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金枝

(弗雷澤著人類學著作)

鎖定
《金枝》是英國人類學家詹姆斯·喬治·弗雷澤創作的人類學著作,於1890年首次出版發行。
《金枝》是研究巫術與原始習俗的著作。該書研究了原始宗教、神話、巫術、儀式和原始人的心理,從中考察原始人的個體主觀活動,尋找宗教的源頭。弗雷澤提出人類思想進化的一般發展過程圖式:巫術階段――宗教階段――科學階段。弗雷澤運用歷史比較研究方法,系統整理了世界各民族原始信仰的資料,建立了一整套嚴整的體系。 [1] 
《金枝》是弗雷澤的重要代表作,也是西方人類學重要的經典著作之一,弗雷澤因此書獲封爵士。 [4] 
作品名稱
金枝
外文名
The Golden Bough
作    者
詹姆斯·喬治·弗雷澤
首版時間
1890年
類    別
人類學
字    數
755000

金枝內容簡介

《金枝》全書共六十九章,弗雷澤主要圍繞古羅馬原始習俗中的巫術和神話展開深入研究,揭示其中深層意義和共同規律。
1、第一章至第十六章,弗雷澤解釋了為什麼內米湖狄安娜神廟的祭司,同時還擁有“森林之王”的徽號。
弗雷澤在研究世界各民族的材料中發現,許多國家在各種時代,都曾存在過集祭司與帝王於一身的人物。他們具有半人半神、或半神半人的性質,彷彿他們能夠控制自然力,諸如降雨、賜子、使莊稼豐收等等。這些兼帝王與祭司於一身的人之所以被認為具有這樣的超自然理論,弗雷澤認為,其最初的根源在於交感巫術在人們的信仰和行動中佔據着主導地位。
在巫術盛行時期,巫師作為最早的專業集團,作用和地位逐漸增強。為個人服務的個體巫術日趨削弱,後起的致力於集團利益的公眾巫術越來越具有更大的影響。巫師們越來越富有,有的人便成為了宗教活動中的祭司,他同時又是世俗政權統治人物――神聖的帝王。
弗雷澤認為,隨着人類社會的發展,巫術的虛偽無能,經過相當長的過程才漸漸地被一些智慧的人所看破。宗教漸漸地取巫術而代之;巫師也漸漸地讓位於祭司、牧師。可以説,帝王的世系最早是由扮演巫師角色開始的,先是從事巫術活動,漸次地轉為完成祭司的祈禱和貢獻犧牲的職能。當時人們認為,神和人沒有絕對的差別。只要是比集體中的其他成員更為優異的人,便可以在生前或死後升格為神。這一類的造神活動,自然多見於巫術時代向宗教時代過渡的漫長曆史階段。在這種相信神是以人的形象出現的社會信仰中,唯有帝王們最能坐收漁人之荊,成為被人們崇拜的對象,集巫師或祭司與帝王於一身。
原始社會常把樹木當作神,認為它是帝王神人的體現。在樹神崇拜中,巫術信仰和萬物有靈觀融為一體,樹木崇拜不僅見於野蠻民族,在歐洲農村的許多儀式中也有遺蹟可尋。這些樹被認為是靈魂的長期的,或者臨時的住所。聖樹的靈魂對於五穀豐登、人畜興旺頗具影響。這些樹神有時也會以男人或女人的形象出現。代表樹神的神聖人物,他們的一言一行,都會對植物的生長產生極大的巫術影響。
2、第十七章至第五十九章,弗雷澤説明了為什麼想擔任“森林之王”的逃奴,必須要殺死原先的“森林之王”。
狄安娜神廟集祭司和“森林之王”於一身的人物高貴而神聖,但又要置他於死地,這似乎是一件矛盾的事。答案隱含在問題的之中。
帝王的地位極高,承擔的責任也重。他的命運、生死、以及健康狀況,直接影響着社會興衰。於是,原始人便以一整套“禁忌”加於這位重要人物。這些禁忌都是用來保衞他,首先是保衞他的靈魂的,以免遭受損害。弗雷澤廣泛蒐集資料,將禁忌分為四類:行為禁忌、人的禁忌、物的禁忌、語言禁忌。他通過大量實例説明,這些禁忌無任何科學根據可言。既然一般人都要防備不測,那麼帝王之軀就尤需如此了。一方面是因為帝王有神奇的巫術力量,所以要使之與周圍世界隔離開來,免得他濫施魔力;另一方面,又要把他保護好,因為他的健康是萬物繁盛與否的關鍵。
帝王的死亡與復活,在原始人的觀念中,同植物的枯榮性質是一致的。根據弗雷澤分析,正如為了使植物茂盛,有時要在田地裏舉行交偶儀式一樣,在帝王死而復生的巫術儀式中,常常要串演植物死而復生的場面,彷彿帝王就是植物神的化身。
3、第六十章至第六十九章,講述了逃奴在殺死前任祭司之前,為什麼要折取一截被稱為“金枝”的樹枝。
弗雷澤在北歐的神話裏,發現了一段涵義至深的情節,對回答他所提出的這個問題極有價值。北歐最高天神奧丁的兒子光明之神巴爾德爾做了一個夢,預言他將死於不測。眾神為此深感不安,他的母親愛神弗麗嘉要世界萬物都立下誓言,決不傷害巴爾德爾。火與水、鐵和其他金屬、石、土、樹木、疾病、走獸、飛禽等都相繼作出許諾,唯獨槲寄生沒有發誓。這件事被一貫喜歡惡作劇的火神洛基知道了,他便把槲寄生交到雙目失明的黑暗之神手中。在眾神向不受任何傷害的巴爾德爾投石、射箭,以此為嬉的時候,洛基領着黑暗之神,讓他把槲寄生投向巴爾德爾,於是光明之神便被謀殺了。眾神懷着極大的痛苦,架起柴火堆,火葬了巴爾德爾。他的妻子見此情景,悲痛萬分,心碎而死。眾神同時也將這位女神同他一起火葬了。
弗雷澤從這段神話中引出了歐洲的篝火節及其涵義,還有槲寄生的涵義。在説明槲寄生的涵義的時候,又引申出原始人關於靈魂寄存於體外的觀念。在萬木蕭疏的嚴冬,唯獨翠綠的槲寄生油然生在樹椏之間。弗雷澤認為,原始人見此情景,便會想到是樹的靈魂走出體外,寄存於槲寄生身上。因此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掌握了槲寄生,就等於掌握了它所寄存的那棵樹的靈魂。從這個意義上説,槲寄生是巴爾德爾的命根子。 [6] 

