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鐵血政策

鎖定
鐵血政策(德語:Blut und Eisen) ,是指普魯士首相俾斯麥於1862年提出的通過王朝戰爭實現德意志統一的政策。其中,“鐵”指武器,“血”指戰爭。
俾斯麥代表容克地主貴族和大資產階級利益,竭力主張以強權和武力統一德國。俾斯麥針對阻礙德國統一的強大的國內外勢力而採取的武力統一德國的“鐵血政策”,是實現德國統一的強有力的手段。
他依靠其“鐵血政策”,先後發動了普丹戰爭普奧戰爭普法戰爭,於1871年1月18日自上而下地統一了德國。
中文名
鐵血政策
外文名
Blut und Eisen(德語)
提出者
俾斯麥
提出時間
1862年
內    容
“鐵”指武器,“血”指戰爭
目    的
實現德意志統一

鐵血政策提出背景

1815年,拿破崙戰爭結束。各封建戰勝國在維也納召開會議。維也納會議決定組織德意志邦聯以承接被法國在戰爭中徹底摧毀的神聖羅馬帝國(德意志第一帝國)。邦聯包括力量較強的奧地利普魯士和其他小邦共34個國家和4個自由城市。 [1] 
德意志的分裂局面 德意志的分裂局面
但這個邦聯並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各小國仍然具有完全獨立的主權,有各自獨立的政府和軍隊,有各自不受侵犯的疆域、不同的關税政策以及不同的發展水平。實際上,所謂邦聯,只不過是封建帝國的最終表現形式而已。由於分裂不利於自由經濟發展,從而阻礙了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因此德國統一成為了德意志資產階級的要求,成為了歷史必然趨勢。 [1] 
形勢顯然對當時具有較強的兩個大國有利,那就是奧地利普魯士。奧地利想以自己為中心來統一德國(所謂“大德意志”),並希望把普魯士與別的小國一樣,包括在內。而俾斯麥心中的以普魯士為中心的統一則不同,他計劃要在統一的國家中排除奧地利(即“小德意志”)。
19世紀50年代初,普奧爭霸中奧地利處於較優勢地位。歐洲1848年革命後,普魯士趁機意欲統一。
1850年5月,奧地利在法蘭克福召集全德代表會議,會議在奧地利的操縱下要求恢復全德議會,並由奧、普輪流擔任主席。普魯士拒絕。奧地利聯合他國威脅普魯士。普魯士最終妥協。普魯士稱其為“奧爾米茨之辱”。此事件加劇了普奧關係惡化。50年代末,普魯士與眾多德意志小邦發展了經濟聯繫,建立“關税同盟”。並利用1859年法、意與奧地利打仗的機會,企圖迫使全德議會交出領導權。 [2] 
1701年至1918年的普魯士國旗 1701年至1918年的普魯士國旗
19世紀中葉,德國資本主義的發展,迫切要有一個統一的國家,結束封建城邦割據。這是和全民族的利益一致的。但是怎樣實現統一呢?當時存在着兩條不同的路:一條是由中產階級領導的,通過自下而上的革命,推翻各邦王朝,建立統一的德意志共和國,另一條是容克地主階級領導的,通過王朝戰爭,自上而下地建立統一的君主國
1862年9月30日,出任普魯士宰相兼外交大臣還不滿一週的容克政治家俾斯麥,在普魯士議會的“預算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發表了一篇鼓動性的講話。他要求普魯士內部停止對抗,“聚集力量”共同對外。他在講話中宣稱:“當代的重大問題,不是用説空話或多數派決議所能解決的,而必須用鐵和血來解決。”
統一德意志依靠“鐵和血”,即憑藉戰爭暴力,這是俾斯麥的綱領和信條。他出任宰相後,根本不聽議會那一套空談,他不理睬議會多數派,否決政策撥款,也不理睬他們的指責,獨斷獨行,擅自支付經費,進行大規模的軍事改革。 [3] 

