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鉅野縣第一中學

鎖定
鉅野縣第一中學,系山東省規範化學校山東省高中教學示範學校,山東省中小學素質教育工作先進單位。位於地處魯西南鉅野縣。該學校創建於1952年,佔地456畝,其中新校區面積達330畝,佈局合理,整齊開闊的一中新校坐落於比鄰鉅野煤田的科教園。
中文名
鉅野縣第一中學
簡    稱
鉅野一中
創辦時間
1952年10月
辦學性質
公立高中
主管部門
鉅野縣教育和體育局
校    訓
立德力行 臻於至善
地    址
鉅野縣古城西路5679號

鉅野縣第一中學辦學歷史

該校是鉅野縣建校最早,規模最大的學校。1978年被定為菏澤地區重點高中,1979年被評為山東省體育、衞生先進單位,並定為省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設施。鉅野縣第一中學,1952年6月,中共鉅野縣委、縣政府成立中學籌建小組,並在城西南比干廟臨時招收初中6個班,300名學生,為鉅野縣中學,10月1日正式開學。原名為鉅野縣立初級中學,縣長劉昭臣兼任校長。當時校院3畝,操場5畝,利用廟院殿堂30餘間。另據記載,鉅野一中上世紀50年代初在比干廟建校,當初的三個創始人是孔慶璽,做會計,邵同周,黃先庚兩位老師前者教語文,後者教數學。該校於2012年10月30日舉辦60週年校慶,邀請劉和剛等鉅野籍知名青年歌唱家到場,張傳增等校友紛紛歸校,歡度慶典。
省教育廳副廳長張志勇來鉅野一中視察工作 省教育廳副廳長張志勇來鉅野一中視察工作
1953年7月,在鉅野鎮初步建成新校,佔地34畝,建房121間,暑假由比干廟遷至縣城新校。
1957年,學校面積擴大到60畝,並建農場一處,42畝,新建校舍62間。同時發動師生捐獻衣物300多件,人民幣18l元,買公債11620元,捐書800餘冊,設立了學校圖書館。
1956年7月,學校改名為鉅野縣第一中學。
1958年, 校院擴大到70畝,農場42畝,擴建操場一處,46畝,全校共佔地158畝,房屋增加到232間。
1964年,學校農場收入創最高記錄,收穫小麥7000公斤。同年秋,師生利用課餘時間,拔草換得馬車一輛,圖書館藏書增加到1.5萬冊,價值1.6萬元,購置教學儀器價值2.84萬元。
1979年,按照城鎮規劃和改建教育局,佔用校地21畝.學校面積共有137畝。其中校院82畝,操場46畝,工廠9畝,同年增建校舍32間。
1980年,新建教學實驗室一處。
1981年,新建教學樓一棟,容納12個班。
1982年,新建學生宿舍樓一棟,建築面積2000平方米。
1983年,又建教工宿舍樓一棟,建築面積1340平方米。校辦工廠發展到職工27人,廠房28間,總面積1000多平方米,擁有成套的印刷機械和塑料生產機械,固定資產值16萬元。
1978年至1990年,年產值在14萬元以上。
1979年和1983年,兩次被評選為山東省勤工儉學模範單位。

鉅野縣第一中學辦學條件

學校師資
1983年招收初中4個班, 其餘年度均招收2個班,128人。1983年,在校學生共1540人。在1977年至1984年中,共畢業高中學生七個年級,38個班, 3000餘名。 為高校輸送新生1210名,升學率在全區佔中等水平。1983年、1984年兩年度,升學人數僅次於我區三個省重點學校,居第四位。1990年高中畢業生640名,升入高一級學校的267名。1977年至1984年,任課教師96人,其中大學本科畢業生48人,專科生35人,中專生43人,教師平均年齡37歲。行管人員45人,其中大專10人,中專24人。至1990年底,教職工增加到207名,其中取得高級職稱的23名,中級職稱的57名。1977年至1990年, 畢業生先後被國家選送出國留學的7名,獲碩士、博士學位的3名。 [1] 

