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金陵即事

鎖定
《金陵即事》是宋代政治家、文學家王安石的詩作。此詩寫春天時周遭景物,溪流、柴門、小橋、青苔小路,寫葉已盡舒之柳與正在盛開之梅,顯示了已到濃春,而柳揹人照影,梅隔屋吹香,似是有意與觀賞保持距離,從而賦與了它們以現實生活中有些羞怯的少女形象。全詩對句造語新奇工整,寫景狀物妙趣橫生,就好像一幅鄉野圖畫,整體顯得特別清幽雅緻。
作品名稱
金陵即事
出    處
全宋詩
作    者
王安石
創作年代
北宋
作品體裁
七言絕句
字    數
28

金陵即事作品原文

金陵即事
水際柴門一半開,小橋分路入蒼苔
揹人照影無窮柳,隔屋吹香並是梅 [1] 

金陵即事註釋譯文

金陵即事詞句註釋

⑴金陵:南京古名。即事:就眼前有所觸發的景物寫詩,又稱即興。
⑵水際:水邊。柴門:用零碎木條木板或樹枝做成的門,舊時也比喻貧人家。一半開:半開半掩。唐杜甫野老》:“野老籬前江岸回,柴門不正逐江開。”
⑶入蒼苔:通向長滿青苔的小路。蒼:一作“青”。
⑷吹香:吹送香氣。唐裴説《度洞庭湖》:“楚雲團翠八百里,澧蘭吹香墮春水。”並:同。 [1]  [2]  [3] 

金陵即事白話譯文

溪水邊小院的柴門一半虛掩,一半打開,小橋連接分開的小路,直接通向幽碧的青苔。
俯視水面,看見背後有無數棵柳樹倒映在水中,隔着屋子還能聞到隨風吹送而來的清香,那便是與梅花的芬芳一同飄來。 [1] 

金陵即事創作背景

這首《金陵即事》當作於王安石晚年時期,時令為春天,當時他僦居於金陵(今江蘇南京)城中,根據眼前所看見的景物,隨意揮寫,即興創作了這首詩。 [1]  [2]  [3] 

金陵即事作品鑑賞

金陵即事整體賞析

王安石這首詩寫春天景物,是根據眼前所看見的景物即興而作的。不過,這些景物,並非繁華都市之所常見,而是顯得有些幽靜。門是柴門,橋是小橋,路是苔路,一似隱者所居。周遭有無窮之柳與梅,在詩人眼中,柳能自照其影,梅能自吹其香,皆具動人倩女品格。如此靜謐美好的景物好像一幅鄉野圖畫,整體顯得特別清幽雅緻。
此詩對句工整,也很新奇。詩人在同一首詩中既詠柳,又贊梅並不常見,他先描寫眼中所見的周圍景物,又各自顯示不同風采。詩中所寫的柳,是新葉翠綠、枝條盡舒之柳;梅,為正在盛開之梅。垂柳搖曳,揹人照影;梅則隔屋吹香,好似是有意與觀賞者保持距離,其實是在借“梅香飄遠”來讚美梅花之香,香於內涵之美從而高度讚揚了梅花的高潔與自我堅守的品格。 [1]  [2] 

金陵即事名家點評

南宋·李壁:“此詩吟諷不足,可入畫圖。”(《王荊文公詩箋註》) [2] 
清末·陳衍:“似是律詩未就,化成截句。”(《宋詩精華錄》) [3] 

金陵即事作者簡介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字介甫,號半山。撫州臨川(今屬江西)人。慶曆二年(1042)進士。宋神宗朝兩度任相,實行變法。封舒國公,改封荊國公。晚居金陵。卒,諡曰“文”。詩文皆有成就,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詞作不多,風格高峻,一洗五代綺靡舊習。著有《王臨川集》《臨川先生歌曲》。 [4] 
參考資料
  • 1.    東籬子解譯.王安石集全鑑.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20:33-34
  • 2.    王兆鵬 黃崇浩.王安石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14:122-123
  • 3.    高克勤.王安石詩文選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66-67
  • 4.    唐圭璋 等.唐宋詞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2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