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金鈕釦

(菊科金鈕釦屬植物)

鎖定
金紐扣是菊科金紐扣屬的一年生草本植物。莖直立或斜升,多分枝,帶紫紅色;葉有波狀鈍齒,呈葉卵形或橢圓形,長3-5釐米;頭狀花序單生或圓錐狀排列,呈卵圓形;總苞片有2層,綠色,呈卵形或卵狀長圓形,無毛;瘦果呈長圓形,頂端有細芒;花果期4-11月。 [5] 
金紐扣原產於南美洲,在中國分佈於福建、台灣、廣東、廣西、四川、雲南、西藏等地,在印度、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老撾、尼泊爾、泰國、日本也有分佈。 [6]  喜温暖濕潤、陽光充足的環境,不耐旱,喜疏鬆、肥沃的壤土, [7]  忌黏重土壤。常生於田邊、溪旁潮濕地及林緣等地,海拔在800-1900米。 [8]  可採用插枝繁殖,每2年重新栽培一次,每年可割取2-3次。 [9] 
據《生草藥性備要》《雲南中草藥》等著作中記載金紐扣有一定的毒性,多服會使人迷悶 [10] 全草可入藥,有解毒、消炎、消腫、祛風除濕、止痛、止咳定喘等功效。可治療感冒、肺結核、百日咳、哮喘、毒蛇咬傷、瘡癰腫毒、跌打損傷及風濕關節炎等症。花和莖葉提取物有消除自由基,抑制黑色素瘤細胞,促進毛髮生長的作用,因而可用於美白、護膚化妝品或作為生髮劑用於護髮產品 [11] 因其花型、花色均較特殊,花期極長,也可佈置花壇、花境或盆栽以供觀賞。 [12] 
中文名
金鈕釦
拉丁學名
Acmella paniculata (Wallich ex Candolle) R. K. Jansen
別    名
紅細水草,散血草,小銅錘等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1] 
雙子葉植物綱
桔梗目
菊科
金鈕釦屬
向日葵族
分佈區域
雲南(西部、西南、南至東南部)、廣東(海南島)
性味歸經
微苦,涼。有小毒

金鈕釦形態特徵

金鈕釦

節間長 (1) 2-6釐米;葉卵形,寬卵圓形或橢圓形,長3-5釐米,寬0.6-2 (2.5) 釐米,頂端短尖或稍鈍,基部寬楔形至圓形,全緣,波狀或具波狀鈍鋸齒,側脈細,2-3對,在下面稍明顯,兩面無毛或近無毛,葉柄長3-15毫米,被短毛或近無毛。

金鈕釦

頭狀花序單生,或圓錐狀排列,卵圓形,徑7-8毫米,有或無舌狀花花序梗較短,長2.5-6釐米,少有更長,頂端有疏短毛;總苞片約8個,2層,綠色,卵形或卵狀長圓形,頂端鈍或稍尖,長2.5-3.5毫米,無毛或邊緣有緣毛;花托錐形,長3-5 (6) 毫米,託片膜質,倒卵形;花黃色,雌花舌狀,舌片寬卵形或近圓形,長1-1.5毫米,頂端3淺裂;兩性花花冠管狀,長約2毫米,有4-5個裂片。
瘦果長圓形,稍扁壓,長1.5-2毫米,暗褐色,基部縮小,有白色的軟骨質邊緣,上端稍厚,有疣狀腺體及疏微毛,邊緣(有時一側)有緣毛,頂端有1-2個不等長的細芒。花果期4月-11月。 [2]  [13] 

金鈕釦產地生境

金紐扣原產於南美洲,在中國分佈於福建、台灣、廣東(梧桐山(張壽洲等2989)、仙湖植物園(張壽洲等5045)、塘朗山(張壽洲等0915) [14]  )、廣西、四川、雲南、西藏等地,在印度、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老撾、尼泊爾、泰國、日本也有分佈。 [6]  喜温暖濕潤、陽光充足的環境,不耐旱,喜疏鬆、肥沃的壤土, [7]  忌黏重土壤。常生於田邊、溪旁潮濕地及林緣等地,海拔在800-1900米。 [8] 