鉅野縣第一中學辦學成果

鉅野縣第一中學學生成績

從1952年開始,在比干廟招收初中6個班,學生300名。
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温孚江來一中視察工作 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温孚江來一中視察工作
1953年7月遷入縣城新校後,又招收初中二級3個班,162名學生。全校共9個班,學生462名, 教職工38名。1954年7月,招收初中三級6個班。由師範代培兩個班,學生100人;本校4個班,2lo人。1955年7月,招收初中四級5個班,226人。1956年7月,招收初中五級4個班,224人。1955年7月,招收初中六級4個班,224人。
1955年第一屆畢業生300人, 參加小學教育工作的佔20%,參加農業生產的佔30%,升入高一級學校的佔50%。1956年第二屆畢業生160人,兩名被選為飛行員,95%的學生升入高一級學校,參加農業生產的不到5%。1957年第三屆畢業生208人,升入高一級的學生佔75%,升學率為全區之冠,另外,參加小學教育或農業生產的畢業生佔25%。
1958年7月招收高中第一級,4個班,192人。從這年開始,學校改為完全中學。此後丑年間, 每年招高初中4個班。1960年,初中九級一、二班為五年一貫制班,1961年改為普通班,同年接受二中高中二年級兩個班,高中三年級為6個班。
1961年7月, 高中第一屆學生畢業,11月下旬,菏澤地區在鉅野一中召開全區教學現場會。
1966年至1968年,因“文化大革命”,一中沒招新生。
1969年秋開始,共招高中九級4個班,200人,初中十六級4個班,216人。
1970年8月,招初中十七級4個班,222人。1971年春,招收高中十級6個班,290人。1972年春,招收高中十一級6個班,300人, 初中十八級2個班,120人。
1973年春,招高中十二級4個班,176人,初中十九級4個班,216人。
1974年至1976年暑假,各招高中4個班,208人;初中4個班,224人。 這幾年的招生制度是學生所在單位推薦與學校選拔相結合。高初中學制均為二年。這幾屆共有高中畢業生32班,1604人,多數參加了農業生產,少數經過勞動鍛鍊後,推薦到大學或中專學習。初中畢業生34個班,1846人,其中被推薦到高中學習的佔78%。
1977年至1984年,共招生8次。除1984年招收高中班432人外,其他年份每年招收高中6個班, 324人。

鉅野縣第一中學學校榮譽

學校先後榮獲“山東省教書育人先進單位”、“省級文體文明單位”、“山東省綠色環保單位”、“山東省書畫教育基地 [2] 
2008年,鉅野一中被省教育廳命名為“省新課程改革樣板學校”、“普通高中課程改革省級定點聯繫學校”。
2020年6月17日,獲得2020年度“全國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動特色單位”稱號。 [3] 

鉅野縣第一中學文化傳統

鉅野縣第一中學學校校徽

鉅野一中校徽 鉅野一中校徽
“山東省鉅野第一中學”為魯迅先生書體。
徽標的直觀效果為漢字“中”的傳統行草變體,突出了綠色的數字“1”,而且可分辯出表示“鉅野一中”四個漢字的漢語拼音的開頭字母jyyz 。形象地體現出“一中”的視覺可讀圖象。整體構圖還似漢字“書”的行草變體,寓意鉅野一中作為育人教書的書香文化校園是莘莘學子讀書求知的理想之地、文明沃土。
流暢的藍色折線和鑲嵌在其中的紅色圓點,寓意一屆又一屆的一中學生,如初升的朝陽般充滿着活力和希望,也展示出一中學子以文明為友,以真理為友,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精神境界,同時也顯示了鉅野一中蒸蒸日上的燦爛前景。圖案中間的綠柱“1”,堅實挺拔,象徵一中腳踏實地,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追求更高目標,奮發向上,勇於創新,爭創一流的精神風貌。 [4] 

鉅野縣第一中學學校校訓

校園環境 校園環境
“立德力行 臻於至善”
鉅野一中為國育人的光榮史冊上,濃墨重彩地寫滿了成千上萬莘莘學子改變自身命運並由此走向成功的堅實的人生軌跡。校園菁菁,書聲琅琅,鉅野一中必將有更加美好的未來。 [5] 

鉅野縣第一中學社團

鉅野一中為全面貫徹落實素質教育,秉着“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的理念,在鉅野一中成立了多個學生社團,其中在2013年7月1日成立的鉅野一中馨語播音社是在全校影響最為廣泛的學生社團。

鉅野縣第一中學學校環境

校園建築 校園建築
鉅野一中,古老麟州大地上八方少年才俊嚮往的求學殿堂。她有着明確的育人思想,良好的校風,超前的辦學意識,鮮明的辦學特色,優越的辦學條件,出色的教學質量。在這裏,教師敬業奉獻,栽桃育李,既傳為文之道,又授做人之德;學子愛國愛校,奮發有為,既立高遠之志,又樹勤勉之風,這裏,校園環境優美,文化底藴厚重濃郁,盡顯賢人氣象,智者風範。滄桑礪洗,歲月崢嶸,充滿了歷史積澱,涵養了數萬英才的這方聖潔的杏壇,絃歌不斷,薪火承傳,演繹着一中人學究天人的執着與豪壯。桃李芬芳,榮校報國,從這裏走出一代又一代學子,遍佈大江南北,五洲四海,他們為祖國的建設和人類的事業貢獻着智慧和力量,為鉅野一中帶來光彩和榮耀。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