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酒石酸唑吡坦

鎖定
酒石酸唑吡坦,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化學式為C23H27N3O7,臨牀上被用作催眠劑,用於失眠症的短期治療。
中文名
酒石酸唑吡坦
外文名
zolpidem tartrate
化學式
C23H27N3O7
分子量
764.866
CAS登錄號
99294-93-6
熔    點
196 ℃
外    觀
白色至灰白色結晶性粉末
應    用
催眠劑,用於失眠症的短期治療
安全性描述
S26;S36
危險性符號
Xi
危險性描述
R36/37/38
UN危險貨物編號
1230

酒石酸唑吡坦化合物簡介

酒石酸唑吡坦基本信息

化學式:C23H27N3O7
分子量:764.866
CAS號:99294-93-6

酒石酸唑吡坦理化性質

熔點:196℃
PSA:152.67000
LogP:1.12620
外觀:白色至灰白色結晶性粉末 [1] 

酒石酸唑吡坦藥品簡介

酒石酸唑吡坦適應症

用於失眠症的短期治療。

酒石酸唑吡坦藥理作用

酒石酸唑吡坦通過選擇性地與中樞神經系統的ω1-受體亞型的結合,產生藥理作用,是ω1-受體亞型的完全激動劑。小劑量時,能縮短入睡時間,延長睡眠時間,在正常治療週期內,極少產生耐受性和成癮性;在較大劑量時,第2相睡眠、慢波睡眠(第3和第4相睡眠)時間延長,REM睡眠時間縮短。

酒石酸唑吡坦藥物相互作用

1、與丙米嗪聯用時除丙米嗪的峯濃度降低20%外無藥代動力學的相互作用,但可減少警醒。
2、與氯丙嗪合用時也無藥代動力學的相互作用,但可減少警醒和影響精神運動的表現。
3、服用本品時飲酒可影響精神運動的表現。
4、健康志願者單次口服本品與氟西汀時,兩藥的藥代學和藥效學均無顯著改變,多次口服本品與氟西汀時本品的半衰期升高17%。
5、本品與舍曲林連用時,本品的cmax顯著升高43%,tmax顯著降低53%,本品對舍曲林和N-去甲舍曲林的藥代動力學無影響。
6、本品與伊曲康唑合用後的AUC 0-∞升高34%。
7、利福平可以使本品的AUC降低73%、cmax降低58%,t1/2降低36%,並能顯著降低本品的藥效。
8、西咪替丁雷尼替丁對本品的藥動學和藥效學無影響。
9、本品不影響地高辛的藥動學,也不影響華法林凝血酶原時間
10、氟馬西尼可逆轉本品的鎮靜/催眠效應,但不影響本品的藥代動力學。
為了避免發生幾種藥物間的相互作用,對於正在服用的藥物,特別是在服用抑制神經中樞及含有酒精的藥物時,均應告知醫生或藥劑師,及時調整用藥劑量。

酒石酸唑吡坦不良反應

服藥後少數患者可能產生以下不適症狀:眩暈、嗜睡、噁心、嘔吐、頭痛、記憶減退、夜寢不安、腹瀉、摔倒、麻醉感覺和肌痛。

酒石酸唑吡坦禁忌症

以下患者禁用本品:
1、18歲以下兒童;
2、孕婦;
3、哺乳期婦女。

酒石酸唑吡坦注意事項

1、失眠原因很多,僅在必要時才服用本品治療,但不宜長期服用;
2、本品起效快,因此服藥後應立即睡覺;
3、服藥期間應禁酒;
4、本品有中樞抑制作用,服藥後應禁止從事駕駛、高空作業和機器操作等工作;
5、肝功能不全、肺功能不全、重症肌無力和抑鬱症患者慎用本品;
6、服用安眠藥後,如果半夜起牀,偶有可能會出現行動遲緩或眩暈,應該注意;
7、尚不能排除發生藥物依賴性的可能,下列因素有助於依賴性的發生:療程,用量,與其它精神類藥物合用,同時飲酒,或有其它藥物依賴史。

酒石酸唑吡坦藥典信息

酒石酸唑吡坦來源

本品為N,N,6-三甲基-2-(4-甲基苯基)咪唑並[1,2-a]吡啶-3-乙酰胺-L-(+)-酒石酸鹽,按乾燥品計算,含(C19H21N3O)2•C4H6O6不得少於98.5%。

酒石酸唑吡坦性狀

本品為白色或類白色結晶性粉末,無臭,略有引濕性。
本品在甲醇中略溶,在水或乙醇中微溶,在三氯甲烷或二氯甲烷中幾乎不溶,在0.1mol/L鹽酸溶液中溶解。

酒石酸唑吡坦鑑別

1、取本品約10mg,置乾燥試管中,加丙二酸約10mg與醋酐10滴,水浴加熱1~3分鐘,溶液顯紅棕色。
2、取本品約20mg,加10%溴化鉀溶液0.1mL、2%間苯二酚溶液0.1mL與硫酸3mL,水浴加熱10分鐘,顯深藍色,冷卻後傾入水中,即變為紅色。
3、取本品適量,加0.1mol/L鹽酸溶液溶解並稀釋製成每1mL中約含10µg的溶液,照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通則0401)測定,在237nm與294nm的波長處有最大吸收。
4、本品的紅外光吸收圖譜應與對照品的圖譜一致,如不一致,取本品與對照品各約50mg,分別加0.1mol/L鹽酸溶液5mL溶解後,加水5mL,邊攪拌邊滴加2mol/L氨溶液0.5mL,析出沉澱後,濾過,沉澱用水洗滌,在105℃乾燥2小時,照紅外分光光度法(通則0402)測定,二者的紅外光吸收圖譜應一致。
5、本品的水溶液顯酒石酸鹽鑑別1的反應(通則0301)。

