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鍾兆琳

鎖定
鍾兆琳(1901年8月23日—1990年4月4日),號琅書,出生於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新市鎮,九三學社社員,中國電機工程專家、電機工程教育家,一級教授。 [1-3]  [9] 
鍾兆琳於1918年入交通部上海工業專門學校就讀;1924年赴美國入康奈爾大學電氣工程研究生院;1926年獲碩士學位,隨即任西屋電氣公司工程師;1927—1942年先後任交通大學電機系副教授、教授;1946年任交通大學電機系主任;1956年—1957年隨交通大學西遷至西安,任西安交通大學電機系主任,教授;1990年4月4日病逝。 [3]  [11] 
鍾兆琳畢生從事電機工程的科研和教學工作。 [3] 
中文名
鍾兆琳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新市鎮
出生日期
1901年8月23日
逝世日期
1990年4月4日
畢業院校
康奈爾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琅書

鍾兆琳人物生平

年輕時的鐘兆琳(西安交通大學檔案館館藏) 年輕時的鐘兆琳(西安交通大學檔案館館藏)
1901年8月23日,鍾兆琳出生於浙江省德清縣新市鎮 [1] 
1908年—1914年,在新市鎮仙潭小學(今德清縣新市鎮中心小學)讀書。
1914年—1918年,進入南洋公學附屬中學讀書。
1918年—1923年,由南洋公學附屬中學升入交通部上海工業專門學校電機科就讀,中間因病休學1年,在校期間被學生會刊物《南洋週刊》社選為幹事。
1923年,因參與“驅盧風潮”被校長盧炳田開除,後在全校教師和學生的鬥爭下,盧炳田被撤職,陳杜衡繼任校長,順利畢業,並因該學年各科成績居電機工程系的前5名,獲得了“老山德培獎學金”,畢業後到上海滬江大學當了1年數學教師。 [1] 
1924年,赴美國入康奈爾大學電氣工程研究生院。 [3] 
1926年,獲碩士學位,隨即任西屋電氣公司工程師。
1927年9月—1942年,受交通大學電機科科長張廷金邀請,回國任交通大學電機系副教授、教授。 [1] 
1932年初,説服華生風扇廠總工程師楊濟川先生,製作他設計的分列芯式電流互感器頻率表、同步指示器、動鐵式頻率表等,均取得成功;隨之,受總經理葉友才先生的聘請,任華生電扇廠兼職工程師。 [5] 
1934年初,説服實業家周錦水先生,和華生廠合作,創辦電動機廠,起名“華成”。 [5] 
1942年,汪偽政府“接收”交通大學,鍾兆琳宣佈退出汪偽的“交大”,到張九香先生家擔任家庭教師,另外還在新聞報道館擔任中學生理科的輔導工作,又在上海統益紗廠擔任技術顧問。 [6] 
1944年—1945年,任上海中華工程建設公司工程部經理。 [16] 
鍾兆琳
鍾兆琳(5張)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返回交通大學任教授,並擔任臨時大學教務長。
1946年6月,任交通大學工學院電機系主任。
1947年1月,任交通大學電機系主任;同年底,經舅父俞寰澄楊衞玉介紹,在上海加入了中國民主建國會 [16] 
1951年6月,任交通大學電機工程系主任。
1953年8月,任交通大學電工器材製造系主任。
1956年,隨交通大學西遷至西安。
1957年,任交通大學(西安部分)電工器材製造系主任。
1957年—1990年,任西安交通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教學委員會副主任。 [3] 
1958年,任交通大學(西安部分)電機工程系主任。
1960年,在西安加入九三學社。 [1] 
1965年1月11日,西安交通大學向教育部報送鍾兆琳為中央管理科技幹部。 [17] 
1978年,在文化大革命時期受到嚴重迫害的鐘兆琳得到徹底平反。 [6] 
1990年4月4日,病逝於上海華東醫院 [2] 

鍾兆琳主要成就

鍾兆琳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鍾兆琳於20世紀30年代指導並參與研製出中國第一台交流發電機和電動機;成功設計了分列芯式電流互感器、頻率表、同步指示器等儀器儀表。 [1]  [6] 
  • 學術論著
出版時間
著作名稱
出版社
1951年1月
《電工器材名匯(初版)》
上海電業教育事業協進會
資料來源: [18-19] 

鍾兆琳人才培養

  • 學生培養
鍾兆琳
鍾兆琳(2張)
鍾兆琳從教六十餘載,培養了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原總書記、中華人民共和國原主席江澤民,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錢學森褚應璜丁舜年張煦張鍾俊羅沛霖吳祖塏屠善澄汪耕朱英浩唐任遠等,美國兩院院士田炳耕,美國王安電腦公司創始人王安,中華人民共和國將軍張良起和傅備篪,原中華人民共和國機械工業部部長周建南等人才。 [2]  [5]  [17] 
  • 執教課程
鍾兆琳是第一個系統講授電機學方面課程的中國教授,曾主講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的《電機工程》《交流電機》等課程,同時主持電機系的電機實驗及其課程。 [1-2] 