金枝作品目錄

上冊
下冊
第一章 森林之王
第二章 祭司兼國王
第三章 交感巫術
第四章 巫術與宗教
第五章 巫術控制天氣
第六章 巫師兼國王
第七章 化身為人的神
第八章 局部自然之王
第九章 樹神崇拜
第十章 現代歐洲樹神崇拜的遺蹟
第十一章 兩性關係對於植物的影響
第十二章 神的婚姻
第十三章 羅馬之王和阿爾巴之王
第十四章 古代拉丁姆王位的嬗替
第十五章 橡樹崇拜
第十六章 狄安納斯和狄安娜
第十七章 王位的重負
第十八章 靈魂的危險
第十九章 禁忌的行為
第二十章 禁忌的人
第二十一章 禁忌的物
第二十二章 禁忌的詞彙
第二十三章 原始人類的遺澤
第二十四章 殺死神王
第二十五章 臨時國王
第二十六章 以王子獻祭
第二十七章 神靈轉世
第二十八章 處死樹神
第二十九章 阿多尼斯的神話
第三十章 阿多尼斯在敍利亞
第三十一章 阿多尼斯在塞浦路斯
第三十二章 阿多尼斯的祭祀儀式
第三十三章 “阿多尼斯園圃”
第三十四章 阿蒂斯的神話和祭祀儀式
第三十五章 阿蒂斯也是植物神
第三十六章 阿蒂斯的人身顯現
第三十七章 西方的東方宗教
第三十八章 奧錫利斯的神話
第三十九章 奧錫利斯的祭祀儀式
第四十章 奧錫利斯的屬性
第四十一章 伊希恩
第四十二章 奧錫利斯和太陽
第四十三章 狄俄尼索斯
第四十四章 德墨忒耳與珀耳塞福涅
第四十五章 北歐的五穀媽媽和五穀閨女
第四十六章 許多國家都有五穀媽媽
第四十七章 裏提爾西斯
第四十八章 谷精變化為動物
第四十九章 古代植物之神的動物形象
第五十章 神體聖餐
第五十一章 吃神肉是一種順勢巫術
第五十二章 殺死神性動物
第五十三章 獵人撫慰野獸
第五十四章 以動物為聖餐的類型
第五十五章 轉嫁災禍
第五十六章 公眾驅邪
第五十七章 公眾的替罪者
第五十八章 古羅馬、希臘的替罪人
第五十九章 墨西哥的殺神風俗
第六十章 天地之間
第六十一章 巴爾德爾的神話
第六十二章 歐洲的篝火節
第六十三章 篝火節的涵義
第六十四章 在篝火中焚燒活人
第六十五章 巴爾德爾與槲寄生
第六十六章 民間故事中靈魂寄存於體外的觀念
第六十七章 民間習俗中靈魂寄存於體外的觀念
第六十八章 金枝
第六十九章 告別內米 [2] 