酒石酸唑吡坦檢查

酸度
取本品,加水溶解並稀釋製成每1mL中約含2.0mg的溶液,依法測定(通則0631),pH值應為4.0~6.0。
溶液的澄清度與顏色
取本品0.25g與酒石酸0.125g,加水10mL使溶解並稀釋至25mL,溶液應澄清無色,如顯渾濁,與1號濁度標準液(通則0902第一法)比較,不得更濃,如顯色,與黃色2號標準比色液(通則0901第一法)比較,不得更深。
有關物質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通則0512)測定。
供試品溶液:取本品適量,加流動相溶解並稀釋製成每1mL中約含0.5mg的溶液。
對照溶液:精密量取供試品溶液2mL,置100mL量瓶中,用流動相稀釋至刻度,搖勻,精密量取1mL,置10mL量瓶中,用流動相稀釋至刻度,搖勻。
色譜條件:用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以乙腈-甲醇-0.05mol/L磷酸溶液(用三乙胺調節pH值至5.5)(18:23:59)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54nm,進樣體積20µL。
系統適用性要求:理論板數按唑吡坦峯計算不低於2000,唑吡坦峯與相鄰雜質峯的分離度應符合要求。
測定法:精密量取供試品溶液與對照溶液,分別注入液相色譜儀,記錄色譜圖至主成分峯保留時間的2倍。
限度:供試品溶液色譜圖中如有雜質峯,各雜質峯面積的和不得大於對照溶液主峯面積(0.2%),酒石酸峯與小於對照溶液主峯面積0.1倍的色譜峯忽略不計(0.02%)。
殘留溶劑
照殘留溶劑測定法(通則0861第二法)測定。
內標溶液:取正丙醇約45mg,用含10% N,N-二甲基甲酰胺的0.2mol/L硫酸溶液稀釋至5000mL。
供試品溶液:取本品適量,精密稱定,加內標溶液溶解並定量稀釋製成每1mL中含0.1g的溶液,精密量取2mL,置頂空瓶中,密封。
對照品溶液:取甲醇、乙醇、乙腈、二氯甲烷、正己烷、四氫呋喃、二氯乙烷、丙酮與異丙醇各適量,精密稱定,用內標溶液定量稀釋製成每1mL中分別含上述成分0.3mg、0.5mg、0.04mg、0.06mg、0.03mg、0.07mg、0.0005mg、0.5mg與0.5mg的混合溶液,精密量取2mL,置頂空瓶中,密封。
色譜條件:以6%氰丙基苯基-94%二甲基聚硅氧烷為固定液的毛細管柱為色譜柱,起始温度為40℃,維待15分鐘,以每分鐘30℃的速率升温至200℃,維持5分鐘,進樣口温度為200℃,檢測器温度為250℃,頂空瓶平衡温度為80℃,平衡時間20分鐘。
系統適用性要求:對照品溶液色譜圖中,各成分峯及內標物峯之間的分離度均應符合要求。
測定法:取供試品溶液與對照品溶液分別頂空進樣,記錄色譜圖。
限度:按內標法以峯面積計算,甲醇、乙醇、乙腈、二氯甲烷、正己烷、四氫呋喃、二氯乙烷、丙酮與異丙醇的殘留量均應符合規定。
含氯化合物
取本品約75mg,精密稱定,照氧瓶燃燒法(通則0703)進行有機破壞,以0.1mol/L氫氧化鈉溶液10mL為吸收液,待生成的煙霧完全吸入吸收液後,移至50mL納氏比色管中,照氯化物檢查法(通則0801)檢查,與對照液(與供試品同法操作,但燃燒時濾紙中不含供試品,並加標準氯化鈉溶液5.0mL)比較,不得更濃(0.07%)。
氰化物
取本品約1.0g,依法檢查(通則0806第一法),應符合規定(生產工藝中使用了氮化物的產品需檢查此項)。
乾燥失重
取本品,在105℃乾燥至恆重,減失重量不得過3.0%(通則0831)。
熾灼殘渣
取本品1.0g,依法檢查(通則0841),遺留殘渣不得過0.1%。
重金屬
取熾灼殘渣項下遺留的殘渣,依法檢查(通則0821第二法),含重金屬不得過百萬分之二十。

酒石酸唑吡坦含量測定

取本品約0.3g,精密稱定,加冰醋酸20mL溶解後,加結晶紫指示液1滴,用高氯酸滴定液(0.1mol/L)滴定至溶液顯藍色,並將滴定的結果用空白試驗校正。每1mL的高氯酸滴定液(0.1mol/L)相當於38.24mg的(C19H21N3O)2•C4H6O6

酒石酸唑吡坦類別

催眠藥。

酒石酸唑吡坦貯藏

遮光,密封保存。

酒石酸唑吡坦製劑

酒石酸唑吡坦片。 [2] 

酒石酸唑吡坦安全信息

酒石酸唑吡坦安全術語

S26:In case of contact with eyes, rinse immediately with plenty of water and seek medical advice.
眼睛接觸後,立即用大量水沖洗並徵求醫生意見。
S36:Wear suitable protective clothing.
穿戴適當的防護服。

酒石酸唑吡坦風險術語

R36/37/38:Irritating to eyes, respiratory system and skin.
刺激眼睛、呼吸系統和皮膚。
參考資料
  • 1.    酒石酸唑吡坦  .化源網[引用日期2021-09-15]
  • 2.    中國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二部):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20:P1423