鍾兆琳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1986年7月
1988年7月
中國電機工程學會終身榮譽會員


資料來源: [1]  [17] 

鍾兆琳社會任職

時間
社會任職
1954年8月—1956年12月
上海市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956年12月—1958年10月
上海市第二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958年7月—1963年12月
陝西省第二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958年
中國科學院西安分院院務委員會主任
1962年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三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1978年3月—1983年6月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1982年7月
西安交通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1983年6月—1988年3月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六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1984年3月7日
交通大學校友總會西安地區分值名譽會長
1984年9月
西安交通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1987年
西安交通大學電氣工程系名譽主任

陝西省電機工程學會第一屆理事長
資料來源: [6-7]  [9]  [16-17] 

鍾兆琳個人生活

  • 家庭成員
關係
姓名字號
生平
曾祖父
鍾丙熙,字貴溪
從事實業,樂善好施,注重教育,買地辦學,被譽為“惠周桑梓”的士紳楷模。
祖父
鍾選青
振興教育,創辦“仙潭書院”,培養出許多人才。
父親
鍾養聖
鍾兆琳的父親鍾養聖先生 鍾兆琳的父親鍾養聖先生
曾追隨孫中山先生參加辛亥革命,是一位具有愛國民主意識的讀書人。
母親
俞氏
家庭婦女。
伯父
鍾益齋

哥哥
鍾兆琦

弟弟
鍾兆琥
交通大學電機系畢業,歷任南京大學、瀋陽東北工學院副教授、教授,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編輯、審閲、副總編輯等職務。
姊妹
鍾兆珈

姊妹
鍾兆琇

妻子
蔣志學

長子
1952年畢業於交通大學電機系,西安交通大學電氣工程學院教授。
次子
工程力學、計算力學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大連理工大學工程力學研究所所長,首創“離散辛數學”。
長女
鍾萬宇

次女
鍾萬宙
上海交通大學本科畢業,曾任上海自力電子設備廠副廠長
資料來源: [1-2]  [4]  [17] 
  • 交大西遷
1954年,國務院決定交通大學內遷西安。鍾兆琳教授積極贊成。1956年搬遷時,周恩來總理提出,鍾兆琳先生年齡較大,身體不好,夫人又病卧在牀,他可以留在上海,不去西安新校,但鍾兆琳表示:“上海經過許多年發展,西安無法和上海相比,正因為這樣,我們要到西安辦校紮根,獻身於開發共和國的西部。”“共和國的西部像當年的美國西部一樣需要開發,如果從交大本身講,從個人生活條件講,或者留在上海有某種好處。但從國家考慮,應當遷到西安,當初校務委員會開會表決,我是舉手贊成了的,大學教師是高層的知識分子,決不能失信於人,失信於西北人民。”因而,他踴躍報名,第一批到了西安。 [4] 

