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鐘鼓樓

(四川省廣安市鐘鼓樓)

鎖定
代市鎮鐘鼓樓,坐落四川廣安市前鋒區代市鎮最繁華的老街上,是廣安保存下來的唯一一處鐘鼓樓。這是一座古色古香的鐘鼓樓:古樸典雅,透着歷史的厚重感。 [1] 
中文名
代市鎮鐘鼓樓
外文名
bell tower and drum tower
地理位置
廣安市前鋒區代市鎮老街
佔地面積
佔地約150平方米
修建時間
民國初年

鐘鼓樓簡介

城市中的鐘鼓樓早為專用報時建築。各地的鐘鼓樓古代裏坊制城市(見裏)實行宵禁,早晚擊鼓為啓閉坊門的信號。建於明洪武年間的西安鐘鼓樓是現存最古老的實例。此外,唐代寺廟內也設鍾和鼓,元、明時期發展為鐘樓、鼓樓相對而建,專供佛事之用。

鐘鼓樓建築特色

代市鐘鼓樓高三層,佔地約150平方米,穿鬥結構,頂層為亭閣式建築,六角攢頂,飛檐冀角,懸山式小青瓦屋頂,類似城樓的建築形式。
支撐起屋頂的木樑縱橫交錯,相互牽制,可以看出當初修建鐘鼓樓時的匠心獨運,給在鋼筋水泥之中住久了的現代都市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一根炮筒般的鋼管孤獨地立在樓板一側,從穿在上面的細鋼筋可以看出,這根鋼管當初應該吊在房樑上,被當作鐘敲打,為眾生報時。鋼管直徑約22cm,高約77cm,重量約為70到80斤。雖然已變得鏽跡斑斑,但它見證着鐘鼓樓的歷史變遷,默默訴説着鐘鼓樓曾經發生過的歷史故事。 [2] 

鐘鼓樓建築歷史

代市鐘鼓樓修建於民國初年,是當年楊森駐軍廣安的時候,安排駐軍代市的師長夏長俊所建。鐘鼓樓建成後,有專人在鐘樓上負責打鐘報時,一直持續到上世紀60年代。
1958年大鍊鋼鐵的時候,大鐘被人們取了下來,抬去煉了鋼鐵。沒有了鍾後,聽慣了報時的人們,心中感到特別失落。於是,有人不惜長途跋涉到位於鄰水縣境內的雞公山上,撿回飛機失事後留下的鋼管,代替了以前的大鐘。
1998年,代市鎮翠屏村村民袁長安以24萬元的價格,將鐘鼓樓底樓鋪面和二、三樓以及樓後的空地共700餘平方米買了下來,並投入資金1萬多元,先後4次請來工匠給鐘鼓樓排危加固、翻瓦揀漏,全家人還在鐘鼓樓二、三樓居住過半年時間。 [2] 

鐘鼓樓敲鐘之人

在鐘鼓樓敲鐘的人先後有3人。最早的敲鐘人大家都稱其為“羅草藥”,是個光棍,在其60多歲時,因為鐘鼓樓的樓板年久腐朽失修,羅草藥失足從樓上掉下來摔死了。隨後,居住在代市鎮的居民毛中順夫妻倆應政府的安排,接下了敲鐘的差使。數年後,毛中順患病死去,他的妻子方紹芸接着敲,直到文化大革命時期,由於方紹芸是地主成分,她擔心自己遭到批鬥,漸漸的嚇得神志失常,最後竟瘋了。從此,再也沒有人在鐘樓上敲鐘了,延續了幾十年的鐘聲在文化大革命的洪流中消失了。雖然沒有了報時的鐘聲,但在代市鎮很多老人的心中,那古老而清脆的鐘聲留給他們的記憶依然清晰。 [2] 

鐘鼓樓藝術價值

在全省(四川省)保存下來的為數不多的鐘鼓樓中,代市鐘鼓樓都算得上是保存較為完整的。因為獨特的建築形態和特點,代市鐘鼓樓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審美情趣,為研究區域建築類型和特點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2]  2013年3月,代市鐘鼓樓經廣安區人民政府公佈為第六批區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5月,區文物保護部門已向市政府申報其為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鐘鼓樓維保方案

2013年3月21日,四川省廣安市文廣新局在局四樓會議室組織召開了《代市鐘鼓樓維修保護方案》專家評審會。廣安市文廣新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成平,市文管所所長、博物館館長梁馨,市文管所研究員劉敏、副研究員唐雲梅、鄧小平故里管理局副研究員夏智慧對該方案進行了認真評議,並聽取了前鋒區文廣新局領導、代市鎮領導及當地居民代表的合理性建議。會議原則上通過了《代市鐘鼓樓維修保護方案》,同時也對方案提出了幾點修改意見,一是建議將修復方案中維修後外觀效果圖交代市鎮鐘鼓樓附近居民審視,保證鐘鼓樓修舊如舊;二是補充復原設計依據;三是要在設計圖上把屋面舉折表現清楚。
市文廣新局副局長王成平最後強調,代市鎮要做好鐘鼓樓正式維修前的安全工作,圍繞鐘鼓樓做好城區規劃,前鋒區要積極籌集資金,抓緊開展招投標事宜,市文管所要對代市鐘鼓樓的維修保護工程做好技術支撐和指導,爭取及早完成鐘鼓樓的維修。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