鐵血政策主要內容

鐵血政策按照名詞解釋為武力及帶血的政策,一般指政治人物強行推行自己或自己所代表利益集團的政策,可以是戰爭,也可以是大屠殺,總之是要死很多人,或者讓很多人做出巨大犧牲的政策。
歷史上德國首相所推行的用戰爭統一德國的政策成為鐵血政策的代名詞。對於鐵血政策的評價褒貶不一,主要看其對後代的影響。
普魯士首相俾斯麥通過王朝戰爭實現德國統一的政策。俾斯麥代表容克貴族(地主)和大資產階級利益,竭力主張以強權和武力統一德國。俾斯麥針對障礙德國統一的強大的國內外勢力而採取的武力統一德國的“鐵血政策”,是實現德國統一的強有力的手段。他依靠其“鐵血政策”,先後發動了對丹麥的戰爭、普奧戰爭普法戰爭,自上而下地統一了德國。
鐵血政策的勝利——德皇在法加冕 鐵血政策的勝利——德皇在法加冕
俾斯麥對資產階級的“憲法統一”極為鄙視和不滿。他不相信憲法的任何一個條文會有使人超生的力量,他説:“假如確實成功地按照這條新的、正在走的道路爭得了一個統一的德意志的祖國……那我可能會對這個國家新秩序的創始人表示我的感謝;但是現在對我們來説,這是不可能的!”因此,他一針見血地指出,“我確信,普魯士的榮譽並不取決於為了那些正在生病的議會著名人士在德國到處扮演唐·吉訶德”,“德國的統一和在議會的講壇上作報告的權力不是同一類問題。”俾斯麥輕蔑地説:“一個議會比一支軍隊更容易被動員起來。”“通過議會的辯論,通過11票之多數是不可能對這些原則作為一種判決的。”當然,俾斯麥除了把憲法統一視為毫無用處外,還敏感到議會憲政對普魯士容克統治的危害。在他看來,議會的民主政治思想,始終是一種有可能被街壘戰士掌握統治權的威脅,説“這可能把民主政治的毒藥撒進紀律嚴密的普魯士。” [4] 
俾斯麥強烈地主張:“要對這個(德國)問題作出決定,根本就不是在我們的議院中,而是在外交以及戰場上”,德國的統一“只能通過同反對者進行戰爭的道路來實現。”因此,他始終把一個國家的軍事上的強大看作是決定這個國家價值的要素,竭力主張建立強大的武裝,認為:“沒有普魯士的軍隊,並且是一支強大的普魯士軍隊,德意志民族的觀念根本就不會實現。” [4] 
有個語言學家叫馬克·梅勒的曾向俾斯麥抱怨道:“現在每一個歐洲人都是士兵,我們甚至就像猛獸一樣生活在史前時代。……如果在歐洲大陸上,某一個國家沒有許多大炮就會感到非常不安全,那麼作為鄰國應該對它説些什麼呢?”對此,俾斯麥只説了這麼一句話:“含糊的人道主義!”這個早就立志要“以訓練新兵的軍刀刀刃為樂事”的“烈性容克”決心“要用火或刀”治好德意志的衰敗懦弱病。 [4] 

鐵血政策實踐過程

鐵血政策普丹戰爭

1862年9月,俾斯麥擔任首相之職時,正是普魯士軍事力量處於上升時期,這正好為他的鐵血政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俾斯麥深知,議會里的資產階級議員有着很強的軟弱性,沒有勇氣對抗政府,所以,為了更有效地實行“鐵血政策”,他乾脆一腳踢開議會,在議會指控政府“違背憲法”的情況下,他不但不害怕,反而公開表示:“衝突在所難免,在衝突中最有力量的方面,一定獲勝!”同時,他還知道,一旦自己的“鐵血政策”得到最後勝利,取得了全德的統一,那麼,這些嘰嘰喳喳的資產階級議員就會立刻拜倒在他的面前。 [2] 
俾斯麥“鐵血政策”的第一步,就是向丹麥進攻。 [2] 
1863年末,丹麥合併了屬德意志邦聯的施列斯維希和霍爾施泰因。次年初,俾斯麥以此為由對丹麥作戰。奧地利亦隨之參戰。丹麥以4萬士兵對6萬聯軍,結果戰敗。普魯士得到了施勒斯維希。奧地利也得到了霍爾施泰因。 [2] 