金枝創作背景

“金枝”這個詞是從古羅馬作家所敍述的神話傳説中轉引而來的。在羅馬附近的內米湖畔,在阿里奇亞的叢林中,有一座森林女神狄安娜的神廟。按照習俗,這座神廟的祭司是由一名逃亡的奴隸來擔任。逃亡的奴隸一經擔任祭司,便不再受到追究。不僅如此,他還擁有“森林之王”的頭銜。但他過的絕不是什麼養尊處優的生活。他必須時刻守衞着神廟附近的一株聖樹。他手持利刃,無日無夜、時刻警覺地看守着這棵樹,深恐有人走近它,因為其他任何一個外逃的奴隸只要能夠折取這棵樹上的一根樹枝,就可以獲得同這位祭司進行決鬥的權利。如果在決鬥中能殺死這位祭司,這個奴隸就可以取前任而代之,成為新任祭司和“森林之王”,從而過上名聲顯赫卻令人膽戰心驚的生活。
在這古老俗習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這一截樹枝,即所謂“金枝”,成了弗雷澤著作題名的由來。弗雷澤研究了世界各地的習俗,但並沒有找到同這聖樹演出的話劇相類似的儀式活動,但這並不是説它是偶然、無法解釋的現象。經過弗雷澤的研究和詮解,當把這習俗各組成部分分解開來的時候,不僅可以追溯其根源,而且可在世界各個角落裏找出類似的例證。弗雷澤針對這一古老習俗,提出了兩個問題:
第一,為什麼阿里奇亞的祭司在就任這一職位之前,必須先殺死他的前任?
第二,為什麼在殺死前任祭司之前,要先折取一截被稱為“金枝”的樹枝?
在揭示出這兩個問題的謎底前,弗雷澤首先詳盡地分析了一個關鍵的問題,那就是:為什麼內米湖畔狄安娜神廟的祭司不只是一個祭司,同時擁有“森林之王”的徽號。
為了回答這三個問題,弗雷澤研究了古代文獻和有關的傳説,而且還研究了世界各地大量民間文學資料和民俗資料。給出了關於這三個問題的答案。 [2] 

