,四年(564年),任襄州(湖北襄陽)刺史,仍授柱國大將軍天和元年(566年),調任陝州刺史、都督八州二十防諸軍事,解荊州總管。
長孫儉曾經進京稟奏相關事宜,當時正值天降大雪,於是立於雪地中等待回覆,從早上一直等到了晚上,始終沒有委靡不振的神情。他對於公家的事情勤奮認真,都類似這樣的情形。

長孫儉死後哀榮

天和三年(568年),長孫儉疾病回到了京城,擔任夏州總管。死於京城府第,年七十八。死後遺文上表皇帝宇文邕,請求葬於宇文泰的陵墓之側,並且將所賜的府宅歸還朝廷。宇文泰下詔都依從了他的請求,下詔追封為鄶公,諡號為文。
荊州百姓儀同趙超等七百人,被長孫儉的恩情、德行所感動,進京請求為長孫儉建廟立碑。朝廷下詔同意了他們的請求。
建德四年(575年),宇文邕下詔説:“昔日孫叔敖蕭何都是忠心不二的賢臣,不為地位錢財所動,拿古代的人和長孫儉相比,他一點都不輸於先哲。而相關部門不識大體,很快拿長孫儉的府第給了別人。還是將它賜還給他的妻子兒女。”子孫後代人丁興。 [5] 
《周書·卷二十六·列傳第十八》 [2] 

長孫儉歷史評價

宇文泰:“近行路傳公以部內縣令有罪,遂自杖三十,用肅羣下。吾昔聞‘王臣謇謇,匪躬之故’,蓋謂憂公忘私,知無不為而已。未有如公刻身罰己以訓羣僚者也。聞之嘉嘆。”此公閒雅,孤每與語,嘗肅然畏敬,恐有所失。” [2] 
宇文邕:“孫叔敖辭沃壤之地,蕭何就窮僻之鄉,以古方今,無慚曩哲。言尋嘉尚,弗忘於懷。而有司未達大體,遽以其第即便給外。” [2] 
令狐德棻:“少方正,有操行,狀貌魁梧,神彩嚴肅,雖在私室,終日儼然。”

長孫儉家族成員

長孫儉先輩

高祖:長孫嵩,北魏太尉、北平王
曾祖:長孫地汾,安東將軍、臨川郡公。
祖父:長孫酌,恆州刺史。
父親:長孫戫,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遂州刺史、贈太常卿、丹陽郡開國公。

長孫儉兒子

長子:長孫僧衍,參與趙貴謀反案被殺。
次子:長孫隆,司金中大夫,從長潮公元定討伐陳朝,戰死於江南。
三子:長孫平
參考資料
  • 1.    《周書》:長孫儉,河南洛陽人也。本名慶明。其先,魏之枝族,姓託拔氏。孝文遷洛,改為長孫。五世祖嵩,魏太尉、北平王。儉少方正,有操行,狀貌魁梧,神彩嚴肅,雖在私室,終日儼然。性不妄交,非其同志,雖貴遊造門,亦不與相見。孝昌中,起家員外散騎侍郎,從爾朱天光破隴右。太祖臨夏州,以儉為錄事,深器敬之。賀拔嶽被害,太祖赴平涼,凡有經綸謀策,儉皆參預。從平侯莫陳悦,留儉為秦州長史。時西夏州仍未內屬,而東魏遣許和為刺史,儉以信義招之,和乃舉州歸附。即以儉為西夏州刺史,總統三夏州。
  • 2.    《周書·卷二十六·列傳第十八》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3-11-10]
  • 3.    《周書》:時荊、襄初附,太祖表儉功績尤美,宜委東南之任,授荊州刺史、東南道行台僕射。所部鄭縣令泉璨為民所訟,推治獲實。儉即大集僚屬而謂之曰:“此由刺史教誨不明,信不被物,是我之愆,非泉璨之罪。”遂於廳事前,肉袒自罰,舍璨不問。於是屬城肅勵,莫敢犯法。魏文帝璽書勞之。太祖又與儉書曰:“近行路傳公以部內縣令有罪,遂自杖三十,用肅羣下。吾昔聞‘王臣謇謇,匪躬之故’,蓋謂憂公忘私,知無不為而已。未有如公刻身罰己以訓羣僚者也。聞之嘉嘆。”荊蠻舊俗,少不敬長。儉殷勤勸導,風俗大革。務廣耕桑,兼習武事,故得邊境無虞,民安其業。吏民表請為儉構清德樓,樹碑刻頌,朝議許焉。在州遂歷七載。徵授大行台尚書,兼相府司馬。嘗與羣公侍坐於太祖。及退,太祖謂左右曰:“此公閒雅,孤每與語,嘗肅然畏敬,恐有所失。”他日,太祖謂儉曰:“名實理須相稱,尚書既志安貧素,可改名儉,以彰雅操。”又除行台僕射、荊州刺史。時梁岳陽王蕭詧內附,初遣使入朝,至荊州。儉於廳事列軍儀,具戎服,與使人以賓主禮相見。儉容貌魁偉,音聲如鐘,大為鮮卑語,遣人傳譯以問客。客惶恐不敢仰視。日晚,儉乃著裙襦紗帽,引客宴於別齋。因序梁國喪亂,朝廷招攜之意,發言可觀。使人大悦。出曰:“吾所不能測也。”
  • 4.    《周書》:及梁元帝嗣位於江陵,外敦鄰睦,內懷異計。儉密啓太祖,陳攻取之謀。於是徵儉入朝,問其經略。儉對曰:“今江陵既在江北,去我不遠。湘東即位,已涉三年。觀其形勢,不欲東下。骨肉相殘,民厭其毒。荊州軍資器械,儲積已久,若大軍南討,必無匱乏之慮。且兼弱攻昧,武之善經。國家既有蜀土,若更平江漢,撫而安之,收其貢賦,以供軍國,天下不足定也。”太祖深然之,乃謂儉曰:“如公之言,吾取之晚矣。”令儉還州,密為之備。尋令柱國、燕公於謹總戎眾伐江陵。事平,以儉元謀,賞奴婢三百口。太祖與儉書曰:“本圖江陵,由公畫計,今果如所言。智者見未萌,何其妙也。但吳民離散,事藉招懷,南服重鎮,非公莫可。”遂令儉鎮江陵,進爵昌寧公,遷大將軍,移鎮荊州,總管五十二州。
  • 5.    《周書》:儉舊嘗詣闕奏事,時值大雪,遂立於雪中待報,自旦達暮,竟無惰容。其奉公勤至,皆此類也。天和三年,以疾還京。為夏州總管,薨,遺啓,請葬於太祖陵側,並以所賜之宅還官。詔皆從之。追封鄶公。荊民儀同趙超等七百人,感儉遺愛,詣闕請為儉立廟樹碑,詔許之。建德四年,詔曰:“昔叔敖辭沃壤之地,蕭何就窮僻之鄉,以古方今,無慚曩哲。言尋嘉尚,弗忘於懷。而有司未達大體,遽以其第即便給外。今還其妻子。”子隆。
  • 6.    自 鐵木爾·達瓦買提主編. 中國少數民族文化大辭典 綜合卷[M].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