鐵血政策普奧戰爭

第二步就是挑起對奧地利的戰爭。打敗丹麥後,俾斯麥調轉槍口,對準了奧地利
普奧戰爭資料圖片 普奧戰爭資料圖片
但打敗奧地利並不象打敗丹麥那樣容易。於是俾斯麥先聯合意大利,意大利因在威尼斯地區與奧地利有嚴重衝突,所以馬上答應了普魯士的請求,雙方結成反奧聯盟。然後,俾斯麥三次親往法國,假意許諾拿破崙三世,打敗奧地利後,讓法國得到一份領土報酬。這樣,穩住了法國。 [5] 
做好了這些後,俾斯麥一再挑起摩擦,要求奧地利將不久前從丹麥手中得到的霍爾施泰因讓給普魯士,同時提出改革德意志聯邦法案,以期排除奧地利在整個德意志的影響。奧地利當然不答應,於是就聯合不少德意志小邦反對普魯士。普奧戰爭爆發。 [5] 
1866年6月,奧軍28萬人對付普軍25萬人,7月3日,雙方主力集結於薩多瓦村附近展開決戰,俾斯麥下決心一舉擊潰奧軍,並自帶毒藥,準備一旦失敗就服毒自殺!結果,普軍獲勝。 [5] 
10天后,普軍逼近奧地利都城維也納。在包括國王在內的多數人提議一舉攻入奧都維也納時,實際而有政治遠見的俾斯麥拼命抵制,他估計到法俄會出面干預,另外,他一旦和奧地利簽訂寬鬆條約,那麼未來奧可能成為德潛在盟友。果然,拿破崙三世出面進行了調停,雙方達成協議。奧地利被迫宣佈退出德意志。這樣,普魯士就統一了德國整個北部和中部地區,建立北德意志聯邦。 [5] 

鐵血政策普法戰爭

普法戰爭資料圖片 普法戰爭資料圖片
北德意志聯邦建立後,只有德意志南部緊鄰法國的四個邦國(巴登符騰堡巴伐利亞、黑森-達姆施塔特)仍舊保持着獨立。俾斯麥想兼併這四個邦國,但他知道,法國一定會干預,導致德國的統一難以實現。
所以,俾斯麥“鐵血政策”的第三步,就是進行普法戰爭,打敗法國。 [5] 
在1870年,以“埃姆斯電報”事件為導火索,污辱法國,向法國挑釁,拿破崙三世普魯士宣戰,普法戰爭爆發,色當一役中,普軍大獲全勝。普魯士軍隊開進巴黎附近的凡爾賽,並在凡爾賽宮,宣佈以普魯士為首的德意志帝國成立。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為德意志帝國皇帝,俾斯麥為帝國宰相。德意志的統一最終實現。這就是“鐵血宰相”俾斯麥的“鐵血政策”。 [5] 
在“德意志民族利益”的口號下,他先後發動了對丹麥、奧國、法國的戰爭,終於以“鐵和血”擊潰阻礙德國統一的國內外反動勢力,完成了德意志統一大業,1871年1月18日,德意志帝國的成立。 [5] 

鐵血政策歷史評價

列寧指出:“俾斯麥依照自己的方式,依照容克的方式完成了歷史上進步的事業。” [6] 

鐵血政策歷史影響

俾斯麥“鐵血政策”是德意志資產階級改良道路上的一個重要部分。
鐵血政策,對內主要是改革封建弊端,掃清資本主義發展道路上的一些障礙。對外主要指自上而下的王朝戰爭,包括三場戰爭,即丹麥戰爭普魯士丹麥的戰爭),普奧戰爭普法戰爭 [7] 
通過這些政策,德國完成了統一,並且逐漸成為一個新興的資本主義工業強國。但德國的資產階級改良中也保留了一些封建殘餘。後來發展為“專制和戰爭”的代名詞。 [7] 
參考資料
  • 1.    劉鋒,許諾編著.《戰爭 衝突的戰略與軍事的哲學》.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09:第29頁
  • 2.    北京未來新世紀教育科學發展中心.《中外外交家》.烏魯木齊: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8:第159頁
  • 3.    胡洽坤主編.《簡明世界近史》.合肥:黃山書社,1989:第201頁
  • 4.    孫炳輝,鄭寅達.《德國史綱》.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第113-114頁
  • 5.    周明博.《全球通史:從史前時代到二十一世紀》.北京:當代世界出版社,2015.07:第285-286頁
  • 6.    白樂天主編.《世界通史·第3卷》.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2.06:第1033頁
  • 7.    長孫博.《歷史學基礎名詞解釋》.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 ,2010.07:第11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