金枝作品思想

1、從原始習俗探討習俗背後的原因
弗雷澤研究人類思維的早期形態,是從研究原始民族的習俗開始的。他從一個古代羅馬的習俗開始,考察了世界各地類似的習俗,一層一層地尋找習俗背後的原因,從而揭示了習俗產生的人類思維學的根源,揭示了人類思維歷程的共同性,揭示了原始思維的機制。
他發現,在世界各地的各個民族中,都有類似的習俗。他相信,古代人類是基於同一種想法才產生了類似的習俗。弗雷澤經過詳細的比較研究後認為,原始人類應用着一種與現代人不同的思維方式。這種方式稱之為“相似律”或“接觸律”。“相似律”是指同類相生或果必同因;“接觸律”是指物體一經相互接觸,即使在中斷實體接觸後,還會繼續遠距離地互相作用。原始人的“相似律”認為,相似的實物可以產生同樣的結果。在自然狀態下,青蛙叫與下雨是經常同時出現的。原始人認為,通過製造青蛙的叫聲,會引起相似的結果,能使老天下雨。
2、人類精神的道路——巫術、宗教、科學
弗雷澤認為,人類文化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即巫術——宗教——科學。在巫術時期,人類沒有考慮什麼是靈魂和神,他們相信自己的巫術的力量,相信自己可以改變自然的狀態,認為巫術在本質上以交感律為基礎,是一種被歪曲了的自然規律的體系,也是一套謬誤的指導行動的準則。當人類用巫術駕馭自然旨意歸於無效時,便轉而相信神靈的存在,並崇拜神,以為只有神才能對自然界進行超自然的干預,從而發展出以祈禱獻祭為特徵的宗教。宗教的基礎在於相信存在着某種超自然的力量,這種力量能夠隨意改變自然的進程。人們為了要達到自己的目的,需要取悦於這種超自然的力量。當他們認為宗教信仰無濟於事時,真正的科學便應運而生。在科學階段,人類得出結論,世界上主宰事物進程的,既不是自己,也不是神,而是自然規律。 [9] 

金枝作品影響

《金枝》對神話、巫術、圖騰、宗教等的研究,特別是對原始巫術交感律的揭示,對研究原始藝術和審美的發生有重要啓示,為從神話學、文化史、民俗學、社會學、人類學等角度研究美學問題開闢了一條道路,對現代西方的神話一原型批評、發生學美學、文化人類學美學等產生巨大的影響,並形成從神話和儀式角度研究文藝的“劍橋學派”。 [8] 
《金枝》揭示出處於不同文化背景中的神話和祭祀儀式的相似性,直接啓發了弗萊的神話原型研究。 [7] 

金枝作品評價

英國人類學家馬林諾夫斯基:《金枝》是原始巫術的集大成者。
美國圖書館學家羅伯特·唐斯:《金枝》被認為是“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書之一“。它對西方的科學、文學和思想史產生了難以磨滅的影響。 [3] 

金枝出版信息

《金枝》1890年出第一版(兩卷集),1900年出增補本第二版(三卷集),1915年出第三版(全本十二卷集),1922年出節本第四版一卷集。該書首版的副題是《宗教的比較研究》,第二、三、四版副題為《巫術與宗教研究》。
中譯本根據第四版1922年紐約版譯出,徐育新等譯,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7年出版。 [1] 

金枝作者簡介

詹姆斯·喬治·弗雷澤(James George Frazer,1854—1941),英國人類學家,晚期進化論學派學者。他沿用了比較研究方法,以人類思想發展的三個階段作為其進化理論的主要觀點。同時他的研究還涉及了婚姻、家庭、親屬制度以及圖騰崇拜的起源,這些都是他人類學的成就。在人類學界,弗雷澤具有廣泛的影響。弗雷澤一生著作眾多,主要作品有:《圖騰制》、《圖騰制與族外婚》(四卷本)、《金枝》、《永生信仰和死人崇拜》(三卷集)、《自然崇拜》(兩卷集)、《火的起源神話》、《原始宗教》(兩卷集)等。 [5] 
參考資料
  • 1.    林驤華主編.外國學術名著精華辭典 2: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07:第247頁
  • 2.    (英)詹·喬·弗雷澤.金枝 下: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7.06:第1-5頁
  • 3.    金歌編.中外名著博覽 人文社科: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5.03:第223頁
  • 4.    維特根斯坦.維特根斯坦説邏輯與語言: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7.12:第236頁
  • 5.    丁蘇安著.西方人類學家列傳: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16.07:第44頁
  • 6.    弗雷澤著.金枝巫術與宗教之研究 上: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7.06:第8-14頁
  • 7.    宋清玉著.歷史文化常識全知道: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2014.11:第237頁
  • 8.    朱立元著.美學大辭典 修訂本:上海辭書出版社,2014.04:第490頁
  • 9.    朱長超著.,思維史學:吉林人民出版社,2010.08:第59-6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