金鈕釦繁殖方法

可採用插枝繁殖,每2年重新栽培一次,每年可割取2-3次。 [9] 

金鈕釦主要價值

金鈕釦經濟

花和莖葉提取物有消除自由基,抑制黑色素瘤細胞,促進毛髮生長的作用,因而可用於美白、護膚化妝品或作為生髮劑用於護髮產品 [11] 

金鈕釦觀賞

因其花型、花色均較特殊,花期極長,也可佈置花壇、花境或盆栽以供觀賞。 [12] 

金鈕釦藥用

據《生草藥性備要》《雲南中草藥》等著作中記載金紐扣有一定的毒性,多服會使人迷悶 [10] 全草可入藥,有解毒、消炎、消腫、祛風除濕、止痛、止咳定喘等功效。可治療感冒、肺結核、百日咳、哮喘、毒蛇咬傷、瘡癰腫毒、跌打損傷及風濕關節炎等症。 [11] 
金鈕釦的葉子與頭花含有止痛劑、抗真菌劑抗寄生蟲藥物及抗菌劑的成分,但是部分成分在乾燥或冷凍後會遭到破壞,而失去效用。金鈕釦也有促進唾液分泌的作用。
金鈕釦的主要有效成分是金鈕釦醇(spilanthol),曾經有研究報告指出,金鈕釦醇對於無脊椎動物是有毒性的(不過對於温血動物並不會造成傷害),即使是低濃度的金鈕釦醇也可以有效的防治血液寄生蟲。當服用金鈕釦藥草時,會顯現出和使用免疫調節劑藥品時類似的效果,即會刺激白血球干擾素的產量增加,又可增強吞噬作用
金鈕釦的葉子可能可以用來治療細菌性及真菌性的皮膚病,例如:癬。
它是民間常用植物藥,具有散瘀、通經、消腫、止痛、止咳之功效,是中華老字號廣東益和堂生產的傳統名藥“沙溪涼茶”的主要成分之一。 [3] 
用法用量】 2~3錢。
【備註】(1)過量服用,可致口乾、口渴、吞嚥困難、體温升高、皮膚乾燥發紅、瞳孔擴大、視力模糊等中毒症狀,重者可出現呼吸、循環抑制,甚至呼吸衰竭而致死。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2] 
【藥用部位】
以全草入藥。中藥名: 金鈕釦。
【採收加工】
春、夏季採收,鮮用或切斷曬乾。
【主要成分】
全株含甾類成分,如β-谷甾醇(β-sitosterol),薯蕷皂苷(dioscin),羊毛甾醇(lanosterol)等。生物鹼類成分,如澳洲茄鹼(solasodine),茄鹼(solanine),東莨菪鹼(scoporamine)等。此外,果實尚含脂肪油。
【藥理作用】
抗腫瘤。
【性味功能】
辛、苦,微温,小毒。止咳平喘,解毒利濕,消腫止痛。
【主治用法】
感冒,咳嗽,哮喘,百日咳,肺結核,痢疾,腸炎瘧疾,瘡癤腫毒,風濕性關節炎,壓痛,跌打損傷,毒蛇咬傷。內服: 煎湯,6-15克,或研末,0.5-1克。外用: 適量,鮮品搗敷。
【藥用部位】
以全草入藥。中藥名: 金鈕釦。
【採收加工】
春、夏季採收,鮮用或切斷曬乾。
【主要成分】
全株含甾類成分,如β-谷甾醇(β-sitosterol),薯蕷皂苷(dioscin),羊毛甾醇(lanosterol)等。生物鹼類成分,如澳洲茄鹼(solasodine),茄鹼(solanine),東莨菪鹼(scoporamine)等。此外,果實尚含脂肪油。
【藥理作用】
抗腫瘤。
【性味功能】
辛、苦,微温,小毒。止咳平喘,解毒利濕,消腫止痛。
【主治用法】
感冒,咳嗽,哮喘,百日咳,肺結核,痢疾,腸炎瘧疾,瘡癤腫毒,風濕性關節炎,壓痛,跌打損傷,毒蛇咬傷。內服: 煎湯,6-15克,或研末,0.5-1克。外用: 適量,鮮品搗敷。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