鍾兆琳人物評價

You are a teacher by nature.(你是一個天才教師) [2]  [4]  (鍾兆琳的導師、康奈爾大學電機研究生院教授卡樂比托夫評)
科學救國赤子心,驅動電機第一人。大樹西遷綠高原,神州處處有後昆。 [17]  (鍾兆琳長子鍾萬勱評)
先父奉獻了一生,高風亮節,為我們後代樹立了光輝的榜樣。 [4]  (鍾兆琳次子鍾萬勰評)
鍾兆琳教授的一生,是為中國電機工程教育事業作出傑出貢獻的一生。鍾兆琳教授從事教育工作六十餘年,融中西文化於一體、教學經驗豐富,治學嚴謹,講課生動,深入淺出。對學生愛護關懷,誨人不倦,為中國培養了大批優秀的科技人才,學生遍佈全國及世界各地,桃李滿天下。鍾兆琳教授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有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處處以人民教育事業為重,真不愧為人民的好老師、青年的好榜樣,他的一生是光榮的一生,是為人民的教育事業和為社會主義祖國繁榮昌盛而努力奮鬥的一生,他在學術上和精神上為我們留下了許多寶貴的財富,他那親切的形象將永遠留在我們心中。他不愧是中國老一代知識分子的典範。 [17]  (西安交通大學原校長史維祥《在鍾兆琳教授追悼會上的悼詞》評)
鍾先生愛國愛真理的傲骨正氣,高唱“畢業歌”肩負起民族的希望,男兒志在四方的呼喊,銘記在一屆又一屆萬千桃李的心中。大師風範,授課奇才,身教言教,歷史刻錄了鍾先生身先士卒在交大西遷、發展教育偉業中的功勳! [17]  (西安交通大學原黨委書記潘季評)
一代宗師育桃李,長者風範照後人。 [17]  (西安交通大學原黨委書記王文生評)
德高望重,輝映照人。 [17]  (西安交通大學原校長徐通模評)
電氣先驅,學界楷模。 [17]  (西安交通大學原黨委書記王建華評)
愛國愛校,剛正不阿,道德楷模;關愛學生,平易近人,師生永鍥。 [17]  (西安交通大學原校長鄭南寧評)
嚴謹治學,培育英才,誨人不倦,譽享中華。 [17]  (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電氣工程學院原院長邱愛慈評)
對青年愛護備至,乃為師之恆久表率;對學習的不懈追求,激勵我終生奮進。 [17]  (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電氣工程學院教授王錫凡評)
一代宗師鍾兆琳先生,他是交大電機系的奠基人,他是一個愛國主義的教授和學者,深受同學們的尊敬。 [17]  (中國工程院院士、交通大學1937屆電機系畢業生吳祖塏評)
鍾老為人,樸實、忠厚、誠懇、剛直,具有中國知識分子的許多美德。有人説他天真,其實這“天真”,正是鍾老胸襟坦蕩、心實志誠的寫照。他在交大一輩子,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其德才學識,人人敬仰。鍾兆琳獻身於祖國,獻身於事業,艱苦奮鬥,自強不息,是一個“高尚的人,純粹的人,有益於人民的人”。 [17]  (鍾兆琳的老同事、西安交通大學教授趙富鑫評)
在鍾兆琳身上體現出來的老一代知識分子的民族氣節,光明磊落,淡泊人生,正氣凜然的高貴品質;治學嚴謹,誨人不倦,正直坦率,艱苦樸素的優良作風,是我們學習的楷模與典範。尤其是他幾十年如一日,執著於教育事業,一生實事求是,追求真理,敢講真話的大無畏精神,在當今社會更是彌足珍貴,讓人敬佩不已。 [17]  (《中國紀檢監察報》評)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從青年時代的護師護校運動,到年屆花甲紮根黃土地、初心不改,鍾兆琳用一生的時間,書寫了與國家、與交大的不解情緣。 [14]  科普中國評)
鍾老的一生,無論在學術上和精神上,都為我們留下了許多寶貴的財富,他那親切、平易近人的形象永遠留在我們心中。他不愧是人民的好教師,我們的好榜樣。 [17]  九三學社西安交通大學委員會《鍾老不愧為中國老一代知識分子的典範》評)
鍾兆琳的一生經歷了中華民族從救亡圖存到強國富民的過程。他將個人命運融入到時代洪流中,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祖國的科教事業,真正詮釋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以‘聽黨指揮跟黨走’為精髓,與黨和國家、與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西遷精神。 [8]  西安交通大學電氣工程學院評)
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鍾兆琳先生早已成為不可磨滅的交大印記,照耀着後輩繼往而開來。 [12]  西安交通大學崇實書院評)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鍾兆琳教授一生執著於教育事業、不計個人得失、無私奉獻的精神,永彰於美麗的交大校園;他身上體現出來的老一代知識分子的治學嚴謹、誨人不倦、淡泊人生、艱苦樸素的優良作風,深深地感染着我們每一個人,是我們學習的楷模與典範。 [4]  西安交通大學教育基金會評)

鍾兆琳人物紀念

  • 鍾兆琳獎學金
1990年3月22日,在生命的最後階段,鍾兆琳立下遺囑,將幾乎全部積蓄捐給西安交通大學,設立獎學金,勉勵優秀學子奮發圖強。1990年4月4日,鍾兆琳逝世,其子女遵囑將他積蓄的2萬元贈予西安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以此設立了“鍾兆琳獎學金”。 [4] 
首屆鍾兆琳獎學金頒發典禮 首屆鍾兆琳獎學金頒發典禮
  • 建築命名
為了紀念鍾兆琳,西安交通大學於1994年將電機實驗室命名為“鍾兆琳電機工程實驗室”,實驗室前的花園以鍾兆琳的號命名為“琅書園”,並將先生的雕像立於花園內。 [15] 
  • 紀念故居
鍾兆琳故居位於浙江省德清縣新市鎮,坐落於新市古鎮風景核心區,是鍾兆琳的祖居。鍾兆琳故居始建於清咸豐年間,建築面積約650平方米,故居內收集了大量有關鍾兆琳的珍貴物件。 [10] 
2022年5月,鍾兆琳故居入選浙江省首批23家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 [13] 
鍾兆琳故居
  • 人物話劇
西安交通大學師生編導的系列話劇《大先生》之《國產電機破冰路》,以鍾兆琳幾次重大抉擇為主線,講述其毅然回國,全力研製國產電機並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到身先士卒、堅決西遷,直至生命盡頭依然不忘祖國西部發展的故事,展現了鍾兆琳以國為家,心無小我,胸懷大志的人格魅力。 [8-9] 
西安交通大學師生編導的系列話劇《大先生》之《國產電機破冰路》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